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 香砂养胃丸补脾胃消食积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 香砂养胃丸补脾胃消食积
该药由党参,茯苓,白术,苍术,甘草,半夏曲,陈皮,砂仁,藿香,木香,香附,枳壳,厚朴,六神曲,南山楂,麦芽,莱菔子所组成。该药是治疗脾胃虚弱,饮食不消的常用中成药。
方中党参,茯苓,白术,苍术,甘草健脾补气,增强运化功能;以六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消食导滞,开胃;佐以半夏曲,陈皮和中降逆,安胃止呕,砂仁,藿香方向化湿,醒脾开胃;配木香, 香附,枳壳,厚朴宽中散满,行气止痛,诸药相伍,具有补脾胃,消食积之功,对于脾胃虚弱,又有食积者最为适宜。
教你科学服胃药
人们常吃的五谷杂粮,胃肠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是担子也是最重。随着人们年龄在不断的增长,不少人在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得了老胃病。据了解,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20岁—50岁的人患病率约为10%,51岁—65岁则高达50%。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对症下药是必要的前提。
吃完饭胃会胀——香砂六君丸。老觉得肚子有点胀,或者经常隐隐作痛;吃完饭症状加重,总是没胃口,打不起精神;舌头边缘有齿痕。这种老胃病属于脾胃气虚型,可选择香砂六君丸或补中益气丸。
一受凉就胃痛——香砂养胃丸。很多脾胃气虚型老胃病会“毛病越来越多”,劳累或受凉后也会胃胀胃痛,还经常吐酸水。喝热水或捂着肚子会觉得舒服些,这说明已经发展成了脾胃虚寒型老胃病。常用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都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
总饿却不想吃——养胃舒胶囊。胃里觉得烧,饿得比别人快,吃得却不多,口干舌红,大便干燥。这些症状说明胃里有虚火,属于胃阴不足型,可选择养胃舒胶囊。
有口臭常恶心——胃热清胶囊。老胃病除了上面三种虚证,还会有实证。如果总觉得肚子胀,舌苔黄而厚腻,口苦口臭,还时常恶心想吐,这都是湿热在“作祟”,属于脾胃湿热型,可选择胃热清胶囊。
生气时症状重——胃苏颗粒。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不顺畅会影响脾胃,导致肝胃气滞。如果老胃病经常在生气、烦躁、郁闷等情绪变化时发作,多属于这种类型。可服用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等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的中成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
1、实证
(1)邪热内结:
治宜清热消痞。代表方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胸闷加瓜蒌,恶心呕吐加竹茹,口渴加花粉。
(2)饮食积滞:
治宜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枳实、连翘)。
(3)痰湿内阻: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代表方平胃二陈汤(苍术、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甘草)。气逆噫气不除加旋复花,胸膈满闷加瓜蒌、薤白,痰黄,口干加黄芩。
(4)肝郁气滞: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痞。代表方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炒山栀、神曲)加味,气郁甚加木香、枳壳,痰多加陈皮、半夏。
2、虚证
治宜健脾理气。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内金、枳壳)。若脾阳虚,加干姜,温运中焦,振奋脾阳。命火不足加附子、肉桂,脾肾同治。若脾虚而又水热互结、虚实相兼者,可用仲景泻心汤意,既调补脾胃,又辛开苦降,和中消痞。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干姜、党参、炙甘草、大枣。
中药
(1)香砂六君子丸(《中国基本中成药》):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治脾虚气滞,胃部胀痛。
(2)枳木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化食,行气消痞,治脾虚气滞食积,胃胀胃痛。
(3)平胃散(《实用中成药手册》):燥湿运脾,宽胸消胀,治湿浊中阻,胸满腹胀。
(4)香砂养胃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祛湿,和胃畅中,消胀除满。
(5)加味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消食导滞,利湿和胃。
(6)越鞠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解郁舒气,和胃消食。
(7)左金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泻肝清胃,治肝胃热郁,泛酸灼热。
消化不良可以吃什么药
(1)增加食欲药: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或口服干酵母片。也可选用中成药如香砂积术丸、人参健脾蜜丸、水丸,保合丸。
(2)助消化药:例如胰酶片、干酵母、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中成药选用大山楂丸(冲剂),其可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痛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便秘、服胀、腹泻),习惯性便秘者。可口服六味安消散(胶囊)。
(3)胃动力药:常见的吗丁啉片可以增加胃排空速率,对暴饮暴食或老年人因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效。
(4)中成药消导剂:消导剂成药一般分为消食导滞剂,消痞化积剂两大类。
①消食导滞剂: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常用化食中成药如神曲茶、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因食滞日久兼有脾虚,苔腻微黄,脉象虚弱,治宜消补兼施,健脾养胃,佐以导滞,如香砂养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平胃颗粒等。
②消痞化积剂: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机壅阻所致的痞满等症。症状可见胸脘痞闷,两胁胀痛,腹中结块,体倦食少等,如木香顺气丸、养胃舒胶囊、六味安消散(胶囊)等。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伴有腹部疼痛可口服气滞胃痛冲剂、胃舒冲剂。
几种诀窍解决癌症患者厌食
第一、患者常常出现早饱现象,不想吃饭,吃完胃胀,甚至打饱嗝,推荐尝试以下中成药的一种: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加味保和丸;
第二、食欲不佳,口干口苦,肚子常咕噜噜作响,偶尔腹泻,舌有黄苔,多属于脾虚湿盛,可尝试服用中成药:香砂养胃丸;楓廖肠胃康颗粒;
第三、患者不想吃饭却腹胀,食欲不佳伴轻度便秘或者多日不大便,“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可选择服用下列中成药的一种:香砂枳术丸;枳实导滞丸;六味安消胶囊;
第四、患者不想吃饭,体倦乏力,舌白,多属于脾虚,可选择服用以下成药的一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
香砂和胃丸和香砂养胃丸的区别是什么
同仁堂香砂和胃丸的主要成分是:木香60g、砂仁120g、陈皮480g、厚朴(姜炙)240g、香附(醋炙)240g、枳壳(麸炒)240g、广藿香240g、山楂240g、六神曲(麸炒)240g、麦芽(炒)240g、莱服子(炒)120g、苍术240g、白术(麸炒)360g、茯苓240g、半夏曲(麸炒)120g、甘草60g、党参 120g。 而同仁堂香砂和胃丸的功能主治是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大便不调。
另外,香砂养胃丸的主要成分有木香210g、砂仁210g、白术300g、陈皮300g、茯苓300g、半夏(制)300g、香附(醋制)210g、枳实(炒)210g、豆蔻(去壳)210g、厚朴(姜制)210g、广藿香 210g、甘草 90g。而且999香砂养胃丸的功能主治是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虽然同仁堂香砂和胃丸和香砂养胃丸都可以用于胃病上的某些症状,但是同仁堂香砂和胃丸和香砂养胃丸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同仁堂香砂和胃丸和香砂养胃丸的成分的剂量不同,而且作用的效果也不同。
夏季远离腹泻的有效方法
中医辩证治疗夏季腹泻
中医专家指出在治疗夏季腹泻时只要根据腹泻的类型不同,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了解。
一、寒湿泻
[症状]腹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呆,或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微腻,脉浮缓。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是由于过多食用冷饮,损伤脾胃,或因天气过热,敞胸露怀,眠于户外及阴凉潮湿之地,或开空调、吹电扇过度,感染寒湿之邪,侵犯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水谷并走于大肠所致。
选药:治疗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水(丸、软胶囊),儿童可服用午时茶。
专家提醒:如大便次数过多,呈水样便,并出现头晕乏力,口干尿少,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类。可喝淡盐水或糖水,必要时到医院输液,补充电解质,以免脱水。
二、湿热泻
[症状]腹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躁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多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或肠中有积热(如平素喜饮酒、过食辛辣刺激之品者)导致湿热互结所致。
选药:治疗宜清热利湿,可选用葛根芩连片、克痢痧胶囊等。
专家提醒:如出现腹痛腹泻,脓血样便,伴里急后重及高热者,多属细菌性痢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三、伤食泻
[症状]腹泻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之物,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腹胀嗳气,打饱嗝有酸臭味,舌苔厚腻或垢浊,脉滑。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多由于暴饮暴食,宿食内停,阻滞于胃肠,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而停为湿滞,发生腹泻。
选药:治疗宜消食导滞,可选用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启脾丸及香砂养胃丸等。
专家提醒:出现此类腹泻,应控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可吃些稀饭、面条。必要时可禁食一天。不吃油炸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四、脾虚泻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食后胀闷不舒,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多由于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缠绵,引起脾胃虚弱,加上暑湿之邪易伤气困脾,致脾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以致饮食、水湿停滞,消化不良,清浊不分,混杂而下,便次增多遂成腹泻。
选药:治疗宜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可选参苓白术散(或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养胃丸等。
专家提醒:脾虚泻为慢性腹泻,多见于中老年及体弱多病者,平常应注意养生保健,配合食补及药补(可长期服用健脾丸或香砂养胃丸等),增加胃肠免疫力,减少腹泻发生。
温馨提示:对于夏季腹泻,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预防工作,只要我们注意夏季养生,注重饮食安全,就一定能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季。
怎么排毒清肠简单方法 节后排毒指南
如果平时脾胃功能较好,饮食、大便正常,偶尔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肉吃得较多引起腹胀时,可选择大山楂丸。不过,孕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如果平时胃肠功能就不好,口苦腹胀,有生痰化热的现象,出现饮食不消、胸闷、嗳气、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发黄,可选择保和丸,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值得注意的是,病情好转后要及时停药,或在后期遵医嘱用香砂养胃丸调养。此药孕妇同样忌用。
如果是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出现食欲不好、嗳腐酸臭等症状,可选择健胃消食片。在此基础上若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稀软,应选香砂枳术丸,但常感觉烧心、便秘、口苦者不适用。
经中医辨证发现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者,可选择复方鸡内金片。但属脾胃虚寒或者脾胃阴虚者均不适用。
肚脐疼又反胃,吃甜,酸恶心
很高兴为你解答,结合你所述说的情况,考虑属于饮食刺激肠胃引起。
结合你的症状,需要调理脾胃,建议平时饮食清淡点,忌辛辣油腻甜食,可以服用中成药健胃消食片和香砂养胃丸调理下。
香砂养胃丸治疗胃炎吗
香砂养胃丸治疗胃炎是比较讲究的,也是香砂养胃丸最重要的功用之一。
但是,香砂养胃丸治疗胃炎期间,使用药物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根本香砂养胃丸的主要功能去使用,才不会让身体疾病变得恶化起来的。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就会导致水谷、水湿运化、输布失常,从而导致痰湿化生,痰湿上渍于肺,壅遏肺气则会出现咳嗽,咳痰,所以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由于香砂养胃丸可以健脾化湿,因此,也可以用于脾虚导致的平时痰多易咳,咯白色清稀痰,伴有四肢倦怠无力、气短懒言等症状的病症。
香砂养胃丸出自清·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主要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等12味中药组成。
其方药组成是以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的基础方“香砂六君子汤”为主。
减去人参,另加香附、枳实、豆蔻、藿香、厚朴、大枣等,使原方益气健脾、理气化痰功效更强。
因此,香砂养胃丸主要用于因寒湿阻滞,脾胃运化无力,消化机能减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如食后腹胀、不思饮食、嘈杂不适、呕吐酸水、肠鸣便溏、四肢倦怠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症。
对于中气不运而导致的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等症状及大便时溏时泄、肠鸣、倦怠无力的湿阻脾胃的泄泻尤为适宜。
攻陷白领常见疾病之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症状:没有食欲、反胃、进食前后觉得胃下沉。 原因:压力沉重、睡眠不足、暴饮暴食。
药物治疗
(1)抑酸剂适用于有中上腹痛或胃粘膜糜烂者,可选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而一些碱性药物在胃内与胃酸中和,也有较好的疗效,如氢氧化铝等。
(2)胃粘膜保护剂,像硫糖铝、次枸橼酸铋钾(丽珠得乐),这些药物能均匀分布于胃粘膜,使其免受胃酸的侵袭。浅表性胃炎者均可选用。
(3)如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选用能杀灭该菌的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灭滴灵、痢特灵、克拉霉素等。
(4)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痞、解郁、除满功能的中成药,都适用于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并且疗效良好。目前常用的中成药有保和丸、越鞠丸、香砂六君丸、香砂养胃丸、舒肝丸、气滞胃痛冲剂、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养胃舒冲剂、阴虚胃痛冲剂、三九胃泰、猴菇菌片、舒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补中益气丸、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胃苏冲剂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香砂养胃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首先,看成分。香砂养胃丸作为典型中成药,主要成分有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广藿香、甘草、木香、砂仁。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香附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其次,看主治。香砂养胃丸临床主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那么,香砂养胃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说明书中仅仅对香砂养胃丸的用法用量作了规定,但对吃药时间却没有涉及,可见,香砂养胃丸饭前吃或者饭后吃都是可以的,患者可以自主选择。
腹胀吃什么药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消食导滞类中成药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腹部胀满,嗳气吐酸,胃中嘈杂不舒,不思饮食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沉香化滞丸:本品由神曲、麦芽、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陈皮、藿香、莪术等组成。具有消食开胃、行气消胀、和胃止呕的功能。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每次服6~9克,日服2次。
3.开胸顺气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木香、青皮、乌药、枳实、厚朴、大黄、槟榔、甘草等组成。具有消食、行气、泻下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等。每次服6克,日服1~2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燥湿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本品由苍术、厚朴、陈皮、香附、砂仁、甘草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腹胀,食少,便溏,身重,乏力以及舌苔厚腻等。每次服6克,日服2次。
2.香砂枳术丸:由香附、砂仁、枳实、白术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能。适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闷,食少,呕吐,便溏,身重,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行气和胃类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本品由木香、香附、砂仁、青皮、苍术、厚朴、陈皮、枳壳、槟榔、生姜、甘草等组成。具有行气和胃、疏肝燥湿的功能。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闷疼痛,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越鞠丸:本品由香附、苍术、神曲、川芎、栀子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以及燥湿、消食、活血、清热等功能。主要用于肝胃气滞,兼有湿滞、食积,脘腹胀闷,两肋及胃脘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饮食无味,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补气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六君丸:本品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脘腹胀闷,呕恶便溏,气短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人参健脾丸:本品有人参、白术、陈皮、枳壳、神曲、麦芽、山楂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消化不良,脘腹饱胀,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每次服9克,日服2次。
脾虚吃什么好
药物补脾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对于平常健康人来说,总以食补为先。但对于年迈之人,或多病之人,或体虚之人,往往“食补不如药补”,或者说“药补胜于食补”,因为药物补脾之力毕强于饮食养脾。
补脾药物分为中草药与中成药。常用中草药有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肉、黄精、炙甘草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于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丸、枳术丸、理中丸、保和丸等。以上健脾胃的中药,若能在老中医指导下选用,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饮食养脾
应用饮食来养护后天之本---脾胃,这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这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饮食养脾方法,二是常吃养脾食物。
对于饮食养脾方法,历代流传下少格言名句。如晋代葛洪:“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洞微经》:“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夜晚减一口,活到九十九。”明代胡文焕《养生要诀》:“饮酒一斛,不如饱食一粥。”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民谚:“少食多滋味,多食伤脾胃”等等。
应用养脾食物,这又是养后天的根本大法。很多养脾食物,人一生都得食用,使脾胃永保康健。对于平素脾胃虚弱,或胃肠功能差的病人和老人,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怕冷,或妇女体弱带下,舌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等,常吃养脾食物,更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