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耳部能长寿
按摩耳部能长寿
拎耳屏
将两个手合拢放在耳屏的后面,然后用食指、拇指来提拉耳屏,从里向外拉。力道要自己控制,最好掌握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
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拔双耳
将两个小拇指插在耳朵里面,然后旋转180度,感觉没有空气了之后立即拔出,这时会感到耳中有“啪啪”的响声,一般拔3-6次。这个方法能有效提高听力,还能提升醒脑。
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
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 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按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
这个部位有胃、肝、胆、脾、大肠、小肠、肾、膀胱等器官的反射区,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
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拉耳垂
先将两个耳垂搓热之后,然后又两个手指来拉耳垂,拉耳垂15-20次,让耳垂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器官的反射区。
推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养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按摩耳部可延年益寿
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拎耳屏
将两个手合拢放在耳屏的后面,然后用食指、拇指来提拉耳屏,从里向外拉。力道要自己控制,最好掌握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
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拔双耳
将两个小拇指插在耳朵里面,然后旋转180度,感觉没有空气了之后立即拔出,这时会感到耳中有“啪啪”的响声,一般拔3-6次。这个方法能有效提高听力,还能提升醒脑。
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
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 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按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
这个部位有胃、肝、胆、脾、大肠、小肠、肾、膀胱等器官的反射区,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
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拉耳垂
先将两个耳垂搓热之后,然后又两个手指来拉耳垂,拉耳垂15-20次,让耳垂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器官的反射区。
推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养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要想醒脑强志就按摩耳朵
不仅中医对耳朵穴位有治疗疾病功能的认可,越来越多的西医也开始进入了对耳朵的研究,认为耳朵上分布这很多穴位,连接着身体的脏腑器官,是人体的一个缩影,平时按摩耳朵具有醒脑强志的功能。
摩耳的方法:两手掌按压耳孔,再骤然放开,连续做十几次;然后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拇指在耳廓后,食指在前);再用同样方法按摩耳垂30次,以耳部感觉发热为度。
“鸣天鼓”方法:摩耳的同时还可配合做“鸣天鼓”运动,即经常使耳道鼓气,震动耳膜。用两手掌心紧紧按住两耳孔,五指置于脑后,然后用两手中间三指轻轻叩击后脑部数十次;或将两手食指各压在中指上,再用食指向下滑弹后脑部数十次,然后两手掌按住耳孔,再骤然放开,连续开闭几次。做“鸣天鼓”时,要自始至终闭目养神,手法由轻至重。
只要坚持按摩耳朵,就能具有强壮元气、防治耳病等效果。
耳朵养生按摩操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抢眼,但由于它是十二经脉皆通过的地方,在此处只要稍懂乾坤,养生美容便有施小见大的功效。
在美容院做脸部护理时,美容师进行的耳部按摩,对耳垂进行揉搓,沿着耳郭向上提或向下拉,把软骨向两耳内侧按压——这种按摩方法,并不是专门为耳朵美容“定做”的,而是在做面部美容护理时其中的一项内容。这是因为耳朵上的穴位很多,传统医学称,“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郭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促进相应部位的循环。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特别是可以缓解肥胖、失眠等都市人易患的亚健康症状。
走出美容院,在居家之时,也可自己行此按摩之乐。
认识耳部
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可调节因“上火”而致的脸上小疙瘩时,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对应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气血旺盛,则面色红润。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对应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消化好是吸收好的前提,能润泽肌肤。
耳郭的外周耳轮对应于躯干四肢,多按压耳轮可减轻颈肩腰腿痛等都市白领亚健康状态。
耳朵养生按摩操
摩耳轮: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此法聪耳、明目。
以食指贴耳郭内层,拇指贴耳郭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健康不佳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促好转。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按耳窝: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提耳尖: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肝阳穴、风溪穴等。
用左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
拉耳垂: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
推耳后:用两手中指、食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前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
此法可滋肾养肝,红润体肤。
以上方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有选择地运用几种。
TIPS:轻按压时,用鼻呼气;轻提起时,用鼻吸气。
推耳后滋肾养肝降血压
按摩耳部助养肾醒神、开窍长寿
耳朵是穴位、经脉的重要聚集部位,对耳部的外力刺激也是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如果你经常感到特别疲乏、精神不振的时候,可以每天早晨、晚上各做一次“搓耳操”。对耳朵的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运行血气的作用,长期坚持搓耳功,可以让人逐渐感到神清气爽、精神面貌大变、活力倍增,同时对于高血压症状也有一定好处。
耳朵为听觉器官,能够分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的听觉功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耳的听觉功能正常。如果人的肾中精气虚衰,髓海空虚,则听力减退,或有耳鸣、耳聋等,故中医用补肾法以治耳功能减退。
每天坚持练习耳朵按摩操有开窍长寿功效。为什么按摩耳朵就能开窍、长寿呢?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耳朵有些像一个倒置在子宫中的胎儿,人身上的器官在耳朵上都会有所体现。如果大家按照我所说的方法把耳朵给按摩一遍,就等于把四肢和五脏六腑都调整了一遍。
1、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养生保健,而且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2、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按摩耳朵养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3、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4、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5、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按摩耳朵养生方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对于神经衰弱、健忘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6、养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7、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8、推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此法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9、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10、按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怎么按摩耳朵
按摩双耳根 以食指和中指轻夹耳廓,上下运动按摩,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此法有健脑、聪耳之功。对头痛、头昏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耳窝 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就是耳窝。这个部位有心、肺、气管等穴道,每次按压15-20下。经常按摩此处,对整个耳部的保健大有裨益。
提耳尖 方法是,用左手绕过头顶,拇指和食指捏耳朵的上部,然后再往上轻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指和食指揉捏耳的上部,接着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
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轻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即可。
按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然后轻柔的覆盖住双耳正面,做上下按摩运动,反复按摩10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多做耳部推拿法有哪些好处
黄帝内经·素问》曾阐述人体衰老的原因:“肾气衰,精气亏,天癸竭”,并强调“肾气有余,气脉常通”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可见,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俗话说,“摩耳根胜过服人参。”中医认为,耳部有许多穴位都与肾脏相关,经常按摩可起到保护听力、健肾养身、延长寿命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揉耳廓
将两手掌搓热,用掌心对准耳廓轻轻揉搓,先上下揉,再前后揉,直到耳部发红发热为止。
2.拉耳垂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耳垂,轻轻牵拉,先上下牵拉50下,再前后牵拉50下。
3.钻耳孔
两手的小手指分别插入两外耳道,轻轻地前后旋转,像钻头钻东西一样,连续钻50下。按耳屏。两手食指按压住耳孔前面的耳屏,一按一松,利用外界气体的一进一出按摩鼓膜,连续按压50下。
4.推耳背
两手四指并拢,托住耳后,轻轻向前推,使耳廓盖住耳孔,然后松开,重复50下
按摩耳部提高听力
第一招 鸣天鼓
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耳好肾好睡眠好。我们不少人都敲过鼓,小到拨浪鼓,大到牛皮鼓,但是有一种鼓和你的耳朵保健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天鼓”。“鸣天鼓”是我国传统的保健养生方法。做法很简单,先以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不管你是在哪儿,基本不受地点限制,每天坚持下来,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睡前鸣天鼓还能改善睡眠状况。
第二招 弹风府
弹弹弹,弹走耳鸣等疾患。用双手掌掩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轻轻叩击风府穴附近36次。此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处。再用食指塞耳窍,压耳门,骤放各3次。坚持此法,有增强听力、醒脑通窍的作用,能防治头晕、耳鸣、耳闭、脑鸣等疾患。
第三招 揉耳垂
很多老年人都说耳垂大的人有福,其实无论耳垂大小,只要你经常记得它,揉揉它,它也会给你带来健康福音的。怎么揉耳垂呢?双手分别先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夹持耳朵向上推动,注意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紧贴耳廓,直到耳尖。每天50次。经常揉耳垂后你会发现,你的耳朵不再像以前那样怕冻了,而且有助于振奋精神、保护视力和脸部减肥。
第四招 搓两心
很多读者都知道我们的脚心有个穴位叫涌泉穴,而我们的手心部位呢,也有一个穴位,那就是劳宫穴,此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经常按摩涌泉穴有补益肾脏的作用,而经常按压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脚心与掌心,心心相印有助于心肾相交,缓解耳部症状。我们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脚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就是搓“两心”的护耳保健法,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试试看。
自我按摩穴位可改善失眠
①头部按摩。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30次,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阳穴各30次。
②耳部按摩。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30,再揉双侧耳垂30次,至红为度。
③腹部按摩。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还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
④颈部按摩。以食指按摩耳后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颈项30次,以颈部有压迫感为度。
⑤足心按摩。晚上洗脚过后,以拇指按揉足心涌泉穴各90次,有强肾调肝安眠作用。
提醒:安眠药不能长期服
健康的睡眠状态应该是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专家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外,失眠者应主动积极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适当运用睡眠诱导,如聆听催眠音带,饮一杯热牛奶,适当食用苹果、香蕉、梨等一类水果。
老年人常用养生保健方法都有什么
老年人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1、常梳头
每日至少要保持梳发两次,每次60多梳,可明目、清脑、祛风、活血、增进肾功能,防脱发,坚持经常,必然受益。
2、常擦面
每次洗脸后,用双手擦面部10余次,按摩与刺激面部的穴位,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振奋精神使工作有朝气。
3、常运目
长时间用目后,要先运转眼珠,再闭目净养,就能有效缓解眼疲劳,保护视力。方法是:从左而上,从右而下,往返调整10余次,使眼部的肌肉得到充分运动与调节。
4、常按耳
按摩双耳能补肾、健脑、防耳聋。方法是:用双手按摩耳轮,不拘数遍,以热为度。耳部有五脏六腑对应的穴位,称之为耳穴,常按摩耳部能起到刺激穴位的良好作用。
5、常叩齿
每日早晨叩齿30多次,能生津、健齿、食之有味。方法是:上下牙齿叩响,能促进口腔唾液腺体的分泌;津液咽下有利于健康。
6、常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如不经常运动,肌肉关节就要萎缩。方法是:腰常伸、腹常收、肢常摇;夏游泳、冬慢跑、春秋踏青、经常做体操、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脑力劳动,可以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7、常沐浴
沐浴有三种:日光浴、空气浴、清水浴。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8、常洗脚
每晚临睡前用适度的热水洗脚,为保健秘诀之一。洗脚后按摩涌泉穴30多次,有利于睡眠与保健,冬季洗脚更是大有益处。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凹陷处,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乃是人体十二经脉肾经的首穴。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均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怕冷、肾虚、没力气、精神不振的老年朋友尤其适用。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神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按摩耳朵的功效有哪些
《黄帝内经·素问》曾阐述人体衰老的原因:“肾气衰,精气亏,天癸竭”,并强调“肾气有余,气脉常通”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可见,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俗话说,“摩耳根胜过服人参。”中医认为,耳部有许多穴位都与肾脏相关,经常按摩可起到保护听力、健肾养身、延长寿命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揉耳廓
将两手掌搓热,用掌心对准耳廓轻轻揉搓,先上下揉,再前后揉,直到耳部发红发热为止。
2.拉耳垂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耳垂,轻轻牵拉,先上下牵拉50下,再前后牵拉50下。
3.钻耳孔
两手的小手指分别插入两外耳道,轻轻地前后旋转,像钻头钻东西一样,连续钻50下。按耳屏。两手食指按压住耳孔前面的耳屏,一按一松,利用外界气体的一进一出按摩鼓膜,连续按压50下。
4.推耳背
两手四指并拢,托住耳后,轻轻向前推,使耳廓盖住耳孔,然后松开,重复5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