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症状
1.患者起病隐袭,精神改变隐匿,早期不易被家人觉察,不清楚发病的确切日期,偶遇热性疾病,感染,手术,轻度头部外伤或服药患者,因出现异常精神错乱而引起注意,也有的患者可主诉头晕,难于表述的头痛,多变的躯体症状或自主神经症状等。
2.逐渐发生的记忆障碍(memory impairment)或遗忘是AD的重要特征或首发症状。
(1) 近记忆障碍明显:患者不能记忆当天发生的日常琐事,记不得刚做过的事或讲过的话,忘记少用的名词,约会或贵重物件放于何处,易忘记不常用的名字,常重复发问,以前熟悉的名字易搞混,词汇减少,远事记忆可相对保留,早年不常用的词也会失去记忆,Albert等检查病人记忆重要政治事件日期和识别过去及当前重要人物的照片,发现记忆丧失在某种程度上包括整个生命期。
(2)Korsakoff遗忘状态:表现为近事遗忘,对1~2min前讲过的事情可完全不能记忆,易遗忘近期接触过的人名,地点和数字,为填补记忆空白,病人常无意地编造情节或远事近移,出现错构和虚构,学习和记忆新知识困难,需数周或数月重复,才能记住自己的床位和医生或护士的姓名,检查时重复一系列数字或词,即时记忆常可保持,短时和长时记忆不完整,但仍可进行某些长时间建立的模式。
3.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是AD的特征性表现,随病情进展逐渐表现明显。
(1)语言功能障碍:特点是命名不能和听与理解障碍的流利性失语,口语由于找词困难而渐渐停顿,使语言或书写中断或表现为口语空洞,缺乏实质词,冗赘而喋喋不休;如果找不到所需的词汇,则采用迂回说法或留下未完成的句子,如同命名障碍;早期复述无困难,后期困难;早期保持语言理解力,渐渐显出不理解和不能执行较复杂的指令,口语量减少,出现错语症,交谈能力减退,阅读理解受损,朗读可相对保留,最后出现完全性失语,检查方法是让受检者在1min内说出尽可能多的蔬菜,车辆,工具和衣服名称,AD患者常少于50个。
(2)视空间功能受损:可早期出现,表现为严重定向力障碍,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不认家门,不会看街路地图,不能区别左,右或泊车;在房间里找不到自己的床,辨别不清上衣和裤子以及衣服的上下和内外,穿外套时手伸不进袖子,铺台布时不能把台布的角与桌子角对应;不能描述一地与另一地的方向关系,不能独自去以前常去的熟悉场所;后期连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也不能描画,不会使用常用物品或工具如筷子,汤匙等,仍可保留肌力与运动协调,系由于顶-枕叶功能障碍导致躯体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障碍,以及一侧视路内的刺激忽略。
(3)失认及失用:可出现视失认和面容失认,不能认识亲人和熟人的面孔,也可出现自我认识受损,产生镜子征,患者对着镜子里自己的影子说话,可出现意向性失用,每天晨起仍可自行刷牙,但不能按指令做刷牙动作;以及观念性失用,不能正确地完成连续复杂的运用动作,如叼纸烟,划火柴和点烟等。
(4)计算力障碍:常弄错物品的价格,算错账或付错钱,不能平衡银行账户,最后连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完成。
4.精神障碍
(1)抑郁心境,情感淡漠,焦虑不安,兴奋,欣快和失控等,主动性减少,注意力涣散,白天自言自语或大声说话,害怕单独留在家中,少数病人出现不适当或频繁发笑。
(2) 部分病人出现思维和行为障碍等,如幻觉,错觉,片段妄想,虚构,古怪行为,攻击倾向及个性改变等,如怀疑自己年老虚弱的配偶有外遇,怀疑子女偷自己的钱物或物品,把不值钱的东西当作财宝藏匿,认为家人作密探而产生敌意,不合情理地改变意愿,持续忧虑,紧张和激惹,拒绝老朋友来访,言行失控,冒失的风险投资或色情行为等。
(3)贪食行为,或常忽略进食,多数病人失眠或夜间谵妄。
5.检查可见早期患者仍保持通常仪表,遗忘,失语等症状较轻时患者活动,行为及社会交往无明显异常;严重时表现为不安,易激惹或少动,不注意衣着,不修边幅,个人卫生不佳;后期仍保留习惯性自主活动,但不能执行指令动作,通常无锥体束征和感觉障碍,步态正常,视力,视野相对完整,如病程中出现偏瘫或同向偏盲,应注意是否合并脑卒中,肿瘤或硬膜下血肿等,疾病晚期可见四肢僵直,锥体束征,小步态,平衡障碍及尿便失禁等,约5%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和帕金森综合征,伴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不能站立和行走,整天卧床,生活完全依靠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注意事项
阿尔茨海默病是我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其实说到这病,还是有些划分的,65岁一下的患者是叫早老性痴呆,过了65的患者才叫老年性痴呆。我们对此病都较为清楚,一般的患者,只是对一些往事记忆较为模糊,而一些严重的患者,已经不记得自己和身边的人,痴痴呆呆的生活不能自理的。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人们还是不甚清楚的,但是还是可以做一些防御的,像是加强脑力活动,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是很正常的,但要是有适当的锻炼,脑还是可以很灵活的,而阿尔茨海默病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多缓慢发病,逐渐进展,以痴呆为主要表现,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包括5个主要部分:神经保护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非药物干预和精神药理学药物减少行为障碍、健康维护活动、临床医师与家庭成员及照看病人的其他人员联合。治疗需要准确诊断,并且越来越依靠对疾病病理生理的了解。
家中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的,家属要照顾好老人,陪着老人放松心情,可以进行一些活动和锻炼,使老人想起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一些记忆,这样可以减少家属的负担,也有助于患者恢复,缓解病情的恶化,从而可以自己料理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预后如何护理
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阿尔茨海默病(AD)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病理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和病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尚远未阐明。那么,阿尔茨海默病预后如何护理呢?
阿尔茨海默病为慢性进行病程,总病程一般为2~12年,北京地区调查,平均病程8年。通常可将病程分为3期,但各期间可存在重叠与交叉,并无截然界限。
第1期(早期):一般持续1~3年,以近记忆障碍、学习新知识能力低下、视空间定向障碍、缺乏主动性为主要表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
第2期(中期):病程继续发展,智能与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皮质受损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也可出现幻觉和妄想。神经系统可有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统症状。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第3期(后期):呈明显痴呆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明显肌强直、震颤和强握、摸索及吸吮反射,大小便失禁,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以上文章讲述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预后如何护理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总的预后不良,部分病人病程进展较快,最终常因营养不良、肺炎等并发症或衰竭死亡。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希望大家予以重视,尽量远离病症的发生。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后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它是不断发展的,目前的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但不能逆转这种疾病的发展,所以总体来讲,阿尔茨海默病的预后不良。根据不同的类型,预后情况也不太一样,那么携带显性遗传基因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期较短,平均为6-7年;而散发性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期则相对较长,平均为12年左右,最长可至15年左右。
通常情况下,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会有12年左右的生存期,在这期间,如果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较早,他的生存期可能会延长;那么如果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较晚,或者是照料不当,那么生存期也可能缩短到6-7年左右,所以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期内,预后情况因而而异,主要与患者的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相关。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田金洲教授感觉到中药的参与治疗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的,这主要体现在随着病情的发展,中药的参与治疗并没有让患者完全丧失认知能力方面。临床治疗的根本目的是让患者活下去,所以短时间内的改善症状并不是预后的最好效果,只有让患者获得正常的生命时间,才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有哪些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罕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因为此种类型发病年纪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面呈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纪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峻。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比较,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宗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宗族中至少两代人呈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宗族性极端罕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纪更早(常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验血可检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验血可检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美媒称,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问题在于,患者有可能在患病20年之后才出现症状。有几种药物可以延缓伴随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的记忆丧失过程,但是到确诊之时就晚了:大脑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损伤。这一疾病在变得致命前几乎一直在恶化。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试验失败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极难找到处于最初发病阶段的适当人群。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2月1日报道,能够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之初做出诊断的工具对治疗该病意义重大——在发病之初,淀粉样蛋白凝块和tau蛋白结节开始让大脑退化。正因如此,一份1月31日发表在《自然》周刊上的研究格外鼓舞人心: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宣布,他们确认一些在血液中发现的特定蛋白质碎片意味着淀粉样蛋白凝块正在大脑中形成。
梅奥诊所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主任、没有参与上述研究的罗恩·彼得森说:“血液生物标记是一个重大进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阿尔茨海默病仍然只能通过解剖死者大脑来确诊。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脊椎穿刺和PET扫描确认阿尔茨海默病的迹象,但是由于这些检测既伤身又昂贵,通常只有已经明显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迹象的病人才会采用。换言之,这些检测只针对治疗方法过少、时间过晚的病人。而一种简单的验血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年龄进行,并且能够在患病后的第一时间确诊。
报道称,这种血液生物标记是日本国家老人病学与老年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涉及400名参与者的研究中发现的。这些参与者或是认知正常,或是有轻度的认知障碍,或是已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科研人员采集血样,并将他们在每个样本中发现的数以百计的“淀粉样前体蛋白”碎片登记。研究人员在比较这些蛋白质碎片水平和经PET扫描在大脑中发现的淀粉样水平后发现,在预测大脑是否积聚淀粉样蛋白时,某些配对准确率为90%。
这种检测应用到临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彼得森说,在更大范围人群中复制这一数据面临挑战。这一试验包括了400人,但他们或是经人介绍参与这项研究,或是看到了广告;换句话说,他们不能代表全部人口。这也不是首次发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血液生物标记。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通过淀粉样蛋白质碎片和tau蛋白生物标记诊断该病的方法。
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方法
1、多动脑
经常读书看报纸,玩填字游戏或玩纸牌的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降低47%。
2、红酒
红酒中的一种多酚可以减少大脑中斑块的形成,而这种斑块与记忆丧失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3、补充脂肪酸
Ω3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三文鱼、火麻仁等食物中,它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4、减压
有压力的生活经历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与加重有关,因此减压活动如瑜伽、正念和冥想均可提高和改善认知功能。
5、动起来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走步可以强化与认知能力相关的大脑中神经线路的联结,包括计划、统筹、多任务处理等能力。
唐氏综合症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患唐氏综合症的人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经历一些健康问题。在遗传物质中发现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可能会导致异常的免疫系统和某些疾病更高的易感性,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白血病、癫痫、白内障、呼吸困难心等情况。
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也经历过早老化。也就是说,它们显示生理变化与衰老提前大约20到30年与同年龄的人和一般的人群相比。因此, 患有唐氏综合症又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比普通人是更常见的。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年人往往在中下旬40岁或50岁初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症状就会出现。在普通人群通常不会有这种症状,直到他们60岁后。
患有唐氏综合症也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症状的成年人表现不同。例如,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失忆并不是那么引人注意。此外,并非所有的唐氏综合症的人都会患阿尔茨海默氏症。一般来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会比较引人注意,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会开始“癫痫”发作,而之前没有发生过的。心里历程会变化,如思维、推理、判断,也可能出现变化,但他们通常不明显,因为他们个人的功能有收到限制。
患有唐氏综合症因而患阿尔茨海默病有多普遍?
估计表明,25%以上的人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在35岁以上就会显示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和体征痴呆。随年龄增长百分比。在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率估计比普通人高三到五倍。
为什么人们患有唐氏综合症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的研究表明,额外的“基因剂量”第三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唐氏综合症可能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展的一个因素。唐氏综合症在早期大脑就会老化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
阿尔茨海默病在众多疾病中的发病率并不低,而且还会对家人带来很多困扰和苦闷。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应该要了解清楚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有哪些,这样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起到一个帮助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都有哪些
1、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阿尔茨海默病一般最初征兆从失忆开始,如经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记还会忘,事后还想不起来,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再进一步发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生存仅6年。
2、照料者的缺乏及情绪问题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症,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而是照料他们的家属。在众多照料阿尔茨海默病症患者的家属中,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关键是那种无法沟通和看不到希望的感觉,还不仅仅是累的问题,让很多家属深感绝望。
3、经济负担
有人粗略的算过一笔账,假使以阿尔茨海默病症一般的存活期来计算,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年的花费不少于40万,足以在全国二线城市买一套地段不错的商品房,这里还不算起居、饮食等日常的花费。
很多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只是针对老年,但是在科技越老越发达的社会,人们逐步减少对自己能力和脑力的使用,以至于有些时候在中年的时候就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了。所以我们并不能大意和轻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对自身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症状
第一大征兆:记忆力衰退
记忆力衰退,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第二大征兆: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
阿尔茨海默病能让曾经的“家务小能手”不见了......
第三大征兆:语言表达出现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
第四大征兆:搞不清时间和地点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门常迷路,记不住日期,甚至都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
第五大征兆:判断力受损
阿尔茨海默病会让人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例如花很多钱去买根本不值钱的东西,或者吃已经不再新鲜的食物,甚至会横冲直撞地过马路。
第六大征兆:理解力下降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与人交流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障碍,跟不上他人的交谈思路。
第七大征兆:将物品或钱错放在不恰当的地方
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总把东西放错地儿,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征兆。
第八大征兆:情绪或行为的改变
无缘无故地情绪涨落,或者情绪变得淡漠、麻木,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九大征兆:性格改变
糊涂、多疑、害怕、易怒、焦虑、抑郁......阿尔茨海默病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第十大征兆:兴趣丧失
有的患者能在电视机前呆坐好几个小时,又或者长时间地昏昏欲睡。阿尔茨海默病甚至会偷走一个人的爱好,让人对以前的喜好不再有兴趣。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
近年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研究有重要的突破,应用分子遗传学和连锁分析方法发现,本病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在某些患者的家庭成员中,患同样疾病的危险性高于一般人群。此外,尚发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的患病危险性也增加,存在着潜在家族性联系。那么,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呢?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以上文章讲述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的相关内容,正常衰老过程的加速,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脑内蓄积;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减弱以及慢性病毒感染等,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高龄、丧偶、低教育、独居、经济窘迫和生活颠沛者患病的机会较多。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本组疾病的发病诱因。因此,希望大家多加留心此类病症,避免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