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穴的位置:至阴穴位于人体的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1、孕妇期间,胎位不正,按揉至阴穴(足太阳膀胱经上最后一个穴位,在足小指外侧的指甲角上),至阴穴可以用灸的方法进行热刺激,可以起到转胎顺产的作用,当然是在胎龄比较大了以后。
2、缓解治疗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胎位不正、难产、滞产等。
3、按摩至阴穴的功效:开窍苏厥、散热生气、理气活血、正胎催产、清头明目。
阴郄准确位置和作用 阴郄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心经郄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活血,滋阴敛汗。
作用机制:阴郄穴属心经,为心经之郄穴;由于心主神志,主血脉,且阴经郄穴具有较强的通络活血止痛,凉血止血之功,善治血血分病和本经的急,痛病症,故临床多用本穴治疗吐血,衄血,心痛,惊恐,心悸等症;又因汗为心液,故本穴又善于滋阴敛汗,调和心经气血,宁心安神而治疗阴液不能上承于咽喉的暴喑,喉痹,骨蒸盗汗;心脉上头抵目,若心经气血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出现头痛眩晕,本穴又可益气,养血,滋阴而治之。
阴包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阴包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疏肝调经,清利下焦。
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尿,腹痛,腰骶痛引小腹。
作用:阴包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股内侧,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清利下焦之功。因肝经由此上行环绕阴器抵小腹,故该穴作用于治疗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腹痛,腰骶痛引小腹,小便不利,遗尿,肝藏血失职影响冲任失调的月经不调。
厉兑的位置作用
位置:厉兑穴位于人体的脚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作用:缓解治疗面肿、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脘疼痛、热病、多梦等。
功效:沟通胃经体表与体内经脉及交换气血物质。开窍醒神,清热和胃,通经活络。
阴市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阴市穴的作用功效
1.阴市穴属胃经,居于股部,阳明经多气多血,故该穴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效,主要治疗下肢循经的痿痹之症。
2.由于足阳明经循抵腹部,且多气多血,该穴通过疏经通络,调理气血治疗疝气,腹胀,腹痛。
阴市准确位置图 阴市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小腹胀痛、水肿、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疝气等。
2、按摩阴市穴的功效:温下焦,散寒除湿;通经络,强腰膝,利关节。
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垂足,把要按摩的脚稍微向斜后方移至身体的旁侧。
2.脚跟着地,脚趾斜向外侧翘起。
3.附身弯腰,用同侧的手末四指握脚底。
4.掌心朝上,拇指弯曲,放在足小趾端外侧,趾甲角旁,拇指指尖是所在部位取穴。
5.用拇指的指甲垂直下压,掐按穴位,有刺痛感。
6.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或者两侧同时掐按。
至阴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伸直足小趾,先找到外侧足趾甲角处,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角。
简易取穴:于足小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地部各作一线,两线交点处即是。
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穴穴名解析
至,极的意思;阴,寒,水的意思。“至阴”的意思是指人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汽由此外输体表。此穴中物质是来自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汽,位于人体最下部,是人体寒湿水汽到达的极寒之地,因为此穴有孔隙与体内相通,是膀胱经体内与体表的气血交换处,所以是膀胱经井穴。
至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至阳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调中,利胆退黄。
作用:至阳属督脉,位于背部,督脉循行脊中,故本穴可通调督脉经气,治疗督脉经气不利的腰背疼痛,脊强;至阳适当第7胸椎直下,乃上,中焦之交界处,既可上调心肺,宽胸理气,治疗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又可下调肝脾,利胆退黄,治疗脾虚湿重的腹胀腹痛,四肢重痛,及肝胆郁滞的胁肋疼痛,黄疸。
至阴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至阴穴的作用及功效
刺激至阴穴具有清火泄热,通窍止痛的作用,能够帮助纠正胎位,在女性难产的时候,还具有催产的作用。此外,对缓解治疗皮肤痛痒,头痛,目痛,鼻塞,鼻衄,半身不遂,足关节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调理,治疗作用;还能缓解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