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乳牙时间
换乳牙时间
自宝宝6-7岁至12-13岁,宝宝开始换乳牙,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而致脱落后再无牙替代。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趋势,故一般人恒牙数在28-32个之间。
宝宝的20颗乳牙在6-12岁要陆续脱落,被新萌出的恒牙所代替。但乳牙有它自己的功能,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才需要拔除:
1、到了换牙期仍不脱落,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的乳牙,不论松动与否,均应拔除。一些妈妈发现宝宝在7岁左右,下前牙长“双排牙齿”就是由于乳切牙未脱落,从而导致恒切牙于其舌侧错位萌出。
2、反复发炎、治疗效果不佳的乳牙,它所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影响其根下方恒牙胚的发育,必须拔除。
3、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乳牙,虽不到换牙年龄,但为了排整齐牙齿而采用顺序拔牙法,可按治疗计划予以拔除。
换乳牙的时间
儿童换牙开始时间一般在6岁左右。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按照“左右对称,先下后上”的原则,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儿童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儿童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儿童可能会有不同。儿童6-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10-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1岁长恒尖牙。
婴儿长牙时的异常现象及护理
婴儿一般在4~10个月长牙。为使婴儿长出一口健康整齐的乳牙,在乳牙萌发时适当地护理至关重要。乳牙萌发时,婴儿的牙床先开始红肿,有充血现象,极易引起牙床发痒,喜欢吮手指、咬奶头、咬玩具,流口水,当乳牙突破牙床,牙尖冒出后,牙渐渐变白,这标志乳牙已生成。一般婴儿长牙无异常现象,某些孩子会有低热、睡眠不安、流口水及轻微腹泻。这时应多给孩子喂些开水,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并及时给婴儿擦干口水,以防下颌部淹红。可给孩子一些烤馒头片、饼干、苹果片等食品提供磨牙,预防牙痒,又可促进乳牙生长。
婴儿出牙的时间很不一致,一般在6~10个月萌发均属正常,不可认为越早出牙越好。如婴儿在有个月时就出牙,并非正常现象,是由于牙胚距口腔黏膜太近,因而出牙过早,这些牙齿会影响喂奶。每个婴儿出牙时间不同,不必单纯以出牙时间来作为婴儿健康发育的标志。
出牙时不要让婴儿吸空橡皮奶头,长时间吸吮会造成牙齿前突,影响咀嚼能力和面容的美观。在长牙时要补充一些高蛋白、高钙、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牙齿健康生长。
换牙顺序图
1 换牙顺序有一定的规律 换牙顺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人一生有两次长牙齿,一次是六个月左右开始长乳牙,然后就是6岁左右换乳牙,长恒牙; 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换牙顺序图 2 一般儿童换牙首先长六龄齿 一般的儿童换牙顺序,正常的孩子长恒牙的时间是六岁左右,第一颗牙是不替换乳牙的,而是从最后一颗乳牙(第五颗)的后面直接长出来,这颗牙就是第一恒磨牙,也就是俗话讲的六龄牙。因为小孩是六岁左右长出的,所以叫六龄齿。
宝宝换牙是否需要补钙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补钙。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
换牙期由于恒牙萌出,乳牙滞留,引起的双排牙,此时如多食含蔗糖食物及不注意口腔卫生,引起牙齿清洁不良,食物滞留,易导致乳、恒牙发生龋齿。因此这一时间应注意教育宝宝认真刷牙,多吃含纤维食物,有助于促进颌骨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幼儿换牙期家长应注意什么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是: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在整个换牙期间,是儿童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其次,换牙期间要注意矫正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还有的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应到口腔科拔除。对于个别顽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其三,注意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其四,要对出恒牙定期观察矫治。换牙时前恒牙以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或间隙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做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
其五,教育换牙期的孩子特别注意牙齿保健。换牙期由于牙齿排列不齐,恒牙萌出,乳牙滞留,引起的双排牙,此时如多食含蔗糖食物及不注意口腔卫生,引起牙齿清洁不良,食物滞留,易导致乳、恒牙发生龋齿。
因此,这一时间应注意教育孩子认真刷牙,多吃含纤维食物,有助于牙龄自洁,促进颌骨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儿童乳牙不掉的对策
家有儿童的父母们对孩子的关心可谓操够了心思,尤其是在孩子们处于发育阶段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儿童乳牙不掉的情况该怎办?相必家长们也未必知道该采取何种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按时更换乳牙。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儿童乳牙不掉 的应对策略和相关注意方法。
小孩到了五六岁就开始步入换牙阶段。一般而言,乳牙正下方的恒齿在萌出过程中,会将乳牙的牙根吸收掉。结果乳牙就如同大树少了树根一样,牙根变短了,慢慢地动摇,直到脱落。即使不拔它,乳牙也会自己掉下。但有的小孩换牙过程中会出现乳牙尚未脱落,恒齿却已经长出的情况。一些家长认为这是钙质太多的缘故,其实这与钙质多不多没有太大关系。其原因主要是,乳牙排列很密,而恒齿较大,原本乳牙的位置无法容纳新牙,于是新牙无法正常地长在乳牙正下方,以致乳牙的牙根未被吸收掉,而出现旧牙不掉、新牙已长出的情况。
牙科医师指出,孩子换牙时出现新旧牙并存的情况时,应把乳牙拔掉。乳牙拔掉后,恒齿会因舌头推挤的力量,慢慢地移动到原来乳牙的位置。此时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则恒齿就能长得正。若对新旧齿并列的情况置之不理,有可能会造成牙齿排列不整,或者造成咬合不正,也容易因洁牙不完全而导致蛀牙。所以,家长对小孩换牙期的新旧牙重叠现象要特别留意,正确处理。
儿童牙齿的预防保健知识
首先,牙齿的替换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的。最早长出的恒牙往往是六周岁左右在乳牙列的后面萌出的第一磨牙,俗称六龄牙,它不替换任何乳牙。紧接着是门牙替换,时间大约是6~9岁。换完门牙稍后就是尖牙后面的第一双尖牙替换较小的第一乳磨牙,时间大约是10岁。11岁左右乳尖牙被恒牙的尖牙替换。最后,12岁左右,六龄牙的前后两颗牙齿――第二双尖牙和第二磨牙陆续长出,其中第二双尖牙是替换较大的第二乳磨牙,第二磨牙在六龄牙的后面长出,不替换任何乳牙。至此恒牙列基本完成萌出。至于最后的磨牙,俗称智齿,要到20岁左右才长出来。
以上所提的出牙时间在各人受各种条件影响会有一些差别,一般前后不超过2岁。不论时间如何,出牙的先后顺序基本不变。
其次,左右两侧同名牙一般是同时对称长出来的,其先后一般不超过半岁。当然,如果有一侧乳牙过早脱落,替换它的恒牙可能会提前长出来。下颌牙的替换和长出时间一般都要早于上颌的相对应位置的同名牙齿。由于身体发育的速度不同,一般女孩子的出牙时间要略早于男孩子。
牙齿的出牙时间受很多因素影响。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出牙时间较过去有所提前,另外,遗传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出牙的时间。值得引起儿童家长们注意的是,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还依赖于乳牙的保护和咀嚼功能的锻炼。过早地缺失乳牙对恒牙的生长发育和萌出非常不利。食物太过精细,使得牙齿及口腔颌面部得不到合适的功能锻炼,也将导致牙齿萌出的异常甚至面部发育的不完善。
总之,儿童在6~12岁的替牙时期内会有很多变化,提醒家长朋友们要随时观察,如有异常,应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去就诊。
乳牙从6岁左右起陆续发生生理性脱落,到12岁前后全部为恒牙所代替。由于恒牙牙胚在颌骨内的生长、发育及向牙齿咬合面方向的移功,使乳牙根部组织被吸收,乳牙逐渐松动,最后造成脱落。脱落的乳牙是没有根的,脱落面呈蚕食状。孩子乳牙脱落时应注意观察,以便和乳牙牙根折断区别。乳牙过早脱落会影响恒牙和颌骨的发育!
关于宝宝换牙有哪些注意事项
注意宝宝牙齿松动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换牙早的宝宝会在四岁时换乳牙,晚的宝宝会在七岁时换乳牙。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妈妈们仔细留意一下宝宝的牙齿,或者是宝宝告诉你牙齿有松动时,也要多关注并关注宝宝的牙齿松动的时间。如果松动时间过长,对后面长恒牙是不利的,所以要想办法把松动时间较长的牙齿拔掉。
注意宝宝恒牙的生长状态
有些家长不关心宝宝的恒牙生长的状态,随便牙齿如何长,都不管。实际上,也是不对的。对于宝宝来讲,因为在长牙的时候,会用舌头去舔,所以,会导致牙齿长歪。家长要做的就是时刻注意宝宝的恒牙成长过程,如果有长歪的情况下,就得到医院进行矫正了。
注意宝宝恒牙的生长速度
有一些宝宝的骨骼本身就会有问题,这种问题也会体现在宝宝的牙齿生长上。所以,有些宝宝的牙齿长出来后,长得较快,而有些宝宝却一直不长,只露个头。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宝宝有口腔问题,导致了宝宝的牙齿不生长。最好是带宝宝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宝宝换牙时看其他的牙齿
宝宝换牙时家长的注意力不要只是放在要换的那颗牙齿上,实际上,也要看一下换牙的旁边的几颗牙齿的情况。有时候,换的牙齿没有问题,可是旁边的牙却出现问题了。而旁边牙出现问题后,就会影响换的这颗牙的成长或者是质量。
注意宝宝换牙时候的习惯
在宝宝换牙的时候,有些宝宝的习惯会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宝宝喜欢用舌头去舔自己的牙床。这是不对的。或者是宝宝吃饭后不刷牙,吃甜食不清洁口腔等。这种的坏习惯,都会导致宝宝在长牙的时候,出现牙齿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些牙齿的问题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