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囊癌晚期的症状是什么

胆囊癌晚期的症状是什么

1、右上腹疼痛大部分为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并可有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此症状占84%,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黄疸由于癌肿的扩散,约有1/3~1/2患者出现黄疸。少数病人的黄疸为首发症状,多数黄疸出现在疼痛之后,黄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粘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

3、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恶心呕吐亦相当常见,并常有食欲减退。

4、畏寒、发热多出现于癌肿晚期,25.9%的病人出现发热,并可有高热持续不退。

5、右上腹肿块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占54.5%。一是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肠引起的梗阻,并同时出现梗阻症状;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如何减轻晚期胆囊癌患者的痛苦

如有梗阻性黄疸须作胆管引流术,以减轻黄疸和皮肤瘙痒;如产生幽门梗阻,则可作胃空肠吻合术等。胆囊癌对放疗较为敏感,因此放疗是胆囊癌晚期常用治疗手段,其对癌肿有直接的杀灭作用,但亦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因此放疗时间,放疗范围应结合患者全身状况慎重选择。

胆囊癌晚期病人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极为痛苦的症状,一方面跟癌肿大范围扩散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治疗带来的伤害有关。放化疗是胆囊癌晚期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对癌肿有较为直接的抑制作用,但由于二者缺乏选择性,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较大的伤害,使得患者免疫机能受损,抵抗力下降,并出现一系列放化疗并发症,阻碍治疗的进行。

只有改善这一情况,才能使得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并且是减轻胆囊癌晚期病人痛苦的根本。临床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改善胆囊癌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治疗方法,在这方面发挥了优势。

中医认为肿瘤之所以生成,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盘踞,"积之成也",在治疗时,一方面要“祛邪”,一方面要“扶正”,对于晚期胆囊癌,“扶正”更显得重要。中医治疗晚期胆囊癌,能够减轻放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改善症状,减轻胆囊癌晚期病人的痛苦。

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的健脾益肾颗粒、养阴生血合剂等中成药,在晚期胆囊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临床验证均能显著改善放化疗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其中,养阴生血合剂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抗辐射损伤研究”基础上开发的协同肿瘤放疗的国家级新药,国内多家大型医院联合采用随机分组单盲法对观察组(养阴生血合剂加放疗组)及对照组进行了404例癌症病人放疗损伤的防护及促进放疗效果的临床观察研究,临床症状的减轻有效率90.8%,防止白细胞减少有效率90.0%。

另外,胆囊癌晚期病人也应注意日常饮食,正确的饮食习惯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胆囊癌晚期症状,减轻胆囊癌晚期病人的痛苦。

胆囊癌能治吗

癌症非常的可怕,其中主要是这种疾病容易癌细胞很容易出现转移,尤其是胆囊癌这种疾病,病了一但发现,大多数都是晚期的状态,癌细胞很容易扩散,所以对于癌细胞的治疗,是病人非常关注的,下面介绍文章就是,胆囊癌转移之后的治疗。

一、胆囊癌转移的途径胆囊癌发病生长迅速,易早期扩散,其转移途径有3种: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直接浸润。

胆囊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经淋巴转移和直接播散到肝。当癌种广泛生长超过粘膜时,也可发生神经周围和血管转移。胆囊癌肿可以向下扩展并造成胆管梗阻。

大约百分之二十五的胆囊癌可穿透播散到邻近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结肠和腹膜。血行的远隔转移,常累及肺、骨骼和肾脏。

二、胆囊癌转移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胆囊癌转移的治疗主张进行全身性的综合治疗。对于胆囊癌原发病灶,若患者能耐受手术,可先行姑息性切除,然后辅以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而转移到肝上的病灶,可与胆囊癌原发灶同期切除。对于身体机能较弱,无法耐受手术的胆囊癌转移患者,临床多采用联合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疗胆囊癌晚期正确运用中药治疗,胆囊癌晚期是较好的方法,可结合晚期放化疗进行,也可单纯医治身体虚弱的胆囊癌晚期病例,称为保守治疗。

胆囊肿瘤的早期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胆囊癌症状大部分为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并可有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此症状占84%,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右上腹疼痛

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恶心呕吐亦相当常见,并常有食欲减退。

3.黄疸

胆囊癌有很多人会出现黄疸,很少一部分人是首发症状,多数黄疸出现在疼痛之后,黄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粘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

4.畏寒、发热

多出现于胆囊癌癌肿晚期,25.9%的病人出现发热,并可有高热持续不退。

胆囊癌有哪些典型症状

1、腹痛:半数左右的胆囊癌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胆囊癌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3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2、皮肤瘙痒: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顿、乏力和脂肪泻、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稍神经而致。3、黄疸: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胆囊癌症状。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上段胆管癌黄疸出现较早,中、下段胆管癌因有胆囊的缓冲黄疸可较晚出现。

中医治疗胆囊癌有效果吗

胆囊癌的恶性程度很高,而且往往在胆囊癌早期不易被发现,因此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中医治疗胆囊癌目前常常用于临床,可是中医治疗胆囊癌的效果好吗?

中医中药治疗胆囊癌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胆囊癌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抗肿瘤,可以起到稳定瘤灶,缓解症状,减轻手术、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中医认为胆囊附于肝,与肝相表里,凡气血郁积胆腑,湿热瘀结中焦,必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中清、通降。中医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经验是“胆病以肝求之,先通过辨证论治控制痛、胀、疸、热,随即回归健脾和胃,坚持人体气血通畅阴阳平衡,达到人癌和平共处,最终抑瘤消积”。所以中晚期胆囊癌的治疗,要以培补先后天之本,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实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中医治疗胆囊癌的效果是比较确切的,对于无法手术的胆囊癌患者以及西医治疗胆囊癌期间都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癌症网专家推荐治疗胆囊癌用药:健脾益肾颗粒、扶正消症胶囊等,在控制胆囊癌术后复发、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提高胆囊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上效果显著。单纯服用可抑制肿瘤,延长带瘤生存的生存时间。

胆结石不治疗的后果

1、当胆囊结石堵塞了胆囊管或胆囊炎胆总管后引起急性胆绞痛,胆囊炎剧烈时难以忍受,胆囊癌并牵扯至右背痛,胆结石的危害伴有高热、胆囊炎寒战、恶心、胆囊癌呕吐,甚至血压下降、胆囊癌烦燥不安、休克、胆囊癌昏迷危及生命。

2、胆囊结石还可造成十二指肠或胆囊结肠胆囊炎而危及机体。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癌密切相关,胆结石的危害因为结石是胆囊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胆管结石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对胆囊的长期刺激胆囊炎可引起胆管壁黏膜的炎性改变胆囊炎至黏膜细胞异常增生,胆囊癌导致癌症的发生,胆结石的危害国内外报道,胆囊炎 96%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均伴有胆结石。

3、胆囊结石可导致胆囊疽或穿孔,胆结石的危害引起腹膜炎危及生命。

4、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炎对人体组织所造成的后果胆囊癌是比较严重的,胆结石的危害主要是可引起肝胆化脓性炎症和胆囊炎梗阻造成的肝实质病变,胆囊癌导致肝脏纤维化,胆结石的危害最终导致肝硬化。患有胆囊结石的老年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也是很危险的信号。

5、胆囊结石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心律失常、胆结石的危害感染性休克、肝脓肿、胆囊癌胆道出血、胆囊炎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症等,胆囊癌还可诱发糖尿病。

胆囊息肉有什么特殊的症状

胆囊息肉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目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以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进步。

得了胆囊息肉的症状是什么?专家介绍说:

1,部分胆囊结石病人,同时合并内科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若急性发作,可使原有全并症加重,病死率增加。

2,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发热等。还可能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胆囊壁霈死、穿孔、继发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等。

3,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有密切关系。胆囊通过吸收、分泌和蠕动等功能发挥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的作用。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病变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先行手术治疗,以杜尽癌症的发生。

胆结石严重吗

胆结石严重吗?

胆结石是很严重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早预防胆结石尽早治疗胆结石。

1、 胆结石严重吗?引起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发热等。还可能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2、胆结石严重吗?部分胆囊结石病人,同时合并内科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若急性发作,可使原有病症加重,病死率增加。

3、胆结石严重吗?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有密切关系。胆结石与胆囊癌密切相关,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对胆囊的长期刺激可引起胆管壁黏膜的炎性改变至黏膜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癌症的发生,国内外报道,96%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均伴有胆结石。

4、胆结石严重吗?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如何预防胆囊癌

要定期的做检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戒酒,少食烧烤、高脂肪及高热量食品。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于劳累等。胆囊息肉患者无论有症状与否,都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延误病情是有可能引发胆囊癌的,尤其是肿瘤性胆囊息肉的病变。此外,平时要补充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E能减少胆囊癌发病的危险;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治疗急性胆囊炎,避免其转为慢性。对于胆囊癌的预防,生活中可多吃具有抗胆道、胆管癌作用的食物,如鸡肫、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荞麦、绿豆、油菜、香椿、芋艿、葱白、苦瓜、百合、马兰头、地耳、鲤鱼、水蛇、虾、泥鳅、海蜇;多吃具有利胆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胡桃、芝麻、金针菜、海参。忌动物脂肪及油腻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霉变、油煎、烟熏、腌制食物。忌坚硬、粘滞不易消化食物。同时,适当运动,维持适当的体重,也可减少发生机率。吸烟也是引起胆囊癌的重要因素,戒烟是减少胆囊癌症的唯一选择。接触一些化学物质也会增加胆囊癌的机会。

相关推荐

导致胆囊癌高发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一、胆囊癌与胆结石有着密切关系,欧美国家病人合并胆囊结石很多,从胆结石角度看,胆石症患者中有很多合并胆囊癌。还有研究显示,胆结石患者比无结石者的发病危险性增加4~5倍,胆结石发作年龄越早发病的危险越大;胆结石直径大于1cm者胆囊发病的危险性要比直径小于1cm者大10倍。 二、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癌有一定的关系,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和癌症往往合并存在。胆囊黏膜经化生、增生或息肉样变可演变成原位癌。有研究显示,胆囊不典型增生到晚期癌的进展时间大约为15年。 三、导致胆囊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哪些?胆囊腺瘤分为乳头状腺

胆囊癌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根据肿瘤的病程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1.胆囊息肉样病变:早期的胆囊癌主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相鉴别,胆囊癌的直径均大于1.2cm,蒂宽,胆囊壁增厚,至于胆囊的腺瘤性息肉恶变与良性腺瘤的鉴别则很困难,因考虑胆囊腺瘤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均应手术切除,故不影响外科治疗决策。 2.胆囊结石:国内的胆囊癌患者,约有57%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常有较长时间的胆道疾病症状,此类病人最容易被忽略,或将胆囊癌所引起的症状用胆囊结石来解释,在鉴别诊断上主要对老年,女性,长期患有胆囊结石,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腹痛症

中药治胆囊癌

中药治疗胆囊癌现在比较安全的调理方法。一般的癌症治疗不管放疗和化疗都有很多危害的。用中药可以配合治疗一下。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服中药治疗,通过中药杀死癌细胞,消除肿瘤,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消除癌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从根本上使人体不再产生癌细胞,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中药治疗胆囊癌中药方:柴胡10克、制半夏10克、黄芩10克、广木香10克、枳实10克、广郁金10克、茵陈30克、蛰虫10克、桃仁10克、水蛭6 克、白花蛇舌草30克,虎杖12克、生大黄10克(后下)。若胆道继发感染,证见高热不

胆结石会引发什么疾病

1.胆结石可能会癌变,胆结石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胆结石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高峰年龄在6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

为什么胆囊癌会误诊

因为胆囊癌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与遗传因素、胆石症及橡胶、汽车职业相关。在全球,智利的胆囊癌发病率最高,我国发病率最低的国家。再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无什么症状,谁也不会无故去医院做B超检查有无胆囊癌,所以早期无症状这个陷阱,胆囊癌易误诊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晚期癌细胞浸润胆囊周围器官组织和腹腔的淋巴结成结节状,外科手术难以切除清理干净,而且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都不敏感,效果不好,预后差,以至于5年成活率低于5%。胆囊癌多发生在胆囊底部,占60%,发生于胆囊体部为30%,胆囊颈部为10%,多属于腺癌。胆囊癌

胆囊癌饮食四大原则

1.胆囊癌患者应多吃易 消化吸收并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包括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不但有提高癌症患者机体抗癌能力的作用,还有调整癌症患者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2、胆囊癌患者应进食适量的糖类,以便为机体补充足够的热量。含糖丰富的食物包括蜂蜜、马铃薯等。必要时,病人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的方法来纠正低血糖。 3、胆囊癌患者应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及芥菜等。 4、胆囊癌患者应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A有阻止细胞恶变和防止癌细胞扩散的作用;维生素

胆囊癌可以治好吗

胆囊癌发生于胆囊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对于胆囊癌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希望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就胆囊癌能治好吗?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胆囊癌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这并不等于得了胆囊癌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不少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胆囊癌能治好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身体机能。 胆囊癌能治好吗?对于早期胆囊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早期胆囊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胆囊癌的手术切除。胆囊切除术早期胆囊癌的主要手术方式,经手

胆囊炎对身体危害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而胆囊炎对身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胆囊炎结石还可造成十二指肠或胆囊结肠胆囊炎而危及机体。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癌密切相关,胆结石的危害因为结石胆囊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胆管结石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对胆囊的长期刺激胆囊炎可引起胆管壁黏膜的炎性改变胆囊炎至黏膜细胞异常增生,胆囊癌导致癌症的发生,

胆囊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胆石症与慢性胆囊炎: 在国外有70%-90%的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同时存在,在结石手术切除胆囊后,可发现1.5%-6.3%有胆囊癌存在;同时发现结石直径越大,发病率越高,结石直径30mm的发病率分别直径小于10mm的2.4和10倍。有人认为胆汁中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在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特殊厌氧菌校形芽胞杆菌感染时,可演变成致癌物质如甲基胆直等。可能刺激胆囊粘膜产生癌症的原因之一。 2、胆囊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症: 胆囊原位癌和19%的浸润癌组织内有腺瘤成分,只提醒二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很多资料已公认胆囊腺

预防胆囊癌从平日饮食做起

胆囊癌这个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危害,我们为了让我们自己远离胆囊癌这个疾病我们费了很多的心思,为了让我们大家能够对胆囊癌这个疾病进行认识,并且能够做好预防工作,我们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胆囊癌如何预防。 目前很多临床外科资料显示,患胆囊癌病人比从前明显增加。预防胆囊癌,首先要从预防胆囊结石开始,因为已有数据显示:80%的胆囊癌病人伴有1年到20年不等的胆囊结石病史。为何胆囊结石容易转变成癌症呢?因为,胆结石及其致导致的胆汁排泄不畅的刺激,容易引起胆管或胆囊壁细胞的异常增生与恶变。我国又一个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