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尽早发现艾滋病母婴传播可防可控
孕期尽早发现艾滋病母婴传播可防可控
问:艾滋病病毒(HIV)在哪里呢?
答: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体液中。
问: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呢?
答:1、性传播:男女或男男之间无保护性的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性伴侣越多,被感染的风险越大;2、血液传播: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格的各种医疗器械及能够刺破皮肤的工具等都可以传染艾滋病;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问:艾滋病孕产妇可以生健康的宝宝吗?
答:可以生健康的宝宝,但需要在孕早期尽早接受艾滋病检测,如果发现感染艾滋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及早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婴儿出生后及时规范治疗和人工喂养,可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问: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哪些阶段?
答: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即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90%的儿童感染艾滋病来源于母亲,因此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率为38%—52%。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在部分发达国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以下。
问:母婴传播究竟如何预防?
答:目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点领域包括:第一,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第二,预防艾滋病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第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第四,为感染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关爱和支持。这些干预措施的关键点是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和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早干预,即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问:若分娩时才干预有用吗?
答:如果孕产妇到分娩时才检测,则失去了用药的最佳机会。通常未接受药物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婴儿的感染率超过三分之一,而且所生婴儿5岁之内的死亡率是正常儿童的两倍;因此,要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首先要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其次是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能及早规范的应用抗病毒药物,其所生婴儿也能及早(出生后6—12小时内)应用预防性抗病毒药物治疗。
问: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是否一定要剖宫产?
答: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病毒载量不高、孕产期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阴道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之间没有差异;临产后的紧急剖宫产没有减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作用,反而可能发生较高比例的剖宫产并发症。因此,在孕产妇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艾滋病感染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尽量实施阴道自然分娩,不主张行剖宫产术。
问: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能否母乳喂养?
答:婴儿喂养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喂奶粉)和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三种方式。其中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均可造成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特别是混合喂养发生母婴传播的几率更高。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一定要选择母乳喂养,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即只用母乳喂养,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包括不喝水)。在纯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和儿童应继续应用抗病毒药物,减少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机会。如果母亲出现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应积极治疗,并避免乳腺感染期间进行母乳喂养,及早转为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最好不超过6个月,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转变为人工喂养。在喂养方式转变时,一定要避免混合喂养。
艾滋从母亲到婴儿传播链如何切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有可能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孩子,被称为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大部分从母亲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3岁以前死亡。而所谓“母婴阻断”,是指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如果接受干预的新生儿在出生18个月后HIV抗体为阳性,则证明母婴阻断失败。
医学证明,有效的艾滋病母婴阻断通常可将母婴垂直传播率降到2~5%。具体措施包括三个步骤:
1、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3个月(28周)时开始使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在新生儿出生后,母亲和孩子继续用药,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方式。因为母婴感染最易发生在分娩期间,越接近分娩,危险性越激增,而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在分娩时。简言之,如果能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孩子的感染几率就会降低。>>孕妈注意:孕期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查
2、实施产科干预,进行剖宫产。
3、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而言,不能由本人哺乳,选择品质优良与安全的母乳替代品、采用人工喂养法以避免产后艾滋病经由母乳传播,是必需的。>>母乳喂养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几率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生产之后,在很长一段之内,在今后若干年的生活中,都要避免妈妈的血液或者是体液再接触到小宝宝,比如说妈妈做家务活,或者是其他原因不小心损伤了皮肤,出血了,一定要尽可能避免血液甚至伤口的渗液和小孩接触。通过多种方式结合预防,应该说能够比较有效地阻断艾滋病病毒在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传播。
关于艾滋病你不知道的10个事实
1.目前,全球约有3690万名艾滋病毒(HIV)携带者,其中儿童携带者260万。3690万人,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总人口数。
2.2014年约新增HIV感染者200万人,相当于斯洛文尼亚的总人口数。
3.迄今为止,约有3400万人死于HIV病毒感染,或者艾滋病,其中2014年就有120万人。
4.在过去的15年中,死于艾滋病的青少年人数增长了2倍。
5.艾滋病是非洲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同时也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中15-19岁的新增感染者中,有70%是女童。
7.2001年,只有100万人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到2015年初,使用这种疗法的人数达1500万人。
8.尽管现在艾滋病检测仪器的应用更加广泛,但知道自己HIV感染者身份的,仍然只有51%左右。
9.2000年来,由于全球对艾滋病毒的全面控制,避免了3000万的新增感染者和800万人的死亡。
10.古巴2015年宣布成功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这是全球首个宣布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国家。
母乳也会传播艾滋
对于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大部分人的理解是艾滋妈妈在怀孕的过程中传播给宝宝,而忽视了在产后通过母乳喂养等方式也能把病毒传递给亲生儿的情况。
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艾滋病科学大会上, 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桂希恩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数据:出生时未检测出艾滋病的婴儿而后天被艾滋母亲感染的比例为9%~16%。
这些数据意味着,在艾滋病母婴传播过程中,母乳喂养占到了一定比例。
这是因为婴儿的消化道发育还不完全,不足以抵御母亲乳汁中艾滋病毒的侵扰,方才被感染的。
因此专家建议,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不论亲生儿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是否阳性,都不应由本人哺乳,而要选择品质优良和安全的母乳替代品,采用人工喂养法避免产后母乳传播。
孕妇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和干预治疗,全部费用由国家承担,无需个人掏腰包。目前,我国已有不少省份和地区将艾滋病病毒检测纳入到孕妇的常规检查当中。
桂教授建议,生活在艾滋病高危地区或属于艾滋病高发人群的孕妇,要尽早去当地相应机构,比如妇幼保健院、地区综合医院等做检测。
艾滋病母婴阻断常见问题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儿童中,90%以上是由母婴传播获得。预防HIV母婴传播是保护儿童免遭HIV 侵害、减少发生艾滋病(AIDS)的重要措施。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已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也会增加。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道,2011年,我国共有超过800万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已登记注册的艾滋病阳性孕妇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74.1%,约590万。估计所有艾滋病阳性孕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35.6%。世界每年约250万艾滋病感染妇女分娩,有80万儿童受到母婴传播的威胁。在每年增加的500万HIV感染者中,59~81万是新生儿,每年有超过50万名儿童死于艾滋病。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通过HIV母婴阻断预防婴儿艾滋病传播已成为当前极其紧迫的任务。
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幼儿提供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指导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从而使得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几率最大可能降低的医疗治疗措施。实施母婴阻断,可以使得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几率从30-40%降低到2-5%。
一般在受孕前,男女双方均应行普通常规孕前检查。
除常规孕前筛查外,建议加做一些特殊项目,如HIV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衣原体)等,而且还要询问一些营养情况、相关妇科疾病及不良行为等。比如,一些HIV+女性,存在营养不良,尤其是多种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阴道粘膜或胎盘组织的完整性,使得母体和胎儿免疫力低下,利于病毒进入母乳和胎儿胃肠道,从而促进病毒的传播。再比如一些女性合并宫颈糜烂,如果男性HIV+的单阳家庭,女性很容易在受孕过程中感染HIV,后期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妊娠期无保护的性生活、吸烟、酗酒以及滥用药物等,都与HIV 的母婴传播的发生有关。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母亲中,吸烟者HIV围生期传播的发生率将增加3倍。妊娠期的静脉吸毒也使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增加。妊娠期间无保护的性交与HIV母婴传播也有一定关系。可能同反复感染HIV并增加毒株的多样性以及增加宫颈和阴道的炎症或摩擦有关。
如果男方为HIV感染者,除常规检测精子活力和数量等,还建议进行精液HIV洗涤后精子植入术。
双方做好备孕准备后,女方卵巢超声检测排卵,医生指导下同房受孕或人工授精即可。
对于受孕期女性为HIV阴性的单阳家庭来说,是否给予口服抗病毒药物预防阻断HIV感染存在争议。但考虑到女方感染的风险,我们多数建议受孕期给予一月抗阻断药物。
每个女性都有生育的权利。所以,感染HIV的妇女,如果发现怀孕或坚决要求生育,则医务人员理应向她提供必要的咨询、体检,以及进一步的治疗和随访,使其得到安全、科学的围生期服务。
许多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就致力于研究HIV感染夫妇的助孕问题。1989年和1991年意大利和德国分别进行了HIV精子洗涤术。 1992年Semprini首次发表了HIV阳性的男性与HIV阴性配偶进行精子植入前处理技术。至2003年,全球超过1800对夫妇已治疗了大于 4500个周期,采用了各种助孕技术。医疗中心在助孕前不久洗涤并且检测精子,500余例儿童出生后无一例报道出现血清学改变。
国内母婴阻断逐步推进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出台,其中包含了母婴阻断的免费政策,即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大大降低了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有资料提示,在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我国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 35%左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情况相类似,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5-25%的传播水平,经规范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采取安全助产、人工 喂养等综合措施后,母婴传播率可下降至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同时,随着国家宣传和媒体传播,HIV母婴阻断关注度显著提高,逐渐受到感染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门诊接待咨询和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育龄期的感染者是迫切需要母婴阻断的群体。随着国家无偿献血政策的推广和输血规范化措施,在艾滋病三个重要传播途径中,性传播已经超过输血传播跃居第一位。
在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30%-50%。
如果男方为HIV感染者,除常规孕前筛查外,建议加做一些特殊项目,如HIV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衣原体)等,而且还要询问一些营养情况、相关疾病及不良行为等。必要时,建议进行精液HIV洗涤后精子植入术。
对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婴幼儿,应在生后4-6周或其后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应用HIV核酸(RNA)检测HIV感染,以尽早做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认为生后满18月检测HIV-RNA阴性,即可除外婴幼儿感染HIV。不论HIV-RNA检测阳性还是阴性的婴儿,在其父母或监护人深入讨论并取得知情同意后,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42天。所有小于2岁的确诊HIV感染的婴幼儿,无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临床分期如何,均应该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限
艾滋病危害十分严重但传播途径有限
姜天俊表示:艾滋病是由于人体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后,重要免疫细胞逐渐减少,机体丧失基本免疫功能,进而引起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频发,比如肺结核、肺孢子菌肺炎、细菌性肺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脉络膜炎、弓形虫脑病、真菌感染、淋巴瘤以及卡波西肉瘤等。其中,肺结核是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姜天俊说,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人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感染HIV,性传播(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传播)、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和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和母婴传播。
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高危人群须警惕
提到艾滋病传播,大多数人都知道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三种途径。对此,姜天俊指出,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国发现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后来国家严控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血液传播艾滋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性传播的比例开始逐渐上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达到57.5万例,死亡17.7万例。尤其需要警惕的有两点:一是性途径传播突出,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调查显示,性途径传播艾滋病已经占到3/4以上,部分地区达到90%左右。二是青年人感染突出。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2015年1-10月份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均净增长率达35%。特别值得关注的是,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
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在国内外的进展
国内母婴阻断逐步推进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出台,其中包含了母婴阻断的免费政策,即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大大降低了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有资料提示,在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我国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 35%左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情况相类似,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5-25%的传播水平,经规范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采取安全助产、人工 喂养等综合措施后,母婴传播率可下降至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同时,随着国家宣传和媒体传播,HIV母婴阻断关注度显著提高,逐渐受到感染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门诊接待咨询和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尽管目前已采取各种方式来阻断HIV的母婴传播,但仍不能完全阻断其传播,目前虽已提倡对孕妇进行HIV检查,但由于检查费用等问题,在许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还难以将抗-HIV检测作为常规措施,而母婴传播在这些国家中又十分严重。许多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联合抗病毒治疗,其胎儿可能会受到多种药物的影响,发生线粒体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疾病等。此外,剖宫产虽可降低HIV母婴传播,但感染HIV妇女有较高的术后病死率,尤其在不发达国家。而且,一些母婴阻断技术,如HIV洗精术等,受到经济及伦理因素的影响,在国内还未开展。所以,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母婴传播几率,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孕妇和婴儿的健康,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艾滋病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艾滋病具备高度接触传染性。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周~8个月,平均为3个月。有的患者半年前有不洁性交,发现艾滋病后十分困惑,当大夫询问病史时往往否认,其实,病毒局部潜伏可达8个月之久而不发病,当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大量繁殖,即可发病。
二、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染率高低的决定原因主要取决于它的传播途径,人们只有了解了此病的传播途径,方能减少此病的得病人数。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染,非常多人问什么是艾滋病的同时也非常惊叹婴儿艾滋病的发生。直接性接触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据研究有2/3与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的人可发生本病。病期平均3个半月时传染性最强,故性混乱者中最易感染本病。通常通过不洁性交,经受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三、间接物体传染可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浴盆、浴巾传染。如果女人穿着尼龙内裤,又不关注清洁外阴,霉菌或滴虫性阴道炎便容易发生,或发现其他感染所引起的的白带增多等情况时,局部的浸渍、潮湿便为乳头瘤病毒的接种,滋生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用污染的手搔抓阴部或运用污染的毛巾也会引起艾滋病的传染。
艾滋病患者可以生小孩吗
“母婴阻断”切断母亲到婴儿的传播链
所谓“母婴阻断”,是指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
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3个月(28周)时开始使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在新生儿出生后,母亲和孩子继续用药,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方式。因为母婴感染最易发生在分娩期间,越接近分娩,危险性越激增,而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在分娩时。简言之,如果能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孩子的感染几率就会降低。
实施产科干预,进行剖宫产。对于病毒载量>1000cp/ml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未知的孕妇,择期剖宫产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而言,不能由本人哺乳。选择品质优良与安全的母乳替代品、采用人工喂养法以避免产后艾滋病经由母乳传播,是必需的。
母婴传播疾病都包含什么
1、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之一,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母婴阻断,传染给孩子的几率很大。对于检测出的阳性孕妇,疾控部门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及时控制了艾滋病的二代传播。
2、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4种途径:妊娠期胎儿受到宫内感染;分娩期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感染;产褥期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感染。
3、性病母婴传播是性病的传播方式之一,患有性病或生殖器官传染病的母亲,在自然分娩时,阴道内的病原体可感染产儿,致使产儿发生相应疾病,产儿受感染的组织与器官常见有眼、耳、尿道、生殖器官及皮肤。
艾滋病能要小孩么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
每天,世界上大约有150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毒,其中大部分是在母亲怀孕和分娩时被感染的新生胎儿。那么,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是不是意味着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都不能怀孕和生育呢?其实不然,医学证明,HIV检测阳性的妇女及孕妇,将艾滋病传给婴儿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胎盘,第二种是通过产道(在分娩的过程中传播),第三种就是母乳喂养。这三种途径加起来的几率大概是在35%到45%,也就是说阳性的孕妇如果生小孩,她传给小孩的几率在35%到45%之间。
对于希望生育的艾滋病疑似育龄妇女来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断艾滋病病毒母婴感染?现在有两种选择:一是自愿咨询和产前HIV检测;二是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提供追踪和检测服务。
自愿咨询和产前HIV检测在防止艾滋病母婴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祖木介绍,尽管避免自己首先被感染和让不打算怀孕的艾滋病妇女避孕是控制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两个优先考虑的办法,但很多艾滋病妇女还是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怀上了孩子。对此,根据要求,市妇幼保健所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服务、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孕期未知感染状况的产妇,在产时提供快速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据统计,今年1至3月,鹿城区孕产妇共有6237人,经县级医疗机构和辖区各大省、市级医院检测的孕产妇为5567人,检测率达89。26%,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咨询的有4351人次,接受咨询率为69。76%。鹿城区妇幼保健所介绍,由于强制婚检的取消,目前该区婚检人数明显下降,对于实现90%以上的婚检人群中进行HIV自愿检测的目标难度较大。今后,他们将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三级预防网络,建立健全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保健、随访的服务样式和检测流程。
至于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市妇幼保健所介绍,因为目前艾滋病还没有可以治愈的药物,所以如果小孩感染艾滋病的话,存活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很少可以活到15岁,所以如果发现孕妇呈艾滋病病毒阳性的话,一般医生会告诉她实情并劝她中断妊娠,这是最好的办法,而且本身她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她可能即将发病,对家庭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个别阳性孕妇已经到了妊娠晚期,无法中断妊娠的时候,可以吃药,通过药物来进行阻断,降低她传给下一代的几率。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妊娠期开始吃药,生产时采取剖腹产,以后再进行人工喂养不要母乳喂养,这样三管齐下,可以将传播给婴儿的几率降到2~5%。
艾滋病能要小孩么?问题结果似乎都很沉重,未婚前进行婚检是不能省的步骤,结婚后如果发现自己有艾滋病的话医生会建议终止妊娠,如果实在是想要宝宝的话,那如果是男性有的话,那宝宝的感染率会很高,女性的话,通过治疗是可以降低感染率,但不代表是没有感染性。艾滋病能要小孩么?就这个问题,患者还是应该考虑清楚才行啊。
接吻能够传染爱滋病吗?
接吻会传染艾滋病吗?大家都知道艾滋病会通过性交,血液等传播,但是接吻会传染艾滋病吗,对于大家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请看艾滋病专家的介绍。 接吻会传染艾滋病吗?专家指出一般不会。
只有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才可能感染此病;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量很少,传染性不大。但是如果有口腔溃疡,也可能感染。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接吻会传染艾滋病吗,专家说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会传播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内有伤口,艾滋试纸,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时艾滋病患者口内也有破裂的地方,双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得以传播。
艾滋病传染途径的常识性问题 关于艾滋病如何传染,很多人存在认知差异,只有了解了传染途径,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公平地对待他人。 深吻可能传播艾滋病 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礼节性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但如果是深吻,则有传播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