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胎儿听力能力
如何检查胎儿听力能力
如何检查胎儿听力?
妊娠期间胎儿的听力是无法进行检查的,如果要检查可以在胎儿出生以后进行听力筛查
孕晚期产检基本常识
从33周开始,产检应变为每周一次,每次检查的内容没有明显的变化,如:测量体重、宫高、腹围、心率、血压、胎心,定期测量血尿常规等项目。不同的是,我们要开始做胎心监护了。
什么是胎心监护?
正常的胎儿心率随子宫内环境的不同,时刻发生着变化,胎心率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调节机能的表现,也是宝宝在子宫内状态良好的表现。而胎心监护的使命是尽早发现胎儿异常,在胎儿尚未遭受不可逆性损伤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使新生儿及时娩出,避免发生影响其终身的损伤。
可以通过监测胎动和胎心率来反映胎儿在母体内的状况,在怀孕35周后孕妇每周去医院产检时,都要进行胎心监护。但这样只能在特定时段监测而不能按照需要监测,所以还需要准妈妈养成每天自行检测胎动的习惯。
胎心监护是通过绑在准妈妈身上的两个探头进行的,一个绑在子宫顶端,是压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了解有无宫缩及宫缩的强度;另一个放置在胎儿的胸部或背部,进行胎心的测量。仪器的屏幕上有胎心和宫缩的相应图形显示,准妈妈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宝宝的心跳。另外还有一个按钮,当准妈妈感觉到胎动时可以按压此按钮, 机器会自动将胎动记录下来。胎心监护仪将胎心的每个心动周期计算出来的心跳数,依次描记在图纸上以显示胎心基线变异。在一定范围内,胎心基线变化表示胎心中枢N植物神经调节和心脏传导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储备力。
胎心过快或过慢都是有问题的表现,但是一般性的伴随胎动的胎心过快不能说明胎儿出现了什么问题,往往是胎心过慢的风险更大,提示胎儿在宫内的储备减少,面临缺血缺氧的危险,需要医生及时予以处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
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 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 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损伤胎儿听力的声音
音乐胎教,是通过对胎儿不断地施以适当的乐声刺激,促使其神经元的轴突、树突及突触的发育,为优化后天的智力及发展音乐天赋奠定基础。
医学研究证明,音乐胎教可以使胎儿的脑神经元增多,树突稠密,突触数目增加,甚至使本无关联的脑神经元相互连通。医学研究还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最适宜听中、低频调的声音,而男性的说话声及唱歌声正是以中、低频调为主。因此,爸爸是音乐胎教中的最佳任课老师。
音乐胎教的方法有多种:
1、音乐熏陶法和哼唱谐振法
音乐熏陶法是指通过播放收听轻音乐,让孕期生活中充满优美的乐声,使孕妇的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哼唱谐振法是指孕妇用柔和的声调哼唱轻松的歌曲,同时想象胎儿在静听,从而达到与胎儿心音的共鸣。
2、父教子“唱”法
爸爸可以抚摸着妈妈的腹部,对着其中的胎儿,反复轻声“教唱”一些简单的音阶或儿童歌曲。
3、胎教器传声法
从妊娠22周左右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胎教器和胎教音乐进行音乐胎教。
为了预防高频声音损伤胎儿的听力,在进行音乐胎教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降低磁带的噪音或不使用传声器,最好请专业人员帮助选购磁带。以确保磁带的质量。每次听的时间不宜过长。
听力减退检查诊断
一、1-6个月婴儿听力检查:
1、听睑反射测听:闻声后表现眨眼、闭眼。
2、惊跳反射MOrO反射、:闻声后全身惊动、伸臂、伸腿或头向后仰。
3、条件反射测听:用铃声刺激后针刺足底,重复15次后仅摇铃而不刺足底,如仍缩足,则说明听力大致正常。
二、6-12月幼儿听力检查 此时定向反射完善,即闻声后眼头转向声源。
三、2-6岁小儿听力检查 可用定向条件反射听力计检查法,如游戏测验法、配景听力测验法等。四、阻抗测听或电反应测听。
听力障碍要注意什么
听力障碍影响语言的发育,也影响智力、心理和精神神经方面的发育,它给机体到来的障碍是多元性的——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因此,我们不但要有相对规范的治疗康复手段,更要有相对完善的预防措施。
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避免遗传性听力障碍的有效途径。对于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要进行遗传学检查和评价,避免近亲结婚,强调婚前医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孕期检查.妇女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前三个月以内,往往是胎儿内耳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易引起胎儿内耳发育畸形的因素。
婴幼儿期听力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4岁以前的婴儿听力能力对于言语的习得非常重要,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可以导致小儿语言发育迟滞、构音障碍以及不能获得语言。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早期进行介入干预,可以避免因听力障碍带来的社会沟通能力障碍,具有现实意义。
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
临床上要合理用药,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尤其对于婴幼儿、家族成员易感者、以往应用过类似药物的以及听力轻度异常的个体。
什么时候进行胎教最好
什么时候进行胎教最好对于胎宝宝来说很重要的,胎儿在发育期间也是可以感受到外界的事物的.把握胎教的最佳时间提高宝宝各项器官的发育,准爸妈要科学地面对什么时候进行胎教这个问题,不要盲目的进行胎教.
什么时候胎教最好?要知道胎儿发育到第4周时,神经系统已开始建立,第8-11孕周时,胎儿对压触觉有了反应,准妈妈可轻轻拍打、抚摸腹部,抚摸胎教来激可通过腹壁、子宫壁促进胎儿的感知觉发育,第16-19孕周,胎儿听力形成,此时的胎儿就是一个小小“窃听者”,他能听到妈妈心脏跳动的声音、妈妈大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声音、肠蠕动的声音,他最爱听的是妈妈温柔的说话声和歌声.胎教音乐肯定是少不了的,胎教是什么时候开始?从怀孕5个月时起,胎儿视网膜形成,开始对光线有感应,他不喜欢强烈光线的刺激.这时孕中期是我们进行胎教的最佳时期.
胎教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好?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在怀孕期间不单单要做好胎教,还要做好孕期检查和疾病筛查这两项,及时检查胎儿发育是否正常,胎位是否正常.
儿童听力筛查方法
儿童的听力是每个家长都特别关心的,因为儿童的听力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以后的语言功能,而且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以后的交流,所以很多的家长想全面了解一下儿童听力筛查方法,下面内容就做了具体的介绍,你可以来全面的了解了解。
1.正常分娩:用筛查型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作为一线初筛工具。所有新生儿在出院前均应接受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应在出生42 d内进行复筛。复筛时一律双耳复筛,即使初筛时只有单耳未通过,复筛时亦均应复筛双耳。复筛仪器同初筛。
2.入住NICU的新生儿及婴儿:病情稳定,出院前应施行AABR筛查,以免漏掉蜗后听力损失(如听神经病)。未通过AABR测试的婴儿,应直接转诊到听力中心复筛,并根据情况进行包含诊断性ABR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评估。
3.在1月龄内再次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无论住NICU或普通病房):当伴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时(如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等),出院前应复筛听力。
4.在听力筛查时除力求发现已经存在的听力损失外,还要通过分析病史和家族史,了解受试者是否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可疑者应对其听力进行定期跟踪和随访。
以上就全面介绍了儿童听力筛查的方法,所以在全面了解以后,很多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为了能保障自己孩子的听力正常,所以在了解以上儿童听力筛查的方法以后,一定要根据以上的介绍,尽快的通过儿童听力筛查,保障自己孩子听力的正常。
胎儿听力的杀手
一般讲,孕龄4个月以后的胎儿内耳和外耳基本上已经形成,但功能还比较弱,特别是内耳的基底膜是由一条纤维组成的膜,这个膜越靠近耳蜗的底部越短,是和传到耳朵里的高频声音—— 就是2000赫兹以上的高频声音共振的。共振使它的毛细胞产生振动,毛细胞和顶盖膜的磨擦静电,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听觉中枢。基底膜靠近蜗底的这一部分短纤维极易破坏。如果孕妇把传声器直接放在腹部,声波直接进入体内,由于距离太近,高频音没有损耗,会对胎儿的听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乃至产生严重后果。
据媒体披露:我国湖南省某市一妇女,从怀孕3 个半月开始,每天把耳机贴在腹部,让胎儿听1 小时胎教音乐磁带。结果孩子" 岁半时发现耳聋,有关部门检测发现,这位妇女选用的4种胎教音乐磁带都是不合格产品。
胎教音乐磁带之所以强调胎教二字,是有科学道理的,专家研究发现,为避免高频音对胎儿造成伤害,胎教音乐磁带要把2000 赫兹以上的高频音降到听不到的程度,以免对胎儿听力产生作用。
我国卫生部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曾联合对市场上的胎教音乐磁带进行抽查,结果合格产品仅占30%。年轻的夫妇,当你要为未来的宝宝选一盘磁带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初步筛查过程(初筛):
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第2次筛查过程(复筛):
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但属于听力障碍高危儿,即使“通过”了初筛,也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发育指标
0-7天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宝宝身旁轻声说话,观察宝宝是否会随声音变化有不同反应。
8-30天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什么是胎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是检查宝宝听力方面有没有问题,是新生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做的。因为正常的新生儿在胎儿时期听力就会形成,婴幼儿时期会渐渐发展到正常人的水平,但听力有问题的新生儿表现并不明显,往往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忽略,从而造成新生儿一生的遗憾事,所以一定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1. 初步筛查过程(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2. 第2次筛查过程( 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所有3岁内的婴幼儿在保健专家或家长感到异常时,都应使用有效的评估手段进行整体发育评估,包括各发育阶段指标的常规监测、听力技能及双亲所关心的问题等。
对于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检查或简易听力计测听未通过,或双亲及监护人对其听力或言语感到有问题的婴幼儿,都应推荐到当地指定的耳鼻喉科或听力学中心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胎儿几个月有听觉呢
研究表明,在胎儿的几种感觉器官中最为发达的就是听觉系统了。早在受孕后第4周,胎儿听觉器官已经开始发育,第8周时耳廓已经形成,这时胎儿听觉神经中枢的发育尚未完善,所以还不能听到来自外界的声音。到了第25周,胎儿的传音系统基本发育完成,28 周时胎儿的传音系统已充分发育完成并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至此,胎儿就已经具备了能够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
听觉系统是胎儿与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音乐胎教的物质基础。因此,近年来人们对胎儿听觉机能研究越来越重视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胎儿听力进行测定,除证明胎儿有完整的听力外,进而提出胎儿在子宫内能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并形成最初的“记忆”。这种新的认识,为胎教提供一了科学依据: 随着对胎儿听觉系统的研究,胎儿患先天性耳聋,在子宫内就能得到诊断,当他出生后,可进行早期听觉训练、为避免部分儿童失去听觉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专家对于胎儿听觉系统的相关内容的详细解答,现在大家对胎儿几个月有听觉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到更多的准妈妈们。等胎儿有了听觉系统后对孩子进行一些胎教。
婴儿听力发育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宝宝听力一定有问题
很多爸爸妈妈在知道新生儿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后,就开始焦躁不安,认为宝宝的听力一定是有问题的,其实这个是存在疑问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特点,如果宝宝听力发育还未完全,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出生时,听力筛查不过关。另外,如果在妈妈的肚中由于羊水或异物堵塞了宝宝狭小的耳道,也会令宝宝视力有问题。还有“淘气”宝宝不配合听力筛查时导致的不过关。因此,在宝宝出生后如果有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情况,爸爸妈妈要记得在出生后42天后复查,若宝宝还存在听力障碍的情况,需要到指定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并了解确切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