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铁贮存正常但其利用有缺陷,因此病人常见贫血;若服用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引起胃肠道出血,则更会引起贫血。

(2)白细胞 疾病活动期稍增多,少数病人有嗜酸性细胞的升高。

(3)血小板 在疾病活动期略有增高。

(4)血沉 活动期增快。

(5)c反应蛋白 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升高,在缓解期下降,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6)免疫方面 早期出现免疫球蛋白m(lgm)增加,以后免疫球蛋白g、a(lgg、lga)均升高,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该病的病程或阶段,以及类风湿因子滴度无关。总补体、补体c3在严重病例可下降。

(7)类风湿因子 80%左右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液中呈阳性。类风湿因子滴度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类风湿因子滴度越高出现越早,病变有逐渐中重的趋势,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8)抗核抗体 在10%—2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似的抗核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的是,这些抗核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m型,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其部分抗核抗体属免疫球蛋白g。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病的抗核抗体滴度一般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

2、滑液检查

呈混浊草黄色浆液,白细胞计数(2—7.5)×109/升,约50%—70%为中性粒细胞。补体水平常有降低,类风湿因子一般阳性,黏蛋白凝固试验块松散。

3、活组织检查

必须排除其他疾病时,可取滑膜活组织检查;类风湿结节也可进行活组织检查证实。

关节镜检查虽然使用简单,损伤又小,但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价值有限。

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的区别

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实验室检查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治疗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都是风湿免疫性疾病,但它们是有根本的区别:

1.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2.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

3.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4.实验室检查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5.治疗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6.预后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

临床上莱姆病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本病需与多种其他病因引起的皮肤、心脏、关节及神经系统 病变如风湿热、多形性红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鉴别。实验室 检查亦需与梅毒等其他螺旋体感染相鉴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1、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2、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3、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4、实验室检查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5、治疗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6、预后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1、发病情况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2、病因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3、症状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4、实验室检查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5、治疗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关节炎和风湿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实验室检查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治疗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预后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活动分级

Ⅰ级:关节功能完整,一般活动无障碍。

Ⅱ级:有关节不适或障碍,但尚能完成一般活动。

Ⅲ级:功能活动明显受限,但大部分生活可自理。

Ⅳ级:生活不能自理或卧床。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

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实验室检查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治疗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检查

血沉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经常做的一项检查。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期血沉增快。因此,血沉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的一项实验室指标。患者病情恢复时,血沉可以下降。但是临床观察说明,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等症状和体征改善的同时,血沉可以下降(不一定降至正常),但另有部分患者尽管临床上关节症状已完全消失,而血沉仍不降,并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各个患者不同的临床情况、不同的并发症及不同的药物治疗等因素都有关,既不能简单说血沉增快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一定处于活动期,也不能说血沉不快的患者绝对没有病情活动。关键在于医生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和仔细分析。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大都能成功地从阴道分娩。然而如果当病人的髋关节受到限制,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发生融合或骨盆出口狭窄时,必须考虑剖腹产。分娩过程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因此,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医务人员应倍加关心。

目前资料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然而母亲患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抗ssa阳性,可导致新生儿狼疮。约百分之七十的类风湿关节炎妇女在妊娠期间病情可以改善,大部分在妊娠3个月病情缓解。尽管如此,妊娠期间病情仍会出现波动,而且大部分妊娠期间病情稳定的病人,多在分娩后复发。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时的关键是如何用药的问题。

通过全面的解答,想必你们对如何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了深刻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生活,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多去户外运动运动。

相关推荐

风湿性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抗链O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80%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杭链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抗链O增高外,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一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 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个症状,早上起来患者会发现关节不灵活,起床活动后晨僵减轻或消失。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关节肿痛,还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发烧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活动分级 Ⅰ级:关节功能完整,一般活动无障碍。 Ⅱ级:有关节不适或障碍,但尚能完成一般活动。 Ⅲ级:功能活动明显受限,但大部分生活可自理。 Ⅳ级:生活不能自理或卧床。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发病情况不同:

风湿关节炎诊断是怎样的

风湿性关节炎检查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常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 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价明显升高,咽拭培养阳性和血白细胞增多等,抗链(抗链球菌溶血素)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将近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有抗链增高的情况,通常在1:800以上,当然,风湿性关节炎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风湿性关节除了抗链增高外, 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

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抗链O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80%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杭链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抗链O增高外,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一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沉、血球计数、血生化正常,热凝集试验阳性。10%-30%患者甲状腺外形显示功能减退。可用滑液检查进行退变性关节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鉴别,当急性炎症反应,关节蓄积大量液体时,关节液检查与正常滑液相同。此时,关节液清亮透明微黄、粘性,不形成凝块。细胞计数正常60-3000,主要由单核细胞构成。糖浓度与血相同,蛋白含量不超过5.5g/100mL。相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液在静置情况下是稀薄、混浊和有凝块的液体。Ropes试验阳性,而骨性关节炎却是阴性。细胞计数常增高3000以上,主

手指关节痛要查风湿吗

1、手指关节痛要查风湿吗 手指关节痛需要查风湿,因为风湿病是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手指关节疼痛的,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确诊,这样才能及时进行治疗,避免风湿加重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手指关节疼痛一般为风湿性关节炎,此疾病是指外景环境因素、异质性因素、系统性、免疫紊乱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素导致对称性多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侵犯的关节部位也许一开始比较少,最后通常有五个关节以上。如果没有积极就诊或用药的话,除了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外,更可能进展到骨头破坏、关节变形甚至残障。 手指关节痛要查风湿吗 2、手指关节痛做哪些检

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介绍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后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 临床表现多以疼痛为主,受累关节局部无红肿热的炎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沉大多数正常,抗链“O”及类风湿关节痛因子均为阴性,故本病有别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根据本病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认为风寒湿邪是形成风关痛的病因,它应该是一个独立性疾病。 通过二十年来的临床观察,多数学者认为这个命名比较确切,在临床上便于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进行鉴别,有其实

节风湿性关节炎怎么进行实验室检查

抗链球菌溶血素0 (简称抗“0”),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 出现的一种抗体,80%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0”增高,常在1 : 800以上,病 情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抗“〇”增高外,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10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 高达80%〜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②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 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mm/h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mg/L

髋关节疼痛的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髋部疼痛和僵硬,往往在晨起下地负重时疼痛明显和长时间僵硬感(10分钟以上),临床常见女性患者,X线片检查可见股骨头保持圆形,但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严重患者股骨头关节面及髋臼侵蚀,实验室检查风湿指标及血沉均出现异常改变。

风湿性关节炎检查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常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价明显升高,咽拭培养阳性和血白细胞增多等。抗链(抗链球菌溶血素)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将近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有抗链增高的情况,通常在1:800以上。当然,风湿性关节炎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风湿性关节除了抗链增高外,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