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要注意哪些呢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要注意哪些呢
1、急救护理:(1)症状观察及护理:首先了解病人受伤时间、原因、病情发展过程等。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特别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颅内出血、脑疝、机体其它部位的合并症。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脑疝病人立即静脉滴注脱水药;对疑有颅内血肿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3)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保暖、补充血容量。
(4)转送病人:当病人休克得到初步纠正,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方可转送;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和骨折时,应先初步处理合并症再转送,转送中应准备好急救物品,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性颅脑损伤在醒来之后就要给患者不停地鼓励,让患者有信心自己能够康复。再加上适当的康复训练,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在预后的后遗症就会相对减少一些。虽然 开放性颅脑损伤比较不好完全治愈,但是治愈的例子也还是有的。
摔伤大脑后会引起癫痫发作吗
轻微脑创伤会使癫痫患者发作频率更高,甚至超过常人两倍,严重脑创伤患者癫痫患病率则为正常人的7倍之多。脑创伤对癫痫患病率的影响甚至会持续10年,青少年期受到癫痫(羊角风)病发影响比较大。
癫痫给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突发性影响。致使癫痫发作的病因有很多,我们首先要彻底了解病因有哪些,才能更好地做好癫痫预防措施,那么,摔伤大脑会不会诱发癫痫呢?以下就与您共同探讨一下。
关于摔伤大脑会引起癫痫的问题,经专家研究发现,发现轻微脑创伤会使癫痫(羊角风)患者发作频率更高,甚至超过常人两倍,严重脑创伤患者癫痫(羊角风)患病率则为正常人的7倍之多。脑创伤对癫痫(羊角风)患病率的影响甚至会持续10年,青少年期受到癫痫(羊角风)病发影响比较大。
不论是闭合性或开放性颅脑损伤,伤后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类型的癫痫(羊角风)发作。脑组织损伤部位与痫灶相符合的局部性发作在伤前,并没有癫痫(羊角风)发作的迹象,但是在受伤后,却不时伴有癫痫(羊角风)发作的症状。外伤性癫痫(羊角风)诊断,除临床表现外,须依靠脑电图检查此,脑CT或MRL扫描亦有助于了解病灶的部位和性质。
那么摔伤大脑会引起癫痫吗?根据头部外伤后癫痫(羊角风)发作程度不同,临床上将其分为早期癫痫(羊角风)和晚期癫痫(羊角风)两大类。早期癫痫(羊角风)是指颅脑损伤后1-2周内即可出现症状,常和以下因素相关联。颅内血肿、颅骨凹陷骨折、脑挫裂伤、脑水肿、颅脑手术、颅内感染等。
早期癫痫(羊角风)重要意义在于它预示发生晚期癫痫(羊角风)危害大,晚期癫痫(羊角风)指颅脑损伤3个月后出现首次发作。大多发生尤其在伤后本年内出现,长者可延迟到伤后20年。它与脑瘢痕或脑萎缩,颅内合并症等因素有关,一般发作的是指晚期癫痫(羊角风)。
开放性颅脑损的特点
(1)创口或伤道内有脑组织碎块或脑脊液流出;
(2)颅内有异物存留,包括帽片、头发、皮肤、颅骨碎片、枪弹或弹片,其他致伤的凶器等。这类创伤容易并发颅内感染、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颅内压增高、急性脑水肿及较晚发的癫痫等,极易导致伤员的死亡,必须早期作紧急清创手术,关闭颅腔,使开放伤转变为闭合伤。按损伤的方式可分为:
1.刀戳伤 为锐利凶器所造成。其损伤的范围、轻重等取决于凶器的性质及力的大小。多数没有异物存留,也可有致伤物断片或整个致伤物存留,如铁钉、矛头、木片等。
2.投掷物伤主要为战时的火器伤,包括高速枪弹伤,较低速的弹片伤等。平时的锅炉爆炸、开山的飞石及机器中甩出的飞件等具有与火器伤类同的性质,亦可归入此类。
3.潜在的开放伤 主要为钝器打击所引起的颅脑伤,涉入颅底气窦的骨折,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颅内积气等。外表虽没有明显的创口,但颅腔与外界相通。
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往往是由外伤引起的,一般我们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但是两者急救的最关键的处理原则,第一是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要判断患者意识,保持鼻腔、口腔的通畅,必要时做气切,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二个就是防止出血和休克,开放性的颅脑损伤,我们发现有伤口出血的地方,赶紧进行加压包扎,补液,急救处理。闭合性颅脑损伤,根据他的意识判断,要赶紧前往医院,必要时进行开颅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保证患者在有效、关键的时间内得到第一救治,减少以后的残障功能,尽量恢复到最好的效果。
开放性颅脑损的诊断检查
1、问诊 询问受伤时间、致伤物种类、伤口有无脑脊液或脑组织流出、经过何种处理。
2、头部创口检查 应仔细检查创口大小、形状、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碎骨片、脑组织或脑脊液流出。若伤口有脑脊液或脑组织流出,即确诊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3、意识障碍 取决于脑损伤部位和程度。局限性开放伤未伤及脑重要结构或无颅内高压患者,通常无意识障碍;而广泛性脑损伤,脑干或下丘脑伤,合并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4、局灶性症状 脑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癎、同向偏盲、感觉障碍等。
5、颅内高压症状 创口小、创道内血肿或(和)合并颅内血肿以及广泛性脑挫裂伤而引起严重颅内压升高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
6、颅骨平片 了解颅骨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颅内金属异物或嵌入物的位置等。
7、头颅CT扫描 对诊断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脑室大小形态、颅内异物以及颅骨骨折亦可显示,但不如X线平片显示完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腰穿 对于了解有无颅内感染和颅内压情况有帮助。
9、脑电图 对于诊断外伤性癫癎向有帮助。
外伤性癫痫的预防护理
1.开放性颅脑损伤应争取尽早彻底的清除术,清除血肿、失活脑组织、异物、碎片,凹陷性骨折的骨片予以整复或去除,缝合破裂的硬脑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颅内感染。
2.闭合性颅脑损伤有手术指征者,及早手术,以减少脑缺血缺氧而出现脑退行性变的机会,手术应细致,尽量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
3.预防性用药,可单独使用苯妥英钠0.1g,3次/d或与苯巴比妥合用。
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
1急救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妥善处理伤口,是颅脑损伤早期最重要的急救措施[3,4]。
2加强现场自救与公众人员的互救意识
第一目击者及现场的自救与互救是颅脑损伤病人,尤其是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操作者欠规范,但总比不采取任何措施要好。在医护人员未到达现场实施救治前,所有在场人员应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展开自救与互救。注重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使更多的人掌握其方法及要领,推动全民急救素质的不断提高[5]。
3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病人常有呕吐或误吸,尤其是昏迷病人,失去主动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吸入气道而引起呼吸道阻塞;下颌松弛、舌后坠等也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气道梗阻。应立即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异物、义齿、分泌物等,将头偏向一侧,抬起下颌,迅速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如有窒息或呼吸抑制,就地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本组中有1例病人伤后呼吸停止,其同伴立即为其行人工呼吸,5 min后呼吸恢复,立即送我院急救中心进一步救治,经积极治疗,完全康复出院。
4妥善处理伤口
头皮撕裂伤或开放性颅脑损伤,主要伤及动脉或静脉窦,严重时均可大量失血,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单纯头皮出血最好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视病情允许可将病人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若出血量较大并伴有休克征象者,应积极检查有无其他部位及脏器的合并伤,并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准确用药,积极行抗休克治疗。
5脑脊液耳漏、鼻漏
经仔细查看确系耳道、鼻腔出血者,表明病人合并颅底骨折,应给予头高位,保持鼻腔、外耳道的清洁,严禁填塞鼻腔与外耳道,以防引起颅内感染。针对病人躁动、恐惧不安的心理,给予安慰,嘱病人不要随意突然改变体位。本组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者15例,由于护理正确,措施及时到位,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
6病情平稳后尽早转运
本组有48例病人在伤后1 h内及时转送至医院,为抢救较为严重的颅脑伤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
大脑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疾病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但是在生活中有的时候出现一些意外的撞伤等就容易导致大脑受伤,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及时的进行调理,但是在急救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下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
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
1急救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妥善处理伤口,是颅脑损伤早期最重要的急救措施[3,4]。
2加强现场自救与公众人员的互救意识
第一目击者及现场的自救与互救是颅脑损伤病人,尤其是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操作者欠规范,但总比不采取任何措施要好。在医护人员未到达现场实施救治前,所有在场人员应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展开自救与互救。注重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使更多的人掌握其方法及要领,推动全民急救素质的不断提高[5]。
3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病人常有呕吐或误吸,尤其是昏迷病人,失去主动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吸入气道而引起呼吸道阻塞;下颌松弛、舌后坠等也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气道梗阻。应立即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异物、义齿、分泌物等,将头偏向一侧,抬起下颌,迅速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如有窒息或呼吸抑制,就地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本组中有1例病人伤后呼吸停止,其同伴立即为其行人工呼吸,5 min后呼吸恢复,立即送我院急救中心进一步救治,经积极治疗,完全康复出院。
4妥善处理伤口
头皮撕裂伤或开放性颅脑损伤,主要伤及动脉或静脉窦,严重时均可大量失血,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单纯头皮出血最好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视病情允许可将病人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若出血量较大并伴有休克征象者,应积极检查有无其他部位及脏器的合并伤,并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准确用药,积极行抗休克治疗。
5脑脊液耳漏、鼻漏
经仔细查看确系耳道、鼻腔出血者,表明病人合并颅底骨折,应给予头高位,保持鼻腔、外耳道的清洁,严禁填塞鼻腔与外耳道,以防引起颅内感染。针对病人躁动、恐惧不安的心理,给予安慰,嘱病人不要随意突然改变体位。本组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者15例,由于护理正确,措施及时到位,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
6病情平稳后尽早转运
本组有48例病人在伤后1 h内及时转送至医院,为抢救较为严重的颅脑伤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上面就是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在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时就能更好的进行调理了,另外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一定呀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外伤性癫痫病跟癫痫有区别
通常我们所说的癫痫是指原发性癫痫病,是排除了颅内占位、外伤疾病、药物或毒物中毒、全身个系统疾病导致的癫痫。而由外伤引起的癫痫一般称为继发性癫痫,外伤性癫痫均有头部外伤史可查,不论是闭合性或开放性颅脑损伤,伤后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类型癫痫发作,特别是脑组织损伤部位与痫灶相符合的局部性发作而伤前无癫痫病史的患者,不难确诊。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癫痫性发作,可发生在伤后的任何时间,早者于伤后即刻出现,晚者可在头伤痊愈后多年后开始突然发作。并非所有的脑外伤病人都并发癫痫,发病的时间、情况不同,差异也很大。外伤性癫痫的发生以青年男性为多,可能与头伤机会较多有关。另外,遗传因素与外伤癫痫亦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脑损伤愈重并发癫痫的机会愈大,并且开放性脑损伤较闭合性者多。
颅脑损伤治疗
1.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2.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和颅骨缺损修补术。
开放性颅脑损的表现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伤因暴力大小不一,产生损伤的程度与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差别也较大。
1.创面的表现
重者可见伤口裂开,颅骨碎裂外露,碎烂的脑组织、脑脊液外溢;轻者局部伤口可以很小,被头发掩盖而不易发现。检查时应注意创口的大小、方向及深度,对留置在创口内的致伤物不能轻易拨出,以免引起出血。
2.全身症状
早期可出现休克及生命体征改变。休克的原因有:头皮裂伤及颅内大的动脉、静脉破裂失血;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脑脊液外漏,颅内压增高不明显,故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代偿性全身血压升高的改变减少;复合伤导致的其他脏器出血。常见的复合伤多为胸腹闭合性损伤。若颅脑损伤严重,临床征象大多以脑伤为主,容易漏诊复合伤。此外,开放性颅脑损伤可有低热,而伤口或颅内感染可引起高热,脑膜刺激征阳性,可资鉴别。
3.脑损害症状
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不如闭合性颅脑损伤严重。颅内压增高常不明显,并发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脑挫裂伤、脑水肿严重时,亦可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脑重要功能区损害时可出现局灶症状;脑干或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受损时临床表现危重,预后不良。开放性颅脑损伤癫痫发生率较闭合性脑损伤高。
开放性颅脑损的治疗
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为对颅脑损伤的创面进行清创处理,变开放伤为闭合伤;再按闭合伤处理原则对脑挫裂伤、脑水肿及感染进行综合治疗。
1.清创术
应尽量在伤后6h内进行,在使用有效抗生素的情况下,可延长到伤后72h。病人若有休克,应首先加以纠正,小儿、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清创应由浅入深,逐层清除挫碎及失去活力的组织、异物,小心摘除已松动的骨片,在直视下取出嵌入颅内的异物。
对于因就诊较晚或早期清创不彻底,创面已有感染迹象的伤后4~6天的开放性颅脑损伤,不宜进行彻底清创,而应清洁创面、改善引流条件,选择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待创面分泌物减少、肉芽生长良好,局部细菌培养连续三次阴性时,即可全层减张缝合头皮创口,留置引流2~3天,必要时引流时间可延长。对于感染已严重的7天以上的晚期创面,只能简单扩创,以利引流,待感染控制后进一步处理。
2.脑损伤的治疗
开放性颅脑损伤经清创转变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按闭合伤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包括防治脑水肿、抗感染、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等。
颅脑损伤的分类
临床应用分类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以颅脑损伤部位和损伤的病理形态改变为基础。首先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颅伤和脑伤两部分,二者又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脑损伤依据硬脑膜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open craniocerebral injury)和闭合性颅脑损伤(closed craniocerebral injury)。前者的诊断主要依据硬脑膜破裂,脑脊液外流,颅腔与外界交通。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又称之为 内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根据病情轻重分类
临床应用分型只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受伤部位和病理类型做出诊断和分型,而无法对患者病情的轻重进行判断。我国于1960年首次制定了"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分型"标准,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3型,经两次修订后已较为完善,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标准。
1、轻型
(1)伤后昏迷时间o~30分钟;
(2)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
(3)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单纯性脑震荡,可伴有或无颅骨骨折。
2、中型
(1)伤后昏迷时间12小时以内;
(2)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
3、重型
(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
(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4、特重型
(1)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
(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