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拔罐用多少度的酒精 酒精拔罐的方法

拔罐用多少度的酒精 酒精拔罐的方法

1、用75%浓度的酒精棉球擦拭需要拔罐的体表。在需要拔罐的皮肤表面涂上一些润滑的药物或液体。润滑的药物根据所需的治疗效果不同,会选用不同的药物。此次使用的是紫草油,具有活血的功效。

2、将95%浓度的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玻璃罐中,瞬间拿出,将火罐吸附于体表,手握罐体,循着经络来回拉动。走罐之后如果身体有问题会在走罐的部位留下成片的痧痕,如果没问题一般就是罐印,很快就会褪去。

痤疮拔火罐有用吗 痤疮拔火罐具体操作方法

1.大椎穴梅花针叩刺后拔罐:先局部消毒,用梅花针在最痛除叩刺至皮肤微出血,然后立即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

2.曲池梅花针叩刺后闪罐法:先局部消毒,用梅花针在最痛除叩刺至皮肤微出血,然后立即加用闪罐。

3.阳白穴用闪罐法:选好部位后,用镊子夹住一个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2圈后再抽出,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然后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拔上起下,以皮肤潮红为度。

4.膈俞,肝俞穴刺络拔罐:要注意严格消毒,操作者先用酒精将手消毒后,再把穴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针点刺穴位后,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观察出血量,待出血量满罐口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钟,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高血压拔罐拔哪里 高血压拔罐的操作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用小抽气罐吸拔印堂穴,注意不要吸拔过紧,以患者耐受,不感觉难受为宜;

肝俞,肾俞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用刺络拔罐法,用酒精,碘酊消毒手,穴位和罐具,用三棱针点刺穴位后,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待出血量满罐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钟;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三阴交,太冲,行间等穴要选取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

关元闪罐:选好穴位后,用镊子夹住一个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两圈抽出,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然后立刻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拔上起下,以皮肤潮红为度。

拔罐用多少度的酒精

拔罐一般用95%的酒精。

拔火罐使用酒精就是使其燃烧消耗罐内的氧气产生负压,使火罐能吸附在身体表面。医用酒精常见的就是95%和75% 2种,75%酒精是用来消毒的,虽然也能点着,但火力不足,拔得罐力量不够,95%的酒精火力足,拔的结实。原理就是相同容积容器,95%酒精燃烧较75%的耗氧更快,更容易形成负压。

​老人拔罐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拔火罐时,不要用镊子夹酒精棉球,要用止血钳。老年人的动作协调性较差,甚至有帕金森、心脑血管后遗症的手抖症状,镊子夹东西时需要手部一直用力,稍一松劲便会脱落。而具有特殊咬合构造的止血钳夹酒精棉球时,只需稍微用一下力就可将棉球夹紧并持续保持这一状态。

老人拔火罐时,注意拔罐时间不宜太久。这是因为老人耐受度差,拔罐时间不宜太长,以10~15分钟为宜。起罐时,不能直上直下拔,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拇指、食指向下按压罐口皮肤,当罐子的负压消失时,罐子不拔自掉。

拔火罐养生不仅时间有讲究,蘸酒精的棉球应选择圆形的,毛刺太多、形状不规则的棉球应禁用,以免棉球在进入瓶内时碰到瓶口的内壁上,烧到接受拔罐保健的人。

酒精应选择95%的,有些人用止血钳蘸酒精的时候,总是将棉球与酒精充分结合。这样做并不好,万一引燃后的酒精棉球向下滴酒精,有可能伤到接受拔罐的人或引起火灾,如果酒精顺着止血钳向下流的话,也有可能伤到施罐者。

老年人在蘸酒精时,只需将棉球的一半浸入酒精内即可,棉球强大的吸附力也可使另一半充满酒精。点燃酒精棉球后,左手持罐,将罐口向下与水平呈45度角,在接近瓶底处绕一周后取出,并将罐子迅速轻放在拔火罐。

拔罐用95度酒精还是75度酒精 拔罐用什么罐拔最好

生活中可以用来拔罐的罐有很多种,比如玻璃罐、塑料罐等,建议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选择。

其中玻璃罐是利用天然耐热玻璃制作而成,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内部的变化,但缺点则是导热快、易烫伤,很容易破损等。

而塑料罐一般是由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工程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因为并不是很耐热,所以一般搭配的是抽气装置,即将内部的气体抽出以起到负压的环境,优点是简单方便,不容易被烫伤等,缺点则是没有火罐的温热刺激。

常见的拔罐方法有几种

常见的拔罐方法主要分为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贴棉法、瓶盖法以及刺血拔罐法这六种,不同的方法,其操作方式以及功效也是不同的,具体情况来看下文下文介绍吧。

"(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

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闪火法的优点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

(3)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4)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5)瓶盖法:准备啤酒瓶盖一个,中放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此法适用于俯卧、仰臣大面积的部位上。如果四肢放平,在肌肉丰厚部位放稳瓶盖,亦可使用。

(6)刺血拔罐法:适应于疖肿疮痈。方法是:先在局部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然后用已消毒的细三棱针在患部浅刺两下放出脓血,马上用门火法将玻璃火罐拔上。如脓血渗出不多,再拔一、二次。刺时要躲开大血管。本法优点,排除脓血及炎性渗出物,消肿止痛,防止扩散。"

温馨提示:拔罐一定要对症下药,有些人适合有些人不合适,一定要注意拔罐中的一些细节的知识,这样有主意拔罐顺利的进行,可能在这期间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发生,大家不要着急,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平时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拔火罐的五种方法

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是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点燃后,在罐内快速绕1~3圈(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2.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注意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

3.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

4.投火法:是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适宜于身体侧面横拔。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置于应拔的部位,然后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于瓶盖或酒盅内,将罐迅速扣下。以上拔罐法除闪火法外,均应防止灼伤皮肤。每次一般留10~15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起泡时,若罐吸附过强,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次,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中暑拔罐怎么拔 中暑拔罐治疗操作方法

1.吸拔印堂穴:用小抽气罐吸拔印堂穴,不要吸拔过紧,以患者能耐受,不感觉难受为宜。

2.大椎穴,委中穴刺络拔罐:用酒精将手消毒后,再将穴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针点刺穴位后,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满罐口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钟,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3.合谷拔罐:选取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选好部位后,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

4.关元闪罐:选好部位后,用镊子夹住一个酒精棉球,点燃后再罐内绕两圈抽出,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然后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以皮肤潮红为度,

5.曲泽拔罐:先局部消毒,用梅花针在患处叩刺至皮肤微出血,然后马上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拔罐用多少度的酒精 酒精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前需用钳子夹紧棉球沾取酒精点火。一般来说,医院会选择一点就着的95%医用酒精,但在家拔罐时选择火力较小的75%酒精才不易造成烫伤、烧伤。拔罐初学者,棉球最好做得小一点,并一定选用带“锁扣”的医用止血钳,以牢牢抓住着火的酒精棉球,防止棉球不小心掉落烫伤皮肤。此外,棉球沾取酒精后要将多余的酒精挤干,否则点燃后酒精会夹着火焰滴落引起烧伤。

温罐时先将酒精棉球点燃,再将夹着酒精棉球的钳子伸进罐中晃几晃后撤出,迅速将罐施于要治疗的地方。操作时讲究动作要快,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另外,钳子应伸进罐里2/3的地方,才能把空气排空,效果也最好。若钳子太短或与罐口靠太近,就容易把罐口边缘烧热,或让罐口沾上酒精。这时如果把罐施于皮肤,立马会烫起一圈血泡。

留罐不宜久,一般3到5分钟最合适。若留罐时间太长,皮肤容易起泡、出血。尤其糖尿病病人起泡难消易留疤,甚至会引起感染,更要注意。此外拔罐的次数也可因人而异,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拔火罐能治咳嗽

拔火罐能治疗咳嗽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拔火罐的五种方法

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是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点燃后,在罐内快速绕1~3圈(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2.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注意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

3.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

4.投火法:是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适宜于身体侧面横拔。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置于应拔的部位,然后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于瓶盖或酒盅内,将罐迅速扣下。以上拔罐法除闪火法外,均应防止灼伤皮肤。每次一般留10~15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起泡时,若罐吸附过强,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次,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荨麻疹拔罐可以治愈嘛 荨麻疹拔罐操作方法

1.曲池梅花针叩刺后拔罐:先局部消毒,用梅花针在最痛处叩刺皮肤微出血,然后马上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

2.委中穴留罐:病人俯卧位,可选取中等大小的罐具,火罐和抽气罐均可,原则上留罐10-15分钟,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孩童或皮肤细嫩者可适当减少留罐时间。

3.膈俞刺络拔罐:先将手用酒精消毒,再把穴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针点刺穴位后,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满罐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钟,起罐后,穴位要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4.血海刺络拔罐:方法同膈俞拔罐相同。

​老人冬季拔罐要注意哪些

拔罐非常的简单,有基本的工具都可以拔罐,但是有很多的事项是需要注意的,很多的家庭都会选择拔罐,部分老年人也是很喜欢拔罐。

闪罐是什么呢?也就是通过酒精棉球燃烧使瓶内产生负压,这样可以有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效果。

不要用镊子夹酒精棉球,要用止血钳。老年人的动作协调性较差,甚至有帕金森、心脑血管后遗症的手抖症状,镊子夹东西时需要手部一直用力,稍一松劲便会脱落。而具有特殊咬合构造的止血钳夹酒精棉球时,只需稍微用一下力就可将棉球夹紧并持续保持这一状态。

为了缓解腰痛症状,马大爷在家里拔罐,考虑到既然拔上了,就多待一会儿,效果不是更明显嘛。30分钟后,老伴给他取下罐子时,老人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已经不能下床活动,而且因为长时间拔罐,走路的幅度稍微一大,拔罐的部位就疼痛得厉害。可见,拔火罐时间越久,不利于身体健康及养生。

为什么老人拔火罐时间不宜太久?这是因为老人耐受度差,拔罐时间不宜太长,以10~15分钟为宜。起罐时,不能直上直下拔,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拇指、食指向下按压罐口皮肤,当罐子的负压消失时,罐子不拔自掉。

拔火罐养生并不是简单的拔罐就可以的,对于拔罐的工具也是有很多的要求的,蘸酒精的棉球应选择圆形的,毛刺太多、形状不规则的棉球是不允许使用的,如果有毛刺的话在进行拔罐的时候就会烧到患者。

酒精应选择95%的,有些人用止血钳蘸酒精的时候,总是将棉球与酒精充分结合。这样做并不好,万一引燃后的酒精棉球向下滴酒精,有可能伤到接受拔罐的人或引起火灾,如果酒精顺着止血钳向下流的话,也有可能伤到施罐者。

再次提醒,我们的老年人在蘸酒精时,只需将棉球的一半浸入酒精内即可,棉球强大的吸附力也可使另一半充满酒精。点燃酒精棉球后,左手持罐,将罐口向下与水平呈45度角,在接近瓶底处绕一周后取出,并将罐子迅速轻放在拔火罐。

正确的拔罐方法

正确的拔罐方法

火罐法

(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

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闪火法的优点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

(3)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4)贴棉法: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5)架火法: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拔罐的小方法

水罐法:

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抽气法:

先将青、链霉素等废瓶磨成的抽气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着。

拔罐的应用

单罐: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多罐: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闪罐:

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病例。

留罐:

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推罐:

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有哪些常用的拔火罐方法

1、罐的种类:

临床上常用罐有三种:玻璃罐、竹罐、陶罐。

2、拔罐的方法:

①火罐: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个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绕一圈后,迅速退出,快速地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简便安全,不受体位限制,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2)投火法: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扣于施术部位。

(3)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4)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其内,置于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将制度迅速扣下。

②水煮法:先将配制好的药物放在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清水煮成适当的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5分钟左右,用镊子取出竹罐,倒干罐内药液,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本法配合药物加强疏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痛和某些软组织病证。所使用的药物多为疏风活血通络的中草药。

3、起罐:

拔罐时,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4、特殊用法:

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火罐还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①走罐:亦称推罐。即先在施术部位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润滑油,再用上述方法将罐拔住,然后医生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以及病变部位,往返推动,至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此法适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②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或充血为度。

③刺络拔罐: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

相关推荐

拔火罐如何操作才正确

火罐的使方法 投火法 小纸条点燃上端,迅速投于罐内,在火旺时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入。 贴棉法 将1厘米见方的脱脂棉一块,浸酒精后贴于罐内壁上中段,点燃后速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入。 闪火法 止血钳或镊子挟干棉球古裹紧,沾95%酒精点燃后,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速将罐子罩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 滴酒法 在罐子内壁上中段滴1--2滴酒精,再将罐子横侧翻滚一下,使酒精均匀附于罐壁上,点燃酒精后,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架火法 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约两厘米左右,放在

荨麻疹民间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 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 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疗效:拔罐1天,有效率达96.1%。 药酒疗法 处方:薄荷、苦参各30克,樟脑10克,白酒600毫升。 法:药浸酒内7天后,去渣滤酒,加入樟脑粉混匀,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日3次。

老人拔火罐 时间以10-15分钟最养生

目前市场上罐的种类很多,有火罐、气罐等;拔罐的方法也很多,有闪罐、走罐等。从火罐不易坏、闪罐较易操作的角度考虑,老年人更适合拔火罐,而且闪罐要好于走罐。 所谓闪罐,就是通过酒精棉球燃烧使瓶内产生负压,从而达到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作。 不要镊子夹酒精棉球,要止血钳。老年人的动作协调性较差,甚至有帕金森、心脑血管后遗症的手抖症状,镊子夹东西时需要手部一直力,稍一松劲便会脱落。而具有特殊咬合构造的止血钳夹酒精棉球时,只需稍微一下力就可将棉球夹紧并持续保持这一状态。 为了

拔罐起水泡了怎么处理 怎么避免拔罐起水泡

1、涂水:部分患者在拔罐后有水泡是由于温度过高烫伤引起的,所以为了避免烫伤引起的水泡,可以在被拔罐的地方涂抹水分,这样可以达到剧本降温,保护皮肤的作。 2、注意拔罐方向:在酒精棉球去除罐内空气时,注意火焰要朝向罐底,切不可烧着罐口,同时注意罐口不要沾上酒精。 3、注意留罐时间:为了避免拔罐起水泡,一定要注意留罐时间,通常来说5-10分钟左右为宜,留罐时间太长也容易引起水泡的形成。

常见的拔罐方法有几种

(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2)闪火法: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 使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

秋天适合拔火罐吗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罐的消毒:一般采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体,即可起到消毒作。消毒后的罐可以干棉球擦干,或者自然风干后使。 2、点火的方法:一般选闪火法,一手拿点火棒,一手拿罐,把点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过多,防止点燃后酒精滴下)点燃,迅速伸入罐内,大约1-3秒后拿出,另一手将火罐轻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点火时不能在罐口燃烧,以免造成罐口过烫。 3、拔罐时,一般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部位。对于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的部位应慎,孕妇应慎。 4、选择适当的体位,一般采卧位,一经拔上,不宜

拔罐器与拔火罐方法如何选择

拔罐器有几种 竹罐 坚固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9厘米的竹管(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者重量较大,容易脱落,过短者由于管腔容积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着),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约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刀刮去青皮及内膜,管壁的厚度约2~3分,砂纸磨光,口圈必须平正光滑。 竹罐的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跌碎、比重轻、吸得稳、能吸收药液、且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漏气。 陶瓷罐 由陶土烧制面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外展,形同腰鼓。口径的大小不一,口径较小的较短,口径大的则较长。特点是吸力

拔罐了能喝酒吗

不建议喝酒。 在拔罐的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内的正气和精气,拔完罐之后人体相对来说是比较虚弱的,而酒又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 如果在拔完罐之后喝酒的话不仅起不到相关的治疗作,而且还可能会加大酒精对人体的刺激,对于某些体质较差的人群来说还可能会出现头晕头晕、身体乏力等不适的症状,所以拔罐之后是不建议喝酒的。

如何避免拔罐烫伤

如何避免拔罐烫伤 中医拔罐已经成为了现代保健的方式,而经常拔罐该如何避免烫伤呢?今天小编就推荐如何避免拔罐烫伤。 如何避免拔罐烫伤 有人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对。因为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叫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种不是烫伤。那么能不能避免火罐烫伤呢?能,完全能够,但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如何避免拔罐烫伤--涂水: 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

带状疱疹拔罐效果好吗 带状疱疹拔罐放血疗法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1.阿是穴梅花针叩刺拔罐法,先将患处皮肤和梅花针消毒,梅花针叩击患处,手法由轻到重,以表皮微出血为度,随即在叩刺部位拔罐,吸拔出部分水样分泌物和少量血液,每次留罐五分钟,起罐后再将患处消毒。 2.夹脊穴走罐法,先在脊柱两侧涂上按摩膏或润滑油,取较小的罐具,沿夹脊穴上下来回走罐6-8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3.行间,内庭,肝俞,脾俞穴采刺络拔罐法:先酒精消毒手,再把穴位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针点刺穴位后,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满罐口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