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重婴儿的喂养和生长问题
低体重婴儿的喂养和生长问题
患者: 我家宝宝(女孩)目前5个半月,出生时是37周的第一天,体重4.6斤,属于低体重儿,出生当天有点轻度缺氧,但医生说没有关系,其他各方面指标都属于正常。目前体重11.3斤,2月份到现在总共就长了1.5斤,每次去体验基本除了体重偏轻外,其他都正常(另外医生说囟门偏小,但与头围增长比例来看属于正常)前期有点厌奶,一看到奶瓶就推,大概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好点了,但有的时候还是要趁她睡着的时候喂,醒着不太肯吃。目前奶量是680-720毫升一天,每3小时一次,一次140毫升,晚上最后一顿基本在22.30-23.00之间吃完,期间多半属于睡着状态,次日早上6点为每天的第一顿,中间不喝夜奶,以前也试过喂夜奶,但宝宝不吃,或者只吃60毫升左右。铁、钙都不缺,身高发育很好,精神状态良好,每日12-14小时睡眠,白天睡的不太好,时间较短,晚上睡得较好,一般晚上21::30开始要睡觉至早上07:00或07:30醒。其他都属于正常范围。全配方奶喂养。 想问问,宝宝这样的情况要来医院看看吗?
患者:专家医师: 你好! 我上次4月21日带我家女儿来看过您的门诊后,昨天5月3日到长妇宁例行检查。我将最近几次的体检数据给您看一下。 4月10日 4月21日 5月3日 体检 体重 5.65公斤 5.68公斤 6公斤这次5月3日去例行体检,医生鉴定我家女儿为重度营养不良。我个人认为,就看整月生长速度话,医生有理由认为我家女儿是重度营养不良;但从数据时间上看,我家女儿的体重及身高都是在看过您的门诊后增长的。4月21日回去后,自4月22日开始按照您给我的指导及开给我们的口服液、营养品喂养我家宝宝,现在我家宝宝基本每天奶量在 760-800之间,一天二顿辅食(早上1克米糊+1滴橄榄油,目前已在2克多的米糊+2-3滴橄榄油;下午或晚上19.30左右,10克左右的蔬菜泥)。大便正常;睡眠一天12-13小时;有太阳时,一天晒屁股15分钟;室外活动每日1小时左右;被动操早晚各一次;抚触每日晚洗澡后;一周游泳两次,一次15-25分钟。我主要想问问您: 1、就目前我家女儿的生长速度是否还可以,改善情况怎样? 2、从您那儿回来后,我也看了很多关于足月小样儿的文章,有提到像这样的宝宝最好喝专门的低体重儿的配方奶粉,我现在是美素佳儿+诺贝尔(我家女儿对诺贝尔没有啥反感),是否还有调换奶粉的必要? 3、我怕我家女儿对米糊一成不变的味道会厌烦,可否在其中加入一些类似于合生元的蔬菜粉或水果粉作为调味?
专家医师:
谢谢您能理解我的意图,足月小样儿的喂养生长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你能配合医生指导并在喂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是正确的做法,如果现在体重增加良好(6~12月龄平均每月增加体重250~300克)就不必换奶粉。但可以逐渐添加蔬菜粉甚至自制的菜泥、菜末等。低体重宝宝,出生后需要追赶生长,但顺其自然,刻意加速,经随访观察,也有变成肥胖儿;科学研究证实,低出生体重小儿,过度的追赶喂养,容易在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关于营养不良,主要以体重、身长与当地或国际同性别、同月龄参考数据比较,来评价孩子目前的营养状况。由于测量体重和身长比较方便,因此,国内外在儿童健康检查中作为观察的基本数据。但不能完全代表孩子身体营养状况的全部信息,比如,体内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儿童保健筛查出的营养不良重在早期干预,与临床传统关于营养不良的诊断及意义不同,临床所谓的严重营养不良已经不多见,只有在患有疾病长期住院的恶病者中见到。我们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所见,大多数孩子还是发育正常的,有的确实生长较慢,按现行评价标准,似乎很难纠正达到正常,这里有很多需要儿童营养、保健和生长发育多方面的专家研究,去发现,去了解其中的奥秘。这里也包括所有家长、父母在养育中的细微观察和经验。
谢谢您给我的启发和鼓励。有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评价人群营养状况的指标利用生长发育体重和身高的测量数据,我曾有过研究论文在国内儿科杂志发表,对于目前在儿保门诊应用很广泛的营养不良“诊断”,是否需要修改或确认,也是我们儿保管理中不断探讨的问题,
许多问题我们还知之不多,如果孩子在不断长大,就要高兴、有信心。定期到固定儿保门诊测量评估非常必要。
孕妇护肤禁忌 类固醇类激素
孕妇还要杜绝使用含有类固醇类激素的护肤品,它易使孕妇的胎盘要比正常小很多,且在婴儿出生时,容易出现低体重婴儿,对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和健康,都有严重的影响。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首先应做好婴儿喂养指导。母乳中铁虽不够,但其吸收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铁,
婴儿出生4个月左右,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该逐步添加蛋黄、肝泥、鱼泥、菜泥及铁强化食品。在给宝宝吃含铁食物的同时,最好也补充富含维生素C、果胶的水果,提高铁的吸收率。
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
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定期进行贫血普查,以便早期治疗轻症病儿。对于血红蛋白在110g/L的正常低限的婴儿,亦应给予铁剂。实验证明,其中部分婴儿应用铁剂后血红蛋白轻度上升,说明这类婴儿中亦有存在轻度缺铁现象的,必须及纠正。阿胶是我国传统的补血配方,乳酸亚铁是很好的二价补铁制剂,市场上很多补血产品将它们单独作为配方来用。
养生之导致孩子拉稀的原因都有什么
养生之生理性稀便
在给宝宝腹泻下定义以前,首先应考虑宝宝是否真正得了“腹泻”。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对策:合理喂养,加强护理,注意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一般无须处理。若怀疑是真腹泻,应考虑以下原因,或及时进行专家治疗。
养生之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味,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对策: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若症状不能改善,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养生之对奶粉过敏
100名婴儿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干2—3个月的婴儿。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儿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症状: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两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对策:根据医生的处方给新生儿喂食特殊的奶粉。
怎样判断宝宝是不是适合母乳喂养
总结不适合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以下几大类情况应该引起重视,不应盲目推进母乳喂养。
第一大麻烦问题:患有特殊缺陷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无法成功消化、吸收或者代谢母乳营养成分的原因很多,遗传性代谢疾病是重要的原因。在这些疾病当中,有些情况完全不能用母乳喂养,而有些情况则不能完全用母乳喂养。
(1)氨基酸代谢异常:资料显示,苯丙酮尿症(PKU)、酪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尤其是B12无效型)和糖尿病等是目前发现的重要的儿童早期氨基酸代谢病,都是由于生化缺陷导致的典型疾病。这些状况通常都不能喂养母乳以及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而需要调配专门的配方奶粉才能有效改善预后。
(2)糖类代谢异常:这个状况主要包含乳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两种常见疾病,前者由于不能消化吸收乳汁中的乳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泻,如果从食物中除去乳糖可使症状消失。而后者,先天缺失半乳糖的代谢酶,而导致半乳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的衍生物而在体内大量积累造成危害,称为半乳糖血症,表现出生长停顿,智力呆滞等症状。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如果喂以去乳糖膳食,也可正常长大成人。
Citrin缺陷病患儿,也由于肝脏的Citrin蛋白功能缺陷而继发乳糖代谢功能的严重不足,若以母乳喂养则会出现黄疸、肝功异常和白内障等类似半乳糖血症的临床表现。患有此病的婴儿无法向正常孩子那样享受到母乳的精华,而服用去乳糖的奶粉可改善病情。
(3)脂肪吸收不良症。由于胆道闭锁、Alagille(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不良征)综合征、Citrin缺陷病等各种遗传因素导致胆汁淤积症的患儿,由于肠道内帮助脂肪吸收的胆汁酸不足,会出现脂肪不耐受的状况。此类患儿坚持母乳喂养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油腻等消化不良的情况,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此类疾病原因复杂多样,有许多状况还是近年的研究发现。
第二大麻烦问题:母亲患有某些疾病
母亲在孕时及产后检查中如有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艾滋病毒(HIV)、传染性结核病的感染性疾病时,都需要考虑因母乳喂养传染病毒给宝宝的问题,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
第三大麻烦问题: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2.5kg的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体重低于1.5k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体内营养储备明显不足,而其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正常新生儿,所以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供给。此类婴儿也不适合纯母乳喂养,往往需要专门的低出生儿奶粉人工喂养才能健康成长。否则不但体格生长落后,而且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12与叶酸缺乏以及缺铁性贫血等营养性疾病。
上述问题造成的部分新生儿无法享受母乳的情况确实可惜。但这部分新生儿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有先天条件接受母乳哺育的宝宝,还是希望妈妈和准妈妈们坚定信心、保持毅力,让他们有福享受来自人间最美好的食物。
新生儿喂养3大方式
新生儿喂养主要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3种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
2、人工喂养是当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等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这些统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需要适量而定,否则不利于婴儿发育。
3、混合喂养是母奶不足需加其他代乳食品,如牛奶、奶粉,使婴儿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混合喂养。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混合喂养。
什么是婴儿喂养
婴儿喂养使婴儿期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等各种喂养方式的统称。
1.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
2.人工喂养是当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等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这些统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需要适量而定,否则不利于婴儿发育。
3.混合喂养是母奶不足需加其他代乳食品,如牛奶、奶粉,使婴儿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混合喂养。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称为混合喂养。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对这样的问题,让很多家长出现疑问,为什么喂母乳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也都是看母体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是母体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改善,而且也不能在继续喂母乳,否则问题也都是会越来越大,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也都是有着严重危害。
那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我们对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在出现这样问题的时候,也都知道该如何解决最佳。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由于妈妈很难判断宝宝每次进食的量,如果宝宝长期没有吃饱,也可能造成贫血。
4、某些因素会影响铁吸收,比如补钙过多会影响铁吸收。
通过以上介绍,对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也都是有着很好的认识,因此女性在喂养宝宝的是,都是要注意下自身的身体情况,对一些身体不好的人,或者好吃药的女性,都是不要喂养宝宝,这样会造成宝宝身体出现问题。
吃配方奶粉的孩子更易肥胖
我们国家的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肥胖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胖孩子的数量,在我们国家是趋于年年递增的趋势。孩子肥胖会带来很多并发症,诸如合并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还有二型糖尿病,还有心理或者性功能的障碍。对肥胖儿童的诊断和预防以及治疗注重的是调整孩子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孩子有偏胖的情况下,希望家长能够通过阅读这方面的知识,及早到医院对孩子进行诊断和生活方式的干预,越早的干预,对孩子将来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日前,《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了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称吃婴儿配方奶粉长大的孩子,5岁时更可能发生肥胖问题。
英国研究人员在剑桥、诺丁汉、莱斯特和格拉斯哥四家医院对新生儿及其母亲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采用双盲研究,即研究人员和新生儿母亲都不清楚给孩子吃的是哪种牛奶。结果发现,与喂养普通瓶装牛奶的婴儿相比,吃婴儿配方奶粉的健康婴儿长到5--8岁的时候,其体内脂肪高出22%-38%。研究人员认为,其原因是,在孩子成长期的某个关键阶段,摄入了过多的热量而且体重增加迅速。婴儿时期体重增长过快,会影响到日后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从心脏病到糖尿病的一连串健康问题。
早期研究发现,20%的成年肥胖症的病因,其实是婴儿期营养过剩或体重增加过快造成的。医生曾经建议,给吃不上母乳的低体重婴儿喂婴儿配方奶粉。但是现在专家建议,如果不是早产儿,那么就没有必要迫不及待地给婴儿喂养配方奶粉“催肥”。
新研究负责人伦敦大学学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的阿特尔·欣哈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提出的一大问题是,如何最好地喂养出生体重过低的婴儿?这项研究无疑也给配方奶粉公司提出了改进婴儿奶粉的新挑战。
婴幼儿科学喂养新主张
目前一些网络包括部分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婴幼儿喂养方案有一些错误或仍然遵循20世纪末期的理论,这些理论误导了一部分妈妈,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并提出:《儿童有权获得充足的营养及安全和有营养的食品,两者对于实现其享受能获得的最高健康标准至为重要。》
卫生部妇幼司在2007年公布的《婴幼儿喂养策略》提出:要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及时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据介绍,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与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6个月后不能及时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特别在农村,添加辅食的时间、辅食的营养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及时、合理、安全和符合营养要求。
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成年期身高损失1%;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智商降低5~11百分点;一个人营养不良将损失他一生中创造的生产力的10% ;营养不良可以造成GDP的损失高达2%~3%。》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到3岁时大脑的重量应该达到成人的 80%。如果在婴幼儿期发育不良,以后追加生长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为此,我通过博客再次刊登出来我的讲课稿的部分内容,这是依据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书写的讲课稿,供大家参考使用:
提请大家注意科学喂养的新观念与以往喂养观念不同的几点:
⑴ 20 世纪90 年代,认为辅食添加应该从4 个月开始,有些书刊甚至宣传2个月开始添加。2000年认为应该从4 ~ 6 个月开始。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反复的论证和研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后提出,大多数婴儿的辅食添加应该从满6 个月时开始比较适宜。因此建议在宝宝满6 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但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都不一样,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同,因此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添加的时间以不能早于4 个月或者不晚于8个月为宜。
⑵ 首先添加的是米粉,最好是强化铁的米粉而不是蛋黄,因为蛋黄中的铁不易被婴儿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过敏。
⑶ 果汁和煮菜水放在6个月时开始添加。
0~6月的喂养:
液体食物:母乳或配方奶(首选0~6月婴儿配方奶粉)
生后15天开始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早产儿出生后就需要添加,尤其是北方的寒冷冬春季和南方的霉雨季节。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适量的补充维生素K。出生后VitK12mg口服,以后1周和1月分别口服5mg、或者出生后肌肉注射1~5mg,连续3天
尽早抱出户外晒太阳。
6~12月婴儿喂养指南: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不足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不宜直接喂液态奶和蛋白粉。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不强迫进食,尝试调整食物种类、花色、口味、形状和搭配,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新鲜、制作卫生、现做现吃、不吃剩食
6~12月龄婴儿膳食建议:
6月龄: 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含铁米糊、果汁(水果泥)、菜汁(蔬菜泥)、鱼泥、虾泥、肝泥、蛋黄泥。
7~9月龄: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烂面、软饭、碎菜、切成薄片的水果、肉末(先吃禽肉后吃畜肉)、全蛋。
10~12月龄: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
小饺子、小馄饨、煮烂的蔬菜等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单独制作。
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例如铁元素。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活动增多,需要增加能量供应,胃容量相对小,需要增加食物的营养密度。
4~6个月学习和训练吞咽和咀嚼能力的关键期。
增强消化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增强胃肠蠕动能力、促进牙齿发育。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发育。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使用食具,逐渐停止吸吮的摄食方式走向独立的重要转折点。
判断添加辅食的时机
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喂奶形成规律,喂奶间隔大约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唾液分泌量显著增加。
频繁出现孩子咬奶头或奶嘴现象。
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人工喂养的孩子奶量超过1000毫升仍显饥饿。
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低体重儿达到6公斤,给足奶量体重仍不长。
少许帮助可以坐起来。
选择辅食需要注意的问题
辅食喂养与母乳喂养同等重要;
辅食的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辅食需要多种多样,保证每天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和水果。
食物的安全性:注意添加剂、色素、香味剂等问题;
区别食物的不耐受和食物过敏;
学会同类食物的交换份法;
家长学会为孩子制作辅食的烹调技术和营养搭配的科学知识。
添加辅食的原则
从一种到多种;
从少量到多量;
从稀到稠;
从细到粗;
少盐不甜;
忌油腻;
天气炎热、生病、消化不良时延缓添加。
小儿缺铁性贫血预防方法
专业指导
一、做好婴儿喂养指导。
母乳中铁吸收较好,最好使用母乳喂养。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采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
1、加用强化铁的饮食。
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加强饮食中铁的含量。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如食用含铁谷类或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但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过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另外,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喂不加铁的牛奶不可超过750ml。
2、儿童与成人
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动物饮食。
二、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定期进行贫血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宝宝第一口辅食怎么添加
添加辅食,抓准时机很重要
在添加辅食时,抓准辅食的添加时机是很重要的。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发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提出,应在宝宝满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卫生部2007年出台的《婴幼儿喂养策略》也指出宝宝出生6个月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才应开始添加辅食。
为什么添加宝宝辅食时,需要在6个月之后呢?因为过早的添加辅食,婴儿的肠道发育情况还未完全。如果发育还没完善就添加辅食,不但不能消化吸收,还有可能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小宝宝唾液腺分泌相对少,4个月才开始逐渐增加,5-6个月分泌量增多。如果消化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就会造成进入体内的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容易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另外,肠粘膜屏障一般要到宝宝6个月时才能发育完善。根据宝宝发育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过早地添加辅食,是有害的。
宝宝需要添加辅食的表现
1、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2、喂奶形成规律,喂奶间隔大约4小时;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人工喂养每天超过1000毫升仍然会哭闹着说饿肚子
3、频繁出现咬奶头或奶嘴现象;流口水多了
4、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低体重儿达到6公斤,给足奶量体重仍不长
5、少许帮助可以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