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体检需要检查哪些方面 听力检测
老人体检需要检查哪些方面 听力检测
老人过了六十岁之后,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缺失,因此老人体检一定要做听力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早点发现,及时治疗,使听力异常情况迅速得到改善。
粘连性中耳炎与药物性耳聋的提示
但是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双侧鼓膜与鼓岬高度粘连,纯音测听显示为典型轻度传导性听力损失,鼓室图为双侧B型。仔细追问病史,患者十几岁时有“中耳炎”史。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耳聋,而且没有使用助听器的必要(除非工作亟需)。
患者来时希望得到药物性聋的治疗方案,但诊断结果大相径庭。因此,治疗方案也就完全不同了。
此事再次证明:任何检查结果都不能代替医生面对面的检查。也再次提醒我们,无论什么情况,每次就诊一定要对患者进行最基本的体检,以免误诊误治。
正确的诊断是一切治疗和干预的前提。
09.1.9又计: 患者今日复查,CT影像为双侧听骨和前鼓室异常,右耳鼓膜增厚。采用非手术疗法,双侧的鼓膜活动度改善,声导抗检查可以测出鼓室压力。自觉听声好转,表明治疗有效。也就是说,患者花费很少的费用即可得到听力的明显改善。估计2个月后复查后进一步改善。
9.1.15:春节前夕,一个可爱的二年级小学生复诊。半年前,正是由于我们正确的诊断,使他摘掉了使用了4年的助听器。他的听力还在进一步恢复中。我在国内会议上交流过这个例子。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家长高兴的眼神,感到自己的辛劳有了最大的回报。
09.2.3: 春节后第一次门诊:72岁老人。经体检、纯音和导抗测听证实为粘连性中耳炎。其骨导几乎正常。这在老年性听损中比较少见,再次提醒我们,老人来选配助听器不一定就是老年聋。还是一句话:先诊断,后治疗。
09.2.24 72 岁老人复诊,其放大处理方案与一般老年性聋绝不一样。我们正准备详细言语和真耳评估此事,作为一个小案例指导学生。
老人体检需要检查哪些方面 血糖检测
血糖检测也是老人体检每年都要进行的一个项目,老年人血糖不正常,就可能导致糖尿病,低血糖,失眠,心脏疾病,肾脏衰竭等问题。
小孩每年都必须要体检吗
体检是体格检查的简称,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检查。
小孩每年都需要体检的,这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必要的,负责任的做法。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这是有好处的。一般体检包括的主要项目有:体检检查及评价、血常规、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甲肝抗体检测、口腔涂氟防龋、听力筛查、弱视斜视筛查、心理量表测试等。
有核酸检测还要健康码吗
根据相关地方规定为准。
1、有的地方不仅需要出具核酸检测还要健康码,但对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儿童、视力听力残疾人等群体,只要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可通行,不再查验健康码,另外对于3岁及以下婴幼儿,也只查验同行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
2、但有的地方则只需要健康码不需要核酸检测,有的则是有核酸检测,就不用看健康码了。
我听别人说小孩子需要每年进行体检,这是真的吗
小孩每年都需要体检的,这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必要的,负责任的做法。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这是有好处的。一般体检包括的主要项目有:体检检查及评价、血常规、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甲肝抗体检测、口腔涂氟防龋、听力筛查、弱视斜视筛查、心理量表测试等。
老年性耳聋选择什么助听器
有人误认为老年人耳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助听器。他们一方面不了解,在效果方面,现在的助听器已非昔日可比;另一方面是担心肋听器会加重听力损失。其实,助听器对老年人有益而无害。
多数专业工作者依靠听力检查结果来确定老年人是否需要使用助听器,这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应该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
1、如果听力检查结果证明需要助听器,那就立即配用助听器。
2、即使听力检查结果没有证明非用助听器不可(比如耳聋程度尚不很重),只要老人主观认为自己需要助听器,也一定要配用。
小编建议老人可以使用耳背式助听器,形似香蕉曲度,伏于耳后,一般长约4~5cm。受话器开口与一硬质塑料管制成的导声钩连接,把它挂在耳廓上缘根部,由此钩经软塑料管和耳模耳塞放进耳甲腔及耳道口助听,有些国家此型助听器发展最快,许多厂家可提供30~50种不同规格产品,功能逐渐增多。
老年性耳聋需要做哪些检查
1、全身检查:应针对心血管系统凝血系统,新陈代谢和机体免疫反应性。神经系统检查应排除内听道和小脑桥脑角病变椎基底和大脑血管循环障碍,如摄内听道片和颈椎片,头颅CT扫描眼底和脑血流图检查。
2、听力检查:纯音测听气骨导阈值上升一般在50dB以上。听力曲线分型以平坦型为主,也有高频渐降型高频陡降型或轻度低频下降型。阈上测听,言语测听声阻抗测听,耳蜗电图检查及听性脑干反应用于鉴别耳蜗和蜗后损害,了解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和动态。
3、前庭功能检查:应包括变温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瘘管试验,Romberg试验必要时作眼震电图检查。根据症状检查老年性耳聋的相关内容如以上所说,专家指出,对于盲目的检查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对此请老年人引起注意。
老人体检需要注意哪些
1.听力检查:在过了60岁以后,大概有3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缺失,如果发现的早,及时治疗,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老年人体检一定要做听力检查。
2.接种疫苗:65岁以上的老人,需要做肺炎疫苗接种,还要每隔十年打一次破伤风疫苗,增强抵抗力。
3.此外,老年人体检还要注意血糖变化。一般体检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但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的老年人,体检尤应注意餐后血糖。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也要警惕。
4.老年人体检还要注意查骨质疏松,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最好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简单而准确的检测骨密度、钙质流失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动向。
老年人体检需要注意什么变化,看着上面的介绍我们都知道老人常见的疾病情况就是骨质疏松,听力下降,眼睛也出现了模糊,因此老年人在体检的时候需要特别的关注,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三高问题也困扰了老人们的健康,因此血管、心脏、肝功能检查也是非常的必要哦。
听力下降有哪些表现
当声音传入内耳后,耳蜗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发生剪切运动产生动作电位,电讯号随神经传入大脑从而产生听觉。如果在上述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病变,都会使听力受到影响。
听力检查:
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检查方法甚多,一类是观察患者主观判断后作出的反应,称主观测听法,如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叉检查、听力计检查等,但此法常可因年龄过小、精神心理状态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响正确的测听结论。另一类是不需要患者对声刺激做出主观判断反应,可以客观地测定听功能情况,称客观测听法,其结果较精确可靠,有以下几种:
①通过观察声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来了解听力(如瞬目、转头、肢体活动等);
②通过速立条件反射或习惯反应来检查听力(如皮肤电阻测听、西洋镜测听等);
③利用生物物理学方法检查听力(如声阻抗-导纳测听);
④利用神经生物学方法检查听力(如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
听力检查法正常值:
1语音测试正常者耳语可在6m距离处听到
2表测试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数字小表示听力好。
3音叉试验听力正常 林纳试验:气导>骨导 (+)
韦伯试验:正中
施瓦巴替试验:正常(相等)
4 耳蜗电图SP不增高,SP/AP比值<0.4
妇科体检的项目有哪些
女性体检必做的检查一、雌激素检查
雌激素是一种女性必不可少的生物激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女人的身体年龄。雌激素水平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而后随着年龄增长开始走下坡路,并在更年期前(约45~50岁左右)迅速下降。因此,30岁以后最好定期检测一下雌激素水平,以判断是否有早衰问题,并进行适当调理。
女性体检必做的检查二、性传播疾病xu检查
并非所有的性传播疾病都是由不检点的性关系导致的。使用公共浴池、马桶以及带病菌的浴巾等也都可能染上性传播疾病。专家说,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以及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都属于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给我们带来不适,还严重影响女性的孕力。
女性体检必做的检查三、乳腺检查
每个成年女性都需每一年或者一年半做一次乳腺检查。完整的检查应包括专业医生的触诊以及乳房超声和钼靶照相(建议从35岁以后开始)。专家提醒:女性从35岁起应至少做一次钼靶射线检查,并储存起来,作为今后乳房健康的参照资料。而对于那些年龄超过35岁或有家族遗传历史的女性来说,每年进行一次专业乳腺照相。
女性体检必做的检查四、宫颈抹片HPV检查
医学发现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因此HPV筛查对于预防宫颈癌意义重大。专家说,21岁以下的女性,如果性生活频繁,第一次***后三年内需要做子宫颈抹片检查。如果30岁以上的女性HPV感染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同时细胞液没有发生任何病变,今后3~5年就无需再做类似检查了。
女性体检必做的检查五、皮肤检查
调查显示,皮肤癌的袭击对象虽仍主要是白种人,但环境变化让我们的皮肤变得更容易敏感、水油平衡失常。专家建议从30岁开始(如果日晒时间很长,还要提早些),应每年做一次全面皮肤检查,不仅仅是面部,还包括全身皮肤。对身体上的痔和其他突起应留心观察,出现异常情况要马上咨询皮肤科医生。
女性体检必做的检查六、听力检查
女人们应该懂得从年轻时起保护好自己的听力,50岁后则更需要这样。调查显示,18~44岁的人群中,有9%的人有听力方面的麻烦;45~64岁的人群中,有14%丧失听力;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超过30%丧失听力。专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听高频声音的能力会逐渐衰退。所以,女性应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宝宝3岁体检具体项目
第十次体检检查项目:
重点项目解读:牙齿检查
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此时绝大部分宝宝已经长齐了20颗乳牙,从龋齿的发病来讲,上前牙是龋齿高发区,到了3岁就开始出现后牙的龋齿了,所以这个过程中,除了要让宝宝养成良好、正确的刷牙习惯外,还得注意定期给宝宝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口腔疾病。
检查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身高91.1—98.7cm,体重13.0—16.4kg;女宝宝身高90.2—98.1cm,体重12.6—16.1kg。
2、头围: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49.58cm,女童宝宝48.33cm。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正常指标:能够自如地向前走,甚至跑上几步。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正常指标:宝宝乳牙20颗已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