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果的简介
沙果的简介
沙果,正名花红,又名海棠果(河北)、文林郎果(本草纲目)、林檎(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骤尖,边缘有极细锯齿。春夏之交开花,在枝顶伞形排列,花梗、花萼均有茸毛,花蕾时红色,开后色褪而带红晕。果实秋成熟,扁圆形,直径4-5厘米,黄或红色。普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黄河、长江流域和辽宁一带,生长于海拔50米至13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生山坡、平地和山谷梯田边,生食味似苹果,变种颇多,可用嫁接、播种、分株等法繁殖,是中国的特有植物。酸甜可口。
沙果属小乔木,高4-6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嫩枝密被柔毛,老枝暗紫褐色,无毛,有稀疏浅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初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灰红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5-5厘米,具短柔毛;托叶小,膜质,披针形,早落。伞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在小枝顶端;花梗长1.5-2厘米,密被柔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长;花瓣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8-13毫米,宽4-7毫米,基部有短爪,淡粉色;雄蕊17-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5),基部具长绒毛,比雄蕊较长。果实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厘米,黄色或红色,先端渐狭,不具隆起,基部陷入,宿存萼肥厚隆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伤寒沙门氏菌的简介
伤寒沙门氏菌是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引起伤寒的沙门氏属细菌。
引起伤寒的沙门氏属细菌。细菌杆状,周身鞭毛,能产生内毒素。内毒素注射到家兔静脉可引起类似人类的病变,如发热、白细胞减少等,大量注射可引起死亡。
对1987-1992年从苏州地区分离的591株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监测发现,1987-1988年耐药菌株流行后的4年间,伤寒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恢复了敏感性。对耐药菌株进行的质粒检测,结果转移,转化及除试验证明:伤塞杆的多重耐药性系一分子量为98.6Mdal的质粒所介导。
固力果简介
固力果奶粉简介
固力果奶粉是香港那边由ICREO音译过来的。1913年,小儿科医师小组抱着「为宝宝研制与母乳相近的奶粉」这样强烈的愿望开始着手奶粉研发,固力果(ICREO)奶粉一直保持此开发初衷经营至今。今天,格力高集团作为奶粉制造商,一直以严格的品质管理为本,追求生产理想的婴幼儿营养奶粉,制作接近母乳的奶粉。
固力果奶粉成分
调整食用油(精制猪脂,奶油,黄豆油,椰子油,椰子油酸),乳糖,乳清粉,脱脂乳粉,蛋白质浓缩乳清粉,乳寡糖,紫苏油,黄豆磷脂,塩化钙,维他命C,水酸化钙,炭酸水素钠,炭酸钾,牛磺酸,肌醇,硫酸第一铁,5胞核酸,硫酸锌,5尿核甘酸钠,泛酸,维他命E,烟碱酸氨基化合物,5 Adenyl acid,5 inosinate酸钠,5 guanylic酸钠,硫酸铜,维他命B1,维他命A,维他命B2,维他命B6,胡萝卜素,叶酸,维他命D3,维他命B12。
沙鸡科简介
沙鸡科为一小科。其种类色彩晦暗,外形似鸽,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见于非洲、中东及亚洲。沙鸡多为群栖性,聚大群于水源处饮水。营简陋巢于地面,雏鸟孵化出即可离巢。行走和飞行能力均强。中国有3种:西藏毛腿沙鸡、毛腿沙鸡、黑腹沙鸡。
文字沙鸡
分布在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和其他各盟的北部草原。鸟纲,沙鸡科。大小如鹌鹑,外形似鸽,喙短而弯曲。翅尖长,飞行极快。羽毛沙黄色,中间两根尾羽特别尖长,小腿上的羽毛又长又密,披及脚面,故又有毛腿沙鸡之称。雄鸟体长约40厘米,上体沙棕色,有黑色横斑。初级飞羽极长,末端呈丝状。雌鸟羽色相似,但头、颈和背部白色。都不生后趾,前三趾合生。常在开阔地带结大群觅食。主食种子。为不定性冬候鸟。肉可食,尾羽可供饰用。全区年产量约20万对,是自治区传统的出口物资之一。
鸟纲鸽形目沙鸡科鸟类的通称,俗称野鸡。体长23~43厘米。嘴基无软膜;翅端尖形;跗蹠被羽;后趾退化或全缺。该科有:毛腿沙鸡属和沙鸡属。毛腿沙鸡属有毛腿沙鸡和西藏毛腿沙鸡2种,中国均有分布。沙鸡属世界有14种,分布于非洲、欧洲和亚洲;中国仅有黑腹沙鸡1种,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天山地区繁殖,为新疆西部喀什一带的旅鸟。毛腿沙鸡体型大小似鸽子,体重约250克;头较小;上体沙棕色,杂以黑色横纹;翅膀长而尖;中央尾羽特长,成叉状;后胸有淡棕色带;腹部淡沙棕色,有一黑色块斑,脚和趾都被以较密的短毛,足3趾,脚底为垫状,被以细鳞,适于在沙漠中行走。栖息在沙漠和荒原,常大群在开阔地飞翔觅食,往往是低空疾速飞行。在新疆、内蒙古繁殖。在地面沙土凹处筑巢。卵椭圆形,每窝3卵。食物主要为各种植物种子和幼芽。尾羽长而尖,可作装饰品。
圣女果简介
樱桃番茄俗称很多,又叫袖珍番茄、迷你番茄,是番茄大家族中的一员。果形有球形、洋梨形、醋粟形,果色有红色、粉色、黄色及橙色,其中以红色栽培居多,由于它远远看上去像一颗颗樱桃,故此得名樱桃番茄;樱桃番茄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营养食品,尤其适合人们追求天然和健康的潮流。樱桃番茄外观玲珑可爱,含糖度很高,约7~8度,口味香甜鲜美,风味独特。
圣女果是健康饮食的一种蔬果,特别 深受现代人的追捧,也是幼儿营养以及孕妇们的最佳食品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吃圣女果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可以健脾胃、止渴、可以预小孩子得病以及牙龈出血等不适之症。每次吃圣女果的时候都要洗干净,并且购买的时候要选择硬实一点的,圣女果本身变软就说明不新鲜了,我们不要去购买。
形态特征: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侧根发生多,大部份分布于土表30厘米的土层内。植株生长强健,有茎蔓自封顶的,品种较少;有无限生长的,株高2米以上。叶为奇数羽状复叶, 小叶多而细,由于种子较小,初生的一对子叶和几片真叶要略小于普通番茄。果实鲜艳,有红、黄、绿等果色,单果重一般为10~30克,果实以圆球型为主;种子比普通番茄小,心形。密被茸毛,千粒重1.2~1.5克。
沙棘的简介
沙棘又名沙枣、醋柳果。沙棘可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用食物。沙棘产于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生于河边、高山、草原。
沙棘是唯一能生长在砒砂岩地区的植物,也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保价值最高的植物。沙棘完全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是世界植物群体中公认的维C之王,不但被中国中医药典和世界药典广泛入药,还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的植物。沙棘的根、叶、花、果、籽均可入药,特别是果实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人的身心健康不可少的多种维生素、享有“世界植物之奇”、维生素宝库之称。
沙爹酱的简介
沙嗲酱是盛行于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沙茶酱,原为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风味食品,印尼文为“SATE”(沙嗲),原意为“烤肉串”,因是其必用的一种调料复合味。它相当辛辣香咸,富有开胃消食之功效,调味特色突出,故传入潮汕广(州)地区后,经历代厨师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点,改用国内香料和主料制作,并音译印尼文“SATE”,称之为沙茶(潮语读“茶”为“嗲”音)酱。沙嗲酱色泽为橘黄色,质地细腻,如膏脂,辛辣味突出,咸味浓,略带甜味,同沙茶酱有明显的差别,而且香味的内涵和力度都与沙茶酱不同。因此在比较正宗的港式菜烹调中,“沙嗲牛肉”和“沙茶牛肉”这两款滑炒牛肉菜,应分别使用沙嗲酱和沙茶酱况汁。同时,它们各自配伍所用的调味品也迥然不同。沙嗲(滑炒)牛肉况汁时,必须先用洋葱末、红椒末和菠萝末煸香,再投入沙嗲酱,而且要配入三花牌淡奶及少许蚝油等以增其奶香鲜味,而沙茶(滑炒)牛肉况汁只要用蒜泥起香即可,也不必配淡奶,因酱味本已很合国人中口味。两者成品色泽和观感也有区别:前者淡橘红色,卤汁较细腻;后者淡褐色,卤汁中颗粒物较多。
沙司的简介
西餐菜式的变化,很多是使用了不同的沙司而引起。
热菜用的沙司又可分为浓、薄、稀、清四种。制作沙司以原汁牛肉清汤或鸡
清汤、蔬菜汤、牛奶、酸牛乳、油脂和醋为原料。近年来人们对高脂肪与蛋白质
的食用减少,而一些不含高脂肪、蛋白质的素沙司不断出现,进一步丰富了沙司
的种类。
各种沙司都含有可口芳香和不同颜色的原料,可以起到增强菜肴滋味、增加
美观色泽的功用,热沙司还可起到保温的作用。
常用的沙司有:奶油沙司(Bechame1 Sauce)、番茄沙司(Tomato Sauce)
、咖喱沙司(Curry Sauce)、色拉油沙司(Mayonnaise Sauce)、鞑靼沙司(T
artar Sauce)、千岛沙司(Thousand lsland Sauce)、白沙司(White Sauce)
、粉沙司(Pink Sauce)、蛋黄沙司(Yolk Sauce)、薄荷沙司(Mint Sauce)
、辣根沙司(Horseradich Sauce)、醋沙司(Vinegar Sauce)、苹果沙司(甜
)(Apple Sauce)、橘沙司(甜)(Orange Sauce)
沙棘果的简介
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是目前世界上含有天然维生素种类最多的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维生素C的含量远远高于鲜枣和猕猴桃,从而被誉为天然维生素的宝库。
沙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尤其是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沙棘还可以治疗烧伤、放射病、心脏病、青光眼等疾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吃沙果有什么好处
简介花红(学名:Malus asiatica),又名沙果(河北)、文林郎果(本草纲目)、林檎(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骤尖,边缘有极细锯齿。春夏之交开花,在枝顶伞形排列,花梗、花萼均有茸毛,花蕾时红色,开后色褪而带红晕。果实秋成熟,扁圆形,直径4-5厘米,黄或红色。普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一带,生长于海拔50米至1,3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生山坡、平地和山谷梯田边,生食味似苹果,变种颇多,可用嫁接、播种、分株等法繁殖,是中国的特有植物。营养价值【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82。克,蛋白质O.3克,脂肪O.8克,碳水化合物15.l克,热量69千卡,粗纤维0.9克,灰分0.2克,钙45毫克,磷9毫克,铁0.9毫克,胡萝卜素0.05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钾148毫克,钠0.9毫克,镁7.3毫克。药用价值1. 生津止渴 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食之有生津止渴,消食除烦和化积滞的作用。2.涩精止痢 沙果味酸涩而收敛,具有良好的涩精、上泻痢的作用,是泄泻下痢、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3.驱虫 沙果根水煎服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可治字寸白虫、蛔虫等所致疾病。4.明目 沙果的叶鲜用或晒干用,皆具有泻火明目,杀虫解毒的作用。可治疗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儿疥疮。【保健食谱】1.沙果汤 沙果(半熟者)10枚。将沙果洗净后切片,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煮取50O毫升。每次服1碗,l日2次,连果带汤,空腹时服下。此汤具有和胃化滞,止泻痢的功效。适用于肠炎或痢疾引起的腹痛、腹泻。2.沙果汁 沙果3枚。将沙果洗净后,去核捣烂,绞取其汁。每日2次,每次10毫升。此汁具有化积滞,止泻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泻痢之病症。3.沙果芡实汤 新鲜沙果50克,芡实30克。将沙果先净切开,加入芡实,再加水3碗,共煎煮成汤1碗,分2次1日服完。此汤具有涩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男子遗精滑世之病症。4.醋和沙果米 沙果5枚,白醋50克。将沙果洗净切十晾晒,烤干后研为细米,加入白醋调匀即成。每服1匙, 1日2次。此方具有行气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瘰病及羸瘦等病症
沙果的介绍
一、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4-6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嫩枝密被柔毛,老枝暗紫褐色,无毛,有稀疏浅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初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灰红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5-5厘米,具短柔毛;托叶小,膜质,披针形,早落。伞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在小枝顶端;花梗长1.5-2厘米,密被柔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长;花瓣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8-13毫米,宽4-7毫米,基部有短爪,淡粉色;雄蕊17-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 (-5),基部具长绒毛,比雄蕊较长。果实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厘米,黄色或红色,先端渐狭,不具隆起,基部陷入,宿存萼肥厚隆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二、生长习性
根系强健,萌蘖性强,生长旺盛,抗逆性强。喜光,耐寒,耐干旱,亦耐水湿及盐碱。适生范围广,在土壤排水良好的坡地生长尤佳,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
三、分布情况
产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新疆。适宜生长山坡阳处、平原砂地,海拔50-2800米。
四、品种分类
原产分布于北京延庆、昌平及河北怀来县。此品种变种较多,北京有早熟型和晚熟型两类;早熟型的又名甜沙红,别名胎里红沙果;晚熟型的又名笨沙果,别名酸沙果。
沙葛的简介
豆薯,[2] 别名芒光,沙葛、凉薯、土瓜,地萝卜,湖北、贵州大部分地方叫地瓜,海南则叫葛薯(又写作“葛藷”),福建等地称其为番葛(huan kua,义同外来特种加“番”表示),潮汕地区称其为力缚、网关。我国四川、湖北、重庆地区和台湾省栽培较多。
豆薯属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豆薯的块根肥大呈圆形、圆锥形,皮、瓤都是白色,无核,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生食,也可熟食,总之很好吃。种子及茎叶中含鱼藤酮(C23H22O6),对人畜有剧毒,可制成敌敌畏等杀虫剂。
豆科(Leguminosae)豆薯属一年生缠绕性草本。又名地萝卜、凉薯。以块根供食用。分布于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中国长江以南普遍栽培,以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湖北等地生产较多。
豆薯在北方也可栽培,但面积较小,属稀特蔬菜行列。
山芋与番薯,都是淀粉质很丰富的食品,品种相近,山芋是中国旧种,番薯是海外传来的新种。在形式上,山芋近圆形,番薯多长形。山芋较大,番薯较小。山芋味甜,番薯本身无味。《辞海》资料,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中所载的“甘薯”,据农学家丁颖考证,是薯蓣科的甜薯(Dioscorea esculenta)。但旋花科的番薯也被称作甘薯。按科目分,做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