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治心肝火旺型失眠
中医论治心肝火旺型失眠
(1)症状:如突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
(2)病机:失眠与情志变化最为相关,肝主“疏泄”,情志所伤每致肝气郁结,“木能生火”,故受惊恐之后,必致肝木之火有余,而致心火亢进,心肝火旺,内扰心神,心神不宁,故而烦躁不安难以入睡。
(3)治法:清肝泻火。
(4)选方:龙胆泻肝汤。
(5)用药:龙胆草12g,泽泻9g,木通3g,车前子12g,当归6g,柴胡12g,生地黄9g。
(6)方解:方中龙胆草清肝泻火;泽泻、车前子清利肝经湿热;当归、生地黄养血和肝;柴胡疏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共奏清肝利湿泻火之功效。
(7)加减:若老年患者素体肝阳偏亢,入夜难以入寐,易于惊醒,可用大定风珠(白芍药、阿胶、生龟板、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加减以平肝镇静。若患者平时多疑善虑,多愁善感,为肝郁之体,常见夜间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当疏肝解郁为主,宜用丹栀逍遥散加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
(8)心理疗法:本型患者还可采用中西医心理疗法,其内容方法参见有关条文。
以上就是关于心肝火旺型失眠症的治疗方法。肝火旺型失眠证治疗难度比较大,所以建议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在治疗的时候饮食与平时的运动有相应配合,这样才能让自己疾病好得更加快,早日摆脱痛苦。
阴虚火旺怎么调理可以缓解
阴虚火旺型失眠与体质关系密切,好发于经常熬夜的“夜猫子”及老年人群。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除有上床后难以入睡、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等主要症状表现外,往往还同时兼有心烦、心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俗称上火的症状。而这惹祸的“火”,却不是那种单纯喝点凉茶清清热就能解决的“实火”,而是中医所说的“虚火”。
阴虚火旺型失眠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和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属火,肾属水,水能制火,在生理情况下,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偏旺而扰乱心神。经常熬夜、房事太过、老年肾气渐衰等,导致肾水不足以制火,心火就会亢盛起来,扰乱心神,肾阴虚而心火旺,阴阳不相和谐,因而发生失眠。可见,此型失眠,总的病理机制足阴不足而阳有余。
失眠是慢性病,中药、针灸等具有安眠药所没有的、既不成瘾也不产生依赖性的特点,故失眠症者选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治疗,效果明显。符合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可尝试中医保健疗法。
失眠的五大中医类型
失眠的五大中医类型
一、肝郁化火型失眠
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二、痰热内扰型失眠
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表现为不寐、头重、胸闷、心烦、喛气、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滑数。
三、阴虚火旺型失眠
多因身体虚精亏,纵欲过度,遗精,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脉细数。
四、心脾两虚型失眠
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舌淡苔溥,脉细弱。
五、心胆气虚型失眠
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暏异物,或涉险临危,表现为噩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舌淡脉细弦。
失眠吃什么中成药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一种常见病症,现在困惑着很多人。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失眠可分心火旺、心阴虚、心脾两虚、肾虚等多种类型。病因不同,选择药物也不一样,必须对症用药,才能收到助眠效果。
心火旺型失眠:表现为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心悸不安。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用1次。
心阴虚型失眠:表现为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健忘、口干、舌红少苔。可选用补心丹,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1次。
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眩晕、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倦乏力、舌淡脉弱。可选用归脾丸,每次1丸,也可用养血安神片,每次5片,午后及睡前各服1次。
肾虚型失眠:表现为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肾亏遗精。可选用健脑补肾丸,每次15粒,或脑灵素,每次5片,午后及临睡前各服1次。
若其它症状不明显,只以失眠为主症者,可服复方五味子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用3次,也可用炒枣仁3~6克,捣碎为末,晚上临睡前冲服。
失眠病人除正确选用药物外,还应消除紧张思想情绪和疑虑,做到“先睡心,后睡身”,只有轻松入眠才有利健康。另外,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体力劳动,消除心情紧张,同时睡前不饮浓茶、咖啡、酒等兴奋性饮料。
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良好的睡眠是保证我们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但是现在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睡眠质量差的现象出现,这就容易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所以,想办法进行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经常熬夜,阴虚火旺等症状就很容易缠上你。让你的睡眠质量变得很差。再加上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喜欢吃一些抵御寒气的热性食物,更容易加重“上火”症状。此时,不妨试试中医治失眠疗法,对缓解症状很有帮助。
睡不踏实原是“虚火”惹的祸
中医认为,熬夜会造成阴虚火旺,所以中医说阴虚火旺好发于经常熬夜的“夜猫子”及老年人群。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除有上床后难以入睡、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等主要症状外,往往还同时兼有心烦、心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俗称上火的症状。而这惹祸的“火”,却不是那种单纯喝点凉茶清清热就能解决的“实火”,而是中医所说的“虚火”。
阴虚火旺型失眠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和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属火,肾属水,水能制火,在生理情况下,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偏旺而扰乱心神。经常熬夜、房事太过、老年肾气渐衰等,导致肾水不足以制火,心火就会亢盛起来,扰乱心神,肾阴虚而心火旺,阴阳不相和谐,因而发生失眠。可见,此型失眠,总的病理机制是阴不足而阳有余。
中医治失眠安全又有效
失眠是慢性病,中药、针灸等具有安眠药所没有的、既不成瘾也不产生依赖性的特点,故失眠症者选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治疗,效果明显。符合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可尝试中医保健疗法。
疗法一:不熬夜食清淡
阴虚火旺型失眠与熬夜、饮食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子时(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另外,南方气候湿热,过食辛辣、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津液损耗,虚火内生,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
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酸枣仁、黄鱼等。在此介绍一些食疗方:
枣仁地黄粥:酸枣仁20克,生地黄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滋阴安神之功。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5克,红枣5~10个,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养血安神之功。
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粥食用,有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者服用。
盐莲子心茶:将莲子心30粒用水煎,放入盐,每晚临睡前服用。有清心去热、改善睡眠之功效。
疗法二:刺激耳穴、足穴
耳穴压丸法
选穴:神门。材料:质硬、表面光滑的小圆粒(多用王不留行子,药店有售)、胶布(剪成0.6厘米×0.6厘米大小数块,备用)。
方法:先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央,用75%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廓,然后将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加压力。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天,贴压期间,要每天自行按压2~3次。
足部按摩疗法
每天睡前半小时,赤足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也可选购简便的塑料健康路)走约5~10分钟。疗法三:针药齐下
如果出现失眠症状,连续两周以上,经过以上治疗仍不缓解,并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白天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时,那就要服药治疗了。中医的措施是:滋阴降火,静心安神。中药选方采用以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等为主的黄连阿胶汤。方中黄连、黄芩降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阴,共同起到清心安神之功效。针灸选穴以心经及肾经穴位为主,如神门、内关、照海、大陵等,针刺以泻心经、补肾经、安神为法。前面介绍的轻症失眠疗法仍可配合使用,作为辅助治疗。
适用于阴虚火旺者的
简便验方
酸枣仁250克,于中午烈日下暴晒1小时,略炒后用粉碎机(或家用磨豆浆机)磨成粉,用瓶子封存。每晚睡前取一汤匙,加蜂蜜适量,热开水冲,搅拌后服用,可改善睡眠。
莲子50克,加清水两碗,煮约半小时,然后取一个鸡蛋,去蛋清后将蛋黄放入碗中,倒入滚烫的莲子汤,搅匀,加少许冰糖后食用,每晚一次。此汤可清心安神,改善睡眠。
现在我们知道睡眠质量差应该怎么办了,只要大家学会了以上中医治失眠疗法,那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就指日可待了,另外专家还要提醒,在平时应注意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很困但睡不着怎么办 饮用莲子心茶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将上2味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当茶频频饮用。可清心除烦,对阴虚火旺型失眠有一定的帮助。
睡眠质量差中医教你咋睡个好觉
如今,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熬夜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给保健带来很大的隐患。经常熬夜,阴虚火旺等症状就很容易缠上你。再加上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喜欢吃一些抵御寒气的热性食物,更容易加重“上火”症状。此时,不妨试试中医疗法,对缓解症状很有帮助。
中医认为,熬夜会造成阴虚火旺,所以中医说阴虚火旺好发于经常熬夜的“夜猫子”及老年人群。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除有上床后难以入睡、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等主要症状外,往往还同时兼有心烦、心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俗称上火的症状。而这惹祸的“火”,却不是那种单纯喝点凉茶清清热就能解决的“实火”,而是中医所说的“虚火”。
阴虚火旺型失眠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和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属火,肾属水,水能制火,在生理情况下,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偏旺而扰乱心神。经常熬夜、房事太过、老年肾气渐衰等,导致肾水不足以制火,心火就会亢盛起来,扰乱心神,肾阴虚而心火旺,阴阳不相和谐,因而发生失眠。可见,此型失眠,总的病理机制是阴不足而阳有余。
失眠是慢性病,中药、针灸等具有安眠药所没有的、既不成瘾也不产生依赖性的特点,故失眠症者选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治疗,效果明显。符合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可尝试中医保健疗法。
疗法一:不熬夜食清淡
阴虚火旺型失眠与熬夜、饮食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子时(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另外,南方气候湿热,过食辛辣、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津液损耗,虚火内生,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
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酸枣仁、黄鱼等。在此介绍一些食疗方:
枣仁地黄粥:酸枣仁20克,生地黄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滋阴安神之功。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5克,红枣5~10个,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养血安神之功。
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粥食用,有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者服用。
盐莲子心茶:将莲子心30粒用水煎,放入盐,每晚临睡前服用。有清心去热、改善睡眠之功效。
疗法二:耳穴压丸法
选穴:神门。材料:质硬、表面光滑的小圆粒(多用王不留行子,药店有售)、胶布(剪成0.6厘米×0.6厘米大小数块,备用)。
方法:先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央,用75%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廓,然后将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加压力。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天,贴压期间,要每天自行按压2~3次。
疗法三:足部按摩疗法
每天睡前半小时,赤足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也可选购简便的塑料健康路)走约5~10分钟。
如果出现失眠症状,连续两周以上,经过以上治疗仍不缓解,并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白天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时,那就要服药治疗了。中医的措施是:滋阴降火,静心安神。中药选方采用以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等为主的黄连阿胶汤。方中黄连、黄芩降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阴,共同起到清心安神之功效。针灸选穴以心经及肾经穴位为主,如神门、内关、照海、大陵等,针刺以泻心经、补肾经、安神为法。前面介绍的轻症失眠疗法仍可配合使用,作为辅助治疗。
适用于阴虚火旺者的
简便验方
酸枣仁250克,于中午烈日下暴晒1小时,略炒后用粉碎机(或家用磨豆浆机)磨成粉,用瓶子封存。每晚睡前取一汤匙,加蜂蜜适量,热开水冲,搅拌后服用,可改善睡眠。
莲子50克,加清水两碗,煮约半小时,然后取一个鸡蛋,去蛋清后将蛋黄放入碗中,倒入滚烫的莲子汤,搅匀,加少许冰糖后食用,每晚一次。此汤可清心安神,改善睡眠。
中医施治阴虚火旺型失眠
中医认为,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而这种规律被破坏的原因主要由于外邪如火、热、气、血之壅塞,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内伤情志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失眠,病理因素多为气、血、痰、瘀、火、郁、湿、食等,故七情所伤之失眠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子时(相当于每天的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另外,南方气候湿热,过食辛辣、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津液损耗,虚火内生,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
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连子心、酸枣仁、黄鱼等。在此介绍一些饮食方法,供读者选择:
枣仁地黄粥:酸枣仁20克,生地黄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滋阴安神之功。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5克,红枣5~10个,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养血安神之功。
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粥食用,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之功。
百台糖水:百合100克,加清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两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
盐莲子心茶:将莲子心30粒用水煎,放入盐,每晚临睡前服用。
另外提醒大家,如果失眠了,首先应当找专业医生进行心理咨询,消除导致失眠的影响因素,多数患者的睡眠问题都会有明显改善。有时还可以加用一些药物辅助睡眠,但应该由专业医生选择药物种类并指导使用。最好选用那些短效的、副作用小的、不成瘾的、没有后遗症的药物。
中医失眠治疗 心肝火旺型
常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致。火热内扰,神魂不安,可见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安神,方用四物安神汤加减。当归12g,川芎12g,白芍10g,熟地12g,栀子10g,何首乌10g,竹茹10g,黄连10g,乌梅6g,枣仁15g,鸡血藤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