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雷雨天气遇到雷击如何急救
夏季雷雨天气遇到雷击如何急救
1、脱离险境
迅速将病人转移到能避开雷电的安全地方。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来扑灭火焰。
2、人工呼吸
如果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跳正常,应抬至空气清新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毛巾蘸冷水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并迅速请医生前来诊治;
如果患者无知觉,抽筋,呼吸困难,逐渐衰弱,但心脏还跳动,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已无知觉,抽筋,心脏停止跳动,仅有呼吸,可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如果患者呼吸、脉搏、心跳都停止,应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同时进行。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
3、急救同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雷电易击哪些人
1.站在高处的人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陈善敏:闪电是从上到下的,所以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因此应当避免使自己成为最高的物体或站在最高的物体附近。
提醒:如果在山上遭遇雷雨天,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崖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同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2.在树下避雨的人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陈善敏:雷打到树上,雷电电流就通过树干泻下来。如果树下有人在躲雨,树上的雷电就容易导到人体,人就被击伤了。
提醒:遇上雷暴、雷雨天气,人们应尽量避免靠近大树底下,更不能在树底下躲雨。万不得已,必须与树干保持3米以上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3.待在空旷场地的人
据南海网:雷雨天,人在空旷地带成为“制高点”,就好比“引雷针”,非常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提醒:可尽快找低洼地势,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身向前屈。这时如果身披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4.带金属物品的人
据安全管理网: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
提醒: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5.雨中狂奔的人
浙江台州市气象局防雷中心主任黄朝善:雷雨中不适宜户外运动,同时也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跨步电压就越大,雷电也越容易伤人。
提醒:即使有急事需要赶路,或者着急找地方避雨,也要记得走路速度慢一些,步子迈小一些。
雷雨天气能洗澡吗
雷雨天气能洗澡吗?
许多人都记得雷雨天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可是现在需要注意的是,洗澡也要看天气了,雷雨天尽量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被安装在建筑物的顶端,如果防雷装置不完善,反而会成为一个引雷装置,起到接闪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建筑物顶部避雷措施缺失,安装在屋顶最高处的太阳能热水器完全暴露在雷电直击的范围内。
如果不对它进行有效雷电防护的话,一旦雷电袭来,不但太阳能热水器会被击坏,雷电流还会沿水管、电源线等进入到浴室和室内电线网络,轻则造成室内电器损坏,重则可能导致人身伤亡。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太阳能热水器本身基本没有自带避雷装置,而城市里的太阳能热水器遭遇雷击之所以低于农村,是因为城市楼房的楼顶一般都安装了避雷带、避雷针等避雷设施,安全性大幅提高。
雷雨天气时,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雷雨天时,落在地面住宅附近的电击会使地下的金属输水管带电。一般家用的管道在一次电击后就可以带上大量电荷。当人在雷雨天淋浴时,从管道中流出的水就会带电,导致人触电。还要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
由于只有在这种特定时间淋浴或者泡澡甚至洗碗才会造成触电,因此这类事故并不是十分常见。不过依然有一些案例可供参考:
2008年5月,美国堪萨斯州一位15岁的少年在淋浴时被闪电击伤。
2007年11月,英国布兰佛德一位少女在洗头时被闪电击伤。
2006年10月,克罗地亚一位女士在刷牙时被闪电击伤。
2001年6月,英国一位女士在雷雨天沐浴,结果被带电的浴盆击倒。
雷雨天气要学会避雷
一、室外防雷措施
1、雷暴发生时,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面。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2、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停留。
3、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临时躲避,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4、在蹲下避雷时最好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放在几米距离之外,尤其要将戴的金属框眼镜拿下来。
二、室内防雷措施
1、关闭好门窗。尽量远离金属门窗、金属幕墙、有电源插座的地方,不要站在阳台上。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等。
2、房屋如无防雷装置,在室内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洗衣机、微波炉等,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因此在雷雨天气电热水器不仅不建议使用,而且最好断开电源。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在爬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同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雷击的急救方法
1、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
2、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正常,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人不要紧,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3、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
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
4、若发现其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
雷雨季节怎样防雷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雷电大作时,人们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雷避雨,如万不得已,则需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体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体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应双脚并拢,逃离现场。
触电现场有什么要点
小张刚买了一套新房,这天正与未婚妻小瞿一起布置新居,准备将一幅大型挂画挂在墙上以美化居室。他在墙上用电钻钻了两个洞,第一个膨胀螺丝也打得较顺利,没想到打第二个时突然尖叫一声就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站在旁边的小翟立即想到可能是触电,赶紧拉下电闸开关,接着又携护小张至通风处,几分钟后小张苏醒了过来。
触电后的损伤程度可分重、中、轻三型。重者可因电流通过心脏引起心室颤动,造成心跳骤停或电流通过呼吸肌引起肌肉强直收缩造成呼吸停止;损伤中等者可出现血压下降、抽搐、尖叫、心律不齐、休克等症。同时,电灼伤时,局部组织呈焦黄或炭化,肌肉凝固等变化。触电一瞬间,人体肌肉强烈收缩使身体突然弹离电源,从高处跌下,可并发颅脑伤、胸部伤、内脏破裂、脱臼和四肢骨折等。小张属于损伤轻者,仅有头昏、心悸、软弱、局部发麻等现象,加上未婚妻小瞿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才使这场事故有惊无险。
触电现场急救三步骤
触电的危害如此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又应该怎么做呢?
有人计算,如果从触电算起,5分钟内赶到现场抢救, 则抢救成功率可达60%,超过15分钟才抢救,则多数触电者死亡。因此,触电的现场抢救必须做到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家庭急救第一步是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如干木棒、竹杆挑开电线。除非已经脱离接触,否则千万不能去拉触电者,否则会引火烧身造成自己也触电。
第二步是保护触电者,防止跌落。
第三步是对触电者进行检查和处理,检查或恢复心跳、呼吸是急救的首要任务,若心跳呼吸停止的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有骨折的进行临时固定,有出血或局部烧伤的应进行止血和包扎术。对损伤较轻者,尽量给予精神安慰,并让其喝些糖开水或浓茶。
对触电者应尽量将其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松开衣领、裤带,畅通呼吸道。
对遭遇雷击者应尽快将其移至避雨处,擦干伤员身上的雨水,若发现心跳呼吸已停止,先进行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
在现场急救同时,立即向当地“120”急救中心呼救,并将急救“接力棒”及时传递给急救医生。
一旦发生高压电线落地引起触电事故时,应派人看守,不让人或车靠近现场,因为离电线10~15米范围内仍带电,救护者贸然进入该圈子内很易触电(见下图)。应通知电工或供电部门处理电线后再救人。
什么是触电
触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有时候,在我们觉得安全的情况下,仍然会发生意外,那么,触电的机理又是怎么一回事?
人体本身就是良好的导电体,电流通过人体就可造成触电。触电对人体损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电压、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等因素。电压越高,穿透皮肤的能力越强,对人体的损害就越大,如0.02~0.025安培的电流可使人肌肉抽筋,0.05安培可使人感到呼吸困难,0.1安培的电流则可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交流电对人的危害是直流电的3倍。另外,触电时间越长,对人的危害就越重。
雷击是触电的另一种类型。雷击时电压极高,约为1~10亿伏特,雷电形成的瞬间电流可达20~25万安培。闪电时产生的巨大热量使其周围空气的体积突然膨胀,从而产生巨大的雷声。可见,如此高的电压、电流、热量,对人体的危害要比一般的触电严重得多。
预防触电三招
其实,触电的很多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应学一点有关电的知识,以防患于未然。
首先,家庭人员应正确用电。在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冒险带电操作。使用电吹风、电熨斗、电炉等家用电器时,人不能离开。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并及时检修。
其次,牢记安全用电。购买合格电器产品,接地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要做到接地保护,不随意将三眼插座改成两眼插座,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的插座等。电视机室外天线安装应牢固可靠,注意接地。
第三,要懂一点避雷常识。打雷下雨时不要在树林里或山坡大树下躲雨;当雷雨交加时,不要在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附近行走,不在江湖里游泳或划船;打雷时不要接近金属物体如自来水管、煤气管和铁器等。
另外,闪电时应及时关闭收音机、电视机和电脑。
清明节保健注意五防
山路湿滑难行 滑鞋是首选
上山扫墓一般行程半天,若选择不合脚的鞋子不仅会使足部受损,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爬山不应穿着凉鞋、拖鞋、尖头鞋、高跟鞋或新鞋,可选择软皮面或布面等透气性好的圆鞋头、厚胶底鞋或尼龙搭扣的运动鞋,最好是防滑又耐磨的徒步鞋。出行前应仔细检查清除鞋内的小沙石等杂物,鞋垫皱褶也要整理铺平。
杂草林地行走 不妨“打草惊蛇”
春季是蛇活动的频繁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
专家提醒市民,在山间灌木、杂草林地行走时,可先用棍棒敲击草丛,“打草惊蛇”将蛇赶走;遇蛇袭击,不要直线跑,更不要向下坡逃跑,可左右拐弯交替作“之”字形躲避;若被蛇咬,伤者切忌惊慌奔跑,要缓慢行走或由他人运送,剧烈活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伤者要立即用止血带或手帕、绳索等在伤口5厘米处进行缚扎,每隔15―30分钟放松1分钟,以免肢体坏死。伤者应到医院救治。
雨天也要防火 提倡文明祭祀
清明时节上山祭祀,不少人焚烧纸钱,火种随风飘散,给山林防火造成了极大压力。
森林防火办提醒,在清明扫墓期间,市民尽量不要携带火种上山,应用绿色环保的方式祭拜祖先,用鲜花代替纸烛,做一名文明的低碳扫墓人。即使是在墓区,也请市民在指定地点焚香烧纸。防火办特别提醒,清源山上禁止明火。
山上的枯枝败叶较多,一旦尚未完全熄灭的烟头掉在这些易燃物上,很容易引起火灾。因此,上山扫墓时切忌吸烟。并请家长看紧孩子,别让他们玩火。
一旦发现火灾,不可盲目乱逃,要充分利用身边可以灭火的物品进行扑打,并立即请求周围群众及工作人员支援,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爬山运动量大 随身带巧克力
上山扫墓耗时长,体能消耗大,老人、妇女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建议市民出行之前,准备巧克力、糖果或含糖饮料,一旦出现头晕、怕冷、出冷汗、手颤等低血糖反应时,马上吃一点糖分较高的食物能有效缓解症状。同时,还应多喝水,适当补充水分。
专家建议,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糖尿病人适合进食无糖食物或点心,比如苏打饼干,不可食用含糖太高的食物。
此外,到野外扫墓还应注意预防花粉过敏。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可戴口罩、墨镜、手套等,穿上长袖衣裤,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行走时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口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雨天山上气温低,市民应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遇到雷雨天气 避免接打手机
清明节多雨水,惊蛰过后便有雷雨天,市民祭扫先人一定要带雨具,并注意防雷。
在野外遇强雷雨,不要使自己成为最高点。市民应尽快离开山顶、山坡、山脊、河流、湖泊,避免多人拥挤一起,应选择最低处,双脚并拢蹲下,除下身上金属物品;不要靠近电杆、高塔、大树、烟囱以及墙根的避雷接地装置,不要接触金属管线、电线。
同时,雷雨天气应尽量避免接打手机。因为手机开通电源后,所发射的电磁波极易引来感应雷,使人遭受雷击。
如果不幸遭到雷击,电流会使人的心跳、呼吸停止,但只要抢救及时多数可以恢复,亲友应及时向120求救,并马上以心肺复苏法和人工呼吸现场抢救。
夏季雷电交加孕妈可要当心
到了夏天,雷阵雨就开始频繁现身了。雷电交加的天气很是常见,但是对于孕妈妈来说可是要当心咯!哄哄的雷鸣声,可是会吓坏宝宝的,为了让胎宝宝安心地驻扎在肚子中,你务必要做到以下几件事:
1.蹲在地面
如果发生雷阵雨时,你恰巧出门在外,业务处躲藏。别担心,只要尽量下蹲,与地面保持亲密距离,就可以有效防范雷电对你的伤害。具体步骤是,双脚合拢,无助耳朵,尽可能地蹲下。当然,如果你能找到洞穴,峡谷,沟渠自然是最好的。
2.每天了解天气情况
每天都要查询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遇上要出门的时候,尽可能地避免在雷雨天气出门,选择在家中安胎。
3.寻找安全处躲避
如果在室外看到闪电或者听到雷声,立马到安全处躲避,如商场,超市,封闭的车辆或者是有防雷装置的大楼等等。当雷声停止后,要等待半个小时后,方可以再出门。
4.不要用手机
一旦听到雷声,在寻找安全区域躲避的同时,还不要忘了杜绝一切电话,也不要玩手机,ipod,pad,mp3等等,就连发短信也是不可以的。
5.开车要减速
当遇到打雷下雨时,有车的孕妈咪往往是躲在车中避雨,但要注意遇到暴雨一定要减速慢行,因为人们都在赶路,很容易发生事故。建议有车的孕妈咪应该先把车开到安全区域,等雨水渐止,雷鸣骤停时,再开车回家。
雷雨天气可以玩电脑吗
众所周知,电脑中的网卡部分极易被雷电损坏,出现通讯故障。那么雷雨天气可以玩电脑吗?
一般来说,雷不大是没有关系的。高空雷,即看到闪电后相隔2秒以上后才听到雷声的雷,不太会干扰电网与电线。但对于闪电和雷声间隔小于1.5秒以下的低空雷,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样的雷容易引发瞬时电涌和尖峰电压,这直接对电源提出考验;与此同时,在室外的网线或是电话线一般是没有避雷设施的,低空雷电可能会沿着电源线或者电话线进入电脑内部,破坏电脑主板的芯片、接口以及上网设备,造成硬件的损坏和通讯故障。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打雷就不用电脑。要避免意外发生,首先需用有优质防雷装置的电源,保证电脑有个良好的接地引线。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即使发生雷击电脑的情况,雷电产生的电流也会沿着接地引线导入地面,能有效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把损坏降到最小。
建议在强雷雨天气下尽量不要上网。对于使用拨号或者ADSL上网的用户来说,此时应尽量不要使用调制解调器或ADSL设备,同时还应该拔出其连接的电话线。当不用电脑时,不仅要关机,而且最好是拔掉所有插头,这是一种最安全的应对措施。
雷雨天气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雷雨,又称雷阵雨,是一种天气现象,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
雷雨,按其成因,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对流旺盛所致的热雷雨,常见于夏季午后,范围小而雨时短;另一种是冷暖空气剧烈冲突,促使暖湿空气上升而致的降雨雷雨,其范围大,雨时也较长。
在中国,雷雨大多发生在5~8月份温高湿重的天气中。在春、秋两季主要发生在江南地区,冬季最少,十月以后,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出现雷阵雨天气。从一天内时段看,多发生在下午和傍晚。
1、应该关闭门窗,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可以防止雷电直击室内或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入侵;
2、在雷雨来临之时,应把家里的线路断开,拔下电源插头,特别是电视机和电脑这类电器,比较容易引雷入室,损坏电器甚至是引起火灾的发生;
3、不要使用热水器以及太阳能热水器,水管接入地下,雷电能通过水流传导进入室内导致火灾甚至直接致人死亡;
4、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5、不要站立在电灯之下,防止雷击导致电灯爆裂或者坠落。
6、防雷要远离门窗,不要站在阳台上观看雷雨风景,不要靠近、触摸金属管线,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