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青春期多囊卵巢怎么办

青春期多囊卵巢怎么办

1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首先了解既往病史、膳食与营养状况及生活方式,系统测试个体体质状况,获得每个少女的全面资料,结合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制定运动处方的内容。根据不同体质配合运动强度调节运动量,体质较差者可进行运动强度较低、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而体质较好者可进行强度较大、时间相对较短的运动。患者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减轻体重不宜过快,以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原则。这样制定的运动处方内容才能切实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锻炼的效果才会最佳。

2运动处方内容的确定,运动方式为选择以大肌群参与的动力性、节律性的有氧运动,以跳绳、慢跑、排球、网球运动为主,并配合力量性练习,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改善体形,增强肌力,既增进健康又增加健美;同时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力量性练习主要是躯干和四肢大肌群的运动,可以利用自身的体重进行仰卧起坐、下等起立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哑铃、拉力器等运动器械进行锻炼。

3运动强度及频率,关系到运动处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运动循序渐进,开始时运动强度较低、时间短,而后逐渐延长时间、增加强度。运动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60%一80%,运动中患者可以自测桡动脉的脉搏来衡量心率。运动时心率保持≥110—150次/分,其中运动主项维持靶心率持续至少15min以上。运动内容一周5次,每次60min,连续24周,每次运动都包括练前的准备活动5min和练后的整理活动5rain。

4运动处方的实施及监督指导,在业余时间采用运动处方集体治疗,有利于少女之间的相互交流,树立信心,长期坚持。¨有两名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并监督,记录每个人完成体育锻炼的进展情况与监控运动强度。强调运动疗法与饮食控制须平行进行,增强减肥疗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有哪些

1.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月经异常: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的继续,有时伴痛经。

2.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毛 较常见,发生率可达69%。由于雄激素升高,可见上唇、下颌、胸、背、小腹正中部、大腿上部两侧及肛周的毳毛增粗、增多,但多毛的程度与雄激素水平不成比例(受体数、雌激素、SHBG及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可伴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不孕: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4.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肥胖:体重超过20%以上,体重指数≥25者占30%~60%。肥胖多集中于上身,腰/臀比例>0.85。多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5.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卵巢增大:少数病人可通过一般妇科检查触及增大、质地坚韧的卵巢,大多需辅助检查确定。

6.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雌激素作用:所有病人都表现为雌激素作用良好。检查时,可见宫颈黏液量多。持续、大量雌激素作用可出现内膜增生过快,非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内分泌特征为血清lh升高,雄激素升高。

多囊卵巢起病多见于青春期,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降低雄激素水平,调整月经周期,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排卵等

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激素代谢不平衡有关,专家介绍,从女性青春期起,卵泡发育长期存在障碍导致卵泡无法排出,堆积后引起激素代谢紊乱,引发不孕等不良后果。那么哪些人容易得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问题下面就来回答给大家了解!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月经很有规律、周期为3~6个月或一年不等,少数人月经量过多或有不规则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常长小痘痘,主要分布在面部、乳房周围、下腹部等。另外,受雄激素刺激,腋毛、阴毛、四肢的毛发增长,多毛发生率占了17%~18%,而痤疮发生率则有60%。

尽管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常恋上年轻女孩子,但是得了这种病也不用害怕。注意减肥、降低体重、进行体育锻炼、适当控制饮食都是必要的,服用对症的药物常可缓解症状。

如果要生小孩子的话,那么在腹腔镜下或开刀切除,或刺破小卵泡就可改变雌激素水平促进排卵,顺利怀孕。

孕前应警惕多囊卵巢综合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病,近年发现在青春期的高中、大学生中发病率明显上升。此病的发病机制至今还未明确,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激素变化、发育亢进、胰岛素抵抗等关系密切。此外,有相当部分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跟遗传有一定关系。后天的环境因素,如学业压力、情感问题、营养过剩等,也容易导致青春期的卵巢功能失调。

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药物依赖性、停药复发、药物治疗达不到理想疗效等问题,故在临床治疗上受到一定限制。中医药疗法则日渐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受到患者青睐。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以痰瘀交阻、心肝火旺为病之表象,肾虚或肾脾两虚为病之根本。年轻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少女,多以肾阳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在治疗上,则根据月经周期分段施治。比如,经后期以滋阴补肾为主,以促卵泡发育;两次月经期间以滋肾活血为主,以促卵泡排出;经前期以温补肾阳为主,以促黄体功能;行经期以活血通经为主,以利经血正常排出。

中医治疗以补肾活血为主,兼以健脾利湿而调经。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病因病机,选用隔药灸或温和灸等不同灸法治疗,必要时配合电针治疗或者服用中药,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肥胖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少女而言,控制体重、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辅助治疗。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需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如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每天保持至少8小时的睡眠,放松心情,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

青春期多囊卵巢的治疗

1.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增加运动以减轻体重,纠正由肥胖而加剧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使IGF-1降低,IGfBP-1增加,同时SHBG增多使游离雄激素水平下降。减轻体重可使部分肥胖型PCOS者恢复排卵,并可预防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二甲双胍1.5~2.5g/d,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者均可使用,能有效地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使毛发减少甚至可恢复月经(25%)与排卵。

由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主要病因,故凡可减轻体重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均可治疗本综合征。近年来,已有很多有关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ing agents)的治疗报道。

噻唑烷酮(Thiazolidone)为一类口服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可明显减轻PCOS病人的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并有助于诱导排卵。Ciotta等报道,胰岛素增敏剂可明显降低血LH、雄激素水平、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SHBG浓度,并可长期治疗,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更适用于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

2.药物诱导排卵

(1)氯米芬:是PCOS的首选药物,排卵率为60%~80%,妊娠率30%~50%。氯米芬与下丘脑-垂体水平的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抑制雌激素负反馈,增加GnRH分泌的脉冲频率,从而调整LH与FSH的分泌比率。

氯米芬也直接促使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于自然月经周期或撤药性子宫出血的第5天开始,每天口服50mg,连续5次为1疗程,常于服药的3~10天(平均7天)排卵,多数在3~4个疗程内妊娠。若经3个治疗周期仍无排卵者,可将剂量递增至每天100~150mg,体重较轻者可考虑减少起始用量(25mg/d)。服用本药后,卵巢因过度刺激而增大(13.6%),血管舒张而有阵热感(10.4%)、腹部不适(5.5%)、视力模糊(1.5%)或有皮疹和轻度脱发等副作用。

治疗期间需记录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监视排卵,或测定血清孕酮、雌二醇以证实有无排卵,指导下次疗程剂量的调整。若经氯米芬治疗6~12个月后仍无排卵或受孕者,可给予氯米芬加HCG或糖皮质激素、溴隐亭治疗或用HMG、FSH、GnRH等治疗。

(2)氯米芬与绒促性素(HCG)合用:停用氯米芬后第7天加用绒促性素(HCG) 2000~5000U肌注。

(3)糖皮质激素与氯米芬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基于它可抑制来自卵巢或肾上腺分泌的过多雄激素。通常选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泼尼松每天用量为7.5~10mg,2个月内有效率35.7%,闭经无排卵者的卵巢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多囊样卵巢综合症是什么?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多病因、多症状的综合征,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其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为卵泡发育障碍,30%-40%的不育是由于PCOS引起的,在不排卵性不育中约占75%。多囊卵巢的主要特征是持续无排卵和雄激素过多。多囊卵巢病因复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调和肾上腺机能异常等内分泌紊乱、长期劳累、精神紧张、人流等都可能是诱因。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

1、月经异常。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

2、多毛。较常见,发生率可达69%。由于雄激素升高,可见上唇、下颌、胸、背、小腹正中部、大腿上部两侧及肛周的毳毛增粗、增多,但多毛的程度与雄激素水平不成比例。同时可伴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

3、不孕。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4、肥胖。体重超过20%以上,体重指数≥25者占30%~60%。肥胖多集中于上身,腰/臀比例>0.85。多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5、黑棘皮症。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褶皱部位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6、卵巢增大。少数病人可通过一般妇科检查触及增大、质地坚韧的卵巢,大多需B超检查确定。

7、雌激素作用。因无排卵,无法产生孕激素,如长期多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可出现内膜增生过快,非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等。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专家指出,多囊卵巢综合症典型症状是多毛、肥胖、月经失调、不孕,但是每个患者症状表现差异比较大,有的只有不孕一种症状,有的可能集多种表现于一身,临床需要结合B超检查和激素测定来判断。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什么?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一、白带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症早期有白带异常、月经稀少、闭经等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发于青春期女性,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部分患者伴痛经等。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二、肥胖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之一,一般患者体重超过20%,体重指数大于25,且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肥胖集中上身,腰、臀比例0.85,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三、多毛症状

由于雄激素高引起,上唇、下颌、胸、背、小腹中部、大腿两侧、肛周毛发增粗、增多,可伴痤疮、声音低粗、阴蒂肥大等征象。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四、不孕

患上多囊卵巢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不孕的情况,很多女性不孕后到医院检查时才知道患上了这个病。

肥胖导致不孕的原因有哪些

体质性肥胖是肥胖妇女不孕的最主要原因,常在青春期、产后等机体内分泌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发生,这种变化多数与激素水平的变动有关。肥胖会导致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可致不孕,卵巢发生排卵功能障碍,某些体质性肥胖患者的卵巢也可以出现类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如卵巢包膜增厚等,这与临床上月经不调是一致的。

相关推荐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防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基本的病理变化包括雄激素过多、雌酮过多、促性腺激素比例失常、胰岛素过多以至胰岛素抵抗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颇多,例如口服避孕药、醋酸甲羟孕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促性腺激素增效剂,对于降低黄体生成素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治疗多毛、痤疮等。降低雄性激素水平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酮康唑,也有较好的效果。调整月经诱发排卵可以应用人工周期及各种促排卵药克罗米芬、卵泡雌激素、绒毛膜醋性腺激素、绝经后促性腺激

中医怎么调理治疗痘痘方法

按照学术界研究的说法:痤疮的发病是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微生物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及组织破坏;痤疮棒状杆菌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了局部的炎症反应。临床上往往采用抗菌、消炎、抑制皮脂腺等治疗措施,但收效甚微,青春痘依旧。 多囊卵巢引发的青春痘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女性常见的、难治性内分泌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贯穿于女性一生。青春期表现为月经不调、肥胖、多毛;生育期患者表现为不孕、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中老年容易出现高血压

长痘痘有可能是不孕

肥胖伴有月经异常的女性要注意了,而且还常长小豆豆,你有可能已经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有关专家提醒说,如果你没有大吃大喝也无法控制地肥胖,并且月经几个月才来一次或干脆闭经,还长了许多小痘痘,那么你有可能已经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激素代谢不平衡有关,从女性青春期起,卵泡发育长期存在障碍,卵泡包膜增厚,导致卵泡无法排出,堆积后引起激素代谢紊乱,引发不孕等不良后果。 常长小痘痘要注意,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月经很有规律、周期为3~6个月或一年不等,少数人月经量过多或有不规

多囊卵巢不治疗的后果有哪些呢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危害—— 一、不孕。由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致不孕,约占75%,以原发性不孕较多见。 二、出现多毛、肥胖、痤疮、月经不调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虽发生于青春期到更年期前的20~25年,但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30年后随访其肥胖、高血压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5倍,子宫内膜癌和乳房癌比正常人高2倍,甚至部分的还会发生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等。 所以,认为只要生育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就不用再治疗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女性如何预防多囊卵巢

日常生活的调理对预防多囊卵巢很重要,合理的护理有利于预防多囊卵巢的发生。怎样预防多囊卵巢?预防多囊卵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预防多囊卵巢的注意事项。 青春期是卵巢发育成熟、功能旺盛时期,这个时期卵巢细胞增长迅速,极易受到体内各种因素刺激,发生多囊卵巢。少女如出现发育特早或性成熟加速、月经不规则、尿频、腹部剧痛、腹部包块等症状时,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要延误时机。 许多妇科病都没有早期症状,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妇科检查,做好预防多囊卵巢的工作,不论是否觉得有没有异常,都应自觉、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中医治疗的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症起源于青春期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肾虚、痰湿、气滞血瘀、肝经湿热等导致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调,致使月经停闭、不孕等。 建议你到正规医院妇科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多

怎么做才能使脸上的痘痘消失

有些人脸上长满痘痘,常买来药物擅自使用,对脸的不负责任最终导致脸上疤痕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根治成为了许多人的难题。 临床上往往采用抗菌、消炎、抑制皮脂腺等治疗措施,但收效甚微,青春痘依旧。其实,小小青春痘里隐藏着大问题,内分泌紊乱是青春痘反复发作的关键所在。 多囊卵巢引发的青春痘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女性常见的、难治性内分泌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贯穿于女性一生。青春期表现为月经不调、肥胖、多毛;生育期患者表现为不孕、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中老年容易出现高血

内分泌失调引起痤疮

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特别的忙碌,很多朋友都出现了内分泌失调的病症。内分泌失调会导致我们体内的激素分泌水平不平衡,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变差,很容易会引发痤疮,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痤疮发病的原因 按照学术界研究的说法:痤疮的发病是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微生物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及组织破坏;痤疮棒状杆菌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了局部的炎症反应。临床上往往采用抗菌、消炎、抑制皮脂腺等治疗措施,但收效甚微,青春痘依旧。 二氢睾酮是最常见原因 痤疮之所以又称作“青春痘”,主要是因为该

轻微多囊卵巢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以高雄激素和持续无排卵现象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综合征,是妇科内分泌领域复杂疑难的疾病之一。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多囊卵巢综合症在闭经病人中占1/3,在月经稀发病人中占90%,不孕患者中排卵功能障碍者占20-30%,而PCOS占其中的70-90%,在辅助生育技术助孕病人中约占50%。 多囊卵巢综合症多起源于青春期女性身上,多出现月经不调,唇毛、颌下、乳头旁、腹中线、阴毛增多,胸背部痤疮、肥胖等症状,但是往往被患者忽视,认为是青春期正常表现,其实不是。几个月甚至一年来潮一次,未避孕却无法怀孕,B

多囊卵巢的危害

祸害青春期:肥胖、多毛、月经不调肥胖、多毛、痤疮、月经不调等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正常情况下,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体内雄激素会有一些增高,促使体毛的生长,同时也会长出痤疮。但当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完善后,体内的雄激素就会逐渐趋于正常,痤疮也逐渐消失,体毛的发育也会维持在正常状态。如果痤疮持续生长,层出不穷,体毛粗黑而茂密,并伴有一些月经的异常,就要考虑雄激素水平过高了。 如果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选择降低雄激素、抗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症状便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祸害育龄期:剥夺女性生育权患多囊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