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停药后易反弹
干扰素停药后易反弹
乙肝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病情反弹的现象普通存在,其中有一点就是由于耐药性,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选择用干扰素不会产生耐药性,但是有些患者在使用干扰素的过程中,病情为何出现反弹呢?
小丁是大三阳患者,有十年了,身体一直很好,能吃能睡,体质也很好!前年还参加了户外俱乐部成功登雪山呢!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都快忘记自己是乙肝患者了,肝功能一直正常。
直到去年体检,发现:NA 7次方、肝功能108。小丁认为治疗时机到了,决定选择干扰素治疗,现在已经治疗6个月,大三阳转小三阳。但是,近日检查发现e抗体没有了,变成了1.5阳性,心急如焚,不知如何办才好?
你是否适合选用干扰素
干扰素在治疗乙肝中疗效显著,但不是每个乙肝患者都适合用干扰素进行治疗。适合运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也并不一定产生想要的效果。
一般有五类患者不适合用:肝病病情严重的病人,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于2.0-3.0×109/L的病人,曾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有精神障碍、癫痫、抑郁病病史及其他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而不能忍受本药之不良反应者。
什么因素影响干扰素治疗效果
有些患者在用干扰素治疗时的方法不是很规范,比如:没有选对最佳治疗时机、剂量不足、疗程不规范、屡屡停药等,另外,药物在室温中放置过久或放在冰室中结冰,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如何提高干扰素的治疗效率
干扰素的价格不菲,患者在选择后一定要谨记治疗的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严格按照的程序,并结合自己的病情,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干扰素的剂量要充分,疗程要规范,保持转氨酶适度升高,一定要遵循临床试验的规定,不能随意的更改治疗方案。
干扰素停药后病情反弹后,怎么办?
干扰素不会产生耐药,但是国产的干扰素可能产生针对干扰素的中和抗体,造成病情反弹。
干扰素的疗程过去规定的是六个月,现在改为一年。小丁可以继续使用干扰素治疗,观察下病情,定期到医院检查!如果继续使用过程中抗核抗体的水平经以前升高,建议停用干扰素。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且年轻的患者,可以选择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可以在血液内达到血药稳态浓度,形成对病毒的持久抑制作用,只需一周给药一次,减少痛苦,方便用药,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与普通干扰素相比,毒副作用没有增加。
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是什么
肝病医生指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干扰素类乙肝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效果虽显著能使一部分人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过这个少数。而长效干扰素一支的价钱则在1000~1400元之间,所以被临床医生誉为-疗效与麻烦同在的"富人药",是一般家庭所不能承受的。因此临床上很少使用。
其次、核苷类药物乙肝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药物。这些药物在乙肝治疗方面容易出现一些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出现。最后、由于每位乙肝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所适合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知道下进行。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这类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而且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出现低热、脱发、腹泻、精神恍惚、停药反弹等不良症状。所以患者在使用抗病毒治疗时,一定要慎重。
总之,目前对乙肝的治疗药物是越来越多了,大家在用药的时候第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第三不盲目的跟风用药,做到这三点,病情就能很快的得到恢复的。
治疗丙肝的口服药
丙肝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和乙肝相同,丙肝病况隐藏的更深,很难被大家所发现,一旦发现病况就已严重了,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是很大的,因而,得了丙肝尽快医治是最重要的,那么,治疗丙肝的口服药都有哪些呢?
首先、干扰素。干扰素是丙肝患者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干扰素治疗丙肝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的使用会产生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腹胀腹泻等。出现不适症状,丙肝患者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在专业医生是指导下选择其他的方法治疗。
其次、核苷类似物。这些药物对于丙肝患者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但是停药后会反弹,而且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病毒,长期的服用还会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对病情是很不利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简单了解了丙肝的几种常见药物,但是因为每个患者病情状况不一样,所以,患者在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依据自身的病情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千万不可随意使用,以免加重自己的病情。
临床丙肝的医治方案都有哪些
患有丙肝可以进行中医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非常的有效,特别是对于丙肝的治疗基础上,中医采用活血解毒疏肝化痰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清除体内的病毒,而且中医中药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治疗的效果慢慢的会显现出来。
患有丙肝可以进行西医治疗。肝脏类疾病特别是丙肝的治疗一般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是干扰素,它能够帮助人体地址丙肝病毒的复制,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但是干扰素对于患者的身体有非常大的副作用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抑郁等症状,但是停药之后又非常容易反复发作,使得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α-干扰素(α-IFN)治疗慢性丙肝有一定疗效。治疗后血清HCV RNA转阴率可达50%~80%,但停药后约半数HCV RNA又转阳,再用α-干扰素仍有效。在HCV复制指标转阴同时可见肝功能改善及肝脏病变好转。提示干扰素对HCV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复发时间多在治后6~12个月,若治后12个月ALT持续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则可能治愈。三氮唑核苷(rilavirin,病毒唑)为一广谱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不如干扰素。对血清和肝HCV-RNA无明显降低作用。
干扰素是公认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一般认为HCV感染时间越短,肝组织学病变越轻,血中病毒水平越低则疗效越好。因此对急性丙型肝炎,血ALT持续不降者,应考虑IFN抗病毒治疗。慢性丙肝患者,具下述指标者,亦可应用IFN治疗。血清ALT持续异常。肝组织学检查有慢性肝炎特征。既往有注射毒品史或从事医务工作者等。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病。HCV血清指标阳性。IFN剂量目前一般用3~5mV,每周3次,疗程6月。据报道,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50%以上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生化和组织学指标好转,但部分病人于6~12个月内复发。但如病人于治疗后12个月ALT持续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则可能治愈。延长疗程可提高应答率。
慢性丙肝晚期可用肝移植治疗。但新移植的肝常发生HCV感染,系由肝外HCV传入所致,也可发生急性重型肝炎。虽然丙肝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但易向慢性化转变,血清转氨酶常呈波浪起伏性升高,持续达6个月者(占57%)比乙肝(占28%)更为多见。
急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什么
患者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及保肝治疗。经多年的临床验证,使用普通干扰素后,可有50%的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即血清HCV - RNA阴转,肝功能恢复正常。
但停用干扰素后,10%~15%的患者出现病毒复制反弹,即HCV - RNA阳转,肝功能再次异常。
近几年来,随着长效干扰素联合病毒唑的临床应用,丙肝患者的疗效较以前提高了20%~30%,目前可达80%~90%。尤为可喜的是其反弹率明显减少。
肝病的治疗方法
现代肝脏病包括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免疫性肝病等。其中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为最常见,根据我国卫生部2003年以来的统计报告,乙肝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传染病中的前5位。因此在日常如果出乙肝的症状时,还需尽早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1.急性肝炎的治疗:
(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 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3)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他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4)中药治疗,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
(5)营养应高蛋白饮食,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6)抗病毒药物治疗,①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停药后部分病例的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②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近又合成新药Amplige(Poly I:C·12U),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
2.慢性肝炎的治疗:
提高生活品质是乙肝治疗的终极目标。众所周知,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消灭。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 (≤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DNA水平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导致乙肝复发。乙肝抗病毒最忌讳早停药,擅自停药或换药很可能会造成病情恶化,最终造成疗效不佳,加重疾病进展。因此,大家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做到长期用药、规范用药。
3.重型肝炎的治疗: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具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4.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
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1.急性肝炎的治疗
(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 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 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3)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 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他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4)中药治疗 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
(5)营养应高蛋白饮食 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6)抗病毒药物治疗 ①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停药后部分病例的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②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近又合成新药Amplige(Poly I:C·12U),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
2.慢性肝炎的治疗
提高生活品质是乙肝治疗的终极目标。众所周知,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消灭。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DNA水平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导致乙肝复发。乙肝抗病毒最忌讳早停药,擅自停药或换药很可能会造成病情恶化,最终造成疗效不佳,加重疾病进展。因此,大家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做到长期用药、规范用药。
3.重型肝炎的治疗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具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4.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
乙肝抗病毒药物如何选择
1、干扰素
经过干扰素正规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大约有35%以上能达到预定疗效,若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胸腺肽,疗效还可更上一层楼。干扰素是一种注射用2 药,药物半衰期短,要维持药效须隔天注射一次,这给病人带来不小的痛苦和不便。2005年,罗氏公司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通过美国FDA批准,被正式用于乙肝治疗,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它只需每周注射一次。
目前治疗前转氨酶高(但低于正常值的10倍)、DNA指标小于2×108者以及女性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相当的好,此外,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且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使用效果也相当不错。
2、阿德福韦
阿德福韦还个缺点,就是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阿德福韦上市之前做临床试验时,曾经有4种不同的规格和剂量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有些用量较大的病人(30mg/天)中有部分出现肾功能损害。为此,医生们现在将每天应用的剂量减少到 10mg,这个剂量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尽管如此,对于长期应用阿德福韦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定期监测肾功能。
拉米夫定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停药指征之前不能随便停药,否则一停药就容易反跳,轻重程度不一。有的人反跳症状比较轻,只是表现为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但是有大约8%的人反跳症状比较严重,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失代偿,拉米夫定近年来惹出的纠纷和官司基本上都是出在这些病人身上。高志良教授也指出,由于病人依从性较差,经常吃吃停停,停停吃吃,这也是加速拉米夫定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维也要遵医嘱停药。
3、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进入肝细胞内通过抑制HBV过程中必需的酶――HBV聚合酶,有效阻止病毒的合成和复制,适用于HBV活动性复制的慢乙肝成年病人(16岁以上)。拉米夫定起效非常快,很多病人用药大约1周后就后显现疗效,HBV-DNA平均阴转时间比干扰素治疗提前2个月。拉米夫定第二个优点是HBV- DNA下降幅度大,阴转率高,在使用的头2~3个月,DNA一般能下降2~3个对数级,如从107下降到105~104,用到半年左右有超过一半的人 DNA都能阴转。拉米夫定第三个优点是适应范围广,由于其毒副作用低,一些病情危重不宜使用干扰素的病例在使用拉米夫定后能够获得较好疗效,加上拉米夫定只需每天口服一粒,较干扰素大为方便。
干扰素的作用
第一,抗增生作用。这是干扰素能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的原因。
第二,抗病毒作用。当我们的机体感染病毒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干扰素。
第三,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是天然免疫的一部分,但干扰素也参与多种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如增强感染的肝细胞表达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蛋白质,帮助T细胞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等。
第四,抗纤维化作用。这是为什么干扰素治疗的病人肝纤维化会明显好转。
第五,干扰素还有抗新血管增生、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功能。但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主要的。
用长效干扰素 乙肝治愈机会更大
据了解,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核苷类和干扰素类药物。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都可以帮助患者实现乙肝病毒检测不到,但在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比例上,长效干扰素要高于核苷类。另一方面,核苷类仅有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即便获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停药1年后复发率高达50%以上。长效干扰素在维持停药后的持久疗效方面独具优势。
从达到表面抗原清除即“临床治愈”的治疗效果上来看,核苷类较难实现表面抗原清除,而长效干扰素更有机会实现这一目标。长期随访发现,经长效干扰素治疗实现e抗原转换的患者在停药3年后的表面抗原清除率达到30%。
项目专家一致认为,在中国的慢性乙肝治疗中,相对于核苷(酸)类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实现表面抗原清除的首选治疗方案。对高转氨酶低病毒载量初治患者或表面抗原水平低的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利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可以获得更多的临床治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