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茜草炭的功效与作用 外伤止血

茜草炭的功效与作用 外伤止血

茜草炭除了可用于内热出血外,有外伤出血症状也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跌打损伤、皮肤外伤等症状用茜草炭也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伤口留疤的几率会小很多。

治眼底出血症秘方

槐花侧柏汤

【来源】石守礼,《新中医》(3)1990年

【组成】槐花、侧柏叶、仙鹤草、旱莲草、生蒲黄、连翘、生地、白芍各15克,炒荆芥、焦栀子各10克,茜草、黄芩各12克,小蓟、白茅根各30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凉血,止血化瘀。

【方解】眼底出血,多责之于肝肾,因目为肝之窍、瞳神为肾所主,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则相火易动,火妄动则易致血热;怒气伤肝,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火上炎,灼伤脉络,致血溢络外,或胃火上燔,或肝郁瘀阻,逼血于外所致。归之多因火邪犯血,血热妄行而致。本方由十灰散、槐花散、小蓟饮子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槐花,侧柏叶、山栀子、小蓟、茅根、连翘、黄芩清热凉血止血;生地、白芍、旱莲草滋阴清热凉血;仙鹤草、炒荆芥收敛止血;茜草、生蒲黄、三七粉行血祛瘀。据现代药理研究,槐花及连翘中含有丰富的芦丁,它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降低血压以及止血之作用。故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眼底出血。

【主治】眼底出血症。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底病中。

【加减】胃纳差,加炒白术;便秘,加大黄;血压高者,加益母草、川牛膝;视网膜有水肿者,加车前子;出血吸收后,减白茅根、小蓟、焦栀子、侧柏叶、荆芥,加当归、玄参;出血渐吸收,有机化物或有硬性渗出时,减焦栀子、侧柏叶、荆芥,加夏枯草、海藻、昆布;气虚者,加党参,黄芪。

【疗效】治疗30例(32眼),结果出血完全吸收者20只眼(黄斑出血1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5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各7只眼);出血大部分吸收者6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各3只眼);出血不见吸收或反复出血者6只眼(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出血者5只眼,黄斑出血1只眼)。

治愈好转率为81.25%。在出血吸收之病例中,服药剂数最少为10剂,最多为310剂,5例病程在1年以上患者中,只有1例吸收,且服药剂数最多。32只眼经治后视力几乎都有提高,最好者视力由指数/1尺增加到1.0,而且有些患者的未出血眼经过治疗后,视力也有所提高,说明中药确有增视之作用。

生蒲黄汤

【来源】陈达夫,《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生蒲黄25克,旱莲草、藕节各30克,丹参20克,丹皮、生地、郁金各15克,荆芥炭、山栀子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方解】血灌瞳红,多因血热妄行,不得循经所致。故方中用蒲黄、旱莲草、藕节、荆芥炭凉血止血;丹皮、山栀清血中郁热;丹参、生地、川芎养血活血,可使肝血得养,止血而不留瘀;郁金疏肝行气,清心凉血;甘草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协同,具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用于眼内出血症,有肯定疗效。

【主治】血灌瞳仁。适用于眼内出血症。

【加减】热象偏重者,加元参、茅根、侧柏叶、茜草炭;出血多者,加仙鹤草,血余炭、百草霜;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石决明、天麻、钩藤;心脾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如果心肝两经热邪极重,可合犀角地黄汤。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中药茜草可抑制癌细胞增生

茜草:有强烈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明显升高白细胞,治疗绒毛上皮癌。

功效分类:化瘀止血类中药

中药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南北各地均产。春秋两季采挖、去掉茎苗,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茜草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茜草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滞经闭,跌打瘀痛,风湿痹痛。

中药茜草作用

1、抑制血小板聚集

2、抗肿瘤作用

3、改善心功能

4、止血作用

功效作用的应用参考

1、中药茜草苦寒泄热,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尤多用于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用于血热吐衄,可与阿胶、黄芩、侧柏叶等同用;用于湿热蕴结大肠,损伤血络,下痢赤白者,可与黄连、白芍等同用。

2、中药茜草有活血祛瘀作用,可用于瘀血阻滞诸证。用于血滞经闭,常与当归、赤芍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常与当归、川芎、红花等同用;用于风湿痹痛,可与延胡索、海风藤、鸡血藤等祛风活血之品同用,以增强其祛瘀止痛之功。

中药茜草用法参考:脾胃虚弱、精衰血少、阴虚火旺者慎用,无瘀滞者忌服。服用茜草煎剂偶有恶心、血压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孕妇忌服。用量:10-15克。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止咳祛痰

茜草根苦寒泻火,味酸,具有平肝泻火,柔肝解郁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火犯肺所致咳嗽,气逆咳嗽,肋疼,咽喉干燥,面目红赤,心烦口苦,舌苔薄黄少津等症状。

凉血袪瘀良药茜草

茜草以根入药,性寒,味苦酸,功能凉血止血、祛瘀生新。炒用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尿血等症,生用治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茜草亦称血茜草、血见愁、红根草,属茜草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根黄红色,茎方形,有倒生刺。通常每节轮生四叶,叶片心脏卵形。秋季开黄色小花,排成圆锥状聚伞花序。结球形肉质浆果,成熟时黑色。秋冬采根,鲜用或晒干。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有分布,多生于山野草丛中。根含茜素等,可作红色染料,用于染动物或植物性纤维。

茜草以根入药,性寒,味苦酸,功能凉血止血、祛瘀生新。炒用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尿血等症,生用治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其验方精选如下:

1.茜草10-2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连服12-42天。用药期间不加用其他对霉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主治念球茵引发的口腔溃疡。

2.茜草根200克,虎杖120克。用白布包煮20分钟,先浸洗,温后敷局部,冷后再加热使用。连续用药5-7天。主治软组织损伤。

3.茜草根1克(干品),用纱布包好放在消毒碗内,加乳汁10毫升,浸泡数分钟,待液体成淡红色即可应用。用时将浸液用棉球或滴管滴入牙痛病人双眼的泪囊口处,每1~2分钟滴1次。主治龋齿牙痛。

4.茜草根适量,研细末,外敷伤处。治外伤出血。

5.茜草根120克,白酒750毫升。将茜草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2次。治跌打损伤。

6.茜草适量。炒黑存性,研为细末,加少许红糖。每天3次,每次9克,饭前服,1周为一个疗程。治慢性腹泻。

7.茜草15克,荆芥炭9克,牡丹皮10克,乌贼骨9克。水煎服,经前1周每日l剂,连服5-7天。主治月经先期、量多、血色深红。

8.茜草根60克,猪脚1只。水和黄酒各半,炖2小时,吃猪脚喝汤。治关节痛。

女人须知茜草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1、止血。实验证明有轻度止血作用,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

2、抗菌。体外试验对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稍有抑制作用。

3、镇咳。动物实验证实有镇咳作用。

临床应用

为治疗热症出血的常用药。

1、用于治疗崩漏。不论是月经来淋沥不止,或是久漏成崩,流血量多势急,只要属血热者,都可应用茜草根(炒炭),配海螵蛸、荆芥炭、白术、续断等作为基本方,再随证加减;如属血崩虚证,则配固涩药如龙骨、牡蛎,补益药如白术、黄芪等以固涩止血、健脾摄血,方如固冲汤。

2、治疗热证血痢,有凉血止血作用,常配川连、黄芩、地榆等同用,方如茜根散。取当归、丹参、牛膝等,研末服或水煎,黄酒冲服。

3、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发现,茜草根配含羞草根、红背叶(加味含红合剂)治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其中主要有效药物虽为含羞草根,但茜草根也有镇咳和抗菌作用。

4、治热证吐血、衄血,配生地、白及、侧柏叶等,但不宜用于血虚吐衄。

5、治跌打损伤,由于憋气过度而致内有积瘀者,常配泽兰、赤芍、红花等活血祛瘀药同服。

使用注意:

胃弱、泄泻者不宜用。

山莓的功效与作用 抗凝血

山莓中含有的鞣花酸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外用可起到外伤止血之效,内服对胃炎、子宫内膜炎等内在炎症出血也有止血效果,抗凝血功效较强。

三七粉适合那些人食用 吃三七粉要注意什么

1.热伤风感冒期间的时候最好不要食用三七粉,以免加重感冒症状,影响感冒药药效。

2.食用三七粉的时候,一天三七粉的食用量不要超过6克,一次不要超过3克,外伤止血除外。

3.三七粉女性食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不适合食用的女性不要食用,以免影响例假,导致身体不适。

4.三七分熟吃和生吃的作用方向不相同,生吃止血化瘀,熟吃补血,因此要看自己需求选择。

5.三七粉的功效作用很多,有一定的需求再食用,不要盲目追求保健,适合的才是好的。

相关推荐

茜草作用

止血作用 茜草根水浸液可缩短家兔凝血时间。对凝血的三个阶段——凝血活酶生成、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形成都有促进作用。还可能与抗肝素效能有关。 升白细胞作用 茜草酸苷Ⅰ、茜草酸苷Ⅱ都能使狗的外周白细胞升高。该两种苷的苷元相同,由此而合成茜草双酯片(1,4-萘二酚2,3二羟基乙酯)具有升白细胞作用,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促使贮存的粒细胞释放,并能防治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已经临床应用多年。 茜草提取物“408”茜苷(茜草酸葡萄糖苷)具有升白细胞作用和治疗急性放射病的作用,对γ射线受照小鼠T淋

妇科止血的药有哪些

一、止血原理 原理有凝血和收缩血管,还有就是物理原理和生理原理. 侧柏叶,白茅根,它们的原理是生理性的,有的出血是因为血热引起的,它们有凉血的作用,这样就有一个平衡以达到止血效果;三七的作用原理与肝脏有关也应属于生理性的. 白芨,它止血的原理应该是物理性的,这跟它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创面能形成一种保护膜和跟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以达到止血效果. 槐花的作用原理是减少血管的的通透性. 蒲黄,仙鹤草,血余,艾叶,地榆,棕榈的作用原理是凝血作用 二、医学常用止血药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食管胃底静脉

茜草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热证、外伤出血,淤血体质。 禁用人群:脾胃虚寒、无瘀血阻滞人群。 不宜同食:生冷刺激食物。

血尿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各种类型的肾炎在某种程度上都伴有血尿或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尤其是隐匿性肾炎在病理上多半是IgA肾病为主,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在西医治疗上无特殊治疗手段。并且部分患者的病理损害呈进行性发展,现在多认为最终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阻止其病理损害的进展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血尿按祖国医学观点属尿血范畴,本病成因多由于热伤脉络。正如《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所说“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早期,膀胱实热累及于肾,

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偏方

处方(一)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固摄,止血清热。 【方名】养阴止血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白芍12克,黄芩12克,玄参12克,石斛12克,地骨皮12克,煅牡蛎30克,花蕊石30克,陈棕30克,侧伯叶15克,藕节12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妇产科学》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气郁脾虚。 【治法】培土抑木,佐以止血。 【方名】扶脾舒肝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柴胡6克,白芍(土炒)9克,炒蒲黄9克,血余6克,焦艾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鸡冠花有什么作用 凉血止血

鸡冠花甘涩性凉,具收敛凉血止血之功。治血热妄行之崩漏,常与丹皮、赤芍药、苎麻根、茜草等药同用;若配伍党参、黄芪、山茱萸、炮姜等药同用,则可用于冲任虚寒之崩漏。治血热便血、痔血,常与地榆、槐花、黄芩等药同用。

三七粉外敷有什么功效

三七粉外用的功效 外伤止血 三七粉可直接当做金疮药来使用,在出现外伤流血时可先用酒精或白酒进行伤口清洗,然后直接外敷一些三七粉即可止血,如果是创伤比较大,形成了严重性大出血,可用纱布包裹三七粉,按压在伤口处,几分钟后便可止血。 活血化瘀 严重的跌打损伤形成的淤血过多,淤血长时间不化,可用三七粉泡制的药酒浸泡患处十几分钟,在用药酒按摩患处,有缓解疼痛,消除淤血的作用。适当的饮用几小口三七泡制的药酒,回血化瘀效果更好。

石榴的功效作用 止血

石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以及生物碱,把石榴皮和石榴籽甚至是石榴花晒干研磨成粉末,具有很好的外伤止血作用,也可用来止赤白带下。

经常吃紫背菜可以吗

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经痛、血气 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m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 效.它的矿质营养较丰富,特别是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还含有黄酮甙成分,这类物质无毒,有延长抗坏血酸的 作用和减少血管紫般的作用,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怎么会有害呢????太有益了!民间认为紫背菜有凉血、去虚火的功效,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 保健蔬菜。 另外还有:食用方法:以嫩梢嫩叶供食,多作凉拌、拼盘、炒食或上汤。主要功效:富含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有治咳、血崩、痛经、支气管炎和盆腔炎等疗效,还可用于外

凉血的常用中药

赤芍 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气微香,味微苦、酸涩。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玄参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紫草 紫草属紫草科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软紫草)的根。其性寒,味苦,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