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化瘀止痛
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化瘀止痛
五灵脂味苦能泄闭,性温能通。生用有散瘀之功,瘀散则痛止,通则不痛。《本草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临床主要用治瘀血阻滞的痛经、闭经、胸痛、腹痛、疝痛。
哪些药物治疗大骨节病效果好
大骨节病患者在治疗时一定会问:哪些药物治疗大骨节病效果好?为此求医网编辑根据医生指导、患者反馈和网友评论,整理筛选出了5种治疗大骨节病常用药品,希望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以下治疗大骨节病的药品均已经过药监局审批,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放心服用:
1.壮骨木瓜酒
参考价格:¥12
成分:玉竹栀子木瓜当归羌活独活陈皮香加皮川芎秦艽川牛膝红花寄生千年健豹骨汁
功能主治:驱风去湿,通经活络。用于经脉拘急、骨节疼痛、四肢麻木。
禁忌症: 1.孕妇慎用; 2.儿童禁用。
生产商:湖北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2021325
2.抗骨增生片
参考价格:¥19
成分: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烫)、鸡血藤、肉苁蓉、淫羊藿、莱菔子(炒)。
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
注意事项: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生产商:湖北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2020553
3.小活络丸
参考价格:¥3.5
成分:胆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通痹。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
禁忌症: 孕妇禁用。
生产商: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054
4.过岗龙片
参考价格:¥8
成分:浸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四肢痹痛,大骨节病等。
禁忌症: 遵医嘱服用。
生产商: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3047
5.小金丸
参考价格:¥9.5
成分: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枫香脂、乳香(制)、没药(制)、五灵脂(醋炒)、当归(酒炒)、地龙、香墨。
功能主治: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
禁忌症: 孕妇忌服
生产商:西安自力中药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1020409
肥厚化瘀汤配方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特效验方肥厚化瘀汤,根据病情随症加减,把辨病与辨证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效果令患者十分满意。方中甲珠疏畅经络,透达关窍;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水蛭破血、逐瘀、通经;以上三味中药为本方君药;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制一又促细胞分裂作用;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炒枳实化痰散痞,破气消积;制牟大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以上六味中药为本方臣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丝瓜络通经活络,解毒消肿;小麦养心安神,除烦;枣仁养心,安神,敛汗;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五灵脂活血散瘀;蒲黄止血,化瘀,通淋;藏红花活血、祛瘀、止痛;胆星清火化痰,镇惊定痼;远志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以上十二味药为本方佐药;琥珀镇静,利尿,活血;朱砂重镇,清心,安神;以上两味药为本方使药。
肥厚性心肌病在中医范围内无明确的疾病名称与之对应,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心悸”、“胸痹”或“喘证”的范畴,传统的辨证为气阴亏虚、瘀血内停或心阳不振、瘀血内停。故治疗予以益气养阴或温阳以扶正,活血利水以制标,以达标本同治的目的。
我们认为肥厚性心肌病属于“积聚”的一种,其成因为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导致瘀血,痰浊停聚成形而至。
故治疗当以“结者散之”为原则。我国著名老中医、世家中医9代传人、系列疑难病特效验方发明人、我国一级专家孔彪儒教授,以祖传秘方结合50余年从医经验研发的专业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特效中药验方“肥厚化瘀汤”,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则,方中以“炒枳”、“赤芍”、“蒲黄”、“藏红花”软坚散结;以“三七”、“水蛭”、“制牟大”、“五灵脂”、“甲珠”、“丝瓜”以破血逐瘀、活血通络;以“麦冬”、“五味子”、“北沙参”清肺润肺、益气养阴;以“茯苓”、“小麦”、“朱砂”、“川芎”、“枣仁”、“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还有其它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祛瘀止痛、利水补肾、化痰散痞、解毒消肿等成分。
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五灵脂为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既可单味炒研末,温酒送服,又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工具/原料
五灵脂
方法/步骤
其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既可单味炒研末,温酒送服,又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抗结核作用:五灵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用复方为连翘、五灵脂各2g;或连翘、五灵脂、地骨皮、紫草根各2g。上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也均有一定疗效。
对子宫的作用:五灵脂水煎剂对子宫呈短时间张力提高,几分钟后恢复正常,部分出现后抑制现象,而对频率、幅度影响小。体外试验证明,五灵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临床上也曾用于心绞痛。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五灵脂20mg/kg股动脉注入使麻醉狗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五灵脂水提液200ug/ml可显着降低大鼠乳鼠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耗氧量。
抗凝作用:五灵脂水提液2.0g/ml有增强体外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治产后恶露不快,腰痛,少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又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调,黄瘦不食;亦疗心痛五灵脂水淘净,炒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 火熬膏,入真蒲黄和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以水与童子小便各半盏,煎至七分,温服,少顷再服;经闭者,酒磨服下。
治妇人心痛血气,刺不可忍五灵脂(净好者)、蒲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好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盏,同煎至七分,热服。
治产妇血晕昏迷,上冲闷绝,不知人事五灵脂二两,一半炒熟,一半生用,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温熟水调下;如口噤者,以物斡开口灌之
注意事项
五灵脂的注意事项:不宜与人参同用。
五灵脂配伍
五灵脂配伍半夏、瓜蒌: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下气;瓜蒌利气宽胸化痰.三药伍用有活血化淤、散结降逆之功效 用于治疗痰血凝结之心痛胸痹、痰浊甚者.
五灵脂配伍干姜: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伍用共奏温中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寒凝血滞所致之胃脘疼痛.
五灵脂配伍降香:二者皆可活血化淤.但五灵脂功擅活血散淤止痛;降香长于活血祛淤、行气止痛.相伍为用其功效更显著 用于治疗血淤所致之胸胁疼痛、胃脘痛、心绞痛等.
五灵脂配伍蒲黄:二者皆活血祛淤.但五灵脂苦甘性温生用活血散淤、行气止痛 炒用则祛淤止血;蒲黄甘辛性凉生用凉血止血、活血消淤 兼能止血炒用收涩 则功专止血.二药生品相伍为用有通利血脉、祛淤止痛之功 用于治疗气滞血淤之心腹疼痛、胸胁刺痛、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恶露不绝;跌打损伤之肿胀疼痛.二药炒炭合用有祛淤止血之效 用于治疗出血诸证因血淤所致者.
五灵脂配伍香附:五灵脂活血祛淤止痛;香附疏肝理气止痛.二者合用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肝气犯胃之胁肋、胃脘疼痛.
跌打损伤外用药酒配方 化瘀酒
主要药物:当归,柴胡,川芎各65克,黄芩,五灵脂,桃仁,赤芍药,苏木,续断,骨碎补,马钱子各30克,红花,三棱各20克,乳香15克。白酒5000毫升。
炮制方法:将马钱子炮去毛,骨碎补炒,炮去毛,与其余各药共压碎,用纱布袋盛贮,和白酒同放入干净瓷坛内,密封浸泡30天,压榨去渣,过滤即可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涂于患处。也可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20-40毫升。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适应病症:适宜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不消,经络不舒,皮肉青紫等症。
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散瘀止痛
五灵脂味苦能泄闭,性温能通。生用有散瘀之功,瘀散则痛止,即通则不痛。《本草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临床主要用治瘀血阻滞的痛经、闭经、胸痛、腹痛、疝痛。
盆腔炎的辨证治疗方法都有什么
湿热瘀结型盆腔炎:
这种盆腔炎的具体表现是患者会出现下腹痛或者是刺痛,痛处比较固定。腰骶胀会有痛感。带下量多,色为黄质稠或者是气臭。经期的腹痛会加重。月经周期会有延长或者是月经量会增多。口腻或者是纳呆。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治疗盆腔炎用盆腔消炎汤,银花15g,连翘15g,炒枳壳15g,制香附15g,乌药12g,炒延胡索12g,车前子12g,黄芩15g,黄柏10g,白芍18g,薄荷10g,绿豆18g,生苡仁18g,败酱草18g,甘草10g。每天1剂,分3次服,每天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清热除湿,化瘀止痛,对治疗盆腔炎有不错的效果。
寒湿瘀滞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经色紫暗或夹血块。大便溏泄。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胖,脉沉迟或沉涩。治疗盆腔炎用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小茴香5g,干姜10g,延胡索15g,当归15g,川芎15g,肉桂3g,赤芍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5g,制没药6g,桂枝10g,茯苓15g,丹皮15g,桃仁12g,马蹄香15g,猫爪草9g,鸡矢藤15g。每天1剂,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祛寒除湿,化瘀止痛,还可以帮助辅助治疗盆腔炎。
气滞血瘀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脘腹胀满。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治疗盆腔炎用隔下逐瘀汤加味,五灵脂12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丹皮15g,赤芍15g,乌药15g,延胡索15g,甘草10g,香附15g,红花5g,枳壳15g,鸡血藤15g,马蹄香15g,白牛胆15g,小红参15g。每天1剂,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疏肝行气,化瘀止痛,对辅助治疗盆腔炎有帮助。
哪些药物治疗大骨节病效果好
大骨节病患者在治疗时一定会问:哪些药物治疗大骨节病效果好?为此求医网编辑根据医生指导、患者反馈和网友评论,整理筛选出了5种治疗大骨节病常用药品,希望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以下治疗大骨节病的药品均已经过药监局审批,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放心服用:
1.壮骨木瓜酒
参考价格:¥12
成分:玉竹栀子木瓜当归羌活独活陈皮香加皮川芎秦艽川牛膝红花寄生千年健豹骨汁
功能主治:驱风去湿,通经活络。用于经脉拘急、骨节疼痛、四肢麻木。
禁忌症: 1.孕妇慎用; 2.儿童禁用。
2.抗骨增生片
参考价格:¥19
成分: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烫)、鸡血藤、肉苁蓉、淫羊藿、莱菔子(炒)。
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
注意事项: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小活络丸
参考价格:¥3.5
成分:胆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通痹。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
禁忌症: 孕妇禁用。
4.过岗龙片
参考价格:¥8
成分:浸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四肢痹痛,大骨节病等。
禁忌症: 遵医嘱服用。
5.小金丸
参考价格:¥9.5
成分: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枫香脂、乳香(制)、没药(制)、五灵脂(醋炒)、当归(酒炒)、地龙、香墨。
功能主治: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
禁忌症: 孕妇忌服
痛经吃什么中药好
1、气滞血瘀者
症状:一般经前1~2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
药方: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治则,膈下逐瘀汤加味,当归、赤芍、刘寄奴、牛膝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五灵脂、乌药、香附各12克,枳壳、丹皮各9克,甘草6克,丹参30克。
2、寒湿凝滞者
症状:经前、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药方:治则为温经化瘀、散寒利湿,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干姜、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苍术各9克,没药、赤芍、蒲黄、五灵脂、乌药、吴茱萸各12克,当归、茯苓各15克。
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方一:利胆排石汤
【药物组成】广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各30g,鸡血藤、生黄芪各15g,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桃仁、冬瓜仁、薏苡仁、三棱、莪术各10g。
【随症加减】肝胆气郁型加柴胡、黄芩各10g;肝阴不足型加牛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次250ml。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补气,活血利湿。
【方解】利胆排石汤药方中广金钱草、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利湿;桃仁、鸡血藤活血化瘀;三棱、莪术软坚散结;黄芪补益正气,推动气血,结石自出;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鸡内金疏肝利气、散瘀止痛;肝郁日久常致脾虚,而鸡内金、薏苡仁又为健脾良药,川楝子兼顾驱蛔之效。
【出处】郭洪波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36例临床观察。
方二:利胆排石汤
【药物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主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女性痛经的中药疗法
痛经中医治疗偏方有温经散寒汤。该偏方可以温经化瘀,散寒止痛。患者可以准备十克当归和川芎,十二克赤芍和白术,二十克紫石英和十二克五灵脂,十克金玲子和六克葫芦巴,十克延胡索和十二克制香附,六克小茴香和艾叶。月经期间腹痛发作的时候,每天可以服用1剂,早晚1次。
丹参芍药汤治疗痛经,该偏方适合治疗寒凝胞宫、瘀阻不通等问题。可以准备十克的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棱及莪术,三克的吴茱萸和五克的肉桂。患者每天可以煎1剂,分2次来服用。
柴胡通经汤治疗痛经。患者需要准备十克的柴胡、香附、陈皮和郁金,十二克的当归和赤芍,十五克的元胡和六克小茴香,十二克乌药和十五克益母草,十五克丹参和六克甘草。每日准备1剂,加水煎后在早晚服用。经前5天开始服用。
当归赤芍治疗痛经,该偏方可以清热消肿,行瘀止痛。需要准备十克当归和十二克川芎,十二克赤芍和大生地,三十克红藤和二十克败酱草,十克金铃子和十二克炒五灵脂,五克炙乳没。药材用水泡半个小时,再煎半个小时。腹痛发作时,早晚服用1次。
中医辩证治疗盆腔炎的疗法都有哪些
中医辩证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经期腹痛加重。期延长或月经量多。口腻或纳呆。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治疗盆腔炎用盆腔消炎汤,银花15g,连翘15g,炒枳壳15g,制香附15g,乌药12g,炒延胡索12g,车前子12g,黄芩15g,黄柏10g,白芍18g,薄荷10g,绿豆18g,生苡仁18g,败酱草18g,甘草10g。每天1剂,分3次服,每天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清热除湿,化瘀止痛,对治疗盆腔炎有不错的效果。
中医辩证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经色紫暗或夹血块。大便溏泄。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胖,脉沉迟或沉涩。治疗盆腔炎用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小茴香5g,干姜10g,延胡索15g,当归15g,川芎15g,肉桂3g,赤芍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5g,制没药6g,桂枝10g,茯苓15g,丹皮15g,桃仁12g,马蹄香15g,猫爪草9g,鸡矢藤15g。每天1剂,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祛寒除湿,化瘀止痛,还可以帮助辅助治疗盆腔炎。
中医辩证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脘腹胀满。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治疗盆腔炎用隔下逐瘀汤加味,五灵脂12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丹皮15g,赤芍15g,乌药15g,延胡索15g,甘草10g,香附15g,红花5g,枳壳15g,鸡血藤15g,马蹄香15g,白牛胆15g,小红参15g。每天1剂,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疏肝行气,化瘀止痛,对辅助治疗盆腔炎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