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滋补汤做法步骤教程
秋天滋补汤做法步骤教程
1、水鸭茶树菇汤
水鸭茶树菇汤是最适合秋天进补的滋补汤品,制作时可以准备半只水鸭,洗好以后用盐和料酒以及胡椒粉和生抽进行腌制,腌制半小时以后取出放入到炖盅中,再把茶树菇去掉根部和蒂,用清水洗好也放入炖盅,加入清水,放入蒸锅蒸制,用大火烧开以后再用小火蒸制两小时即可。
2、银耳香菇鸡汤
银耳香菇鸡汤也是最适合秋天进补的一种汤品,制作时可以准备鸡翅两对,把它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再在锅中放一点油,把鸡翅煎制一下,再放入温水浸泡,去掉油腻。接着把处理好的鸡翅与泡好的银耳和香菇一起放在锅中加入上汤,用小火慢慢的煲,煲好以后加入盐和冰糖进行调味,就能食用。
3、猪尾海带薏米汤
猪尾海带薏米汤在秋天用来进补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制作时需要准备猪尾一根,薏米和海带适量,制作的时候,要提前把海带的薏米泡好,把猪尾洗好以后过一下油,然后把它放入汤锅,加清水烧开以后再把海带的薏米放入进去,炖制一个小时就能炖好,出锅前加入自己喜欢的调味料调味即可食用。
白菜梗的做法步骤教程
白菜梗的做法步骤教程
白菜梗的做法步骤教程
1、把白菜洗净,然后把白菜叶子和白菜梗分开来,分别放入盆中备用。
2、把白菜梗切成四方片,如果过于厚的白菜梗,还可以从中间剖开。
3、把白菜梗在开水中焯一下,留做备用。
4、锅内放油,油热后加入葱花爆锅,然后依据自己的口味放入辣椒等调味品,放入猪肉或者牛肉,把肉片炒熟,然后放入白菜梗。
5、以自己爱好放入粉丝、粉条之类的食品,然后炒至白菜梗熟透。
6、出锅前放入味精、盐、醋等调味。
7、盛入盘中,加入香菜,就可以食用了。
怎么做洋姜咸菜
洋姜的腌制方法:材料
洋姜7斤、盐400g、醋2200ml、酱油300g、白酒100g、生姜、少量蒜瓣少量、花椒大料少量。
洋姜的腌制方法带图步骤教程
1. 自家种的洋姜,收了7斤。洗净晾干,一定要干透。
2. 花椒大料煮水。晾凉。
3. 等花椒大料水晾凉的时间,去楼下买调料:7袋醋,1袋盐,1袋酱油。
4. 生姜切片,蒜瓣剖开。
5. 所有准备好的辅料及洋姜入坛。
6. 腌制15-20天即可食用
笕菜梗的做法步骤教程
笕菜梗的做法步骤教程
1、笕菜洗净,去掉叶片,留下梗。
2、把笕菜梗放入盘内,撒入少量盐,拌匀。腌制半个小时。
3、把腌制好的笕菜梗切段,备用。
4、把猪肉切片,葱姜蒜切末,香菜切段,干辣椒切段。
5、锅内放油,油热后先放入干辣椒,炸出香味,放入葱姜蒜末与猪肉,翻炒至猪肉熟。
6、放入笕菜梗,翻炒至菜梗断生。
7、在锅内放入味精,麻油,出锅。
8、放入香菜段,上桌就可以食用了。
梨的做法步骤教程
梨的吃法
银耳陈皮生姜炖梨
主料
梨300g,干银耳10g,生姜10g,枸杞20粒,陈皮2块。
辅料
蜂蜜适量。
步骤
1.备好食材:泡发银耳、陈皮、生姜、梨、蜂蜜和泡软的枸杞。
2.将梨切成小块,姜拍一下切碎(拍一下能让姜汁更多的释放),陈皮清洗干净。
3.除枸杞和蜂蜜以外的食材统统放进煮锅,加入冷水大半锅。
4.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0分钟。
5.加入枸杞,见水滚,即可关火。
注:枸杞不易久煮。
6.盛入碗中,待温热调入蜂蜜即可享用。
注:蜂蜜不受热。
凤梨酥
材料
酥皮。
配料
低粉45克,奶粉10克,奶酪粉5g,黄油35克,鸡蛋15克,糖10克,盐1/8小勺(一共做了7个皮子)。
凤梨馅
配料
冬瓜(去皮去籽)900克,菠萝(去皮)400克,细砂糖60克,麦芽糖60克(可做14份馅)做法1.黄油软化以后,加入糖、盐,用打蛋器打发。
2.倒入蛋液,打发至与黄油完全融合,呈羽毛状。
3.低筋面粉,奶酪粉和奶粉混合后筛入黄油里。
4.用刮刀拌匀,使粉类和黄油完全混合。
5.冬瓜去皮去籽,切小块备用。锅里烧开水,放入冬瓜,煮到变成透明。
6.菠萝切很小的块,放在纱布里挤出之水,剩下的果肉剁碎备用。
7.麦芽糖如果是放在冰箱保存的,需要提前拿出来软化。
冬瓜汤的做法步骤教程
主料:绿皮冬瓜 850克、排骨 400克
调料:葱花 5克、食盐 3克、淀粉(玉米粉) 5克、生抽酱油 4克、花生油 5克
冬瓜汤的制作步骤:
1. 冬瓜去皮刨去中间的瓤芯,洗干净后把冬瓜切成小薄片;
2. 瘦肉洗干净后切成块状,要用淀粉、酱油、香油拌均匀,备用;
3. 取肉片放入开火中烧开成肉汤,再把冬瓜片放入其中煮熟;
4. 冬瓜基本熟软后即放适量的食盐调味;
5. 将拌好的肉片下锅,见熟起锅,放入香油,葱花即可食用啦。
猪爪的做法步骤教程
将新鲜的猪蹄去毛,洗净,最好选择前蹄,肉多,筋多。
用刀沿猪蹄的骨缝切成4块,如果你家的刀够快,切成6块最好,方便食用,块小更有食欲。
准备一碗红须米水(泡约30分钟以上),一般超市可以买到,3元半斤左右。
将切好的猪蹄入水淖一下(冷水放入至水开后1-2分钟左右后捞出)。
准备好姜片、蒜片、大料、白酒、白糖,少许花生油、红烧酱油或老抽,生抽。
锅热后,加入姜片、蒜片爆香,放入淖好的猪蹄翻炒,并加入白糖,倒入白酒(一定趁锅热时倒入,否则影响味道),加入红烧酱油或老抽,倒入少许生抽,水适量,倒入准备好的红须米水(烧到水少时倒入也可以),随时看一下汤汁的多少,防止干锅,一个半小时左右,汁收干后即可装盘,凉后食用味道更加。
秋天滋补吃什么好
大麦芽50克,冬瓜300克,陈皮25克,生姜5片,猪瘦肉200克。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生姜5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有清热消暑、理气健脾的功效。
茯苓15克,淮山30克,白术15克,砂仁5克,荷叶1张(或干品30克)剪碎,粳米200克。将茯苓、淮山、白术、砂仁、荷叶洗净,加适量水,先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钟,去渣留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熬煮成粥,有健脾和胃、祛湿解暑的功效。
冬瓜250克,陈皮5克,扁豆30克,黑豆30克。将冬瓜洗净去皮切片,与洗净的陈皮、扁豆、黑豆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二豆熟烂,调入精盐即成,有健脾祛湿消暑的功效。
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滤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滋阴益胃,凉血生津。
带鱼的做法步骤教程
清蒸带鱼
1、清蒸带鱼很好吃,在制作时需要准备带鱼四百克,葱料酒以及食用盐和鱼露各适量。
2、把带鱼处理干净以后切成块状再用刀在它的表面上打上刀花,摆放在盘子中加入盐和料酒周匀。
3、接着放入切好的葱丝和姜丝,再加入适理的鱼露,然后入锅蒸制,蒸好以后取出加入香油提味即可。
干煎带鱼
1、干煎带鱼也很好吃,在制作时需要准备带鱼三四条,胡椒粉和盐以及姜片和食用油各适量。
2、把带鱼处理干净以后切成段状,并把水分沥干,加入盐和胡椒粉腌制一个小时左右让它入味。
3、平底锅中放食用油加入生姜片,加热以后把带鱼段入锅煎制,煎到两面金黄以后取出,用吸油纸吸掉多余的油,直接装盘食用就可以。
4、平时食用带鱼时,不论是哪处食用方法,在清洗带鱼时都要注意,不能把带鱼表面的白色鳞状物洗掉,这种白色的鳞状物,很高,能降血脂也能预防癌症,把洗掉以后带鱼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莲藕的做法步骤教程
糖醋莲藕
1、糖醋莲藕很好吃,在制作时需要准备莲藕一根,食用油适量,再准备大蒜两个,红辣椒四个,另外再准备适量的醋和盐以及少量的葱和白糖。
2、把莲藕洗净以后切成片状,再用清水洗一下,把小孔中的泥沙全部洗掉,然后去掉水分备用。把蒜去皮以后切成蒜末,辣椒也切成小丁备用。
3、把锅中放油加热以后把蒜末和辣椒入炒香,然后放入藕片炒匀,加入白糖和醋接着炒制,等藕入味以后加入食用盐调味,调匀以后出锅装盘,上面撒上葱花进行装饰,然后直接食用即可。
排骨莲藕汤
1、排骨莲藕汤也很好吃,在制作时需要排骨五百克,莲藕两百五十克,葱、姜和枸杞以及生抽、料酒和醋等都要适量准备一些,最后还要准备鸡精、盐以及香菜和食用油各适量。
2、把莲藕去掉外皮,然后切成厚点的片状,用沸水焯烫,焯好以后取出入冷水浸泡,把排内也切成段状,入沸水焯去血水,把葱切杨段,姜切成小片,在锅中加油烧热以后把排骨入锅炒到变色。
3、把炒好的排骨取出入汤锅加入清水,再加入葱姜和清水一起炖制,开锅以后把莲藕和枸杞一起入锅,炖制一小时左右,加入鸡精和食用盐调味,调匀以后撒上香菜末即可关火,自制的莲藕排骨汤也就做好可以食用了。
清洗田螺步骤教程
1、用盐水洗田螺
大家平时清洗田螺时,可以用盐水进么清洗,先把购买回来的田螺放在一个盆子中,然后再放入适量的食用盐,最后再放入清水,让它里面浸泡二到三小时,这时就能发现田螺吐出了大量的泥沙。等它泡好以后,把田螺取出,去掉它的尾部,然后再放入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再用双手用力揉搓它的表面,洗净即可。
2、用牙刷清洗田螺
平时购买了田螺以后可以先把它放在盆子中加入清水浸泡,每天换水二到三次,三四天以后,田螺内部的泥沙就会吐干净,这时再取一个牙刷,用它去刷田螺的表面,能让田螺表面的残留物快速消失。最后清水把田螺洗净,就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去炒制了。
3、用香油清洗田螺
大家可能都知道田螺的体内不但有泥沙,还有一些小虫子存在,单纯的清洗,很难把这些小虫子洗净,最好的方法是把田螺放在加入香油的水中进行浸泡,这样田螺体内的小虫子,会在香油气味的吸引下,自动离开田螺,而田螺也会把体内的泥沙吐出来,这样浸泡一天以后,换清水把田螺洗净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