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怎么泡才会包浆 包浆豆腐粘锅怎么办
豆腐怎么泡才会包浆 包浆豆腐粘锅怎么办
包浆豆腐想要炸出来有浆,不炸破皮很重要。
建议多放油,等油够热后把豆腐放几块下去,不要放多要,放下去之后不要立马翻,让它把这面的水分炸干,炸得金黄色又再翻面炸,电磁炉的话放5块豆腐就可以了,放多要会粘在一起。
豆腐怎么泡才会包浆
包浆豆腐其实就是比普通豆腐多一道用苏打水泡的工序而已,首先你可以把做好的新鲜豆腐重新放一下,切好片,排好,避免豆腐粘在一起。
一般用半箱清水,加100克小苏打,浸泡6到8个小时。如果出现气泡就说明小苏打过量,豆腐会变得太软,浸泡7到8小时后,把豆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适当晾一下,水分干掉后就是包浆豆腐了。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豆类。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 1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点卤和石膏点卤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这里主要介绍石膏点卤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此。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包浆豆腐好吃吗 吃包浆豆腐会胖吗
适量吃包浆豆腐并不会导致出现有身体发胖的情况。
豆腐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脂肪含量是非常低的,所以并不会导致出现有身体的发胖。
如果要减肥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豆腐。同时主要是注意吃豆腐的时候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不要做成酸辣刺激性的味道,同时也尽量不要放太多的油和太多的肉类。
包浆豆腐与普通豆腐有什么不同 包浆豆腐怎么炸才有浆
包浆豆腐想要炸出来有浆,不炸破皮很重要。建议多放油,等油够热后把豆腐放几块下去,不要放多要,放下去之后不要立马翻,让它把这面的水分炸干,炸得金黄色又再翻面炸,电磁炉的话放5块豆腐就可以了,放多要会粘在一起。
甘泉豆腐干营养价值和做法步骤
作业程序
1、泡豆。首先将大豆过筛选净。把小石粒和不饱满的豆粒筛选出去,洗净后泡入水中,直至泡胀。
2、磨浆。旧时采用石磨磨浆,豆腐包过浆,需4—5遍过完。现在均采用“分离式磨浆机”作业,三遍即可浆渣分离。
3、烧浆。小作坊在大锅内把浆烧熟。现代化作业是“自动烧浆机”。
4、点卤。浆烧熟后盛入容器内(小作坊直接在锅内点卤)温度保持90℃以上,用3%的卤水点成块状。
5、压榨。小作坊用木板做成1米×米×0.2米(大小不等)的框架容器,将沙布衬入其中,把块状浆汤倒入里边,用布包好,放上砖(石)压榨。现代化采用的是豆腐压榨机,每块用沙布包为50(公分)×50(公分),每次可压45层, 30分钟即可压成厚度为约0.5公分的豆腐。
豆腐只用以上五个程序即可做好。
6、凉晒。旧时制作豆腐干,把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入锅煮味。用的调料以大茴、小茴、丁香、花椒、盐巴等为主。用文火煮,似开非开,以便更好入味。入味后,先在热炕上炕去大部分水分,再将一个个豆腐干用线穿起来,两个豆腐干之间放一个麻钱,一串串地挂到屋檐下晾干。后来,人们逐渐不再使用麻钱,两块豆腐干之间的隔离物变成庄稼秸杆的碎小段。现代化作业是,将豆腐切成面积约为10×5(公分)的块状,放在盐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在90℃的烤箱中烤干。
传统豆腐干晒干后就可出售。
7、切丝。块状整齐的按块状包装,无需切丝。其它要用切丝机切成长短不等的丝状。
8、包装。把豆腐丝按不同的调料拌成“麻辣”、“五香”、“孜然”、“三鲜”品味,装入袋中,经过“抽空机”抽出空气,包装成袋(一袋60克)。10×5(公分)的块状包装成原味片装(一袋150克)。
9、杀菌。为确保产品质量,把包装好的豆腐干放入120℃高温杀菌箱中消毒 30分钟。
10、装箱。每30袋(指60克装)为一箱(全县各厂家统一标准)。经过验收合格,方可出厂。
包浆豆腐与普通豆腐有什么不同
1、泡黄豆:豆腐的原料是黄豆,把豆子去壳洗净,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2、磨豆浆:豆子泡涨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
3、过滤: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紧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把豆渣和豆浆分离;
4、煮豆浆: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漂浮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10℃之间;
5、点浆:煮好的豆浆需要点卤凝固,可以用盐卤点卤或石膏点卤,凝固后就是平常吃的豆腐脑;
6、压板成型:豆浆凝结成豆腐花后,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制模具里,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来,盖上木板压出水分,豆腐就做好了。
包浆豆腐其实就是比普通豆腐多一道用苏打水泡的工序而已。
1.首先你可以把做好的新鲜豆腐重新放一下,切好片、排好,避免豆腐粘在一起。一般用半箱清水加100克小苏打浸泡6到8个小时,如果出现气泡就说明小苏打过量,豆腐会变得太软。
2.浸泡7到8小时后,把豆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适当晾一下,水分干掉后就是包浆豆腐了。
豆肝的制作
豆肝尖即豆腐干,只是外形不同,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
豆腐干的生产工艺和豆腐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浇制时厚度较小,一般为5~6cm,压制时间为15~30 min,要求压制后豆腐干的含水量在60%~65%,压制后按不同成品的要求切成豆腐白干胚子,即为成品[1] 。具体如下:
豆浆——煮浆及冷却——点脑——蹲脑——浇制——压制——出包——切块——成品[1]
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 50%。其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上等黄豆3公斤,精盐 600克,酱油250克,桂皮15克,姜丁25克,香葱15克,味精10克。
(2)磨浆。先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磨成浆,滤渣后备用。
(3)煮浆。将磨好的生豆浆上锅煮好后,再添加 20%-25%的水,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压榨时水分排出畅通。
(4)凝固。浆温降至8_0_-90℃时,即可用卤水点浆。点浆时应注意均匀一致,要勤搅,但要防止乱搅。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停点,盖上盖约过30-40分钟,当浆温降至70~C左右时上包。
(5)划脑。上包前要把豆腐划碎,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制出的产品质量紧密,能避免厚薄不匀,空隙较多。
(6)上包。先将包布铺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可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要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将包布包扎紧,加压成型,1小时后拆下包布,用刀将豆腐干按格子印割开,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钟后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将500克精盐放人3公斤清水中搅匀,再把晾凉的豆干置干盐水缸内,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锅内,放人100克精盐、姜丁、桂皮(用纱布袋装好)、酱油、香葱、味精,制成卤水。
(8)煮干。将已制成的卤水回锅烧沸加入豆干,煮30分钟左右,取一豆干观察,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干豆腐的制作方法
干豆腐的制作方法前期和制作大豆腐一样。首先要洗豆腐包。所不同的是,做干豆腐的,是那种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而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经过浸泡,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煮,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瓢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会的。每一个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诀窍,密不传人,因为更多的人会了这套手艺,自己的饭碗就会不牢。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或是干豆腐了。
(以上的程序和做大豆腐一样。)
在豆腐花与清水分离以后,就可以做干豆腐了。干豆腐的木框宽要与干豆腐包的宽度一样,长大约一米左右,高大约半米或者一米,先把卷好的干豆腐包放在木框里一层,用豆腐瓢将豆腐花搅搅碎,很均匀的样子,用瓢将豆腐花舀起一些,轻轻地、均匀地泼在豆腐包上,一定要匀,要薄,不能太薄。之后,把豆腐包再续上一层,正好盖住刚才泼的豆腐花上面,又为泼下一层豆腐花做好准备。再重复刚才的程序,泼好第二层豆腐花,再用豆腐包盖住。依此类推,重复进行,直到将干豆腐的木框弄满。
这时候,就要开始压了。上面先盖好厚厚的木板,压上一些大石头,然后,上面再用一根很粗的大木梁横压在木板上,一头固定,另一头用绳子搅在另一边下面的横梁上,用一根小木棒搅在绳子中间,不断地搅,使上面的木梁不断地向下压。木框的下边哗哗地躺着清水,豆腐花就在豆腐包里承受着重压,逐渐地变成了干豆腐了。压上几个小时,打开豆腐包,一层当中就是一张干豆腐,一张一张地取来,叠好,干豆腐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