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的症状
子痫的症状
先兆子痫的症状:
先兆子痫又叫子痫前期,发生在孕晚期,主要症状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
1、高血压。血压升高≥140/90mmhg是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血压缓慢升高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等;血压急骤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继续升高,≥160/110mmhg,会伴有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及血液系统功能障碍。
2、尿蛋白:在身体肿胀的同时,孕妇的血压升高,尿蛋白水平也很高,那么就很可能是先兆子痫。所以在产前检查要注意测量血压和尿液检查。
3、水肿:如果孕妇在孕晚期感到自己身体变得肿胀,就应该去看医生,这可能是你自己觉察得到的唯一症状。水肿可表现为显性水肿和隐性水肿。显性水肿多发生于踝部及下肢,也可表现为全身水肿,特点为休息后不消失,或突然出现,迅速波及全身甚至出现包括腹腔、胸腔、心包腔的浆膜腔积液。隐性水肿是指液体潴留于组织间隙,主要表现是体重的异常增加。
4、头晕、视力模糊:先兆子痫加重的表现有头晕、视力模糊、剧烈的头痛、上腹部和肋下痛,可能还会伴有恶心。
如果你有这些症状,就应该立刻去做一次产前检查。
子痫发病时的症状:
妊娠子痫在发病时,会出现突然昏迷的症状。具体表现:双眼上视,瞳孔放大,头向一侧扭转,牙关咬紧,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开始颤动,全身及手足抽搐,全身强直,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稍后苏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妊娠子痫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
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先兆子痫
一、先兆子痫的三大症状
先兆子痫的三大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它们出现的顺序不确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临床症状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物模糊、尿少、胎儿体重过轻或急性窘迫、凝血因子耗损及胎盘早期剥离等。
二、死亡率极高的先兆子痫
对患有先兆子痫的孕妇来说,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先兆子痫症症状严重时,胎儿的死亡率为10%~28%,胎儿早产率为15%。
先兆子痫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没有很好的解释。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管痉挛及水盐潴留。这些改变,减少了肾脏的滤过功能,胎盘血量的供应也减少,于是便产生了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肿现象,胎儿也有发育过小的情形。
孕妇脚冷是什么原因
怀孕期间,母体的血液会重新进行分配,特别是在初期,大部分血液都集中在子宫,四肢末梢的血流量略嫌不足。
在孕育胎儿的过程中,母体必须有足够的血流量,才能充分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若孕妇没有摄取均衡的营养及足够的水分,容易造成血液不足,有可能引发手脚冰冷。
水肿是孕妇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容易阻碍血液循环,如果再加上母体的血液量不足,有可能间接造成手脚冰冷。
若孕妇本身有贫血、子痫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因为血液量不足或血液循环较差而表现出此种症状。
癫痫症状
1、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醒后有短时间的头昏,烦躁,疲乏,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若发作持续不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者称大发作持续状态,常危及生命。
2、失神发作(小发作):突发性精神活动中断,意识丧失,可伴肌阵挛或自动症,一次发作数秒至十余秒,脑电图出现3次/秒棘慢或尖慢波综合。
3.单纯部分性发作: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历时短暂,意识清楚,若发作范围沿运动区扩及其他肢体或全身时可伴意识丧失,称杰克森发作(Jack),发作后患肢可有暂时性瘫痪,称Todd麻痹。
4、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精神感觉性,精神运动性及混合性发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明显的思维,知觉,情感和精神运动障碍,可有神游症,夜游症等自动症表现,有时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发生伤人,自伤等暴力行为。
5、植物神经性发作(间脑性):可有头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晕厥型或心血管性发作。
6、无明确病因者为原发性癫痫,继发于颅内肿瘤,外伤,感染,寄生虫病,脑血管病,全身代谢病等引起者为继发性癫痫。
子痫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子痫症状:先兆子痫(也称为子痫前期)以前也叫妊娠毒血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影响到5%~8%怀孕女性。你如果在怀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尿蛋白,就会被诊断为先兆子痫。这种病症大多数在37周后才开始有所表现,但也可以在怀孕的后半期、分娩时、甚至产后(一般是在产后24~48小时)的任何时间内表现出来。 在怀孕的前20周内也有可能发生先兆子痫,但这种情况很少见,比如怀有葡萄胎的孕妇。先兆子痫的病情轻重不等,发展有快有慢。缓解病情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宝宝娩出。
先兆子痫:为妊娠20周后出现血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伴有蛋白尿或水肿。
妊娠毒血症:是酮血症、酸中毒、低血糖和肝功能衰竭的综合症。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症状: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可见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尿量严重减少,呼出气体有酮味。死前可发生流产、共济失调,惊厥及昏迷等症状。血液学检查非蛋白氮升高,钙减少,磷增加,丙酮试验阳性。
病史中过去无慢性高血压、肾病及糖尿病史亦无抽搐发作情况,妊娠晚期有水肿、高血压和蛋白蛋情况,先有先兆子痫的症状,特别是初产妇、双胎妊娠及羊水过多等情况,先兆子痫的诊断一般不难肯定。如患者来院已发作过抽搐,注意了解子痫抽搐的典型表现,并量血压及体温,进行尿蛋白和肾功能检查,检查眼底,子痫诊断不困难。
癫痫症状
1、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醒后有短时间的头昏、烦躁、疲乏,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若发作持续不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者称大发作持续状态,常危及生命。
2、失神发作(小发作):突发性精神活动中断,意识丧失、可伴肌阵挛或自动症。一次发作数秒至十余秒。脑电图出现3次/秒棘慢或尖慢波综合。
3、单纯部分性发作: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历时短暂,意识清楚。若发作范围沿运动区扩及其他肢体或全身时可伴意识丧失,称杰克森发作(Jack)。发作后患肢可有暂时性瘫痪,称Todd麻痹。
4、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精神感觉性、精神运动性及混合性发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明显的思维、知觉、情感和精神运动障碍。可有神游症、夜游症等自动症表现。有时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发生伤人、自伤等暴力行为。
5、植物神经性发作(间脑性):可有头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晕厥型或心血管性发作。
6、无明确病因者为原发性癫痫,继发于颅内肿瘤、外伤、感染、寄生虫病、脑血管病、全身代谢病等引起者为继发性癫痫。
怀孕会引起哪些疾病
1、宫外孕
宫外孕指的是胚胎着床发育的位置不是在子宫内,而在子宫以外的,如输卵管、卵巢、腹腔等。这种胚胎除了因发育位置不对而无法健康成长之外,也会引起母体的病变及危害,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宫外孕的发生几率占所有怀孕的1%左右,其中95%的宫外孕的位置在输卵管。宫外孕的症状偏护腹部疼痛、不壮实出血、骨盆腔压痛、血压跌落及心跳变快、骨盆腔肿块。假使在怀孕6周时仍无法穿行腹部或阴道超声波看到子宫内的妊娠囊,且血液中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超脱,甚至有内出血现象,就可诊断为宫外孕。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可能在怀孕期间长大,对怀孕的影响包括肌瘤变性坏死、肌瘤扭转及直接干扰胎儿发育或阻碍生产等。这种疼痛通常来得突然,且痛点固定不动,属于局部疼痛。
3、卵巢肿瘤
怀孕期间,因卵巢肿瘤而导致的并发症也相当常见,这些并发症包括肿瘤扭转及肿瘤破裂等。怀孕的初期绝大多数的卵巢肿瘤都是良性,但是也有恶性肿瘤的存在。所以,如果怀孕时发现有卵巢瘤,一旦有绞痛、腹部不适、腹部异常膨大、腹水等情况发生时,必须尽快就医。
4、糖尿病
怀孕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1%~3%。可能原来即有糖尿病或怀孕时所分泌的大量女性荷尔蒙,黄体素与肾上腺皮质素会加强体内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导致血糖上升。
5、怀孕高血压
怀孕前或怀孕前12周出现高血压,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或妊娠后期之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或舒张压升高15,称为妊娠高血压。
6、子痫前症
若有怀孕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则称子痫前症。而子痫前症又合并抽搐则称之子痫症,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子痫症症状严重,胎儿死亡率为10~28%,胎儿早产机率为15%。子痫前症的3大症状: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它们出现的顺序并不一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临床症状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力模糊、尿少、胎儿体重过轻或急性窘迫、凝血因子的耗损及胎盘早期剥离等。
冬天孕妇手脚冰冷的原因
母体血液重新分配:怀孕期间,母体的血液会重新进行分配,特别是在初期,大部分血液都集中在子宫,四肢末梢的血流量略嫌不足。
饮食不匀衡:在孕育胎儿的过程中,母体必须有足够的血流量,才能充分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若孕妇没有摄取均衡的营养及足够的水分,容易造成血液不足,有可能引发手脚冰冷。
水肿的间接影响:水肿是孕妇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容易阻碍血液循环,如果再加上母体的血液量不足,有可能间接造成手脚冰冷。
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若孕妇本身有贫血、子痫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因为血液量不足或血液循环较差而表现出此种症状。
妊娠并发症
1. 妊娠高血压
【定义】怀孕前或怀孕的头12周出现高血压,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或妊娠后期的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或比舒张压升高15,称为妊娠高血压。
【影响】(1) 在母体方面:*妊娠高血压若控制得不好,可能会发生先兆子痫。
*胎盘早期剥离而必须提前娩出胎儿,胎儿早产后续问题多。
*妊娠高血压症状严重的话,胎儿死亡率约6%。
(2) 在胎儿方面:*在高血压的影响下,胎儿血流量异常,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获得的营养不足,体重也相对较轻,而有胎儿生长迟滞的问题。
*氧气供应不足,胎儿可能会出现窘迫的征兆。
【治疗】妊娠高血压发生时间越早,对胎儿的影响就越大。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首先应控制好血压,预防胜过治疗。
*一般来说要先控制饮食,不要吃太咸的食物。
*口服降血压药物。
*建议症状严重的孕妇住院治疗,以预防痉挛发生。
2. 先兆子痫
【定义】若有妊娠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皆有则称先兆子痫。
而先兆子痫又合并抽搐则称之子痫症,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
【危险性】子痫症症状严重,胎儿的死亡率为10%~28%,胎儿早产率为15%。
【症状】先兆子痫的3大症状: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它们出现的顺序不确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临床症状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力模糊、尿少、胎儿体重过轻或急性窘迫、凝血因子耗损及胎盘早期剥离等。
【原因】先兆子痫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没有很好的解释。
*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管痉挛及水分和盐分滞留。
*这些改变,减少肾脏的滤过功能,胎盘血量的供应也减少,于是便产生了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肿现象,胎儿也有发育过小的情形。
先兆子痫孕妈咪的生活准则
如果真的出现先兆子痫的征兆,准妈妈不宜过度慌张,应注意下列几点:
(1) 控制饮食:避免吃太咸的食物,如腌制品、罐头食品。
(2) 维持高蛋白饮食:每天摄取80~90克蛋白质,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
(3) 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为宜。
(4) 保持情绪稳定:建议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5) 自行监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压,以了解血压的变化,有异常就应立即就医。
(6) 严重者需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需住院,并以药物降血压,并监控用药后的状况。
3. 妊娠糖尿病
【定义】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为1%~3%。
【原因】可能原来就有糖尿病或怀孕时所分泌的大量雌性激素、黄体素与肾上腺皮质素会加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导致血糖上升。若具下列因素者应提早检查:
(1) 前胎糖尿病病史。
(2)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
(3) 曾产下婴儿体重超过4千克。
(4) 曾产下死胎或先天畸形婴儿。
(5) 反复性流产病史。
(6) 肥胖。
(7) 持续性阴道念珠球菌感染。
(8) 尿糖。
(9) 羊水过多。
(10) 预估胎儿体重过重。
【筛检方法】*怀孕24~28周之间。随即口服50克葡萄糖水。
*1小时后验血糖,若血糖数值超过7.8mmol/L,则须进一步做75克耐糖测试。
*75克耐糖测试须事前空腹。
*喝75克葡萄糖水前先抽一次血,喝下后一、二、三小时再各抽一次血。
*四次血糖数值中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超过标准,则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孕妇脚冷是什么原因
1、母体血液重新分配:怀孕期间,母体的血液会重新进行分配,特别是在初期,大部分血液都集中在子宫,四肢末梢的血流量略嫌不足。
2、饮食不匀衡:在孕育胎儿的过程中,母体必须有足够的血流量,才能充分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若孕妇没有摄取均衡的营养及足够的水分,容易造成血液不足,有可能引发手脚冰冷。
3、水肿的间接影响:水肿是孕妇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容易阻碍血液循环,如果再加上母体的血液量不足,有可能间接造成手脚冰冷。
4、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若孕妇本身有贫血、子痫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因为血液量不足或血液循环较差而表现出此种症状。
维生素可缓解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一种导致孕妇高血压、昏迷、尿蛋白的严重疾病,会因此而导致孕妇胎盘剥离、使得腹中宝宝无法成长发育、甚至死亡。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妊娠毒血症会恶化而导致“产前痉挛子痫症”。
一旦发生“产前痉挛子痫症”,孕妇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肢疼痛、焦虑等症状,最后会发生脑、肾、肝的内出血及严重的抽搐。
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糖尿病、高血压、过胖的孕妇、家族中有此病史、怀了双胞胎、或第一次怀孕的孕妇,发生妊娠毒血症的比例是5-10%。
听起来蛮吓人呢!准妈妈要如何做好日常保健才能预防这个状况呢?“美国医学会期刊”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只要靠“维他命C”就可以,你相信吗?
英国研究人员针对 161位孕妇进行研究,其中 113位曾经有过妊娠毒血症的并发症。在静脉注射维他命C之后,曾经有过妊娠毒血症的血流循环明显地改善了,显示出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维他命C也许可以作为治疗妊娠毒血症之功效。
本研究经费是由英国心脏医学会赞助,至于维他命C对妊娠毒血症的治疗原理还需要更多深入的探讨。有鉴于维他命C的治疗成本相当低廉,因此妇科专家将集中全力探讨,以解开妊娠毒血症的治疗对策。
希望当个健康准妈妈的您,可别急着服用维他命C药片唷!最好是每天喝一杯新鲜的柠檬汁或柳橙汁,或是多吃一点绿色蔬菜或菠菜,平常就该吃得营养均衡。更重要的是,怀孕期间一定要配合妇产科医师的指示,定期做好产前检查,注意体重的控制,每天都要适当地稍微运动,但是不要太累。怀孕期间才能一切平安!
孕妇可以吃巧克力吗
孕妇吃巧克力有以下几种作用:
1、舒缓心情
孕妇在孕期因为身体的原因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等心情。巧克力中含有的特殊物质能够帮助孕妇舒缓心情。并且这种特殊物质还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胎儿出生之后相比较其他婴儿可能会更加爱笑,生活情绪也会更加积极。
2、促进分娩
孕妇在产前吃巧克力能够帮助补充体力,帮助顺利分娩。巧克力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产生大量的热量以供孕妇顺利生产所需。
3、降低先兆子痫风险
巧克力中含有的可可碱是一种化学物质,食用纯度较高的黑巧克力其中可可碱含量低,能够帮助缓解孕妇在孕期出现的血压升高、水肿加剧、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先兆子痫症状,降低其发病风险。
因此女性在怀孕期间可以吃巧克力的,但是如果吃太多或者是不恰当食用了巧克力也可能造成胎儿发育的异常,所以要注意控制用量,最好控制现在50克左右。
子痫应该如何护理
子痫护理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为痉。妊娠而发者,名子痫。”亦名子冒、子晕、妊娠痉、妊娠风痉、风痉、妊娠痫症、儿晕、儿风、儿痉、胎风。症见妊娠期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双目直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等,少时自醒,醒后又复发的病症,此又称子痫发作。而在发作之前,每见剧烈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四肢震颤、下肢浮肿等,为子痫先兆,应预防子痫发生。此症多由平素肝肾阴虚,孕后聚血养胎,阴血益虚,阴虚阳亢,导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引动心火,风火相扇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滋阴清热。方用羚羊角散,或天麻钩藤汤。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目吊口噤者,治宜清热涤痰,上方加竹沥、胆南星;若抽搐不止,昏不识人者,配合针灸急救,抽搐不止,针曲池、承山、太冲;昏不识人,针人中、内关、百会、风池、涌泉;牙关紧闭,针下关、颊车。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本病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子痫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小时内,被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痛和产后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1.本病发生特点:
①35岁以前的初产妇;
②双胎或三胎妊娠;
③孕期劳动姿势多为坐或站立劳动者;
④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⑤矮胖孕妇体重指数>0.24);③母亲有妊高征史者;
它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死亡危险。
2.先兆子痫-概要
指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者称为先兆子痫。中医认为,多因孕妇脏气本就虚弱,加之妊娠,以致精血不足,肝阳偏旺,上亢为患。
3.先兆子痫-相关介绍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指妊娠24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并兼有头痛、眩晕、呕吐、上腹不适、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痫。宜滋益肝肾,平肝潜阳,用钩藤汤(《证治准绳》:杜仲、牛膝、菊花、黄芩、桑寄生、白芍、天麻、钩藤、蝉退);若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而发生水肿者,宜健脾利湿消肿,用茯苓导水汤;若肝郁化热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者,宜清热平肝潜阳,用羚羊钩藤汤。
4.妊娠合并痫病:
妊娠前即有痫病发作史,无高血压及蛋白尿,血液检查亦正常,脑电图检查有特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