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治慢性唇炎偏方

中医治慢性唇炎偏方

偏方一

中医唇风饮

薄荷6克,连翘12克,防风9克,芥穗9克,焦栀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当归9克,滑石9克,白术9克,白芍6克,苡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散风,清热,除湿的功效。

偏方二

新鲜番茄汁

用两个不太生的新鲜番茄洗净后榨汁,含在口中两分钟后吐出,重复三次再用清水漱口,每日早晚各一次,约三天,唇炎便会消失。

偏方三

养血祛风汤

生地l0g,当归l0g,赤芍l0g,丹皮l0g,白鲜皮l0g,乌梢蛇l0g,玄参l0g,紫草l0g,陈皮l0g,蝉蜕5g,甘草6g,上药加水500ml,煮取300ml,分2次服,日1剂。适应于慢性唇炎,虚风燥证。

偏方四

养阴清燥汤

玉生15克,山药15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首乌15克,莲子芯9克,栀子9克,黄芩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清心降火,养阴润燥的功效。

偏方五

鸡蛋黄

将半打鸡蛋用滚水烚熟,去壳及去蛋白后将6个蛋黄放於乾锅内,先用慢火煎去水分,再用猛火将蛋黄烧至焦黑出油,将油用小瓶储起,待冷后涂於患处,每日涂三次。

偏方六

甘草汁

於中药店买两元甘草,加上两碗水用中火将甘草煎出汁液,去渣后,再将汁液煎至膏状,用小瓶盛起及涂在患处。每天涂两次,数天见效。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疗法有哪些

一: 分型治疗

1: 湿热型 可见发病急,会阴及小腹胀痛、抽痛,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清热除湿,理气活血。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 黄柏10g 山栀子10g 车前子10g 木通10g 川楝子10g 赤芍10g 丹皮10g 茯苓10g 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2: 气滞血瘀型 病程较长,以疼痛为主,牵掣小腹和睾丸疼痛。治疗宜活血化瘀。常用的处方为:丹参30g 赤芍10g 红花10g 王不留行10g 乳香10g 没药10g 青皮10g 川楝子10g 小茴香10g 水煎服,每日1剂。

3: 肾气亏虚型 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有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及阳痿早泄等症状。治疗宜滋补肝肾。常用的药物为:黄柏10g 知母10g 生熟地各10g 山药30g 山萸肉10g 茯苓20g 泽泻10g 王不留行10g 丹皮10g 川楝子10g 水煎服,每日1剂。如有肾阳虚的情况,可加入制附子10g,蛇床子 20g,仙灵脾10g。

二: 中医偏方

1: 知母车前子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组成】知母12克,车前子12克,柴胡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牛膝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穿山甲15克,王不留行15克,败酱草15克,黄柏10克,川楝子10克,玄胡10克,甘草1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内服。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2: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组成】吴茱萸。【用法用量】用吴茱萸内服及外敷合用方法。外敷:吴茱萸60克,研末,用酒、醋各半,调制成糊状。外敷中极穴、会阴穴。胶布固定,每日1次。内服分2种情况:年老体弱,无明显热象者,每日用吴茱萸15~20克,加水100毫升煎40分钟成60毫升,日分2次服;体质强壮或有热象者,每日用吴茱萸10~12克、竹叶8克,加水100毫升,煎成90毫升,日分3次服。上方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见效。

3: 桃仁赤芍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具有通瘀散结、清热利湿之功效。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组成】桃仁、赤芍、牛膝各20克,土茯苓、车前子(布包)、黄柏、白芍各15克,橘核、生甘草各10克,桂枝、制大黄各5克。【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取汁200毫升,日服2次,每次100毫升。【加减】尿浊者,加萆薜15克;性机能减退者,加仙灵脾、菟丝子各15克。

4: 黄柏乌梅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补肾填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组成】黄柏10克,太子参10克,乌梅10克,白芍10克,金樱子10克,覆盆子10克,川断10克,芡实15克,益智仁15克,枸杞子15克,牡蛎15克,寄生15克,甘草15克,知母6克,冤丝子12克,茯苓12克,地龙12克,红花12克。【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日1剂。7夭为1疗程。

5: 益母草知母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清热活血。主治慢性前列腺炎。适用于湿热蕴滞型慢性前烈腺炎。【偏方组成】黄柏、知母、大黄各15克,牛膝20克,丹参30克,益母草5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可随症加减。一般服药3~6剂即见效,可持续服药2~4周后改服丸药(成份同基本方)。每丸含生药5克,每服1丸,每日2~3次,持续服药1~2个月。停药1~2月后再服用。

突然嘴疼怎么回事

其实唇炎是口腔黏膜疾病属于口腔粘膜科。唇炎是一种以口唇干燥、皲裂、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粘膜病,有干燥脱屑型唇炎、过敏型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腺型唇炎、真菌性唇炎、光敏性唇炎等各种类型。

严重的表现为唇肿胀、糜烂,有炎性渗出物,形成血痂或脓痂,疼痛明显,有灼热感。严重的病人会出现高烧、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咳嗽等症状,还会出现全身红斑性水疱,水疱破裂后出现皮肤大面积脱落,称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中医病因:本病多由阳明胃经风乘或外感风塞,风热,风邪化燥入化热;或内因禀赋不耐辛辣厚腻,胃热积热上蒸;外因日晒、风吹或咬唇等不良习惯所致。

唇炎的特色治疗:根据病因治疗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滋阴润燥立法,内服中药,局部湿敷,药力直接达患处而收效,内服与外治并举,全身与局部兼顾,相得益彰,使热清毒解,瘀化肿消,气机畅达,气血调和,唇炎自然就全愈。

看了以上有关唇炎的介绍,大家对这种疾病的了解应该更加深刻了,它并没有口腔溃疡那么普遍,但是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治疗该病,患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事实上,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是较显著的。

忽视嘴唇防晒易发炎

过冷过热都会诱发唇炎

“唇炎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不少人烂嘴角或是嘴唇上下皮脱屑、开裂,都属于唇炎发作。”夏娟表示,虽然其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确,但能肯定的是,过冷过热天气都容易诱发唇炎。

“天气热其实并非导致嘴唇皲裂主因,但天热意味着日晒强,光化性唇炎就可能由此引发。临床发现,现在大部分的都市人群已意识到酷暑天要进行皮肤防晒,实际上人体头发、嘴唇等裸露部位也同样需要防晒。”夏娟表示。

专家介绍,慢性唇炎在临床可以分为几种,包括光化性唇炎、干燥脱屑性唇炎、腺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等。“现在夏天来了,市民一定要多喝水,保持嘴唇湿润。不少人有一个坏毛病,嘴唇干时喜欢用舌头舔唇,指望唾液滋润嘴唇皮肤,这样做的结果是越发刺激其水分蒸发,随后加重脱皮现象。”夏娟提醒,一旦嘴唇出现脱皮,千万不要用手撕扯皮屑,否则会使得炎症加剧、溃烂发生。

“总体来说,慢性唇炎与各种持续性刺激有关,如强光、干燥、寒冷,特别是与舔唇及咬唇等不良习惯有关。”她指出,由于人体嘴唇表皮结构非常薄,而且由于咀嚼、说话,它每天承担大量工作,所以水分蒸发非常快。“一般来说,在干燥的秋冬季,唇炎等口腔黏膜病患者也会明显增加。”

防晒唇膏能防治唇炎

唇炎一旦发生,不但难受而且难看。如何积极有效防治?如果处于目前暑热阶段,应以防止光化性唇炎为主,如使用防晒唇膏等;此外,使用维生素E胶囊涂抹嘴唇也能有效预防、治疗唇炎。另外,夏天人体水分蒸发快,市民应多喝水、多吃果蔬,最好随身携带水瓶以保持嘴唇始终处于滋润状态,可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病的发生。

在预防治疗方面,小编表示应避免所有刺激可能并改变不良习惯。“如果唇炎发生,应暂时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用抗生素软膏或激素软膏或鱼肝油、维生素E等涂在嘴唇上。一般来说很快就可痊愈。但如果出现进一步溃烂则应到专科就医治疗。”此外,小编还提醒,患慢性唇炎时最好暂停使用口红,因唇膏含有化学成分,可能刺激唇炎溃烂。

​慢性唇炎的几种治疗方法

慢性唇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是唇部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病程迁延,反复发作。

1.避免一切外界刺激,纠正不良习惯。

2.轻度脱屑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可涂少量护唇膏。

3.慢性脱屑性唇炎有脱屑、皲裂者可以先用温水局部湿敷去除脱屑,涂布抗生素或激素类软膏。注意不可长期应用。

4.慢性糜烂性唇炎可先用药液局部湿敷去除痂皮后,局部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软膏,严重者可用局部注射激素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全身或局部应用中药治疗。

本病应当注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寒冷、风吹、刺激性食物等;纠正不良习惯,不要舔唇、咬唇、手撕脱皮等;戒烟酒刺激;注意保持唇部的湿润。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偏方大全

白术白芍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敛阴止痛,理气健脾。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土炒白术12克,酒白芍、陈皮各10克,防风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48例,痊愈3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党参合欢皮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补脾运中,疏泄肝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证见右胁疼痛,痛连右肩胛及右背,食荤及脂肪过多则疼痛加剧,经年累月不愈,体质偏虚,属脾虚肝郁症。

【偏方组成】潞党参、合欢皮各15克,炒白术、白茯苓、陈香橼、金铃子各12克,广除皮6克,甘草、广木香山5克,广郁金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冲)。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亦可以此方数倍量,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水泛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10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6例,其者痊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

金钱草柴胡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偏方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并可随症加减。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9例,其者痊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1例。痊愈18例中慢性胆囊炎11例,胆石症7例,追访2年,未见复发。

柴胡百合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清胃、活血。主治慢性胆囊炎。适用于肝郁气滞,中焦湿热之患者。

【偏方组成】柴胡、百合、郁金、丹克各15克,川楝子、黄岑各10克,金钱草30克,乌药1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胸背痛甚者,加瓜蒌壳、薤白各15克;嗳气频愈,加陈皮、广木香各10克;泛酸者,加乌贼骨10克;若有黄疸者,加茵陈2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1例,其中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

柴胡川楝子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柴胡、金钱草、生山楂各15克,川楝子、枳壳、青蒿、黄芪克12克,陈皮、香附山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加减】如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10克;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克;伴有结石者,加海金沙30克、鸡内金20克;疼痛明显、感染严重者,可适当配用部分西药。

【病例验证】刘某,男,47 岁。上腹部胀痛、钝痛6年余,时轻时重,嗳气频作,食欲不振,且大都因生气着急、劳累或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复发。近因情志不舒和饮酒过多又复发。疹断为慢性胆囊炎,证属盯郁气滞、湿热蕴结、肝胆不利。用此方加大黄10克(后下)、郁金12克。四剂后腹胀大减,大便转溏。此方去大黄,再进5剂,诸症消失,B超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生地首乌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阴不足者。临床胁痛隐隐、体倦乏力,口干咽燥,头晕目涩,舌质红、体瘦小,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为特征。

【偏方组成】生地12克,首乌9克,枸杞9克,茵陈12克,虎杖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绿萼梅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2例,其中痊愈49例,好转3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6%。

金钱草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金钱草10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胆囊炎18例,在症状消失方面有一定效果。其者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5例。

柴胡丹皮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凉血疏肝,滋补肝肾。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柴胡、赤芍、丹皮、薤白、川楝子、威灵仙、苍术、木香各10克,砂仁5克,党克、郁金、枳壳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每次煎成100~150毫升,每日2次,饭前温服。15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愈48例,经1~3疗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24例,明显减轻22例。

唇炎怎么治

唇炎是一种以口唇干燥、皲裂、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粘膜病,有干燥脱屑型唇炎、过敏型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腺型唇炎、真菌性唇炎、光敏性唇炎等各种类型。按病程分可有急性、慢性唇炎之分。

一、西医疗法

1、治疗首先要避免日光过度照射,停用或停食可疑的药物或食物,避免干燥、高温风吹的环境,改掉舔唇等不良习惯,这样还可预防复发。可用0.1%利诺液或1/5000呋喃西林液,将纱布润湿,敷局部。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用3%盐水或3%硼酸水湿敷,并保持疮面清洁。对小范围的糜烂,可用强的松龙混悬液注射基底部,大范围的可短期内用强的松口服,必要时加服抗生素,口服氯喹,每日0.25G,1周后减量,注意观察其毒副作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也可用于唇炎的治疗。

2、可用药物离子导入法,以5%~10%碘化钾或5%普鲁卡因导入唇部,或用皮质激素软膏涂抹,如肤轻松软膏等。真菌性唇炎用咪霜局部涂抹。

3、避免一切外界刺激,纠正不良习惯。

4、结痂时用0.1%雷夫奴尔湿敷,涂溃疡软膏。

5、极轻微脱屑者,又无自觉症状,可涂少量护唇膏。

二、中医治疗

1、风火上攻型:此类型的唇炎的症状是口唇裂开,颜色变成深红,会有红肿发痒的症状,同时患者还会感觉到口干口苦,有便秘症状,舌苔黄、脉洪数,治疗的时候主要祛风、清热解毒。

唇炎日用小偏方

唇炎偏方一、中医唇风饮

薄荷6克,连翘12克,防风9克,芥穗9克,焦栀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当归9克,滑石9克,白术9克,白芍6克,苡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散风,清热,除湿的功效。

唇炎偏方二、新鲜番茄汁

用两个不太生的新鲜番茄洗净后榨汁,含在口中两分钟后吐出,重复三次再用清水漱口,每日早晚各一次,约三天,唇炎便会消失。

唇炎偏方三、养血祛风汤

生地l0g,当归l0g,赤芍l0g,丹皮l0g,白鲜皮l0g,乌梢蛇l0g,玄参l0g,紫草l0g,陈皮l0g,蝉蜕5g,甘草6g,上药加水500ml,煮取300ml,分2次服,日1剂。适应于慢性唇炎,虚风燥证。

唇炎偏方四、养阴清燥汤

玉生15克,山药15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首乌15克,莲子芯9克,栀子9克,黄芩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清心降火,养阴润燥的功效。

唇炎偏方五、鸡蛋黄

将半打鸡蛋用滚水烚熟,去壳及去蛋白后将6个蛋黄放於乾锅内,先用慢火煎去水分,再用猛火将蛋黄烧至焦黑出油,将油用小瓶储起,待冷后涂於患处,每日涂三次。

慢性唇炎的中医特色治疗

慢性唇炎是指主要发生在唇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而全身性疾病的唇部表现及其它口腔粘膜病在唇部病损均不包括在内。本病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唇部长期而持续的肿胀、糜烂、渗出、以及干燥、脱屑等体征,患者自觉灼热、疼痛,或有程度不同的痒感。男女均可发病,在青少年中较多见,老年人则少。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目前,慢性唇炎的分类很多。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中医科蒋红钢

本病属中医的唇风范畴。

一、病因病理

慢性唇炎大多数原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西医病因病理

(1)长期的外部刺激

如气候干燥、高温作业、烟酒化妆品等均与发病有关。

(2)反复持久的日光曝晒 尤其是夏日,故有称为光化性唇炎。摄人含卟啉多的蔬菜(菠菜、油菜等),以及药物(氯丙嗪、异菸肼)。中药中当归、补骨脂等可使卟啉代谢紊乱,经日光曝晒后,对光敏感而诱发。

(3)不良习惯 如舔唇、咬唇、唇外伤、感染处理不当等,均可形成慢性唇炎。

(4)迟发性变态反应与感染性病灶 迟发性变态反应与感染性病灶,如慢性根尖周炎、鼻咽部炎症等有关部血管炎、淋巴管炎有关。

2.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对唇风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风热上攻 过食辛辣厚味,化热生燥,蕴结脾胃,复感风热,外热引动胃火,循经上攻,熏灼口气血壅滞,发生本病。

(2) 脾胃湿热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郁生热,湿热相搏,上犯于唇,而致本病。

(3) 脾虚血燥 脾虚失运,精血不生,脾虚血燥,唇失濡养,形成本病。

(4) 气滞痰凝血瘀 多因情志所伤,气机失调,血行不畅,痰凝内结,气血痰郁结于唇,致使唇病发生。

二、临床表现

慢性唇炎 常累及上下唇红部,以下唇为重,全唇红可见轻度脱屑、脱皮或细鳞屑,并可出现细小或深的纵裂沟,唇红部糜烂、渗出、形成黄色薄痂,或出血后凝结为血痂,唇动作时有出血。自觉干燥、干裂,继发感染后有脓性分泌物。痂皮脱落后形成出血性创面,继之又结痂,反复发生,使唇红部肿胀或慢性轻度增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明显疼痛及干裂感。有时可暂时愈合,但常复发。局部刺痛或灼痛,病情较慢,持续数月至数年经久不愈。

对日光敏感,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唇红部以糜烂为主,但不超出唇红缘,为光化性唇炎。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避免日光照射或寒风等刺激因素,改变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戒除烟酒,停用可疑食物及药物,减少唇部活动。

2、中医治疗

(1)中药内调

从临床治疗的情况来看,多数患者素体脾胃较差,日久损及肝肾,时有兼夹痰湿瘀血等性况,故总体来说以调补脾胃为主,平补肝肾为辅,根据兼症的不同,辩证加减用药。

(2) 外治法

1.自血疗法 这是我科特色疗法,对多种皮肤病效果肯定,从患者反应来来看效果满意。

2.外敷 黄连膏、青吹口散油膏、紫归油等外敷;前者用于唇红肿溃烂者;后两药用于唇干裂者。

3湿敷 鲜马齿苋、大青叶、鲜芙蓉叶、鲜三七叶搓汁外敷患处。

(3)针灸治疗

1.体针 地仓透颊车,留针30分钟。

2.耳针 口、唇、神门、肾上腺,每次选3-4穴,留针30分钟。

四、疗程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可痊愈或好转,目前还未遇到无效者。部分敏感的患者经一周治疗脱皮、发痒等症状可愈合50%以上。

五、预防与调护

1.纠正不良习惯,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等。

2.避免烈日暴晒,风大季节口唇以唇膏润之。

3.少食肥甘醇酒厚味,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4.保持口腔卫生。

中医治慢性唇炎六偏方

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避免风吹烂糜、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其症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中医称之为“唇风”,认为本病或因风火毒邪搏结于唇;或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熏灼唇部;或因皮经血燥生风所致。 因为体内毒素淤积(肺和胃火盛)造成的,之所以最终形成痼疾,多由于患者心急求成,盲目用药,最终导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慢性唇炎偏方一、中医唇风饮

薄荷6克,连翘12克,防风9克,芥穗9克,焦栀9克,黄芩9克,生石膏9克,当归9克,滑石9克,白术9克,白芍6克,苡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散风,清热,除湿的功效。

慢性唇炎偏方二、新鲜番茄汁

用两个不太生的新鲜番茄洗净后榨汁,含在口中两分钟后吐出,重复三次再用清水漱口,每日早晚各一次,约三天,唇炎便会消失。

慢性唇炎偏方三、养血祛风汤

生地l0g,当归l0g,赤芍l0g,丹皮l0g,白鲜皮l0g,乌梢蛇l0g,玄参l0g,紫草l0g,陈皮l0g,蝉蜕5g,甘草6g,上药加水500ml,煮取300ml,分2次服,日1剂。适应于慢性唇炎,虚风燥证。

慢性唇炎偏方四、养阴清燥汤

玉生15克,山药15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首乌15克,莲子芯9克,栀子9克,黄芩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具有清心降火,养阴润燥的功效。

慢性唇炎偏方五、鸡蛋黄

将半打鸡蛋用滚水烚熟,去壳及去蛋白后将6个蛋黄放於乾锅内,先用慢火煎去水分,再用猛火将蛋黄烧至焦黑出油,将油用小瓶储起,待冷后涂於患处,每日涂三次。

慢性唇炎偏方六、甘草汁

於中药店买两元甘草,加上两碗水用中火将甘草煎出汁液,去渣后,再将汁液煎至膏状,用小瓶盛起及涂在患处。每天涂两次,数天见效。

评按该方由泻黄散与清胃散加减化裁而成。具有清脾泻胃,凉血解毒之功效。方中生石膏清泻胃热为主药,配黄芩、黄连、黄柏苦寒泻燥湿,荡涤三焦,一举扫除湿热之邪。然湿热郁久,必化火毒燔灼血脉,故而伍银花、连翘、地丁清热解毒散结。生地、赤芍、丹皮清热凉血。防风疏散伏火,透邪外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泻中有升散,通泻中有滋补,祛邪而不伤正,去除中焦脾胃之风湿热火之毒,疗效卓著。

护唇方法

1、多吃新鲜蔬菜,如黄芽菜、油菜、白菜、白萝卜等,以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取。

2、及时补充足量水分。充足的饮水量,对于人体性能的均衡有很大帮助,能有效防止嘴唇干裂。

3、无论男女,都应使用护唇膏。要尽量选择刺激性成分少的无色唇膏。过敏体质的人,用棉签将香油或蜂蜜涂抹到嘴唇上,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

4、专家建议,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可使室内环境适宜,特别是白天使用,可大大减少干燥空气对人体水分的吸取,减少唇炎的发生。

5、改掉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

湿疹性唇炎怎么治才好呢

唇炎是一种以口唇干燥、皲裂、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粘膜病,有干燥脱屑型唇炎、过敏型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腺型唇炎、真菌性唇炎、光敏性唇炎等各种类型。按病程分可有急性、慢性唇炎之分。

严重的表现为唇肿胀、糜烂,有炎性渗出物,形成血痂或脓痂,疼痛明显,有灼热感。严重的病人会出现高烧、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咳嗽等症状,还会出现全身红斑性水疱,水疱破裂后出现皮肤大面积脱落,称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中医病因:本病多由阳明胃经风乘或外感风塞,风热,风邪化燥入化热;或内因禀赋不耐辛辣厚腻,胃热积热上蒸;外因日晒、风吹或咬唇等不良习惯所致。

唇炎的特色治疗:我院根据病因治疗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滋阴润燥立法,内服中药,局部湿敷,药力直接达患处而收效,内服与外治并举,全身与局部兼顾,相得益彰,使热清毒解,瘀化肿消,气机畅达,气血调和,唇炎自然就全愈。

相关推荐

慢性唇炎的症状

一、 上、下唇均可发生,但以上唇好发。可有以下2种表现: 1.干燥脱屑:唇红部干燥,脱屑、皲裂。裂口处有渗出物或出血。患者有的可无症状,有的可感唇干、灼热或痒痛不适,有的咬唇止痒,或撕脱鳞屑,致病情加重。 2.渗出结痂:唇部肿胀、糜烂、有炎性渗出物及出血,形成脓或血痂,撕脱痂皮则留糜烂面。因疼痛及结痂,致口唇活动不便。本病可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持续不愈。 二、 表现为唇红部干燥、脱屑、皲裂。严重的表现为唇肿胀、糜烂,有炎性渗出物,形成血痂或脓痂,疼痛明显,有灼热感。严重的病人会出现高烧、肌肉关节疼痛、头痛

唇炎具有传染性吗

唇炎分为很多个类型: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腺性唇炎、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过敏性唇炎、梅—罗综合症、肉芽肿性唇炎、浆细胞性唇炎等多种类型。其中大部分的唇炎和个人体质有关,不具有传染性,真菌性唇炎是由于感染真菌引起的,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仅免疫力特别低下的人容易感染真菌,比如免疫缺陷患者、体弱的儿童、老人等。但为了健康着想,建议分开使用毛巾餐具等。 肉芽肿性唇炎疾病,这是一种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唇炎疾病,病情的主要表现就是患者的下边的嘴唇出现一些肿大的表现,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紊乱引起的疾病发作。在疗该病的时候一般都

哪些原因会导致慢性唇炎

1、日光性唇炎 有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少见,多有强烈日光照射史,表现为下唇急性肿胀,充血,继而糜烂,表面有黄棕色血痂,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不愈的患者形成慢性光线性唇炎。慢性者与长期受紫外线照射、慢性刺激和吸烟等有关。口唇干燥、皲裂、结痂,常有灰白色变和萎缩,久者表面角化过度,唇红缘分界线丧失,最终可发展成疣壮结节。本症属于癌前病变,如长期不愈,可行局部切除、冷冻、氟尿嘧啶或维A酸外涂,也可用CO2激光疗。 2、接触性唇炎 是指唇部因接触外界化学物质而发生的局部刺激性或变应性反应。临床上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为

五种类型的唇炎

过敏性唇炎 过敏性唇炎是口唇部或唇周围接触某些刺激炎症的现象,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例如接触到化妆品、刺激性食物等引起的嘴唇过敏。 干燥脱屑型唇炎 这种类型的唇炎或许会与日晒、烟酒、化妆品有关,白色念珠菌感染也会引起脱屑型唇炎,干裂深者还可向皮肤延伸,造成出血或血痂。 慢性唇炎 慢性唇炎与持续性刺激有关,例如天气寒冷、经常舔唇等不良习惯有关,慢性唇炎均发生于下唇,特别是在冬季及干燥季节发病。 单纯性口唇炎 经常处于干燥的气候,受到寒风的侵袭,造成嘴唇黏膜保湿性变差,从而出现干裂、过敏、发炎。 落屑性口唇炎 因

如何预防剥脱性唇炎

剥脱性唇炎是一种慢性唇炎,如果不积极的去预防,则很容易复发,剥脱性唇炎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美观,而且对生活也会带来很多不便之处,那么怎样预防剥脱性唇炎呢? 如何预防剥脱性唇炎 1、应注意减少岁唇部的刺激,外出应戴草帽或打伞避免阳光直射。 2、预防剥脱性唇炎,首先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 3、饮食方面应注意减少刺激,少食辛辣厚腻之品,避免烟酒的刺激。 4、平时可以用油脂或护唇膏滋润唇部,常服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芡实、荸荠、赤小豆等。 以上就是预防剥脱性唇炎的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慢性唇炎症状

典型的慢性唇炎。 比较常见的慢性唇炎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老李患的就是这种。 第二种为光化性唇炎,又称脱屑性唇炎。表现为唇粘膜增厚、干燥,有秕糠样白色鳞屑,唇红部干燥皱裂,充血肿胀,反复发作,口角皮肤脱色变浅,伴灰白色角化条纹。由于舔唇形成口周1~2厘米宽的带状皮炎,病程迁延未愈,有明显日光曝晒史,瘙痒不明显。 第三种为肉芽肿性唇炎,又称肥大性唇炎。表现为以唇部肿胀肥厚为主,反复肿胀不能恢复正常,似垫褥感觉,这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唇炎。此外,还有少见的变态反应性唇炎,可能与某些食物、

唇炎的症状

1.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可分为以脱屑为主的慢性脱屑性唇炎和以渗出糜烂为主的慢性糜烂性唇炎。 (1)慢性脱屑性唇炎30岁以前的女性多发,以下唇为重,轻者脱屑,重者可有鳞屑。可继发感染而呈轻度水肿充血,病情持续数月至数年不愈。 (2)慢性糜烂性唇炎唇红部糜烂剥脱、有炎性渗出物,形成黄色结痂,或出血后凝结为血痂,或继发感染后脓性分泌物结为脓痂。反复发生,也可暂时愈合,但常复发。 2.腺性唇炎好发于成人男性,可分为三型:单纯型、浅表化脓型、深部化脓型。 (1)单纯型腺性唇炎最常见唇部可见扩张的腺导管口,常有黏液样物质

唇炎反复发作应该怎么办

1、唇炎: 是一种以口唇干燥、皲裂、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粘膜病,有干燥脱屑型唇炎、过敏型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腺型唇炎、真菌性唇炎、光敏性唇炎等各种类型。 2、按病程分可有急性、慢性唇炎之分,中医病因:本病多由阳明胃经风乘或外感风塞,风热,风邪化燥入化热;或内因禀赋不耐辛辣厚腻,胃热积热上蒸;外因日晒、风吹或咬唇等不良习惯所致,唇炎的发生与口唇干燥、皲裂、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粘膜病.避免日光照射,停用或停食可疑的药物或食物,避免干燥、高温风吹的环境,改掉舔唇等不良习惯,这样还可预防复发。

嘴唇老是干裂或是慢性唇炎

据医生介绍,嘴唇老是干裂、脱皮、流血、疼痛的情况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为慢性唇炎的主要表现。 慢性唇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是唇部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寒冷、干燥的季节、烟酒、过热的食物、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有关系。有时也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烦躁、焦虑、愤怒等。 一般来说,慢性唇炎患者上、下唇均可发病,但更好发于下唇。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干燥季节加重,持续不愈,疗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如果病情持续加重,甚至出现反复糜烂,有炎性渗出物等情况,最好及时到医院口腔

唇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一、引起急性唇炎的病因 急性唇炎多与与急性炎症有关,多为急性球菌感染而致,急性球菌性口炎又称“急性膜性口炎”,是由球菌引起的一种口腔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以婴幼儿发病为多。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口腔内存在着许多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二、接触性唇炎的病因 接触性唇炎是唇部或其周围的皮肤接触某些刺激物引起的炎症现象, 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与接触性皮炎相同, 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光线性唇炎多见于农民、渔民及户外工作者, 与长期日光照射有关。夏季症状明显, 日光照射时间长则病情加重, 减少日光照射则症状减轻。此发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