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眩晕的检查方法
体位性眩晕的检查方法
1.头位性眼震检查 :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出现眼震,应持续观察30秒,如眼震持续不消失即为试验阳性。如右耳向下时旋转眼震向右,眼向左侧凝视则出现垂直性眼震,反复试验均为阳性,称为非疲劳型;反之,反复测试不再出现眼震,称为疲劳型。在不同头位出现的眼震方向不变称为定向型;如出现不同方向的眼震则称为变向型。凡眼震在单向头位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有潜伏期,定向型有疲劳反应者,多是周围性病变;反之多属中枢性病变。视跟踪及视动等其他试验一般均正常。
2.冷热变温等前庭功能试验正常。
3.纯音听力测试多正常。
眩晕的检查
眩晕症(Vertigo),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要注意的一点是,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即: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主要的检查手段有:
1.耳科检查
外耳道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听力检查VEP/BAEP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与前庭系统相关的部分、星迹试验、偏指试验、视力和眼底检查。
3.内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晕检查
更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如血压、脉搏的测试等。
4.影像与电生理相关检查
头颅CT、CTA,脑MRI、DSA、TCD,心电图,EEG等。
5.血液化验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
眩晕的病因
眩晕分类:
一、假性眩晕
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发烧、贫血、中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视觉障碍、屈光不正、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和神经官能症等。
二、真性眩晕
(一)前庭周围性病变
中耳炎,如化脓迷路和中毒性迷路炎;药物中毒,如链霉素、新霉素、苯妥英钠和卡那霉素中毒;迷路外伤和手术后遗症等;耳硬化、耳石症等的体位性眩晕等;梅尼埃综合征等。
(二)中枢部分
1、脑干病变 1肿瘤如小脑桥脑角占位性病变、第四脑室肿瘤、脑干内肿瘤等。2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造成的颅性眩晕,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颈椎病等造成的椎动脉供血不足等。3脑干的炎症、多发性硬化、颅后窝病变、前庭神经元炎症。4脑干外伤及颅后窝先天性畸形等。
2、皮质性病变 颞叶肿瘤或局限性炎症、脑血管病、癫痫以及血管性头痛、炎症、变性性疾病、颅脑外伤,癫痫等。
发病原因
1.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周围性:A.耳源性;B.神经源性。②中枢性:A.脑干病变;B.小脑疾病;C.大脑疾病。
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眼性眩晕。②心血管疾病。③全身中毒性代谢性疾病。④各类原因的贫血。⑤头部外伤性眩晕。⑥颈椎病。⑦精神性头晕(psychiatric vertigo)、神经官能症等。
什么是体位性头晕
良性体位性眩晕
患者咨询:请问医生体位性头晕和什么有关,该如何治疗比较好?
专家解答:正常人由于体液和神经调节的调节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液回流到心脏,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当疾病有某些疾病导致神经和体液调节障碍或口服扩张血管药物时就会出现头晕或晕厥的现象。
纵轴范围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眩晕,为体位性眩晕。有部分纵轴性眩晕是在起床或者是躺下过程中,在某一高度状态出现眩晕,也为体位性眩晕。纵轴范围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眩晕,为体位性眩晕。有部分纵轴性眩晕是在起床或者是躺下过程中,在某一高度状态出现眩晕,也为体位性眩晕。
良性体位性眩晕是指当病人改变体位或移动他的头部时发生的眩晕。症状仅持续10-20秒。并且如果患者保持一种姿势不变,则不会发生眩晕。
体位性眩晕的症状特点:颈椎、胸椎、尾椎是身体的一个纵轴。纵轴体位位置的变化。例如起床、躺下、翻身会出现眩晕。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是由于内耳出了问题导致的,它出问题会导致短暂性的眩晕发作。正常而言,在内耳的耵聍中很少有钙质的耳石,它会被重力作用转移到其他地方。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就是因为为了防止这类耳石的易位形成的炎症或者感染而造成的。这会传导给大脑一种错误信息从而影响你的平衡感。预防 要合理调节生活节奏,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活动,遇事不急不躁,冷静对待,随时保持平和愉悦的心境。在饮食上,既要注意营养,又需清淡而易于消化,同时要减少食盐和食糖的摄入,戒除烟酒和辛辣香燥之品。
几种可导致眩晕的疾病
眩晕的症状
眩晕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占眩晕症的70%以上。此类眩晕多与耳鼻喉科的疾病相关,常见的有耳石症、美尼尔病、迷路炎、使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引起的药物性眩晕等。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与神经科疾病相关,常见的有后循环缺血、脑出血、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这类患者除了眩晕外,还可伴有视物成双或模糊、共济失调、肢体无力和麻木、言语不清、意识丧失等症状。
引起眩晕的N种疾病
耳源性眩晕有美尼尔病、前庭神经元病、位置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中毒性眩晕等。其他如颈椎病、席汉氏综合征、脑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视性眩晕等。
耳石症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类型,也是治疗最为立竿见影的一个。所谓耳石其实是附着在内耳半规管膨大部位的微小颗粒,当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者内耳淋巴液比重发生变化的时候,耳石会脱离原来位置,滚到半规管里,称为耳石脱位。比如65岁的张大爷一向身体硬朗,半年前突然在坐着或站着时只要头向左侧一转动,甚至睡觉时身体向左侧翻身,立刻就会感到天旋地转。当调整体位后,眩晕就会好转。医生给他进行了手法耳石复位术,经过医生帮他调整几个姿势,调整头的方向,耳石回复原来位置后很快就好了。
老年人颈性眩晕有哪些症状
老年人颈性眩晕常见症状:
猝倒、发作性眩晕、吞咽困难、颈性眩晕、复视
一、症状
1、颈性眩晕 为发作性眩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当头部过度后仰或转动某一方位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又称位置性眩晕。颈性眩晕多发于40岁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血压基本正常。突然发病,常因晨起或午休后起床或转头突然出现眩晕。
2、头痛 多为后枕痛或偏头痛,可为隐痛、跳痛或放散痛。有人常年服用止痛药或疑为颅内有占位性病变。
3、猝倒。
4、脑干症状 肢体麻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对侧肢体的轻偏和对侧颅神经症状。还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反呛、咽反射消失、声音嘶哑、眼肌麻痹、复视、视物不清,Horner征等。
1、年龄 多于40岁以上发病。
2、眩晕发病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
3、颈部做后仰、旋转动作时,可诱发眩晕或恶心感。
4、可伴有神经根性症状。
5、突然发病,常因起床或转头突然出现眩晕,往往伴有眼球水平震颤。
6、颈椎检查 颈部活动受限,患病椎体棘突偏歪、椎旁有压痛。颈2棘突偏歪多见。因椎动脉进入横突孔后,垂直上升,从第2颈椎到进入枕骨大孔之前椎动脉在此段发生多个弯曲,所以椎动脉血流受阻碍也多发生于此。
7、脑血流图 枕乳导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扭颈试验阳性。
8、颈椎X线平片 正侧片、左右斜位及张口位片示,颈椎生理曲线变直、反张、成角或中断。骨质增生。环椎后结节上翘,齿状突距两侧块距离不等宽。
眩晕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假性眩晕
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发烧、贫血、中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视觉障碍、屈光不正、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和神经官能症等。
二、真性眩晕
(一)前庭周围性病变
中耳炎,如化脓迷路和中毒性迷路炎、药物中毒,如链霉素、新霉素、苯妥英钠和卡那霉素中毒。迷路外伤和手术后遗症等。耳硬化、耳石症等的体位性眩晕等。梅尼埃综合征等。
(二)中枢部分
1、脑干病变:(1)肿瘤如小脑桥脑角占位性病变、第四脑室肿瘤、脑干内肿瘤等。(2)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造成的颅性眩晕,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颈椎病等造成的椎动脉供血不足等。(3)脑干的炎症、多发性硬化、颅后窝病变、前庭神经元炎症。(4)脑干外伤及颅后窝先天性畸形等。
2、皮质性病变:颞叶肿瘤或局限性炎症、脑血管病、癫痫以及血管性头痛、炎症、变性疾病、颅脑外伤,癫痫等。
体位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体位性眩晕是怎么回事?正常而言,在内耳的耵聍中很少有钙质的耳石,它会被重力作用转移到其他地方。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就是因为为了防止这类耳石的易位形成的炎症或者感染而造成的。这会传导给大脑一种错误信息从而影响你的平衡感。
了解过体位性眩晕是怎么回事之后,在了解下其症状,主要的症状就是你会感觉到眩晕或者倾斜而你本身并没有转或者倾斜。在你以一定速度移动头部的时候会产生,如在床上翻转,迅速转动头部,迅速弯腰,头部的迅速归位等。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经常持续1-2分钟,它可以使比较轻微的,也可以表现的非常严重让你感觉到胃部的不适,呕吐。有时甚至发现自己很难站稳或行走,失去平衡感。
以上就是有关体位性眩晕是怎么回事的介绍,如果眩晕比较严重引起肠胃不适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但是使用这种药物会导致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持续时间延长,所以要判断眩晕是否使得身体严重受影响值得考虑使用该药物即使延长眩晕时间也无所谓。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依据
1.颈部有慢性劳损或有外伤史,在患者后颈部触诊检查,可发现部分患者上颈椎或其它患椎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肿胀、压痛。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部可听到椎动脉血流受阻的杂音。发病时颈部功能活动受限。
2.中年以上的病人,常由于头颈部体位改变引起眩晕、恶心、头痛,或视力减退、耳鸣、耳聋、舌活动障碍、血压异常。如长期供血不足,可出现小脑及大脑枕叶损害的症状(脑性轻瘫、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复杂的中枢神经损害症状)。3.位置性眩晕或体位性摔倒 患者作颈部幅度较大的旋转、后伸活动时,可引起眩晕或体位性摔倒;压头试验阳性。
4.颈椎正侧斜位X线片显示,患椎可有病理性变化或旋转性移位。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等疾病。
5.其它检查 如脑血流图、肌电图、心电图、血脂、眼底、尿等检查,必要时作椎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