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肾脏尿检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肾脏尿检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发现治疗糖尿病肾病,延缓甚至逆转肾脏疾病的进展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治疗费用低。一旦疾病进展到后期,患者生活质量差,治疗费用高却收效甚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傅淑霞教授介绍说,1型糖尿病诊断5年后、2 型糖尿病确诊后,应该每年筛查糖尿病肾脏疾病。筛查内容包括:时间点尿液标本中测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量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此后每3至6个月复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或定时尿液标本。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微量白蛋白尿期间,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此时患者心血管内皮细胞已经损伤,这是心血管和肾脏病发病率和死亡危险增加的标志。内皮细胞是心腔和血管的内衬,其与血液直接接触,损伤后易形成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肾脏病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测尿蛋白的排出量,这是目前尽早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手段。
傅淑霞说,患者应该注意24小时尿液留尿方法:早晨起床后或某时间点排空膀胱(尿液弃去)并记录时间,留尿当日正常工作生活和治疗,不做剧烈运动和较大强度体力劳动,24小时尿液全部收集起来,存放到一个容器中,比如干净的痰盂、尿壶或小桶,量一下总体积或总重量(多少毫升或多少斤)并记录下来,然后混匀取10~15毫升尿样到医院检测24小时尿微白蛋白排泄量或排泄率。
对于时间点尿液标本留取,需要提醒女性患者检查前洗净外阴部,留取中段尿送检。时间点尿液标本需测定尿蛋白排出量,也需同时测定尿中肌酐的排出量,用二者的比值来校正。因为肾小球的滤过状态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并受其他因素影响,当然这种校正仅限于肾功能基本正常的微量蛋白尿和临床蛋白尿阶段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喝牛奶这么多好处
牛奶营养丰富,被推荐为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牛奶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能给糖尿病患者提供较多的人体必需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糖尿病患者不但要饮奶,而且最好是每天的饮食中都要有一定量的牛奶。那么,糖尿病病人该如何科学饮用牛奶呢?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糖尿病患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成人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度喝低脂牛奶,而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应饮用全脂牛奶,伴有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脂的情况选择脱脂或半脱脂牛奶。
2.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纯牛奶或强化奶,饮用牛奶时不能加纯糖类,否则血糖会迅速升高从而加重病情,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3.糖尿病患者每天饮用牛奶的时间应根据各自的习惯而定。如在早晨饮用,应同时进食谷类食品,以便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也有助于各种营养素的充分吸收。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可在晚睡前作为分餐饮用,但要从晚餐中扣除牛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此,要遵从临床营养师的指导。
4.糖尿病患者不能把奶当水喝,由于牛奶属蛋白质类食物,如大量进食,可使蛋白质摄入增加,使其所占每日总能量的比例过高,增加肾脏负担,为将来并发症埋下隐患。
5.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每日饮奶量以250~500毫升较合理。
6.当糖尿病患者被查出有肾脏并发症或肾功能减退时,应慎用牛奶,要由临床营养师作科学计算后再饮奶,而不可随意饮用,否则就会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检测血糖
现在很多糖尿病人都不能定期监测血糖,有的患者甚至一年才监测一两次,没有症状时干脆就不监测,这类患者约占到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其实,糖尿病人应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仅要定期监测“手指血糖”,还要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只有这样才能反映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
误区一:不上医院、无症状就不测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测了血糖后才发现血糖控制不好。当医生问起有没有定期监测血糖时,很多“糖友”都表示去医院看病时才会测血糖,如果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就不会测,算下来有时一年才测两次。专家认为,如果患者偶尔去医院测血糖然后开药,会对医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医生很可能会根据一次血糖指数而增加药量,而一次的血糖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平时的血糖状况。
误区二:只测空腹或早餐后血糖
如果患者次日去医院做检查、开药,部分“糖友”会在检查前一天刻意少吃饭,且加强运动,第二天只测一下餐后血糖,血糖指数还可以,但却不是平常的状态。专家认为,如果一个月测一次血糖就等于没有测。还有一部分患者血糖高,本应在早餐前打胰岛素,可是如果第二天要测血糖,就不打胰岛素了,病人说想知道自己不打针不吃药时的血糖情况,其实这对医生的诊断很不利。
误区三:光测“手指血糖”
“糖友”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教“糖友”几个小窍门
医生建议每个糖尿病患者自己备个血糖仪,这样就能在家定期监测血糖;其次养成做日记的好习惯,备个血糖值记录本,记下每次测量血糖的数值,去医院复诊的时候带给医生看,更有利于调整用药;最后就是要定期监测手指血糖,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也要坚持测量,每三个月都要监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及时了解自己这个阶段血糖的控制情况。
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
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有禁忌的,有很多食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影响,这些食物是不能吃的,还有些食物对糖尿病治疗有辅助作用,应该多吃。
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南瓜、苦瓜、洋葱、黄鳝等对病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调节血糖浓度的功能,适宜多吃。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可以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如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多吃含钙的食物。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 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糖尿病人除有计划地安排每日的热卡、三大营养素摄入外,还应注意主餐外的饮食。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许多种水果,因为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也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等;最好也不要饮酒。
以上就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的相关内容,糖尿病患者应该对饮食有所了解了,糖尿病患者适宜吃南瓜。苦瓜能改善症状的食物,不宜吃玉米、白薯等食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文章请进入糖尿病频道。
糖尿病人可补充蛋白质
糖尿病人服用蛋白粉后,蛋白质总量增加,会引起血糖的升高。特别是对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的增加,会导致肾脏代谢紊乱,加重肾脏负担,对肾脏产生损害;原本肾脏损害的患者,服用过多的蛋白质会导致肾脏损害加重,引发糖尿病肾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平时很注意饮食,而且饮食方式很健康,这时候也没有出现什么糖尿病并发症时,是不需要再去补充蛋白粉等保健品,来控制病情,有时候却会起反作用,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像I型糖尿病患者,平时接触到的动物蛋白比较多,可以不用服用蛋白粉。
糖尿病人吃多少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把蛋白质这些营养元素控制在多少比较好呢?许多糖友都会担心食用过多引发糖尿病病情加重,过少又会引发一些其他疾病。蛋白质的总量应该控制在每天每公斤0.8~1.2克,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体重是50公斤,那么蛋白质的摄入总量就该在50克左右。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
近年来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的人数在逐渐的增加,这个疾病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此患者必须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注意预防,今天我们先为患者朋友们介绍关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于糖尿病肾病大家应该不是很陌生,糖尿病肾病在饮食上是非常的讲究的,有很多的食物是不可以食用的,但是有的患者对这个疾病的饮食不够清楚,经常的吃错食物,造成的疾病的加重,那么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是怎么样的,我们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饮食
宜吃食物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吃的淀粉类主食有米;面;玉米面;高粱面;荞麦面;小米。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吃的蔬菜有白菜;油菜;豌豆苗;荠菜;萝卜;南瓜;丝瓜;冬瓜;黄瓜;西葫芦。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吃的水果有西瓜;杨梅;猕猴桃;草莓。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吃的鱼类有精瘦肉;蛋类;甲鱼;鳝鱼;鲫鱼;鳊鱼。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吃的脂肪植物油有菜籽油;麻油;玉米油;棉籽油。
忌吃食物
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吃的淀粉类食物有甘薯;土豆;芋头;慈姑。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吃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有白糖;冰糖;麦芽糖;葡萄糖;蜂蜜;巧克力;水果糖;果脯;水果罐头;各种软饮料;果酱;甜面包;各种糕点。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吃的水果有香蕉;甜橙;荔枝;葡萄等;脂肪内脏;脑;鸡蛋黄;松花蛋。
哪类人群容易患肾衰竭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确切病因仍不明,起病隐袭,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
2、糖尿病和肾病患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近几年迅速增加。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肾脏损害是广大医生及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患糖尿病5年以上其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加,由尿中微量蛋白增多至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肾功能减退等,终至终末期肾衰竭。大多数患者待出现尿检异常,浮肿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才到肾科就诊,此时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一阶段进行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殊为重要。
3、高血压肾病患者
同糖尿病一样,高血压病患病率自八十年代以来亦呈迅速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人们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其实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脏损害,早期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升高,最后进入肾功能衰竭。因此,我们在严密监测血压的同时,要定期行尿液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损害,及早进行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盐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可分五期,一般,发现糖尿病肾病通常在第三期以后,此时尿中微量白蛋白已增高,并逐渐伴有高血压,容易出现危险情况,因此,3~5期病人要严格掌握限盐的标准。
为了防止高血压,目前推荐的食盐标准是每日的摄入量少于5~6克,而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为了不加重肾脏负担和水肿程度,食盐的摄入量还要降低些,每日在2克左右。
这个摄入标准无疑会让菜肴淡一些,没有味道,特别是对于“口重”的人来说,饭菜确实有点难以下咽,容易造成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的吸收。此时,糖尿病肾病的人就要在烹调方法上“动脑筋”,来改善菜肴的味道。
在烹调时可以利用蘑菇、紫菜、香菜等本身的天然香味制作一些食物或作为添加剂改善食物味道,或利用蔬菜辣酸的口感刺激舌的味蕾,增进食欲。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知道的一项事情就是,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控制,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吃一些少盐的食物,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自己烹饪一些适合自己来吃的饮食。在这里祝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糖尿病患者喝牛奶好处多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糖尿病患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成人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度喝低脂牛奶,而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应饮用全脂牛奶,伴有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脂的情况选择脱脂或半脱脂牛奶。
2、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纯牛奶或强化奶,饮用牛奶时不能加纯糖类,否则血糖会迅速升高从而加重病情,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3、糖尿病患者每天饮用牛奶的时间应根据各自的习惯而定。如在早晨饮用,应同时进食谷类食品,以便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也有助于各种营养素的充分吸收。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可在晚睡前作为分餐饮用,但要从晚餐中扣除牛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此,要遵从临床营养师的指导。
4、糖尿病患者不能把奶当水喝,由于牛奶属蛋白质类食物,如大量进食,可使蛋白质摄入增加,使其所占每日总能量的比例过高,增加肾脏负担,为将来并发症埋下隐患。
5、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每日饮奶量以250~500毫升较合理。
6、当糖尿病患者被查出有肾脏并发症或肾功能减退时,应慎用牛奶,要由临床营养师作科学计算后再饮奶,而不可随意饮用,否则就会加重病情。
喝牛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一定要注意不要早上起来就喝牛奶,空腹喝牛奶对身体不好的。
2、喝牛奶建议不要放太多的糖,这样对身体的发育是不好的。
3、喝牛奶之前呢,一定要吃一些食物,然后再喝。这样可以更好的让身体吸收牛奶的营养。
4、如果你感冒生病了,在吃药之后2个小时之内千万不要喝牛奶,这样会让药效减弱的,也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自己的肾脏
已有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使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下降一半,使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降低1/3。患者如果已出现早期肾病,为了控制好病情,保护现存的肾脏功能,应使用对肾功能损伤较小的药物,或者积极接受胰岛素治疗。
第二个措施就是控制好患者的血压,高血压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患者应该饮食清淡,少吃盐,已有血压高者要毫不犹豫地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首选的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