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看什么科
鼻骨骨折看什么科
鼻骨骨折应该是挂耳鼻喉科,因为鼻骨骨骼是属于耳鼻喉科的范畴,而不是骨科的范畴。 鼻骨骨折之后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找医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拍片、做CT,了解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然后耳鼻喉科医生会给鼻骨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和固定。
鼻骨骨折很疼吗 鼻骨骨折需要手术吗
单纯的鼻骨骨折没有移位,鼻腔内可以止血,就可以不做其他处理。
但是,很多鼻骨骨折是移位的,鼻骨骨折移位之后,在外伤后的两到三个小时之内复原是最好的。这时候肿胀没形成,复位还比较容易,如果这时间不能进行复原,那就一般得十天之后,再晚就不可以了,就容易出现畸形愈合。
鼻骨骨折的复位方法:
第一点:闭合性鼻骨骨折,主要是借助器械,把鼻骨骨折进行复位,然后给予内固定。
第二点:开放性鼻骨骨折,必须得一期做清创术,然后顺便把位置给复位。
第三点:鼻骨骨折只有轻度的、没有移位的才可以保守治疗,剩下的产生移位的,尤其移位比较明显的,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有那复位钳复位、切开复位、鼻内镜下鼻骨复位。
鼻骨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鼻骨位于额骨下方的鼻部。是人体面部最突出的部位。且鼻骨结构菲薄。受到创伤时极易造成骨折。由于暴力作用的情况不同。鼻骨骨折的程度亦不同。那么,鼻骨骨折有什么症状呢?
1、局部畸形
暴力来自一侧时,同侧鼻骨下陷,对侧隆起,成歪鼻畸形,正面暴力常使两侧鼻骨骨折,出现鼻梁塌陷,形成鞍状畸形,损伤2~4h后,鼻部软组织及眼睑肿胀,淤血则畸形暂时被掩盖,伴有鼻中隔脱位或骨折者,可见鼻中隔或鼻腔内软骨暴露现象。
2、触压痛及骨擦音
鼻骨骨折后疼痛不剧,但骨折部位触压痛明显,往往还可触到骨擦音,用两手指同时触诊两侧鼻骨下缘,骨折侧失去正常的坚硬抗力感,若患者在伤后有擤鼻动作,气流可能通过粘膜撕裂口弥散于鼻背及同侧眼睑,则可能致皮下捻发音。
3、鼻出血
鼻骨骨折当时几乎皆有鼻腔粘膜的撕裂及鼻出血。
鼻骨骨折复位及畸形矫正
由于鼻部血运丰富,骨片较薄,骨折后如未早期复位,易发生错位愈合,使复位发生困难,因此鼻骨骨折的治疗应及早进行移位骨折片的整复。鼻骨骨折治愈后,还需要进行鼻骨手术来对鼻子重新塑形。畸形鼻骨整形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鼻内复位法:用于向内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麻下将骨膜分离器插入患者鼻腔内,将内陷的骨折片向前外方推动,同时医生用手在患者鼻外侧辅助复位。复位后用碘仿纱条填塞于鼻内骨折部,以防止骨折片再移位,同时有助于止血。
2.鼻外复位法:适用于向侧方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部浸润麻醉及鼻粘膜表现麻醉下,用双手拇指压迫向外突起的骨折片,使其复位。
3.歪鼻开放复位:适用于严重骨折或有骨碎片嵌顿者。做鼻梁正中皮肤切口或鼻尖切口,显露外鼻支架,在直视或触摸下,将主要骨折碎片加以整复,如有嵌顿,可将嵌顿骨片松解后再整复鼻骨。
鼻骨骨折后继发畸形整形
为改善明显的鼻部外形异常,维持鼻呼吸道通畅。对于骨突起、局部高出邻近组织者,可经鼻内切口用骨凿去除。鼻根坍塌明显者可作自体骨移植,常取自体肋骨,经外伤切口入路,以微型螺钉固定肋骨于鼻根部或额鼻交界处。伴中隔偏曲而有通气不畅者,应同时行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骨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1、局部畸形
暴力来自一侧时,同侧鼻骨下陷,对侧隆起,成歪鼻畸形,正面暴力常使两侧鼻骨骨折,出现鼻梁塌陷,形成鞍状畸形,损伤2~4h后,鼻部软组织及眼睑肿胀,淤血则畸形暂时被掩盖,伴有鼻中隔脱位或骨折者,可见鼻中隔或鼻腔内软骨暴露现象。
2、触压痛及骨擦音
鼻骨骨折后疼痛不剧,但骨折部位触压痛明显,往往还可触到骨擦音,用两手指同时触诊两侧鼻骨下缘,骨折侧失去正常的坚硬抗力感,若患者在伤后有擤鼻动作,气流可能通过粘膜撕裂口弥散于鼻背及同侧眼睑,则可能致皮下捻发音。
3、鼻出血
鼻骨骨折当时几乎皆有鼻腔粘膜的撕裂及鼻出血。
鼻骨骨折的护理注意事项
骨科疾病的一些知识的问题,骨科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和家属:在患病期间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1、注意休息,忌直接头部吹风,这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2、戴眼镜者,暂除去,这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3、因鼻腔呼吸不畅,往往借助于口式呼吸,所以更宜保持空气的新鲜与湿润,这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4、如患有咳嗽、过敏性鼻炎者,尽量控制咳嗽和喷嚏。
5、饮食方面,骨折初期,因肿痛剧烈,发烧及食欲不振,所以饮食不宜过量,菜肴不宜滋腻。后期,肿痛已逐步缓解,胃纳也渐渐恢复正常,可加强营养以促进愈合,这也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鼻软骨骨折治疗方法
鼻软骨骨折治疗方法:
1.无移位的线形骨折,不需特殊处理。有移位时,应尽快整复。局部肿胀、瘀血严重者,可暂缓整复,但不得超过两周;儿童最好不超过1周。
2.鼻骨骨折复位方法
(1)成人用1%麻黄素和1%地卡因棉片收缩及麻醉鼻粘膜。儿童应在全麻下进行。
(2)单侧向外侧方移位的骨折,术者用两手拇指压迫一侧鼻骨突起处,当感到有复位摩擦音时,证明已复位成功。
(3)单纯凹陷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前端裹以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管。伸入到鼻腔骨折部的下方,向上向外将骨折片抬起,同时另一手手指按压鼻梁,推压健侧鼻骨,可闻及复位的骨摩擦音。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以利于固定及止血。24小时后取出纱条,2周内勿碰压鼻部。
3.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或脱位时,将鼻骨复位钳的两叶分别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复位器,偏曲脱位处即恢复正常位。再以上法复位鼻骨骨折,然后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48小时后拔出。
在对鼻软骨骨折治疗方法认识后,治疗鼻软骨骨折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方式进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治疗鼻软骨骨折过程中,饮食上要选择简单食物,对一些油腻、辛辣食物不要吃,否则对骨折问题回复没有任何帮助的。
需根据骨折部位来定
1.肢体骨折:
锁骨骨折 70日;肩胛骨骨折 60;肱骨干骨折 90日;尺骨干或桡骨干单骨折 90日;尺桡骨双骨折 120日;桡骨远端骨折 90日;指、掌骨骨折 70日;腕骨骨折 130日;股骨颈骨折 270日~365日;股骨干骨折 120日;髌骨骨折 120日 ;胫腓骨骨折 120日;踝部骨折 120日。
2.胸部骨折:
一处肋骨骨折 30日~40日;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90日;胸骨骨折 90日。
3.脊柱、骨盆部骨折:
脊柱骨折 120日;骨盆稳定型骨折 90日~120日;骨盆不稳定型骨折 120日~180日。
4.颜面部骨折:
鼻骨线状骨折 30日;鼻骨粉碎性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 60日;上、下颌骨骨60~120日。
骨折后多久才可以走路
5、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
1、肢体骨折:锁骨骨折 70日;肩胛骨骨折 60;肱骨干骨折 90日;尺骨干或桡骨干单骨折90日;尺桡骨双骨折 120日;桡骨远端骨折 90日;指、掌骨骨折 70日;腕骨骨折130日;股骨颈骨折 270日~365日;股骨干骨折 120日;髌骨骨折 120日;胫腓骨骨折 120日;踝部骨折 120日。
2、胸部骨折:一处肋骨骨折 30日~40日;多根、多处肋骨骨折90日;胸骨骨折90日。
3、脊柱、骨盆部骨折:脊柱骨折120日;骨盆稳定型骨折90日~120日;骨盆不稳定型骨折120日~180日
4、颜面部骨折:鼻骨线状骨折30日;鼻骨粉碎性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60日;上、下颌骨骨60~120日。
鼻子骨折复位方法
1.无移位的线形骨折,不需特殊处理。有移位时,应尽快整复。局部肿胀、瘀血严重者,可暂缓整复,但不得超过两周;儿童最好不超过1周。
2.鼻骨骨折复位方法
(1)成人用1%麻黄素和1%地卡因棉片收缩及麻醉鼻粘膜。儿童应在全麻下进行。
(2)单侧向外侧方移位的骨折,术者用两手拇指压迫一侧鼻骨突起处,当感到有复位摩擦音时,证明已复位成功。
(3)单纯凹陷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前端裹以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管。伸入到鼻腔骨折部的下方,向上向外将骨折片抬起,同时另一手手指按压鼻梁,推压健侧鼻骨,可闻及复位的骨摩擦音。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以利于固定及止血。24小时后取出纱条,2周内勿碰压鼻部。
3.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或脱位时,将鼻骨复位钳的两叶分别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复位器,偏曲脱位处即恢复正常位。再以上法复位鼻骨骨折,然后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48小时后拔出。
虽然自己动手帮助鼻骨骨折复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自己动手却不一定能很好的处理由此引发的其他诸如出血等突发症状。所以如果有朋友鼻子受到损伤,建议还是不要自己动手处理,而是及时的到大医院进行检查,及早治疗。
鼻子骨折后应该怎么办
1.急救措施
鼻外伤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用冰袋等对鼻背部冷敷,但尽量避免用力按压。若合并鼻腔出血,可捏住双侧鼻翼,同时低头,以防止血液流向咽部。
2.无移位骨鼻骨折
对于无移位的单纯性骨折,鼻腔外形、鼻通气不受影响者不需特殊处理,待其自然愈合。
3.移位鼻骨骨折
有鼻骨移位的鼻骨骨折,应待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复位。
常用的复位方法有:
(1)闭合式复位法复位的时机最好在伤后10~14天以内进行,超过2周时因骨痂形成可给复位带来困难。
(2)开放式复位法闭合复位不成功,或陈旧性鼻骨骨折需采用开放式复位。
(3)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适用于闭合式复位术失败、外伤后14~30天、合并鼻中隔偏曲者。
鼻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骨折的鼻骨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行鼻腔填塞固定以支撑鼻骨,填塞时松紧要适宜,术后注意保护鼻部,2周内避免受压,戴眼镜的患者暂不要佩戴眼镜。
祖国医学对于鼻骨骨折早有论述。临床可分为瘀血肿痛和气血虚亏两类分型论治。治以活血化瘀为主,依据其证候表现灵活加减变化,方宗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药物如下:赤芍 15g,桃仁10g,红花12g,川芎10g,枳壳15g,当归15g,泽兰12g,丹参20g,防风12g,白芷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