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推拿的正确做法
小儿消化不良推拿的正确做法
食积夹热型
治则:解热健脾消合。
手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四横纹穴、外劳宫穴、腹阴阳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清脾土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清脾土”,三百下。
②补脾土穴:先用“清脾土穴”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穴”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
③分推腕阴阳穴:约一百下。
④推三关穴:约二百下。
⑤退六腑穴:约六百下。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的次数多,因为是“食积夹热”。
⑥推四横纹穴:四横纹穴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是四个穴位的总称。在这里所说的位置是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医者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
⑦揉外劳官穴:外劳官穴正对掌心劳官穴处。医者用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揉数十下。
虽然推拿对于治疗消化不良效果好,但是家长平时还是要注意照顾好孩子,避免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天按时按量吃饭,切忌过饥过饱,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推拿的正确做法
小宝宝生病总是特别让人着急,主要是不能用药物治疗,即便是婴幼儿专用药物家长也会担心有副作用。这个时候中医的小儿推拿就派上用场了,特别是对于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症,推拿安全可靠见效快,家长们不妨来学两招。
食积夹热型
治则:解热健脾消合。
手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四横纹穴、外劳宫穴、腹阴阳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清脾土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清脾土”,三百下。
②补脾土穴:先用“清脾土穴”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穴”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
③分推腕阴阳穴:约一百下。
④推三关穴:约二百下。
⑤退六腑穴:约六百下。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的次数多,因为是“食积夹热”。
⑥推四横纹穴:四横纹穴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是四个穴位的总称。在这里所说的位置是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医者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
⑦揉外劳官穴:外劳官穴正对掌心劳官穴处。医者用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揉数十下。
虽然推拿对于治疗消化不良效果好,但是家长平时还是要注意照顾好孩子,避免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天按时按量吃饭,切忌过饥过饱,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消化不良。
以上是专家对小儿消化不良推拿的分析和推拿的正确方法,照顾孩子绝对不能含糊,要严谨科学,这是对孩子的负责任。各位家长可以尝试按照以上做法对孩子进行推拿和调节孩子的饮食,这样才可以解决孩子的消化不良问题。
小儿消化不良食谱
胡萝卜汤
配料胡萝卜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成小块。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胡萝卜块,煮至熟烂,加入红糖,煮沸后,即可食用。
功能健脾消食,下气和中。本膳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尤其胡萝卜素A的含量特别多,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叶酸等,被称为“平民人参”。其味甘、性平,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等功效,可治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粟米山药粥
配料粟米50克,淮山药25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粟米淘洗干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粟米、山药块,用文火煮至粥烂熟,放入白糖调味,煮沸即成。
功能补脾益气,安神滋阴。本膳用粟米,有补益脾胃、清热安神之功;山药,健脾胃,补气阴,利尿益肾。经常食用能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米香菇粥
配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鸡内金5克。
制法小米,淘洗干净;香菇,择洗干净,切成小块或碎末;鸡内金,洗净。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小米、鸡内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至熟烂,分次饮用。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本膳用小米,健脾胃;鸡内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气,开胃助食,常食可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山楂饼
配料鲜山楂300克,淮山药3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去皮、核,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将山楂、山药块,放入碗内,加适量白糖调匀后,上笼蒸熟,压制成小饼,即可食用。
功能健脾导滞,和胃助食。本膳用山楂,含大量维生素C和酸性物质,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中酶类,从而助消化。山药健脾益气。
两米粥
配料小米50克,大米25克。
制法将小米、大米,分别淘洗干净。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大米、小米,先用旺火烧沸,后改文火煮至粥熟烂,即成,分次饮用。
功能健脾和胃,滋阴生津。本膳用大米,含人体所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其味甘、性平,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等作用。小米,含蛋白质及脂肪量较多,有健脾和胃、益肾等作用。二米成粥,常食之可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按摩
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很多都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家长发现宝宝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时,都是让孩子吃点帮助消化的西药或中成药,其实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上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掌握,在家就能帮助宝宝调理。
少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积滞”的范畴,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常见小儿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或便溏为特征,一般分为乳食内积和脾虚夹积两种证型。
中医推拿中有三种简单的手法
一是推拿四横纹
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操作1~2分钟。
二是按揉板门穴
板门穴在手掌面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续1~2分钟。
三是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面绕肚脐顺时针按揉50下,再逆时针按揉50下。家长如果能每周给宝宝做三次上述治疗并长期坚持,会帮助宝宝健健康康地成长。
若宝宝吃什么就排出什么,有可能是太早给予副食品的迹象。而腹部的浮肿情形一直无法消除的宝宝,则较容易消化不良。本按摩请于吃饱至少一小时过后再进行。
第1步
双手手心贴在宝宝肚脐上方,将皮肤左右来回慢慢推动,来回共推五次。稍微休息一下之后,再来回推五次。
第2步
轻轻按住整个肚脐,向上释压,共释压五次。稍微休息一下之后,再释压五次。
小儿推拿治消化不良
1、按揉推四横纹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
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
教你推拿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1、按揉推四横纹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
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宝宝消化不良推拿哪里
按百会穴
定位: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会处。
推拿功能主治:有提升功能。治脾虚泻,慢性消化不良等,尤其对脾虚泻,脱肛疗效显著,但患儿有恶心吐时应用此方法容易使病情加重,故须注意。
推拿方法:按或揉法,固定患儿头部以拇指端适当用力按之,稍停后抬起拇指(抬时宜缓慢),反复操作,约30-50次。
推脾经
定位:拇指罗纹面,外(桡侧)侧缘。
推拿功能主治:健脾,温中,和胃,治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疳积。
推拿方法: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 沿拇指外缘推向里直推为补,将小儿拇指伸直,向里向外来回推为平补平泻,又称清法,均匀做300次。实热证用清法,虚寒证用补法。
推运胃经
定位:位于大指掌面第二节。
推拿功能主治:健脾和胃。主治泄泻呕吐。
推拿方法:推或运法,直推或向肾水方向运约100次,向里推为补,向里向外推为清法。
小儿消化不良按摩治疗 第五步:运内八卦
内八卦在小儿掌心周围的,可以开胸利膈,消食除胀,推拿刺激此处可以帮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改善小儿消化不良的症状。按摩时需托起小儿四指,使掌心朝上,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手掌心四周内八卦穴运按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