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糖饮食好吗 小孩、年长者需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
糖尿病低糖饮食好吗 小孩、年长者需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东西时,不只热量要足够,营养也要均衡,身体整体健康,才比较不会受影响。
如果是年轻、健康成年人想采用低糖饮食,多半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在执行低糖饮食时,短时间内可能出现口气难闻、便秘,或出现一些类似流感症状。但如果是年长者、小孩,可能就会对营养摄取、健康造成「巨大冲击」。如果想要尝试这种饮食法,建议在医师、营养师监督下进行,较为安全。
喝甜饮料的危害 喝甜饮料有什么危害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喝个糖水么,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这是因为喝过多甜饮料看似安全,长年累月之后就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从而导致爱饮者提前离开人世。这个数据真的不是危言耸听,甚至只怕还不能完全表现出长期爱饮甜饮料的“毁人”力量。
甜饮料中糖的害处几乎是“罄竹难书”的——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促进肥胖、促进糖尿病、促进脂肪肝、促进高血压、促进痛风、促进龋齿等,也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甜饮料的人,膳食中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喜欢甜饮料的儿童容易养成偏食挑食习惯;甜饮料过多还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还有一些研究提示,从包括甜饮料在内的人工增甜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糖,或许还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老年认知退化等疾病的风险有关。
一罐355毫升的可乐就含有37克糖,一瓶500毫升的果汁饮料中含有40-60克糖。只要饮用一款,就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最新推荐是每天摄入人工添加糖最好不超过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
虽然中国人平均喝饮料的数量还不算太高,但那只是美丽的平均数,掩盖了令人担心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我国疾控系统的调查证明,喝甜饮料数量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年人,而且这个数据十年来增长很快,年轻人的饮料消费正在“和发达国家接轨”。其实用不着做那么多调查,只要直接走进超市看看,饮料货架有多么琳琅满目,其中90%以上是甜味的饮料,而且每天销售数量惊人,就知道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最糟糕的是,甚至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不成文的“刻板印象”——默认孩子和年轻人就该喝甜饮料,时尚者就该喝加糖加奶的各种高热量咖啡饮品,老年人才该喝茶。只要在聚会的餐桌上,就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倾向:只要聚会时有孩子在,就有人张罗着给孩子点些甜饮料,好像孩子就该喝这些不健康的甜水。只要青少年和年轻人搞聚会,就必然会准备很多甜饮料,捎带着其他营养价值很低的零食。(在很多人的心里,健康生活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年轻就是用来“作”的,年轻的身体就是用来毁的……)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的亲戚28岁就已经牙齿严重损毁,牙医认定,从两岁开始每天喝可乐,成年之后更是不喝水只喝包括可乐在内甜饮料,就是这位青年牙齿毁掉的主要原因。这位青年还有背痛膝盖痛的症状,骨密度检查表明他骨质密度太低,已经相当于60岁的老年人。虽然还难以断定他20多年来勤奋饮用甜饮料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但至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另一位家住城郊的青年刚过三十岁就患上糖尿病,同时还有痛风。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周围的年轻人差不多都有这类病。在每天吃烤肉烤串喝啤酒之外,甜饮料就当水喝,白开水和茶是从来不碰的。
还见过很多小孩子,或身体虚胖或脸色灰黄。一问饮食习惯,大多是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喝甜饮料的,甚至有还没断奶就开始喝甜饮料的。甜饮料营养价值很低,喝了甜饮料又不好好吃饭,会造成营养不良,结果是孩子脸色灰暗,身体松弛;在三餐饱食之外再喝很多甜饮料,结果就是身体肥胖。
还有很多时尚女性,不喝碳酸饮料,但也热衷于喝奶昔、卡布奇诺、拿铁之类高热量加糖饮料,喝糖分含量高达8%-18%的纯果汁,喝糖分含量高达14%以上的乳酸菌饮料,或者在家自制各种“糖水”、冰镇甜饮和“鲜榨果汁”,以为只要加冰糖、蜂蜜之类就没关系,只要糖分来自于水果就没关系。其结果是她们经常抱怨,为何自己三餐食量很小,肚子上的肥肉却岿然不动;为何自己每日热衷于糖水果汁养生,皮肤却并没有什么改善。
很多人不服气地问:美国不是喝甜饮料特别多吗?人家怎么也没事啊?人家平均寿命不是很长吗?其实,甜饮料有害的研究结论,恰恰大多数出于甜饮料最大行其道的美国。研究者们实在是太反感这些甜饮料了,但遗憾的是,各种健康教育,似乎根本没法和商业广告洗脑相抗衡。营养学家们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超过一半成年人处于肥胖状态,看着高发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少喝一点甜饮料。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为了预防糖尿病,最好能选择不含热量的饮料,如白水、没有加糖的各种茶、没有加糖的咖啡等。该协会甚至劝告人们少喝鲜榨果汁,因为鲜榨果汁往往并不是纯果汁,糖却不少于甚至高于纯果汁。即便是纯果汁,也会轻松喝进去大量糖分,比如一杯葡萄汁(250ml)就含有16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而完全没有吃水果和吃米饭时的饱感。
澳大利亚营养学家在澳洲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不推荐国民消费添加精制糖和糖浆的各种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包括甜味果汁饮料,甚至也包括加糖的维生素饮料、加糖的运动饮料、加糖的提神饮料和加糖的矿泉水。
如果非要喝饮料不可,有三点忠告:
1尽量选择低热量、低糖的饮料。按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饮料要标明“低热量”意味着每100ml中的热量低于80kJ(约20kcal),“零热量”则要达到每100ml热量低于17kJ(约4kcal)的标准。标注“低糖”意味着每100ml中的糖低于5%,而标注“无糖”则要达到含糖量低于0.5%的标准。
2在同样的糖含量水平上,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比如说,都是含5%的糖,那么其中含有天然原料(如含牛奶、豆浆、杂粮)、营养成分(如各种维生素、钙、镁等)或保健成分(如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纤维等)成分的,会比什么营养素都没有的产品略好一点。
3即便含有营养成分,也不能作为放心大喝甜饮料的理由,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甜饮料以外的途径来获取营养素。建议日常喝白水和各种淡茶、花果茶等,每天喝甜饮料的量限制在半瓶以内(1瓶500毫升)最好只在聚会场合接触甜饮料,而且喝了甜饮料就不要再吃其他甜食。
所以,要想避免被甜饮料所害,最好的方式是戒除对甜饮的嗜好。与其为放弃甜饮料而感觉沮丧,不如先让自己吃足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杂粮薯类,用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填满自己的肠胃,做菜少放点盐。果真这么吃一段时间,对甜饮料的渴望自然会逐渐下降,被甜饮料和各种不健康食物所毁坏的身体活力状态,却会得到有效的修复。
老人低血糖吃什么好呢
1、糖尿病低血糖要吃含糖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龙眼、枣、红果等。
2、低血糖者要少吃多餐,特别是午餐,最好分成两次。每天保证吃6—8顿的饭。并且不要每天都吃同样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3、增加高纤维食物的饮食。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如全麦面包加果酱、奶酪等。
4、糖尿病低血糖的饮食原则也要要求:营养均衡,每餐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15%的蛋白质、20%——30%的脂肪和各种维生素!
如何预防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
1、合理的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但不要过分限制。
2、在合并急性胃肠炎时,应减少糖尿病药物剂量,及时查血糖、尿糖。
3、晚间加服降血糖药物时,要特别慎重,因为低血糖反应多在夜间或凌晨空腹时发生。
老年人低血糖确实是一种比较烦人的问题,老年人们身体本来就逐渐的虚弱,而患上了低血糖症状就可能出现贫血的症状,这对于身体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因此,用饮食的办法来调理不仅可以轻松的解决血糖过低的问题,还能够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越吃越瘦是怎么回事
1、糖尿病
糖尿病,甲亢等疾病都会引起不明原因的消瘦。葡萄糖是每时每刻都在消耗产生能量用于身体的各种运动,而当身体吸收葡萄糖能力下降后身体为了维持内脏自己消化系统个个部位的运行状态,就不得不消耗脂肪等从身体各处消耗以获得必要的能量来维持身体饿运转,自然演变成日渐消瘦的状态。建议尽早抽血化验下,查明原因以便对症用药。
注意:不管是2型糖尿病还是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身体如果长期持续消瘦,除了身体免疫力越来越差外,还容易引起患者酮酸中毒,自然是一种很危险的中毒现象,要警惕。
2、脾胃吸收不好
“酒肉穿肠过“了,这是脾气虚的问题。脾气虚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身体不吸收,肯定还有不能代谢或者代谢能力减弱的问题。只不过,女孩年轻时因为年轻、生命力旺盛而暂时不明显。而到40岁以后,整体的代谢能力下降,脾气虚导致的代谢无能就会加重,那个时候她很可能就成了一个大胖子。
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小食品、饮料多属甜味食品,久用甘甜之品会发生胃热积滞,脾不化食,食欲下降,甚至偏食、厌食。长期下来,脾胃就会出现问题,要么就是吃一点东西就会快速长胖,要么就是吃什么都胖不起来。两者都是脾胃不正常的表现。
3、营养不均衡
在我们常规的意识里,孩子越吃越瘦就是营养不良,其实有些孩子越吃越瘦正好相反,不是营养不良而是营养太好了。有很多越吃越瘦的孩子多是吃很多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这些食品到了胃里不需要经过脾的蠕动就会被吸收。
长此以往,脾就“没事可干”,一旦吃了需要“蠕动”的食物,脾也就习惯于“懒惰”不运动,吃下去的东西就会不消化,如此一来就会恶性循环,营养不均衡,越吃越瘦。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这需要通过治疗唤醒其脾的功能。
蜂蜜可以不兑水喝吗 糖尿病人能吃蜂蜜吗
不建议吃。
蜂蜜虽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是不建议糖尿病人群食用的。因为蜂蜜当中果糖含量非常高,糖尿病人食用后会导致血糖上升,对身体十分的不利。
另外糖尿病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格准备低糖饮食。
糖尿病人怎么降血糖 营养均衡科学饮食
蔬菜、肉类、主食注意搭配食用,能够减轻胰岛负担纠正紊乱的代谢,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控制血糖在正常的范围。
得了糖尿病吃什么 吃肉选鱼类
糖尿病不吃荤菜不利于营养均衡,而鱼肉类主要富含蛋白质,脂肪的含量相对较低。糖尿病人通常是高血脂,选择荤菜的时候,最好选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的鱼类。鱼类是糖尿病人荤菜的首选,其次是家禽,然后是家畜。
儿童肥胖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近半肥胖儿长大后身体差
儿童肥胖可以带来很多并发症。邝建告诉新快报记者,儿童肥胖会导致尿酸高而过早出现痛风,还可导致血脂高、血糖异常甚至是糖尿病早发。我国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已高于1型糖尿病,这和儿童肥胖率高、饮食不健康、运动太少不无干系。
儿童肥胖还对性发育不利。“有这样的现象:女孩子肥胖会导致青春期提早,男孩子肥胖会让青春期迟来。”专家表示,这使女孩长不高,男孩性腺发育滞后,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这多半是由于肥胖引起垂体的脂肪化,导致代谢异常,进而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合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青少年期在长身体,胖些说明营养充足、对发育好,这种想法极端错误。专家认为,肥胖不但不会利于孩子生长发育,反而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拖后腿,而且,有数据表明,儿童期肥胖者,40%~70%成人后也是胖子。
孩子的健康情况是每一位家长都关注的,补充均衡的营养是必须的,但如果营养过胜造成肥胖,对孩子发育成长却起到了反作用。如果确认孩子身材已属于肥胖,请积极帮助孩子减肥,适当控制饮食.
夏天糖尿病低血糖饮食禁忌
任何糖尿病患者,不管应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均可能发生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低血糖症状出现是静脉血浆浓度低于2.8mmol/L,从而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出汗、心慌、面色苍白、四肢颤抖、饥饿感、软弱无力等)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意识模糊、头痛、头晕、言语障碍、幻觉、精神病样发作、痴呆、甚至昏迷等)的症候群。
那么糖尿病低血糖应该怎么办呢?下面从饮食以及生活等方面教给您一些关键时刻能救命小方法。
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可在上午9~10点加餐,以防止午餐前发生低血糖;使用中效胰岛素者可在下午3~4点加餐;晚睡前半小时适当加餐,可防止夜间或晚餐后发生低血糖。
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括50%~60%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奶等。
注射长效胰岛素者,可加食牛奶或鸡蛋等吸收较慢的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外出时要随身携带一些糖果,如水果糖、奶糖、巧克力、饼干、糕点等,在发生心慌、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进食。
如果无法避免饮酒,则应在饮酒前进食一些含复合糖类的食品,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