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技巧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技巧

胰岛素除降低血糖作用外,尚有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硬化等作用,但是在并发症出现前应用才可收到疗效。基于这种观点,应早用胰岛素。特别是遇到急性感染性并发症时,胰岛素可以控制其发展,缩短病期,减少痛苦。怎样使用胰岛素才是对患者最好的呢?

早用比晚用好

早用胰岛素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残存的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延缓疾病的进展。也就是说,只要尽早将血糖降到正常,胰岛细胞功能是可以恢复的。有报告22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2周,血糖恢复正常,以后仅用饮食控制,可使血糖控制到良好标准达1~3年。

联合比单用好

联合应用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有胰岛素与口服药的联合,如长效胰岛素来得时控制基础血糖与口服药拜唐苹控制餐后高血糖的联合,使各时段的血糖都能达标,适合经常出差的糖尿病患者。又有胰岛素长短效的联合,如长效胰岛素来得时与速效诺和锐的联合,治疗各时段血糖均高的患者,其疗效可与胰岛素泵相媲美。

低血糖的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因为长时间的外出参观、开会、不吃早饭、工作较晚等原因导致我们吃饭或者加餐比正常时间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导致低血糖的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引起低血糖原因有哪些

引起低血糖原因1、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引起低血糖原因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引起低血糖原因3、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引起低血糖原因4、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引起低血糖原因5、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引起低血糖原因6、pzi用量过多。

引起低血糖原因7、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引起低血糖原因8、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引起低血糖原因9、由于开会、外出参观、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引起低血糖原因10、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低血糖有什么表现,该如何去预防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的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并且会引发一些其他的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

低血糖的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因为长时间的外出参观、开会、不吃早饭、工作较晚等原因导致我们吃饭或者加餐比正常时间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

1.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由于该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皮下注射或肌注 0.5~1mg,也可用于0.1~0.5mg缓慢静注(以等渗盐水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 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由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心内注射,同时作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血症。对电击引起的心脏骤停,亦可用该品配合电除颤器或利多卡因等进行抢救。

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射0.25~0.5mg,3~5分钟即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必要时可重复注射1次。

4.与局麻药合用:加少量(约1:20万~50万)于局麻药(如普鲁卡因)内,可减少局麻药的吸收而延长其药效,并减少其毒副反应,亦可减少手术部位的出血。

5.制止鼻粘膜和牙龈出血:将浸有(1:2万~1:1000)溶液的纱布填噻出血处。

6.治荨麻疹、枯草热、血清反应等:皮下注射1:1000溶液0.2~0.5ml,必要时再以上述剂量注射1次。

用法用量

1、梅干菜食用前用冷水洗净,经刀工处理后即可烹制,可以作成荤、素菜品;

2、作菜可蒸、炒、烧或作汤,可配猪肉或豆干、面筋、毛豆、虾米等等,如虾米干菜汤”、“梅干菜炒毛豆”等;

3、梅干菜烧肉或蒸肉,菜香肉味互相渗透,油而不腻、鲜、香、糯、甜,是暑天的家常菜。

4、还可以煮烂后切碎配猪肉末作馅料,做成干菜包子或烧饼

5、把梅干菜切碎,与经过腌烫晒干后的嫩毛笋片拌和,即为浙江余姚、慈溪一带的传统土特“干了菜笋”,风味和食用方法与梅干菜相似,可以冲汤、油焖、清蒸,也可以作烧肉、炖鸭、煮豆腐等菜肴的配料。

​干扰素用法用量

多采用皮下注射、肌注、脑脊髓腔内或腹腔内、局部灌注给药。一般剂量多用一次1×10^6~3×10^6单位,皮下注射或肌注,每周3次,可连用数月或更长。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减剂量。该药有时间依赖性,长时间保持有效浓度,抗癌效果较好(即连续治疗为佳)。

不良反应:1.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即寒战、发热和不适。剂量超过44×10^4单位/m^2时,注射2~6小时后即可出现发热。随着疗程延长,发热可逐渐减轻,一般7天后可停止发热。为避免发热,事先可使用醋氨酚。若仍发热,与IF-α含杂质有关,不宜再用。2.骨髓抑制在用药中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和网状红细胞减少。减少剂量在8.5×10^4单位/m^2以下,可减轻骨髓抑制发生。3.局部反应部分患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并有压痛,24小时后即可消退。4.其他脱发、皮疹、血沉加快、嗜睡、一过性肝损伤。偶见过敏性休克,用药前作过敏试验。相互作用:泼尼松或其他皮质激素有降低干扰素生物活性的作用,应予注意。

注意事项:1.心肌梗死、重症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慎用。2.如发现冻干制剂萎缩、变色,液体制剂混浊、有异物或不溶性沉淀等均不宜使用。3.不宜口服与静注。4.置1~4℃处保存。

疗效评价:1.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 干扰素用于毛细胞白血病有效率可达80%;用于慢性白血病CR可达69%,IF-α仪疗法已成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标准治疗;对非何淋巴瘤有效率为65%;对骨髓瘤为15%-25%;对急性白血病仅有中等疗效;对膀胱癌、卵巢癌、晚期转移性肾癌及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也有一定疗效;对黑色素瘤IF-α有效率为15%~25%;对艾滋病发生的Kaposi肉瘤有效率为35%~50%。2.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并用可明显提高疗效与DTIC并用治疗播散的恶性黑色素瘤疗效较好;与ADM并用治疗卵巢癌、胰腺癌等表现有协同作用。5-氟尿嘧啶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特别是结肠癌和食管癌总反应率最高达63%。3.在临床应用中多作为放疗、化疗及手术的辅助治疗剂 如与放疗并用治疗膀胱癌可减轻放射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4.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明显的是由乳头癌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鼻病毒引起的感冒以及带状疱疹等。对乙型肝炎有一定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孕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索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进食量少,若不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容易发生低血糖。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低血糖形成的因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什么原因引起低血糖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胰岛素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对于因病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发生一些副作用,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主要有:

1、低血糖反应。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此类病人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2、体重增加。这也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所以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仍然需要控制饮食,避免体重逐渐增加,胰岛素用量因此也要逐渐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3、屈光不正。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4、水肿。胰岛素轻微的造成体内水钠潴留的副作用,一部分病人注射胰岛素后可出现轻度的颜面和肢体的水肿。

5、过敏反应。见于部分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6、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见于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如果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更易出现。

7、胰岛素抗药性。见于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由于体内产生了对抗胰岛素的抗体,使注射的胰岛素作用效力下降。一般当糖尿病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100单位时就需要考虑发生了胰岛素抗药性。如果改用人胰岛素则可克服胰岛素抗药性的问题。

女性低血糖的治疗方法

1、初发的2型糖尿病,一般首先非磺脲类药物,待用药1~2周,复查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再加用磺脲类药物。根据对药物的反应,若血糖下降幅度较大,选用短效、缓和的药物,如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等;血糖下降幅度较少,选用中、长效,较强的药物,如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等。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剂量。2、肾功能不全者,尤其是Ⅴ期糖尿病肾病病人,由于存在自主神经病变,肾脏糖异生作用减退,极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应避免用药剂量过大,作用过强。3、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后的1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数天后易发生低血糖,这种低血糖常发生在血糖控制后不久,此时胰岛素用量要及时减少,当血糖控制接近正常时应经常询问病人有无饥饿感,或评出偏低血糖先兆。4、对于病史长,年龄较大,有自主神经病变,冠心病的病人,不要强求其血糖完全正常。5、病程较长。胰岛功能差,基础分泌量缺乏,短效胰岛素用量不足,血糖不降,用量加大又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短效胰岛素三餐前用,常空腹血糖高,误认为胰岛素用量不足,反复加量,引起夜晚低血糖,此时,应在晚间或餐时给予中、慢胰岛素锌,也可以用双胍类降糖药使血糖稳定。6、预防糖尿病病人严重的低血糖,最好的方法是安装胰岛素泵。

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低血糖的诱因是什么

低血糖症主要是指血糖一般低过4.0mmol/l,就会呈现低血糖现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的危险性比高血糖要高得多,因此,要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以下介绍引起低血糖的十个因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相关推荐

治疗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除了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或者于100g食盐中掺入1g硫酸锌,使锌的摄入达到标准用量(约每日10mg),可以促进食欲增加。 (2)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 (3)口服胃酶合剂或干酵母片等助食剂对增进食欲有一定作用。 (4)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对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促进胃蠕动,加快胃排空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数在产后能恢复正常糖代谢功能,但将来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最好在早期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由于怀孕,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一般先考虑饮食治疗,若病情无法控制才考虑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 是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不论糖尿病属何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多吃粗粮、膳食纤维,补充蛋白质等。但要注意,应该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 有些孕妇即使调整了饮食习惯也无法控制糖尿病,当饮食控制失效时,最好应用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不能不重视的副作用

疼痛 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轻微的。注射产生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疼痛与注射部位相关,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轻,注射方便,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射;②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明显,有可能是针头碰到了皮下神经,应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③进针速度过慢、针头久用变钝、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加重疼痛。 皮肤感染 严重感染少见,但注射部位起“红点”较常见,与皮肤不洁、注射时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皮下淤血 由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淤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一般在一周后可自行吸收,不用专门处理。 脂肪垫 由

低血糖的发病原因

低血糖患者的发病诱因主要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然而真正发病的时候原因确实多种多样的,有很多爱好的美眉可能由于想要而减肥减少对食物的摄入,这样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极速的下降,时间久了低血糖也是会发生的。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

糖尿病能不能治愈呢

很多家长,在被告知孩子得了糖尿病后,很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糖尿 病能不能治好啊? ”儿童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胰岛卩细胞破 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不能停药,虽然在病 程中,有一段“蜜月期”,可能会减少胰岛素用量甚至不用胰岛素治疗,但随着 胰岛卩细胞的不断破坏,最终仍需胰岛素替代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主要是 由多方面因素造成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初期,可能仅通过 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就能控制血糖,但随着病情加重,需加用药物治疗,如降 糖药、胰岛素。所以2型

孕妇有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1、主食上吃的不要过分精细,要适当的吃一些粗粮和杂粮。如:玉米面,全麦面等。少吃或者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2、不要吃含糖量和淀粉高的蔬菜和水果。如葡萄,香蕉、西瓜、蜜瓜、荔枝、沙糖桔、土豆、红薯、山药等。可以多吃西红柿、黄瓜、青菜、苹果、梨、樱桃等。 3、少吃多餐,正餐为一天三次,中间可各加一餐,加餐以水果为主。正餐的时间点最好控制在早上7点,中午12点,晚上6点这三个时间段。正餐控制食量,达到7分饱即可,不可吃的过多。 4、孕妈妈要坚持适当的锻炼,散步、孕妇操、呼吸练习、孕妇瑜伽、坐姿练习等都是可以的。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1、饮食治疗: 是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不论糖尿病属何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多吃粗粮、膳食纤维,补充蛋白质等。但要注意,应该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 2、药物治疗: 有些孕妇即使调整了饮食习惯也无法控制糖尿病,当饮食控制失效时,最好应用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早孕后胰岛素用量进行性增加。妊娠不同时期机体对胰岛素需求不同,妊娠32~36周胰岛素用量达最高峰,妊娠36周后胰岛素用量稍下降,特别在夜间。 3、孕期母儿监护 若

什么时候测血糖最准确 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是指午餐和晚餐前的所测血糖,所以在吃饭前测定较为准确。 餐前血糖可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餐前血糖高反映的是上次餐前的胰岛素用量不足。

大蒜吃了有什么好处 改善代谢

大蒜能使血清纤维蛋白活性显著增加,还可影响肝糖原的合成,降低血糖,增加血浆胰岛素,减少胰岛素用量

低血糖的诱因是什么?

低血糖的诱因是什么?低血糖症主要是指血糖一般低过4.0mmol/l,就会呈现低血糖现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的危险性比高血糖要高得多,因此,要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以下介绍引起低血糖的十个因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