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慢的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心跳过慢的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⑴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心率和脉搏节律,如过慢或跳动不规律都应就医治疗。心跳过慢多伴乏力、气短,要立即停止剧烈运动,可泡服人参片及服丹参片。如果头晕、乏力的症状严重者,不缓解者应就医治疗。
⑵一般只要身体没有不适或者无力等,就不需要服用提高心率的药物。但平时需要备有可提高心率的的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长效硝苯地平等,如检查心率过低时可适当选用。切忌服用如酒石酸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等能减慢心率的药物,以免发生意外。如果出现反复晕厥,经药物治疗控制效果不佳,就应考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⑶心跳过慢的患者在平时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牛肉、鱼虾、鸡、甲鱼、牛奶等;多食蔬菜及水果如青菜、菠菜、西瓜、西红柿、葡萄、柠檬、梨、苹果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胡椒、酱菜等。
⑷另外参加体育运动要适量,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可做些如强心保健操、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
心跳慢者寿命长
心跳快者寿命短,而心跳慢者寿命长。
意大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心跳速度与人的寿命有关。心跳快者寿命短,而心跳慢者寿命长。因此,降低心脏跳动的次数能够延长寿命。
科学家指出,在哺乳动物中,家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290次,其寿命仅4年;狗的心率是每分钟90次,其寿命平均为17年;大象的心率为每分钟30次,其寿命则长得多。对8915名心肌梗死患者的跟踪调查表明,心率为81次者死亡率仅为7.1%,而心率超过100次者,死亡率达到24.4%。
如何才能降低心跳速度呢?关键是要增加体力活动。如每天用1小时步行4公里,可刺激迷走神经,达到减慢心跳速度的目的。患者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有关药物来减慢心率。
心跳慢寿命长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 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当然心率过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寿命呈现一个U型曲线, 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
心肌梗塞患者如何进行保健
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适度锻炼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 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 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 根据锻炼后的最高心率限度来定。
放松精神
愉快陕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
注意气候变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做好日常保护
心肌梗塞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应急措施
如果出现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千万不要惊慌,首先病人应立刻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同时做好 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平稳舒适。病人应避免走动,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等扩冠药。症状严重心电图变化时按 心肌梗塞处理。梗死先兆得到及时处理的病人,有的可免于急性心肌梗塞,有的即使发生心肌梗塞,梗死范围也较小,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易于康复,存活率明显提高。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
该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或肺功能异常,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右心室扩张(或肥厚)或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支气管疾病,是引起慢性肺心病的常见原因。临床实践表明,慢性肺心病若反复发作,可使患者肺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
因此,该病患者在平时应加强自我保健,以避免疾病的复发。那么,慢性肺心病患者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自我保健呢?
一、 饮食保健措施 慢性肺心病患者应多吃瘦肉、鱼虾、蛋类、牛奶、鸡、鸭、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和瓜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在服用利尿药期间,需多吃蜂蜜、土豆、新鲜豌豆、鲜蘑菇、牛肉、脱脂奶粉、菠萝、香蕉等含钾丰富的食物,忌食葱、姜、胡椒、咖喱粉等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甜食,不吸烟不饮烈性酒,不喝浓菜和咖啡。
出现浮肿的症状时,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二、 护理保健措施 1. 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在冬季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2. 勤洗澡,勤洗内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漱口。
3. 密切关注心跳、呼吸、脉博及血压等生命指征的变化
4. 保证家中有一个小型的氧气袋,以备急用
5.注意体温和痰液的变化,若出现低热,痰量增多,咳脓性痰等症状,须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6. 长期卧床的老年该病患应让家人协助自己经常变换体位,必要时可采取蒸汽熏吸的方法来促进痰液的排出。
三、 运动保健措施
1. 可做呼吸操:操作者取坐位、立位或仰卧立,将一只手放于前胸,将另一只手放于腹部,做腹式呼吸。
吸气是尽量挺腹,保持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呼吸需有节律地进行,吸气与呼气的时间之比为1:2或1:3。
要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深吸缓呼,呼气时口唇收拢,作吹口哨状,胸部向前倾,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在7~8次左右。此呼吸操每天可做2次,每次做10~20分钟。慢性肺心病患者若经常做此呼吸操可使肺部通气和换气的功能得到改善。
2. 或练气功或打太极拳:慢性肺心病患者通过练气功或打太极拳可增加肺部通气和换气的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的状态。
3. 可做预防感冒操:通过搓手、擦脸、揉颈、拍胸、按摩迎香穴和风池穴、捶打足三里穴等,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四、 药物保健措施
1. 及时地控制呼吸道感染,可根据痰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使用溴已新(必嗽平)、氯化铵、氨茶碱等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3.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党参、黄芪、赤芍、半夏、茯苓、白术、甘草、丹参、沙参、麦冬等中药,以及人参补肺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4. 要尽量少用安眠药或镇静剂,以避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 此外,慢性肺心病患者还要针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及特点寻求心理上的帮助,以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帕金森的患者怎样进行保健
老年人得了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和其他的病种一样,也有其日常保健的方法。而有氧运动养生却是让老年人帕金森病得到缓解的一大保健良方。规律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蹬车、瑜伽等,这些运动能让我们的心情平和愉悦,远离失眠的困扰。如果每周能坚持4次,每次30―40分钟的低强度有氧运动,16周后,以前从不运动的人入睡时间会缩短一半,总睡眠时间会延长1小时,这能提高脑部与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有关的化学物质水平,从而提升认知功能。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让你在工作的时候“灵光”闪现,好创意源源不绝。有一定技巧性的复杂运动,包括球类、爵士舞、拉丁舞等,它们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协调配合,有助于锻炼大脑的控制力。在进行这些运动时,常常需要用脑思考,例如棒球手在投球时需要思考如何运用手臂的细微动作投出各种变幻莫测的球;舞者不只要舞动身躯,还要注入情绪,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要经过设计;飞镖运动,大脑左右半球紧密配合,眼、心、手协调一致。
能够引起这样副作用的药物,在帕金森病人的常用药物里,主要有几种。安坦(盐酸苯海索),还有泰舒达、森福罗。在它们的药品说明书上也注明了这个副作用。当然这些都是很有效的抗抗帕金森的药物,解决办法是适当减少用量,或改用其他的抗帕金森药物,前提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手术以后患者的帕金森症状有很大改善,药物是可以酌情逐渐减少的,尤其是对治疗帕金森来说副作用很强大的药物。药物的服用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应该随意的停止服用药物,但是也不该要因噎废食,对药物不要有依赖心理和抵触心理。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保健
第一,生活中需要注意戒烟戒酒。平时患者不要抽烟,更不能喝酒,这样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心率加快,造成了血压升高尤其是在饭后抽烟,会明显地造成血压变化,因此,要注意戒烟戒酒。
第二,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为了避免血压受到影响,平时生活都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且要做到劳逸结合。平时生活都需要自己添加一些体育活动,坚持进行脑力活动,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维持功能正常。
第三,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方法,为了避免疾病严重,患者应该少吃一些高盐食物,而且,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一些芹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起到了安静的作用,有效地降低血糖。
第四,要注意定期的进行检查,在患上这种疾病之后,患者应该科学进行用药,不能盲目的使用一些降压药物,应该注意自己的血糖变化,要定时随访,观察自己的变化,这样有助于疾病康复,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运动量,以免造成心跳加快,避免带来更多痛苦。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调理,可以进行按摩保健,有效地降低血糖,缓解疼痛,而且,也要注意让自己多休息,平时不要忽视疾病的危害,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事情,这样对疾病的高不够有利。
心脏病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保健
1、温水浴疗:给左上肢做局部温水浴,水温从37℃开始,逐渐开始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改善冠脉循环。
2、上午吃药,下午锻炼:心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由心肌缺血和致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病急发率和猝死率,以上午6—12时最高,尤其是睡醒后头3个小时心脏最容易“闹事”。专家们称这段时间为心脏病发病的“清晨峰”,可运用这一生物节律掌握用药时间。每天服用 1—2次能缓解发作症状的药物,最好在清晨和午睡前服用。
心脏活动的节律也为心脏病入选择锻炼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即使在常规生活状态下,上午6—12时心脏仍易出现缺血损伤和心律失常。那么,在这段时间进行能加重心脏负荷的体育运动显然不合适,所以对心脏病人来说,最适宜运动月—相对安全的锻炼时间是下午。一般来说,心脏病人应做力所能及的体育强炼,如散步、体操、慢跑等,这样可增强心脑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建立侧支循环。锻炼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切忌操之过急。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心脏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这些病都是和心脏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旦发现就应和医生密切联系,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其进展。
高血压患者进行慢跑锻炼可祛病保健
医学观察研究指出,慢跑时的供氧量,比静止时要多8~10倍,它能使心脏和血管得到良性刺激,可有效地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通过适当的慢跑,可增强腿力,对全身肌肉,尤其对下肢关节、肌肉有明显的锻炼效果,还能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有助于降低血压;慢跑,还可提高机体代谢功能,调节大脑皮质功能,使人精神愉快,促进胃肠蠕,增强消化功能,改善或消除高血压患者的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所以,慢跑疗法也是高血压患者常用的一种祛病保健方法。对于一、二期高血压患者及临界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慢跑肯定是一种有效的自然疗法;但对于年老的高血压患者及伴有心脑肾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不提倡慢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