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袪风除湿
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袪风除湿
《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1、粉萆薢水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小鼠足肿和大鼠足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减轻肿胀程度。
2、粉萆薢水提取物能明显减小鼠血清尿酸的含量,标明粉萆薢具有一定的抗痛风作用。
3、粉萆薢中含有薯蓣皂苷元,在人的肿瘤变化过程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4、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对黄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 袪风除湿
雪上一枝蒿可用于风湿痹痛。风寒湿侵犯筋脉关节、筋脉不通、经气不行,故出现肢体筋脉关节酸困麻术疼痛。该品祛风湿而胜寒邪,而为风湿痹痛要药单用或与细辛、川芎、徐长卿等药配伍。
活血止痛的药酒配方 复方狗脊酒活血强筋
取狗脊,丹参,黄芪,萆薢,牛膝,川芎,独活各6克,附子1枚,将狗脊去毛,丹参,黄芪,萆薢,牛膝(去苗),川芎,独活(去芦头),附子泡裂,去皮脐,加工粉碎,装入纱布袋扎好,放入白酒中,密封,隔水文火煮3个小时取出,浸泡7日后取出药袋即可饮用,不拘时温饮,每次饮15毫升。
此酒有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祛风利湿,强筋壮骨之功效,适宜于腰痛强直,不能舒展,脚软乏力,小便不禁,白带增多,关节不利等症调理。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痹
《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例如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中风再造丸的说明书
【主要成份】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丹参、血竭、天麻、钩藤、菊花、防风、羌活、白芷、葛根、桂枝、细辛、附子、槲寄生、绵萆薢、红参、白术、茯苓、甘草、胆南星、、檀香、丁香、草豆蔻、香附。
【性 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小蜜丸;气辛,味苦、微甘。
【适应症/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用于口眼歪邪,言语不清,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规格型号】45s*6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7.5g,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其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铝塑泡罩包装,45粒×6/盒。
【有 效 期】24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4162
【生产企业】吉林金泉宝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绵萆薢含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原纤细薯蓣皂苷和甲基纤细薯蓣皂苷。皂苷水解后,主要得薯蓣皂苷元。
1、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
2、用其复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皮肤病灭疱疮有显著疗效。
3、绵萆薢中含有薯蓣皂苷元,在人的肿瘤变化过程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耳朵湿疹症状
耳湿疹指发生于耳轮、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表现为红斑、渗出,有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治疗耳湿疹,中草药配方,效果确切,治愈后不复发。耳湿疹患者平时多注意饮食,避免刺激发病部位。
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表现为红斑、渗出有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中耳炎或耳挖伤引起的湿疹,可有或多或少的脓性分泌物和脓痂眼镜架、耳环引起的多局限于接触部位。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纯中药草本霜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治愈之功效。
(1)湿热并盛型:法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加减。热盛加生石膏、白茅根,毒热盛时加大青叶,大便燥结加大黄。亦可服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2)脾虚湿盛型:法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湿盛渗出多时加萆薢、车前子,有热象舌苔黄、脉滑者去苍术、桂枝,加茵陈、黄柏、滑石。也可服除湿丸。
霉菌性阴炎痒怎么办 萆薢银花绿豆汤
食材:萆薢30g,金银花30g,绿豆30-60g。
方法:先将前两味药洗净煎水,药汁和绿豆功煮为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服1次,连服3-5天。
功效: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通痹;金银花抗炎解毒;绿豆清热解毒。此食疗对于霉菌性阴炎奇痒有很好的作用。
鼻前庭炎的偏方
(1)湿热黄脂多者:用明矾3克,生甘草10克,水煎清洗,用以清洁,敛水。
(2)湿热盛,红肿,糜烂,脂水多者:可以用“青蛤散”调涂患处。方中以青黛,石膏,黄柏,清热解毒,以轻粉,蛤粉,收敛祛湿。
(3)苦参15克,枯矾15克,研末,生地黄“煎汁”适量,调匀涂敷,有清热,燥湿,敛疮,止痒的功效。
(4)方药:黄芩汤(《医宗金鉴》加减。黄芩10g,桑叶10g,菊花10g,麦冬10g,栀子10g,连翘10g,薄荷6g,桔梗6g,知母10g,丹皮10g,甘草6g。若大便闭结者加瓜蒌仁、生大黄,热毒壅盛,焮热痛甚者,可加黄连、丹皮以清热解毒,红肿甚者加大青叶、板蓝根
(5)方药: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减。黄柏10g,苍术10g,萆薢10g,泽泻15g,滑石20g,茯苓15g,苡仁15g,苦参10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蚕砂10g,槟榔10g。若湿热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金银花,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极除湿。
风湿病偏方
一、黄芪加减汤
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减:
(1)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
(2)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
(3)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薢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
(4)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
(5)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二、
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6、乳香制没汤
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化淤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减:
(1)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薢、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
(2)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
(3)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腰腿疼喝哪个药酒好 萆薢酒祛风胜湿
方药组成:萆薢,牛膝,熟地黄,石斛各50克,防风,独活,川芎,山茱萸,当归,酸枣仁,桂心各10克,大麻仁25克,白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前13味药去除杂质,研为细末,分装纱布袋,扎紧袋口,放入小口瓷坛中,注入白酒,加盖密封,每日摇晃1次,30日后启封,滤出药酒,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通经活络,主治腰腿风毒攻注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