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去湿热还是湿寒
茯苓去湿热还是湿寒
都可以。
体内湿气有湿热、湿寒之分,湿热指的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热气,通常以清热化湿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湿寒指的是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寒气,通常以温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而茯苓的性味偏中性,在去湿热的时候,可以配合清热的药材用,去湿寒的时候,则可以配合温阳的药材用,所以茯苓既可以用来去湿热,也可以用来去湿寒。
夏季没有食欲的食疗方法
一、苦瓜薏仁粥
材料:
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
做法:
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籽后切成小块,与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功效:
每日1~2次,有清热利湿之功效。
1、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祛暑、养血滋肝、和脾补胃、明目解毒;
2、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痹胜湿、清热排脓之功效;
3、赤小豆健脾除湿;
4、粳米益脾胃、除烦渴。但胃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和孕妇慎用。
二、茯苓粥
材料:
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红枣7个。
做法:
把粳米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红枣,粥成时再加入茯苓粉搅匀,稍煮即可。
功效:
健脾利水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在湿度较大的地区,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药材,其中白茯苓健脾渗湿效果最佳。但要注意的是,肾虚而小便不利或虚寒滑精者忌服。
龟苓膏有去湿的作用吗
湿气重可以吃龟苓膏祛湿。
龟苓膏的功效在于滋阴润燥,降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龟苓膏可以去湿是因为其成分——茯苓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而茯苓皮性味与茯苓相同,多用于去除皮肤水肿,因此茯苓对去湿是有效的,从而龟苓膏可以去湿。
百香果吃了去湿气吗
去湿气。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湿气分为寒湿和热湿,体内的湿气主要是由自然界的气候潮湿、受到湿热、湿寒等引起的,而百香果是一种性平、微凉的水果,与引起体内湿气重没什么很大的关系,所以吃了百香果不会湿气重。
茯苓去湿热还是湿寒 茯苓能美白祛斑吗
能起到一定效果。
茯苓有健脾渗湿的功效,能够在健脾胃的同时,加快体内废物的代谢,所以对于脾虚导致的色斑患者来说,使用茯苓是可以起到一定缓解作用的。
但单一使用的效果有限,建议配合一些其他的物质一同使用,比如同白醋、蜂蜜等,起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湿气重怎么调理吃什么
第1步:分清寒湿和湿热
湿气重有两种,一种是寒湿,另一种是湿热,想要去除体内的湿气,首先要分清自己是寒湿还是湿热,否则不对症治疗调理的话,反而会加重自身病情。
判断方法
1、舌头
(1)寒湿: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2)湿热:舌头颜色是红的,舌头比寒湿的人要稍瘦,舌苔黄厚。
2、小便
(1)寒湿:尿液清长没有什么味道,如水一样。
(2)湿热:小便会发黄,味道很重。
3、大便
(1)寒湿:寒湿导致的腹泻程度缓慢,肚子总觉得不舒服,一紧张就想上厕所,一吃油腻食品也想上厕所,尤其在夏天表现得更加明显,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
(2)湿热导致的腹泻又急又猛,所谓暴迫下注,里急后重,上完厕所肛门有灼热的感觉。
4、体味
(1)寒湿:寒湿体质的人汗出肤冷,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2)湿热:湿热体质的人体味很重,狐臭、腋臭、脚臭等,都经常出现。
5、带下
(1)寒湿:白带量少清淅如水。
(2)湿热:白带多色黄味重。
第2步:食疗去湿
1、寒湿食疗方
生姜砂仁茶
材料:砂仁3克,陈皮3克,生姜5克。
做法:生姜、陈皮温水煮开后砂仁,水煎代茶饮,注意砂仁不宜久煮。
功效:温化寒湿。
2、湿热食疗方
马齿苋土茯苓绿豆汤
材料:新鲜马齿苋200克,土茯苓30克,绿豆50克。(1人份)
做法:把新鲜马齿苋,洗净,一同加入土茯苓、绿豆炖至熟烂,煎汤服食。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茯苓能去湿气吗 茯苓去湿气吃多少
10~15左右为宜。
茯苓去湿气有熬粥、炖汤、煎服等多种方法,常用于煎服,一般用量在10~15克为宜,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酌情增减。茯苓配伍薏米、红豆、莲子一起熬粥,去湿效果更佳。
湿气重用土茯苓好还是茯苓好
都可以。
茯苓和土茯苓都能起到一定的祛湿效果,且区别并不大,但两者相比的话土茯苓去湿热的效果更加,而茯苓对于普通的水湿留滞能起到不错的祛湿效果。所以出现湿气重的情况下,建议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且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来进行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好的调理的效果。另外湿气重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清淡饮食,并且要适当加强运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除了以上的一些作用,茯苓还可有效的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能力,对已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年龄较大,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而茯苓可治疗心悸,失眠等症状,除此之外又能养心安神等,所以在日常煲汤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茯苓增加营养。
寒湿性体质怎么调理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黄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都有很好的祛湿、清热功效。
“寒湿”的人身体多有阳虚症状,比如平时比较怕冷,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舌质比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稍腻,口淡,甚至有口甜感觉。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如果内湿不明显,或自己无法判断,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这些材料由于有健脾渗湿的效果,有湿的人可以祛湿治病,没有湿的人可以健脾,并不易受湿邪侵袭,能起到防和治的效果,可谓一举两。
咸菜鲤鱼汤。此为传统的广东潮菜,味道鲜美。选新鲜鲤鱼l条,500克左右,去净内脏,不用去鳞,此汤务求清淡,因此不必将鲤鱼油煎。选用成菜甫,切片后浸淡,然后与鲤鱼里煮至同味即成。
茯苓能去湿气吗 哪些人不宜用茯苓去湿
1.气虚体弱者。气虚体弱者常见症状有小便频繁、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食用茯苓会加重病情。
2.肾虚患者。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肾虚患者食用容易出现滑精的现象。
3.糖尿病患者。茯苓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尿病患者食用容易导致血糖上升。
五指毛桃配什么煲汤最祛湿 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就是祛湿,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湿气有湿热、湿寒之分,湿热指的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热气,通常以清热化湿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湿寒指的是体内除了湿气以外还有寒气,通常以温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在中医说法里面,茯苓的性味偏中性,所以,在用茯苓去湿热的时候,可以配合清热的药材用,去湿寒的时候,则可以配合温阳的药材用,用茯苓搭配五指毛桃一起煲汤,祛湿的功效也是比较明显的。
茯苓能去湿气吗 长期用茯苓去湿好吗
建议长期少量食用。
茯苓性平,大多数人都能食用,常食用茯苓可以增强免疫力,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改善睡眠和缓解疲劳。服用茯苓调理身体应遵守循环渐进的原则,利于药效的发挥。但是要注意不能过量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