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治好后会复发吗
小儿贫血治好后会复发吗
血液系统疾病有很多的。当然,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是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在国外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在我国的发病率还是比较低的。但是,还是有人患上这种疾病的。并且这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病因还是不明确的,有很多种的诱发因素的。比如说,遗传因素,长期从事具有刺激性的工作性质,辐射以及环境污染等其他的因素。
当然,因为这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病因还是不知道的。导致,这种疾病在治疗方面还是困难重重的。所以说,积极的预防血液系统疾病的诱发还是非常的重要的。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且这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一般都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的。
血液疾病的话,是需要积极的就诊的。因为该疾病的患者是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来治愈的。当然,做骨髓移植手术的话,还是有很多方面的要求的。比如说,需要有骨髓的来源,并且需要患者有手术的耐受力。
当然,骨髓移植这种治疗方案,是有可能彻底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的。但是,还是会有复发的可能性的。所以说,就算是治愈以后还是需要积极的预防的,这样可以减少这种疾病的复发率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的复发率还是与该患者自身的护理情况等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说,合理的饮食,积极的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还是比较重要的。
什么是小儿贫血
小儿营养性贫血,一是饮食中缺乏铁质引起的小细胞性贫血,二是机体内因缺乏叶酸、维生素B1: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哺乳期 4~6个月前能利用从母体内来的铁质造血,在4~6个月后即出现铁质的不足,所以在3~4个月时就应注意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中含铁质较丰富,应注意添加。
动物肝脏含铁也较高,其他尚有鱼、豆类、豆制品均可逐步让小儿食用。新鲜绿叶蔬菜、水果等含铁质也较多亦可同时食用。当然在贫血严重时,尚须在医生指导不服用铁剂及维生素C、E等。服用这些药品,须注意不应与茶叶、咖啡等同时服用。
当小儿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或偏食喂养、长期腹泻时,可发生大细胞性贫血。常表现为面色蜡黄、虚胖,表情呆滞,不哭不笑。并常有厌食、恶心、腹泻、舌炎及光滑舌等。此时可给予含维生素B12和叶酸较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牛肝、黄豆等。重者在医生指导下可直接补给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等药品。
败血症治好后会复发吗
对于家长而言,宝宝患病并不是最痛苦的事情,治不好或者是治好后总是反复发作,才是更令人痛苦的事情。那么,新生儿败血症治好后会不会复发呢?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真菌、细菌和病毒等都是可能引起病原体。其中,最常见的感染菌群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由于感染性疾病属于多发性疾病,即使在治愈后也是又能再次感染的。但如果家长对宝宝的护理得当,宝宝身体恢复比较好的话,治愈后也可能不会复发。
另外,除了了解败血症是否会复发外,更重要的是知道败血症为什么会复发,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复发的情况。导致败血症复发的原因有以下2个:
第一,宝宝体内的感染原没有被完全地清除掉,还存有一部分在宝宝体内;当宝宝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力较差的时候,感染原就会出来“作妖”,从而导致复发。
第二,宝宝的败血症虽然是治好了,但由于败血症的菌群较多,治疗后,宝宝体质比较差,持续时间一长,也容易导致败血症复发。
小儿贫血的原因
贫血的种类繁多,许多疾病都可表现为贫血症状、如溃疡病出血后、严重的钩虫病白血病等,这些都是病理性贫血。还有一种生理性贫血,也就是说这种贫血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婴儿出生后1-8周以内,所以又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
初生的婴儿血红蛋白可高达150-230克/升,红细胞计数可达5-7×1012 /升。生后1周至8周内血红蛋白可逐渐下降到低于正常值,直至8周后停止,一般称这种贫血为生理性贫血。足月儿血红蛋白生理性下降极少低于100克/升;未成熟儿由于代谢及呼吸功能较低,体重增长快,所以生理性贫血出现时间早,贫血表现更为严重,生后3-6周内可下降至70-90克/升。 为什么会发生婴儿生理性贫血呢?主要原因为:
(1)小儿出生后即建立了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由45%增至95%,骨髓造红细胞的功能明显下降,红细胞生成素由胎内的高水平降低到极低水平,红细胞增生明显减少。
(2)含胎儿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寿命短,小儿出生后被大量破坏。
(3)生后3个月内是小儿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血容量迅速扩充,红细胞被稀释。 婴儿发生生理性贫血后,一般无需治疗,家长亦不必过于紧张,正常婴儿8周以后,血红蛋白下降至100-110克/升时,血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再一次增高剌激骨髓,使骨髓造血开始恢复其正常的功能,因生理性贫血而下降的血红蛋白又可恢复正常。 引起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以致出现贫血,多发生在6个月-3岁婴幼儿,发病率为20%-40%。为什么婴幼儿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呢?
1、摄入不足 胎儿最后三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正常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约为每千克体重70毫克,可供生后4个月内之用。一旦贮存的铁用尽,就必须从饮食中得到, 此时小儿仍吃母乳或牛乳,则其中铁的含量较低,100克母乳或牛乳中含铁率仅10%,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所以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尤其是那些含铁较高的食如蛋黄、猪肝泥等。
2、生长过快 婴幼儿生发肓快,铁的生理需要量也增加,足月儿长至1周刚时,体重已增至初生时的3倍,血循坏吸携力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由于生长发肓过快,血深量增加,铁的需要量也增加。
3、铁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血,如钩病、肠息肉、肛裂出血等,虽然这些疾病每天失血量水多,但长年累月,铁的丢失就就当可观。
4、其他原因 如有的婴幼儿长期腹 泻等,这些慢性疾病亦可引起铁吸收不良;经常慢性感染,引起食欲不振,使铁供给不足和吸收障碍,也可赞成缺铁性贫血。
小儿贫血的饮食
小儿贫血是很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多数都是缺铁性贫血。如果是轻度贫血(血色素在10—11.5克/升),可以通过饮食改善,应该多吃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肝泥,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豆浆和酸奶作用不大;如果贫血较重,血色素在10克/升以下,就需要服用药物治疗。
根据研究,动物性食物其含铁量及被吸收的百分比,较一般植物性的食物为高,以下提供的食物,含铁量丰富,可供孩子食用:
(1)动物血液:猪血、鸡血含铁质丰富又适合婴幼儿,这类动物血液可供利用的铁质高达12%。
(2)动物肝脏:猪、牛、羊等动物肝脏含铁量非常高,以猪肝为例.每100克含铁量为15毫克,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极有功效。
(3)鸡蛋黄:鸡蛋黄是婴幼儿时期主要的辅食品,每100克蛋黄中含铁量可达7毫克,虽然吸收率只有3%,但价钱便宜并富含各种营养素,制法亦可多样化,是最受孩子欢迎的食品之一。
(4)黄豆及其制品:由黄豆制造的豆腐、豆汁等辅助食品,既价廉物美又容易消化,且每100克中含铁量可达1毫克,是最适合婴儿的植物性食品。
除以上食物外,木耳、蘑菇、海带、紫菜、米面、芝麻及绿色蔬菜,都是富含铁质及多种营养的食物,对于有贫血症的孩子最为适合。
小儿贫血的症状
一、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使皮肤(面,耳轮、手掌等)、粘膜(睑结膜、口腔粘膜)及甲床呈苍白色。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每易误诊为合并轻度黄疸,相反,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此外,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二、 造血器官反应
婴儿期由于造血器官的功能尚未稳定,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往往骨髓外造血器官和组织呈增生性反应,回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外造血一般不增强),末梢血液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三、 各系统症状
(一)循环和呼吸系统 这两个系统的症状是互相联系的,贫血时,由于组织缺氧,可出现一系列代偿功能改变,如通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来达到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活动后更明显)。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到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出现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消化系统 胃肠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均受到影响,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等。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三)神经系统 常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易激动等,脑组织严重缺氧可出现昏厥。年长儿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
小儿贫血吃什么好
小儿贫血吃什么好
小儿贫血妈妈们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补血食品来补充营养。补血最主要的是补铁,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很多是富含铁元素的,小儿贫血食谱中可以多吃些这类食物。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黑木耳和海带含有铁元素是最高的,含铁元素的量是其他食物的几倍。紫菜、香菇和猪肝中的含铁量也比较多,妈妈们平时可以给宝宝参杂吃一些。黄豆和芹菜的铁元素含量也很高,其次蛋黄、蚕豆、牛肉、羊肉、油菜、菠菜。妈妈们给宝宝补充铁元素可以选择这些菜做给宝宝吃。
小儿贫血食谱
小儿贫血食谱中给妈妈们推荐一道粥,对于补气养血非常有效。将龙眼15克,红枣5颗,和粳米100克同煮,熬到粳米软烂即可。每天喂宝宝吃一点这道粥,容易消化营养丰富,对于宝宝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小儿贫血食谱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儿贫血多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3到4个月以后,这时期的宝宝由于母乳喂养不及时,或者辅食的添加不当,宝宝出现偏食、厌食现象,很容易产生小儿贫血。所以宝宝从三个月开始妈妈们就要根据小儿贫血食谱来给宝宝补充铁元素了。像动物肝脏、鱼类、豆类这些富含铁的食物,妈妈们在给宝宝的辅食中都应该添加一些。另外,如果宝宝缺铁严重的话,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补充铁,在服药期间不应该给宝宝喝浓茶、咖啡等饮品,以免妨碍药效发挥。
常见的小儿贫血应该怎么预防
事实上贫血的种类有很多,小儿贫血就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类型了,小儿贫血一般都是发生在新生儿的身上,因此各位妈妈们要警惕了,要多注意预防小儿贫血的发生,那么我们该怎样预防小儿贫血的发生呢。
1、新生儿——母乳中虽含铁较少,但人体吸收率高,新生儿出生后应以母乳为主,此外产妇在饮食中适当补充含铁质高的食物有助于增加母乳中铁含量。
2、第2个月——早产或双胞胎的宝宝从第2个月起,适量增加含维生素C高的鲜果汁,以促进铁的吸收。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尽量喂食铁强化牛奶和奶粉。
3、第4-6个月——4-6个月宝宝除母乳或奶粉,可依据体质循序渐进的添加泥糊状食品,如富含铁质的蛋黄,富含维生素C的果泥、菜泥等。
4、6个月后——宝宝6个月后可逐渐增加辅食,如肉泥、鱼肉末、肝泥、鱼片粥、瘦肉粥、动物血、豆腐、面包片及饼干等,以提供丰富的血红素铁。
除了积极控制饮食,还应注意预防婴儿出现各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如出现各种慢性失血性疾病,应进行彻底治疗。
上面就是预防小儿贫血的常见方法,希望妈妈们要牢记这些方法,其实妈妈们除了要积极预防小儿贫血的发生,还应该注意预防新生儿出现的各种疾病,在这里我祝愿患有小儿贫血的孩子们能够早日康复,快乐成长。
小儿贫血推拿方法 小儿贫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若饮食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容易受损,则水谷精微无法运化成气血,从而导致贫血。
推拿以下穴位,可以调养脾胃,缓解小儿贫血。
小孩子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宝宝生下来即是贫血,一般情况下有四个原因。一是可能因为脐带结扎过早导致红细胞不足而贫血;二是可能因血细胞本身有问题而贫血。三是可能有遗传性疾病而贫血;四是母亲本身在怀孕时铁质不够,也会使宝宝生下即缺乏铁质,加之日后胃肠毛病(如痢疾)或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影响铁质吸收而贫血。四是可能早产儿常会有铁质不足的现象,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储存铁质就提前来到世间,属于先天不足而导致贫血。
日常生活补铁的重要性:对于上述原因引起贫血的宝宝,在今后日常护理中更要注意补铁。因此,作为爸爸妈妈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比方: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质吸收。
小儿贫血还可以因为溶血性原因导致,比如说小孩子红细胞膜缺陷,或者是因为遗传的关系引起了球形细胞增多症等等都能引起小儿贫血。另外免疫方面的原因可导致小儿贫血,比如说红细胞酶缺陷,或者是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等能导致小儿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