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泡脚可以缓解头痛吗 桑菊枝草汤活血通脉

泡脚可以缓解头痛吗 桑菊枝草汤活血通脉

配方:菊花,桑叶,桑枝,夏枯草适量。

用法:将所有药材洗净,同时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泡足时配合按摩双足涌泉穴各100次。

功效:清热平肝,活血通脉,适宜于肝阳上亢所致头痛。

臂丛神经痛中医辩证治疗

1.风湿痹阻

(1)治法:祛风除湿通络。

(2)方剂:蠲痹汤化裁。

(3)组成:羌活log,独活log,桂枝10g,秦艽15g,海风藤15g,桑枝15g,当归15g,川芎10g,广木香10g,乳香log,甘草5g。

(4)备选方:①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log,炮附子5g,生姜10g,大枣log。②麻黄加术汤加减:麻黄10g,桂枝10g,炙甘草6g,杏仁5g,白术15g。③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10g,葛根10g,白芍15g,羌活15g,威灵仙20g,桑枝15g,白蒺藜10g,鸡血藤20g,地龙10g,甘草5g。④防风汤加减:防风15g,麻黄log,当归15g,秦艽15g,肉桂log,葛根10g,茯苓15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5g。

(5)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局部畏冷明显者加细辛4g、制附片3g;疼痛较甚者加全蝎3g、蜈蚣6g、露蜂房6g;麻木者加鸡血藤12g;兼有发热者,加金银花15g、连翘20g。

(6)临证事宜:风湿痹阻不解,蕴久可以化热,若化热可参同湿热浸淫证候治疗。

2.寒湿侵袭

(1)治法:散寒除湿,疏筋通络。

(2)方剂:乌头汤化裁。

(3)组成:川乌15g,生麻黄6g,苍术15g,白术15g,生甘草5g,羌活10g,姜黄10g,当归15g,生白芍15g。

(4)备选方: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30g,苍术10g,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制附片9g,威灵仙15g,全蝎5g,蜈蚣2条,甘草3g。

(5)加减:疼痛较重者,加制草乌6g、附子4g、乳香6g、没药8g;手指肿胀明显者,加茯苓12g、防己12g、萆薢20g;肌肤麻木者,加稀莶草15g、路路通15g;关节酸胀者,加晚蚕砂10g、海风藤12g。

(6)临证事宜:乌头有一定毒性,应用时应该注意,一般剂量在9~15g之间,并且要先煎20~30分钟,以解其毒性,如用量需再加大,则先煎时间要延长至2小时,最大用量以不超过30g为宜,如出现舌麻、头晕或脉结代等症状,即应减量或停用。

3.瘀血阻络

(1)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2)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3)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20g,川芎10g,秦艽15g,羌活15g,没药log,牛膝15g,地龙10g,桑枝15g,姜黄15g,甘草5g。

(4)备选方: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连翘10g。

(5)加减:寒凝气滞所致之血瘀者,可加附片3g、桂枝6g;气虚所致者,可加炙黄芪20g、人参10g;阴虚者,可加生地黄12g、玄参 12g、知母10g;兼有湿热征象者,可加苍术、黄柏各12g;疼痛剧烈者,可加全蝎5g、蜈蚣5g、露峰房10g、蜣螂虫6g;患肢冷者,加桂枝 10g。

(6)临证事宜:瘀血痹阻的证候多因久病不愈所致,邪入于络而致气血凝涩不通,经治疗后,一旦瘀血征象好转或消除,应及时调整处方,以免久服耗伤正气。

4.湿热浸淫

(1)治法:清热利湿通络。

(2)方剂:四妙丸加减。

(3)组成:苍术10g,黄柏log,牛膝15g,薏苡仁20g,泽泻15g,车前子10g,独活10g,秦艽10g,地龙10g,伸筋草15g。

(4)备选方:①白虎桂枝汤加味:知母15g,甘草5g,石膏30g,粳米15g,桂枝10g。②宣痹汤合当归拈痛汤化裁:防己10g,晚蚕砂 10g,薏苡仁20g,赤小豆10g,黄芩10g,连翘10g,栀子15g,滑石10g,绵茵陈10g,当归15g,知母log,羌活10g。③桑络汤加味:桑枝15g,络石藤15g,忍冬藤15g,赤芍log,木瓜10g,旆莶草15g,薏苡仁30g,全蝎5g,白芍15g,甘草5g。

(5)加减:高热口渴,汗出烦闷,脉数者,加生石膏、寒水石各30g;壮热不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g,芒硝10g;关节肌肉拘挛疼痛者,加忍冬藤、络石藤各15g,稀莶草12g,威灵仙15g;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丹皮、地骨皮各12g;痛甚者,加海桐皮12g、姜黄15g;口苦明显,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8g。

(6)临证事宜:如有表热证存在,如恶风、发热、咽痛等,可加用清热解表之品,如荆芥、防风、牛蒡子、桑叶、金银花、连翘等以取微汗为佳。

足浴巧治高血压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患者不妨试试下列足浴方:

1.桑叶芹菜足浴方

桑叶、桑枝各30g,芹菜50g。

用法:将上列药物加水4000ml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清肝降压。本方适用于各类高血压患者。

2.钩藤桑叶足浴方

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夏枯草30g。

用法:上药加水4000ml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一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3.双桑茺蔚子足浴方

桑叶、桑枝各20g,茺蔚子15g。

用法:上药加水4000ml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利尿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赤等症。

4.桑寄生桑枝足浴方

桑寄生、怀牛膝、茺蔚子、桑叶、菊花各10g,钩藤、明矾各30g,桑枝20g。

用法:上药装入布袋加水4000ml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1剂可用2~#次,一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血压稳定后可改为2~3日熏泡脚一次。

功效:平肝阳,益肝阴,降血压。

5.吴萸肉桂糊足浴方

吴萸、肉桂各50g。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10g左右加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肾反射区,1日1换,连续5~7天。

功效:温经通脉,疏肝下气。

如何处理反复发作的心绞痛

 一、反复发作期间:

  可选用以下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的方药:

  1.中成药可从复方丹参片(注射液)、冠心Ⅱ号片、葛根片、丹参片、三七粉、失笑散、毛冬青片等药中任选一种服用。

  2.粉剂可用三棱、莪术等分,研粉和匀。每次2克,每天2次。也可用五灵脂、蒲黄各等分,研粉和匀。每次6克,每天2次。

  3.汤剂用丹参30克,赤芍、川芎、红花、降香、郁金、薤白、法半夏各10克,全瓜蒌30克,水煎服,每天1剂。也可再选择一种成药或粉剂同时服用。

  二、发作缓解期:

  是指心绞痛症状控制,病情缓解。这期间应当治本,以调补脏气为治疗法则。

  1.黄芪、党参、玉竹、当归、制首乌、茯神、柏子仁名10克,丹参20克,炙甘草3克,浓煎服,每天1剂。

  2.归脾丸(膏)、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可选用其中一种单独服用或与以上汤剂同服。

  以上适用于心脾两虚见眩晕心悸,气短无力,唇白舌淡,脉细无力的缓解期病人。

  3.枸杞子、制首乌、熟地、桑寄生各10克,菊花、五味子各5克,水煎服,每天1剂。

  4.中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以上两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见头晕耳鸣,腰痠脚软,舌红,脉细数的缓解期病人。

  5.附子、桂枝各5克,肉苁蓉、菟丝子,当归,党参,茯苓各10克,丹参15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天1剂。

  6.可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以上两方适用于心肾阳虚见心悸气短,腰痠怕冷,面色咣白,舌淡,脉沉细无力的缓解期病人。

  预防心绞痛复发,除按时服药外,还需限制食物中脂肪含量,选择低胆固醇食品,戒烟酒,保持一定的体力活动,避免剧烈劳动和情绪波动,生活要有规律。

寒性体质的人每天最好泡个热水脚

寒性体质的人每天最好泡个热水脚。一般寒性体质,如平素怕冷、手足凉的人,普通热水泡脚非常适合,可以有效驱除体内寒气;热盐水泡脚可以治疗脚气,提高睡眠,预防感冒。有几种常见的中药都可以舒筋活血、消除疲劳,如当归被称为补血圣药,有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红花的作用也必不可少,可以祛淤止痛,苏木和泽兰的活血作用也不错。

还有些疾病症状,泡脚时候适当加些中药,效果更好。比如失眠,可用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腾;胃寒可用干姜、肉桂、香附子、高良姜;老年气虚,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高血压患者,宜用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冰片;感冒或感冒头痛,可选择生姜或海桐枝干或水松枝叶;活血补肾,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皮肤干燥、容易皴裂,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上述中药一般的中药房都可以买到。

头疼用什么泡脚

桂枝二桑汤清热平肝

配方:桂枝10克,桑枝30克,桑叶15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放温后泡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平肝,活血通脉,适宜于缓解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


桑菊枝草汤活血通脉

配方:菊花,桑叶,桑枝,夏枯草适量。

用法:将所有药材洗净,同时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泡足时配合按摩双足涌泉穴各100次。

功效:清热平肝,活血通脉,适宜于肝阳上亢所致头痛。


桑菊川芎汤清散风火

配方:桑叶150克,野菊花60克,川芎50克,蔓荆子40克。

用法:将四味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清水同放入泡脚盆内,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晚熏泡一个,每次40分钟。

功效:清散风火,通络止痛,主治风火头痛,症见头额胀痛如裂,剧则经脉跃起,搏动跳痛,受热加重,目赤心烦,口渴喜饮,苔黄等症。



保护眼睛原来泡脚还能够养眼睛

这个时候你不妨试试中医的方法,中医在养生上总是用常人看起来很神奇的方式,上病下治,眼睛的不适可以用泡脚来缓解,快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1.甘菊三钱,甘菊气味轻清,清热祛湿、退肝火、治头目肌表之疾。甘菊并非洋甘菊,花大而香者为甘菊,花小而黄者为黄菊,花小而气恶者为野菊。诸菊皆可入药,但不得用野菊,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2.桑叶五钱,桑叶,霜后采摘最佳,对风热引起的目赤涩痛、眼睛昏花有一定疗效。由于桑叶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用鲜桑叶适量,隔水蒸煮消毒之后捣烂,每天敷涂粉刺处三十分钟,有一定疗效,但是肌肤敏感者慎用。

3.宣木瓜五钱,此药多用于风湿腰膝酸痛者,能治脚气上攻、舒筋活络。

4.牛滕五钱,牛滕滋补之功,如牛之力。能解毒泻火、逐瘀通络、引血下行、助十二经脉。

5.防己四钱,防己利九窍、散痈肿恶结,可用于因中风而口目斜以及湿疹疮毒。防己有汉防己和木防己之分,两者均有袪风湿、利水之功。不过,汉防己偏重于利水消肿,木防己偏重于袪风湿止痛。

6.茅苍术五钱,茅苍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作用。

7.黄柏三钱,黄柏性寒,清热、解毒,去火最速,对因阴虚血热而目热赤痛、口舌生疮有一定的疗效,能够解毒疗疮、清肝明目。

8.甘草三钱,众所周知,甘草是中医常用的药材,能够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之毒。

热水泡脚缓解头痛

首先,可用热水泡脚,这样脚和小腿的血管就会受热扩张,将头部的血往脚下引,起到减轻头部血管压力的作用。特别是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晚上用热水泡一泡脚,不但能缓解头痛,还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其次,由于脚底与人体多条经络相连,而这些经络同时又与头部相连。所以,按摩脚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经络、减少头痛发作的作用。尤其是脚底涌泉穴,直通于脑,按摩它可引血下行、缓解头痛。

艾灸也是治疗头痛的常用方法。将在药店购买的艾条点燃后,在距离脚底20厘米或30厘米的范围内,用艾条由远及近地热灸脚底,直到脚底感觉温热即可,每次灸5~15分钟。用热水泡完脚后,接着用艾条灸脚底,效果更好。这样可更好地起到扩张血管、温煦脏腑、上下贯通、缓解头痛的作用。

相关推荐

月家痨病的治疗

1.血虚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细弱,方用黄芪桂五物加减(黄芪、芍药、桂、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 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濡细,方用独活寄生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等)。 3.血瘀证 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弦涩,方用身痛逐瘀加减

缓解电脑族颈椎病的食疗小偏方

缓解电脑族颈椎病的食疗小偏方之一,桑煲鸡。可以选用老桑,还有老母鸡,将鸡洗净、切块。与老桑一同放入锅内加水一起进行煲,然后添加少许的盐,可以喝或者吃鸡肉都可,对于患者经活络有着非常好的疗效,比较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缓解电脑族颈椎病的食疗小偏方之二,天麻炖鱼头。取天麻,鲜鳙鱼头,生姜,各取一定量,将将天麻、鳙鱼头、生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然后进行调味处理,可以当作佐餐食用,每隔一天食用一次,可以长期进行食用,具有补益肝肾,祛风络的功效。比较适用于适用于颈动型颈椎病,一般在临床

泡脚还能够养眼睛

你的眼睛还好吗,有没有出现过眼干、眼花等一些眼部情况呢,出现这些症状,你又是怎么做?这个时候你不妨试试中医的方法,中医在养生上总是用常人看起来很神奇的方式,上病下治,眼睛的不适可以用泡脚缓解,快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1.甘菊三钱,甘菊气味轻清,清热祛湿、退肝火、治头目肌表之疾。甘菊并非洋甘菊,花大而香者为甘菊,花小而黄者为黄菊,花小而气恶者为野菊。诸菊皆可入药,但不得用野菊,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2.桑叶五钱,桑叶,霜后采摘最佳,对风热引起的目赤涩痛、眼睛昏花有一定疗效。由于桑叶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

脚臭中药泡脚药方

泡脚不仅可以暖身,还能保健,特别是一些身体有疾病的人,可以泡脚很好的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甚至康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中药泡脚的药方,从而更好的养护自己的健康。 1、生姜泡脚 材料:生姜一块,红花1克,盐适量。 过程:用刀拍扁生姜,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 功效:脚凉怕冷。 2、红花泡脚 材料:红花1克,少许盐。 过程:把红花放入放在水里烧开,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 功效: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3、艾叶泡脚 材料:干艾叶50—100克 过程: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

冬季泡脚可治痛经防感冒

1、风寒感冒:艾叶15、苏叶15、桔梗10、麻黄10、生姜5片。风寒感冒者往往喷嚏、流鼻涕、周身紧痛、恶寒、口淡、没有胃口、恶心呕吐、大便溏烂。在感冒的急性期在家泡泡脚能帮助尽快恢复。 2、风热感冒:桑叶30、北杏20、菊花20、连翘15、银花15、桔梗10、防风10、薄荷10。风热感冒的人往往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者:北芪50、防风10、白术20、党参30、五爪龙30。 3、过敏性鼻炎、鼻塞:辛夷花20

感冒余证的调治

感冒余证指感冒外邪已去大半,主证已除,但其余邪、次证均未消除,这时若不及时调治,可能会使余证转化为坏证。对于感冒余证,应以病因辨证为宜,临证随机用药,常可收到邪尽病除之效。 风寒余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已除,但仍见畏风,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浮缓。治宜调和营卫法,方选桂合玉屏风散。桂5~10克,生黄芪10克,炒白术5~10克,防风5~10克,生甘5克,生姜3克,大枣3枚(切)。 桂为调和营卫之主方,具有发汗、解热、健胃、解痉之功效。玉屏风散为益气固表之主方,用于感冒人群,可使免疫功能不良者

菊花泡脚安眠干姜泡脚暖胃

俗话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全身健康大有裨益。有一些中药泡脚方,坚持使用,还可以对部分疾病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一般寒性体质,如平素怕冷、手足凉的人,普热水泡脚非常适合,可以有效驱除体内寒气;热盐水泡脚可以治疗脚气,提高睡眠,预防感冒。有几种常见的中药都可以舒筋活血、消除疲劳,如当归被称为补血圣药,有活血止痛、润肠便的作用,红花的作用也必不可少,可以祛淤止痛,苏木和泽兰的活血作用也不错。 还有些疾病症状,泡脚时候适当加些中药,效果更好。比如失眠,可用磁石、菊花、黄芩

盐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我们都知道,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全身健康,但是如果热水泡脚加点中药更养生,有一些中药泡脚方,坚持使用,对部分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一般寒性体质,如平素怕冷、手足凉的人,普热水泡脚非常适合,可以有效驱除体内寒气;热盐水泡脚可以治疗脚气,提高睡眠,预防感冒。有几种常见的中药都可以舒筋活血、消除疲劳,如当归被称为补血圣药,有活血止痛、润肠便的作用,红花的作用也必不可少,可以祛淤止痛,苏木和泽兰的活血作用也不错。 还有些疾病症状,泡脚时候适当加些中药,效果更好。比如失眠,可用磁石、菊花、黄芩、夜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食疗小方法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患上此病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可能是因为旧社会生活累活比较多,也是不注意保养的。在年轻时大多都是没有什么症状,但当年龄老了后,许多病就找上了我们。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服药的同时,也可能过食疗的方法来缓解疼痛的。下面为大家推荐几个。 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做老桑煲鸡。老桑60g,雌鸡1只约500g。将老桑和鸡加水适量煲,用食盐少许调味,喝吃肉。能起到温经散寒,清热除湿的作用。 2用猪脚1-2只,薏米、木瓜、伸筋、千年健各60g。将除猪脚外的材料用纱布包好,同

泡脚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泡脚缓解头痛 有句古话:“中药洗脚,胜吃补药”,现在也流行一句俗语:“富人吃药,穷人洗脚”。每天若泡脚15分钟就能发挥保健作用,如把双脚浸入到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约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这是因为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 对于感冒发热病引起的头痛,热水泡脚还有助于退热。如果在泡脚同时能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揉按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可以防治脾胃病。坚持中药泡脚应用范围很广,如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