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1岁内发烧宝宝食谱: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婴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去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1岁以上发烧宝宝食谱: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过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夏天宝宝发烧的护理方法 勤测体温

宝宝低烧时,体温最好每4小时测一次;而高烧的每1—2小时测一次;如果在医生指导下,用了退热药后,过4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药效。

宝宝低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Tips:

1、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2、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3、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宝宝低烧如何护理

人们可以用物理的方法进行降温, 即使人们用温水敷,也可以帮助散热,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具体的做法就是人们首先要将准备好温度在在30℃左右的温水,然后解开宝宝的衣服,将毛巾弄湿后,上下的用温水毛巾搓揉宝宝的身体。间隔十到十五分钟换一次毛巾。

第二个方法采取的是冰敷, 主要冰与全身大血管处的流动的血液进行交换热传导。可以降低宝宝的的脑细胞的耗氧量,脑细胞损伤的时间就可延长,且有利于躯体进行微循环。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冰箱中自制的冰块从塑料袋中取出,套上两三层后扎紧,以防冰块露出,将毛巾包在外面即可后将其放在人们的身体可流过大量血管的地方例如:前额,后枕和腋窝处。据具体情况而定,大概三到五分钟换一次,直至温度有所下降。

也可以使用流行在美国的退热贴, 目前退热贴也称为了国内的常备降温品。在发热的时候就可以将退热贴贴一张到孩子的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这样就能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酒精可将血管扩张,大量热量在蒸发时就会散失,所以宝宝发烧也可擦浴酒精可帮助退烧。 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具体做法,可购买一瓶95%酒精,取一份后加温水两份搅拌均匀备用,如果酒精是75%,则酒精与加水量相同,假如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

擦拭宝宝的身体可用蘸湿的纱布或小毛巾,也同样是放在血管分布多的部位,比如大腿根、腋窝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涂抹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步骤,由上至下或由右到左,可进行拍擦至皮肤微微发红,也要注意保温擦过的身体部位。动作需快,每五分钟和十分钟一次。

医院治疗, 若低烧的时间超过了一周,就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据宝宝的情况,进行取血、拍片、B超等。如果宝宝持续低烧的时间超过2周,医生可能还会给宝宝做更深入的检查。

要更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样,注意控制零食,尽量注意食物软烂,保证孩子的营养。奶、可吃鸡、鱼等肉类、绿色叶菜等蔬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另外,如果宝宝是由于感染原因而发低烧,医生经过诊断给开了抗生素来治疗,你要给宝宝使用一个疗程(通常3—5天或体温正常2天以后)。如果中途停药再用,会影响疗效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复。

宝宝多少度算低烧

宝宝多少度算低烧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宝宝长期低烧原因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6、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7、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建议给宝宝吃退烧药,因为小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在低于38℃用退烧药后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于36℃)现象。

宝宝低烧怎么办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Tips:

1、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2、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3、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Tips:

1、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2、贴时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方法四: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可以借用酒精擦浴来帮助退烧。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

具体做法:

1、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假如手边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

2、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

3、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Tip:

擦拭中要避开宝宝的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补充液体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检验宝宝喝够水的最好办法,就是看小便的颜色是否清亮。

医院治疗

如果宝宝发低烧的时间超过1周,你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应该会根据宝宝的症状,选择取血、拍片、B超等检查方式。如果宝宝持续低烧的时间超过2周,医生可能还会给宝宝做更深入的检查。

饮食疗法

要更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样,尽量注意食物软烂,保证孩子的营养。奶、肉类(可以吃鸡、鱼等)、蔬菜(绿色叶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时控制零食。

另外,如果宝宝是由于感染原因而发低烧,医生经过诊断给开了抗生素来治疗,你要给宝宝使用一个疗程(通常3—5天或体温正常2天以后)。如果中途停药再用,会影响疗效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复。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一般来说,对于阴虚内热型低热儿童的调理可选用沙参麦冬粥作为食疗方:选取沙参、麦冬各15克,加水煎汤,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对于讷呆少食、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型低热儿童可选用黄芪首乌粥作为食疗方。选取黄芪、首乌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1岁内发烧宝宝食谱: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婴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去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1岁以上发烧宝宝食谱: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过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宝宝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宝宝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热。宝宝低烧一般多发生于每天下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那么宝宝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宝宝低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注意: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补充液体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检验宝宝喝够水的最好办法,就是看小便的颜色是否清亮。

医院治疗

如果宝宝发低烧的时间超过1周,你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应该会根据宝宝的症状,选择取血、拍片、B超等检查方式。如果宝宝持续低烧的时间超过2周,医生可能还会给宝宝做更深入的检查。

饮食疗法

要更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样,尽量注意食物软烂,保证孩子的营养。奶、肉类(可以吃鸡、鱼等)、蔬菜(绿色叶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时控制零食。

另外,如果宝宝是由于感染原因而发低烧,医生经过诊断给开了抗生素来治疗,你要给宝宝使用一个疗程(通常3—5天或体温正常2天以后)。如果中途停药再用,会影响疗效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复。

宝宝低烧不用吃药

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在36度到37.3度,而体温处于37.4度到38度属于低烧,当宝宝出现低热的情况家长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家长可以采用物理退烧办法。物理退烧的办法有哪些?让小编为你一一讲解吧!

1、多喝水。不要以为喝水是一个敷衍的答案,在宝宝发烧时水分大量丢失容易造成宝宝脱水。给宝宝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2、脱掉多余衣物:有时候宝宝体温偏高只是由于穿着过多引起。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可以多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而如果天气寒冷的话也要注意早晚开窗半小时置换室内新鲜空气。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宝宝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宝宝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4、热水泡脚。热水泡脚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排汗,有利于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5、30%到50%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或者是热水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如果是担心宝宝会对酒精过敏可以采用热水擦浴的方法。酒精擦浴的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6、温水浸浴:将孩子身上衣物脱掉,准备满满一盆温水(37度到45度)让宝宝泡在水中。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7、冰袋冷敷。冰袋冷敷可以用于大血管经过的地方,不宜冰敷在耳后、颈后、足底、胸部、腹部与下阴部。家长可以到药店购买退热贴,使用前要放冰箱冷冻效果更好,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8、合理使用退烧药。当八个月宝宝体温超过38℃的时侯,可以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使用退烧药或退烧栓剂。宝宝发烧不超过38℃,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9、及时就医。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或者反复用药后体温持续升高或者伴有惊厥、呕吐、腹泻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

低烧是多少度

1、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2、引起宝宝低烧的原因

2.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2.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2.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2.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2.6、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2.7、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3、宝宝低烧怎么办

3.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如果婴儿发烧,那么可以给婴儿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了,而且也是非常有效实用的,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但是要给宝宝喝温水。

2、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指的是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 oC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温水浴

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C,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低温室法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C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了让宝宝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所以需要少穿衣服。

5、退热贴

退热贴是最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不过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的额头贴上一贴,宝宝的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宝宝低烧要适当得减衣服

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那么,宝宝低烧要如何护理呢?

宝宝低烧怎么办

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如果宝宝不喝,可以添加一些青菜汁或水果汁等,有味的东西,都要喂温的。

适当得减衣服,把宝宝的衣服敞开,让宝宝的皮肤自然降温。

温水擦身,水温32~34oC,用温毛巾擦宝宝的手,脚,颈,腋窝,腹股沟等地方,隔十几分钟擦一次。

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2~3分钟换一次,不过,宝宝可能会不喜欢,动来动去。

温水浴,水温跟平时洗澡的差不多,也有说比宝宝的体温低3~4oC,不知手感怎么样。

让宝宝睡凉水枕,降头部的温度。

宝宝低烧怎么办 注意观察宝宝

如果宝宝低烧但是精神状态好,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宝宝低烧的原因

如果宝宝低烧了,家长不要紧张乱了阵脚。先来了解宝宝低烧的原因。

宝宝低烧的原因有很多,宝宝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却出现低烧,原因有哪些呢?

一、宝宝低烧的原因

1。 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C以内都算正常。

2。 天气原因:和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 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 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 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6。 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7。 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那么,宝宝低烧了要怎么护理才正确呢?

低烧是多少度

1、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低烧是多少度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2、引起宝宝低烧的原因

2.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2.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宝宝低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Tips:

1、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2、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3、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Tips:

1、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2、贴时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方法四: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可以借用酒精擦浴来帮助退烧。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

具体做法:

1、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假如手边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

2、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

3、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相关推荐

六个月宝宝低烧要怎么办

1;首先1周岁以内的宝宝,几乎都会遇到过一次或者2次发烧的情况。有的是因为感冒受凉,有的是因为积食,有的是因为婴幼儿急疹。妈妈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来做出判断,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2:1周岁以内的宝宝,第一次发热。首先要考虑的是婴幼儿急疹。这个病是一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病。发病很急,发热一般都在38.5度以上,而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宝宝没有感冒症状,不流鼻涕或者打喷嚏,只是单纯发烧。一般出了疹子,发热立即就消失了 3: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妈妈不要着急喂药。因为任何抗生素对婴幼儿急疹都是不管用的。妈妈应该采取物理

宝宝低烧是怎么引起的

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C以内都算正常。 2、天气原因:和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宝宝低烧有哪些危害

在儿科门诊,最常遇见的问题就是宝宝发烧了。不管是最简单的感冒,还是其他感染性、非感染性疾病,发热都是宝宝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之一。 宝宝一旦发热,很多爸妈就会焦虑慌乱不堪,不看到宝宝温度降下来就寝食难安。其实,发热是宝宝生病后的机体表现之一,虽然大家要重视,但不能仅关注于发热本身,也不要过度焦虑,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发热的温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病情的程度,但要注意,这并不是绝对的。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爸妈,别光根据温度高低来判断病情,因为在宝宝身上,这未必靠得住。 小宝宝会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感

宝宝发烧的食疗食谱

发烧食疗 有些爸爸妈妈以为,宝宝发烧必会消耗大量体力,便迫不及待地为宝宝提供大量营养及高热量食物。其实,发高烧的宝宝,必须以出汗的形式去蒸发热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发烧期间的宝宝,最需要补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发烧期间,宝宝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胃肠道的蠕动因而减慢,宝宝通常食欲下降,若强迫宝宝进食,反而引致呕吐及腹泻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宝宝,由于不会咯痰,往往咽到胃里,剧烈咳嗽还会引起胃部不适,若进食过多,容易出现呕吐。因此,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不宜让孩子过量进食,不宜吃海鲜或过咸、太甜、过油腻的菜肴,

宝宝低烧咳嗽怎么办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

宝宝持续低烧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 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持续低

宝宝发烧的食疗食谱

(1)蔗浆粥:将青色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2)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3)麦冬粥:麦冬30克,煎汤取汁。用粳米100克,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 (4)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毫升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克、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对发烧时食欲不振的孩子,千万不要勉强进食,应顺其自然

宝宝低烧可以吃什么药

你好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孩子发烧是正常现象,妈妈不用过于紧张。发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有些宝宝积食、长牙、打疫苗后也会发烧!发烧不超过38度在家物理降温,超过了就要吃退烧药,美林的不错!持续不退或升高就要去医院!祝早日康复

宝宝低烧哭闹的原因

宝宝在小的时候没有办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不适,在生病的时候,特别是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浑身难受,还可能会出现身体的酸痛,他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最直接的表达就是哭闹,这是通过情绪来表达自己的不适。所以家长在宝宝发烧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及时的带宝宝就医,给宝宝退热,缓解宝宝的不适。

低烧吃什么 米汤更易吸收

把大米煮烂后去渣所得的米汤可以给身体提供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以补充低烧时身体所消耗的能量。且米汤水更适合于发烧是肠胃的吸收。因此低烧食欲不佳时可多喝点米汤水。此法非常适宜于小儿低烧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