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雀鸟体内找到。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WHO宣布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医学界对该菌与胃部疾病关系的认知较为缓慢,他们一直认为没有任何细菌能够长时间在胃部强酸的环境下生存。及后经过更详细的研究,包括马歇尔曾喝下试管内的杆菌得到胃炎,并以抗生素治疗,医学界才开始改变对胃病的看法。
在正确认识该细菌以前,胃溃疡病人通常会以中和胃酸及减少分泌的药物来治疗,但经此方法治疗后大多会复发。而胃炎患者则会服用碱式柳酸铋,这方法通常会见效,当时人们仍不知道其机制,后来才发现药物中的柳酸盐会杀死胃部的杆菌,可作为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在粘液层下面,胃上皮细胞表面。注射途径用药,对它无作用,经口局部又因为胃酸环境.粘液层的屏障及胃的不断排空作用,使药效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再加上有些药长期应用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或耐药菌株等问题。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本来看起来很容易治疗的问题,实际上效果并不总是很理想。何况目前缺乏合适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可供帮助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案几乎全凭临床经验制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地区、人群的差异)。总的讲来,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一般<20%,且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① 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联疗法;
②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③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③ 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
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有:胃复春片、 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机胶态铋剂(de-nol等)、胃得乐(胃速乐)、乐得胃、西皮氏粉和胃舒平等。溃疡病患者尚可适当结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加上两种抗菌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一种抗菌素。
用药方案: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或者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
治疗时间:疗程一般为两个星期。由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抗菌方案的广泛应用,有可能扩大耐药性问题的产生。因此,将来替换性的治疗或预防策略,如疫苗预防或免疫治疗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
幽门螺杆菌的病因有哪些
1、共餐 这是得了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像感冒一样,“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建议居家中最好搞好卫生,食用公筷等。另外,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频繁出差的人须多加注意。
2、在牙齿繁殖传播 很多人早上的刷牙都是草草了事,须不知幽门螺旋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所以刷牙这一工作要严格把关,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繁殖的隔离工作。这是幽门螺杆菌的病因之一。
3、生吃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病的高发因素,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频繁途径之一就是生吃膳食。现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使然,或者打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安全隐患。
4、接吻 研究表明,唾液中也可以显示到幽门螺杆菌的蛛丝马迹,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将自然畅通无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直接的途径,望情侣们慎重。这是幽门螺杆菌的病因。
5、刺激性食物 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体抗力低下,从而容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所以刺激性食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感染,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
得了胃幽门螺旋杆菌疾病该怎么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常用的药,1.是铋制剂为主的方案,2.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另一类是微生物制剂,常用的是卫舒元复合益生菌。此类方案已兴起,并逐渐代替抗生素,并能抑制反复感染!其缺点是周期长!
三联疗法:态次枸橼酸铋120毫克,每天4次。甲硝唑400毫克,每天4次。国内初步应用证明疗效较好,可使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达82.3%,但副作用大。
应指出的是,虽然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为溃疡病的病因与治疗开拓了新思路,但对此菌的致病作用仍有争议。因为无论在人体或动物试验中,口服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引起溃疡。在美国的一些地区,黑人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高于白人,但十二指肠溃疡的患病率却低于白人。抗菌素的滥用易于产生耐药菌株,目前又没有一个公认的有效根治方案,三联疗法的副作用较大。故目前并不主张广乏采用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法,只主张用于有活动性胃炎或难治性溃疡,经H2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再有两种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们常采用的方案就是这三种方案,对胃炎或者是对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这个方案是比较容易一些,效果能够达到80%根除。这个方案不适合的病人是青霉素过敏的,青霉素过敏的可以换四环素类的药,它对于螺杆菌的作用也是比较好,配用甲硝唑,连续一个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溃疡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霉素过敏可以换四环素,甲硝唑可以换成克拉霉素。
常规清除幽门螺杆菌主要是利用三联或者四联疗法,就是所谓的不同种的抗生素杀菌,但抗生素“敌我不分”,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同时也会消除有益菌,这样杀幽门螺杆菌不成倒扰乱了胃内的微生态平衡,造成幽门螺杆菌反复进入难以根除。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菌治菌”的方式,直接向胃肠中补充有益菌,这样不但会彻底杀灭幽门螺杆菌还会补充胃肠必须的有益菌。
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患者也可使用三联疗法,治疗期间患者要观察身体异常症状,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疾病治疗后会还要注意疾病的预防,防止疾病再次发生,并且患上疾病后身体受到的伤害也会威胁到工作及生活,所以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是同等重要的。
治萎缩性胃炎有哪些方法
一、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是:三钾二橼络合铋(TDB,De?睳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灵)100mg,1天3~4次。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对减轻和消除伴同的活动性胃炎有帮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甲硝咪唑、四环素、氟哌酸等。
二、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三、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5~1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因
一、刺激性食物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入侵。
二、共餐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病。
三、不可忽视接吻:研究表明,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将自然畅通无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直接的途径,望情侣们慎重。
四、生吃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病的高发因素。现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使然,或者打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安全隐患。
五、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在对幽门螺杆菌病因认识后,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时候,患者也要积极配合,而且对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上也要注意,这个时候对油腻、发物食物都是不可以选择的,这些食物对幽门螺杆菌治疗有很大阻碍,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的防治
在医学家的眼里,这种人类感染率超过半数的菌类是很好彻底消灭的,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他们建议,应当进行全民普查,至少应该对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亲属中有过胃癌的人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并对感染者进行杀菌治疗,这样有望控制胃癌。饭前便后洗手,讲究个人卫生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方法。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 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是:三钾二橼络合铋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灵100mg,1天3~4次。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对减轻和消除伴同的活动性胃炎有帮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甲硝咪唑、四环素、氟哌酸等。
以上就是胃炎专家为您介绍的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法,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在生活中,不管我们遇上什么样的疾病都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而现在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但是大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会不会传染
潜伏期为几个星期,而且是会传染的,所以要尽量采取分餐制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口气重疑是该菌作怪 可能引发胃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此外,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至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共用餐具亲吻都可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的途径传播特点使其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聚集现象,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比如:共用餐具、母亲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婴儿,甚至与感染者深吻等也可能导致传染。此外,饭前、便后洗手也是减少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方法。如果发现自己有感染,家人的感染机会也会增加。一旦证实家人也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要时可以同时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是可治愈的。可以服用太阳神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因为它遵循中医对肠胃病“三分治,七分养”的指导思想,期主要成分猴头菇自古以来就被推崇为“养胃山珍”,现代医学更是表明,猴头菇对胃病反复发作的元凶——幽门螺旋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太阳神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体现良好的“治养功效”。
螺旋杆菌超标是怎么回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人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约59%,但大多数感染者终身无症状,仅小部分表现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发展为胃癌或者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因此,健康体检时发现存在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都需要杀菌治疗。
但对于幽门螺旋杆菌超标并且胃部有不舒适症状的人,就需要到专科就诊。有些患者需要做杀菌治疗,但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与其他细菌感染不同。普通抗生素是不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并且能导致细菌耐药、菌群失调、霉菌感染等不良后果。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的,可通过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播。我们习惯使用筷子在一个餐具里吃菜,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所以建议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现在,国内有不少婴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与大人口对口喂食婴儿有关,因此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父母,一定要注意。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因此,尽量喝开水、吃熟食。牙具等清洁用品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卫生间也需要经常通风以及接受阳光的照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常用的餐具也要严格消毒。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在粘液层下面,胃上皮细胞表面。注射途径用药,对它无作用,经口局部又因为胃酸环境.粘液层的屏障及胃的不断排空作用,使药效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再加上有些药长期应用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或耐药菌株等问题。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本来看起来很容易治疗的问题,实际上效果并不总是很理想。何况目前缺乏合适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可供帮助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案几乎全凭临床经验制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地区、人群的差异)。总的讲来,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一般<20%,且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①采用联合用药方法;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③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④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应先注意口腔卫生。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如蛀牙,牙垢,牙结石等。可以先更换牙具,牙具不要放在卫生间内,要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无窗子的卫生间要定期紫外线灯30分钟以上时间杀菌消毒,口杯、水杯、不锈钢保温杯不要混用,并且经常要蒸煮消毒,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分餐消毒碗筷。
关于螺旋杆菌超标是怎么回事,也通过上文中了解的差不多了。所以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总是羡慕别人吃不胖而苦恼,每个人的身材都是正常的。过瘦或者过胖都有可能是因为身体出现生病的情况,所以说一定要调养好自己的身体,这样的话才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胃炎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慢性胃炎患者, 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慢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促进慢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是:三钾二橼络合铋(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灵)100mg,1天3~4次。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对减轻和消除伴同的活动性胃炎有帮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甲硝咪唑、四环素、氟哌酸等。
幽门螺旋杆菌不可怕
●呼气试验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并不一定就不是胃癌;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大多也不是胃癌
在门诊中,我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要求检查幽门螺旋杆菌者越来越多;二是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结果阳性者要求治疗的越来越多。这两个现象说明,人们越来越关注幽门螺旋杆菌,这主要是出于对胃癌的担忧。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存活在胃黏膜里面的特殊细菌,身形是螺旋状的,属于微需氧菌,在空气中或者绝对厌氧环境下很难生存。它主要生存在胃黏膜组织,胃小凹是幽门螺旋杆菌生活的温床。医学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幽门螺旋杆菌还和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系。近年来,医学界还发现了不同胃病关联的不同菌株。因此,很多人通过体检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后,会产生很多疑问和认识误区。
有的人道听途说,认为到医院吹两口气,就能查出是不是胃癌,所以盲目就诊要求检查。在临床上,呼气试验简单易行,准确性好,已经成为临床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呼气试验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并不一定就不是胃癌;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大多也不是胃癌。因此,指望吹口气查胃癌,是缘木求鱼。时至今日,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准方法仍然是胃镜。而呼气检查的意义在于提示人们:阳性患者罹患胃病的可能性高于常人;阳性的程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越大。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人,如果有合并明显的胃部症状,或者有胃癌胃病家族史,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胃镜的进一步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第I类致癌原。那么,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意味着将要患胃癌吗?其实,超过50%的正常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的比例更高。但是,感染者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胃部症状,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患胃癌。研究显示,只有大约10%左右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患胃病,而得胃癌的概率只有大约万分之五。与此同时,过度关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常常会导致抑郁、焦虑甚至其他躯体行为障碍。对大多数人而言,心理障碍的困扰有时比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更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胃病的发生率高于常人。但是,50%左右的人并没有症状,有些人胃镜检查也仅表现是浅表性胃炎甚至正常。这些人并不需要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只有感染者同时合并下列病变者,才需要考虑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手术后或局部粘膜剥离术后等。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应避免长期应用抑酸药,因为长期口服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贲门癌发病风险增加。另外,根除感染是否影响胃肠道微生态,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就可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通常为亲密接吻、共同进食、粪口传播等。但是,只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幽门螺旋杆菌就可以被杀死。因此,建议如下:每日规律刷牙漱口;聚餐时使用公筷或者分餐;碗筷勤清洗和高温消毒;食物清洗彻底,烹调要经过高温;便后餐前洗手;不要口对口喂食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