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尿失禁
针灸治尿失禁
1.肾气不固
小便失禁,尿液清长,因冷加重,腰膝酸软,两足无力,舌质淡、苔薄,脉沉弱。
2.脾肺气虚
小便失禁,尿意频急,气短懒言,身重乏力,舌胖大,脉沉缓。
3.下焦瘀滞
小便失禁,小腹胀满隐痛,有阴部外伤史或阴部手术史,舌质暗或有紫斑、苔薄,脉沉涩。
针灸治疗
治法 益气补肾,通络化瘀,针法灸法并用。
主穴 肾俞 膀胱俞 三阴交 中极透曲骨
配穴 肾气不固加气海、命门;脾肺气虚加肺俞、脾俞、足三里;下焦瘀滞加委中、太冲
【按语】
久病多虚,针灸主穴膀胱俞配肾俞补肾气,强膀胱;膀胱俞配中极为俞募配穴法,可调理肾与膀胱气机,增强膀胱对尿液的约束能力。久病多瘀,中极透曲骨为局部取穴,调和气血,配三阴交通络化瘀。配穴加气海、命门益气固本;加肺俞、脾俞、足三里补益肺脾,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脾能运化水湿,此为培土生金法;加委中、太冲行气化瘀。
1.压力性尿失禁,药物治疗通常疗效不显著。中医认为是因为肾气虚,中气下陷导致,治疗时多采用补益肾气,提升中气为主。针灸并用往往疗效更好。
2.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可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左右。但应在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肉,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和溢尿。
4.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该类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脑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提及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是很多中风后遗症患者最常采用的一种较为安全的中医治疗方法,本文是专门为了帮助中风后留下后遗症所应进行的针灸治疗方法所做的讲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面瘫
症状: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侧,口角流涎。
取穴:太阳、四白、风池、地仓、颊车、合谷。
针灸方法:太阳可沿颧弓内缘进针,向颊车透刺。四白可直刺触及骨孔,有放电感出现。风池可刺向结喉,深达1.5~2寸。地仓与颊车可相互透刺。
失语
症状:不能回答问题或听不懂问话,不能讲话,不能正确叫出物品名称。
取穴: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通里、天柱、廉泉。
针灸方法:上星与百会可互相透刺,金津、玉液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胀感直抵舌根。
上肢不遂
症状:早期软弱无力,后期上肢拘挛,患肢不能自由屈伸。
取穴:极泉、尺泽、合谷、肩、曲池、外关。
针灸方法: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
下肢不遂
症状: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内翻,足掌不能着地。
取穴:委中、阴陵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陵泉、解溪、丘墟、照海。
针灸方法:针环跳、委中、三阴交时,均应使针感传至足。丘墟可透刺照海。余穴可施平补平泻法。
便秘
症状:便秘
取穴:天枢、丰隆、水道、归来。
针灸方法:均取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留针20分钟,每间隔5分钟,运针1次。
尿失禁
症状:尿失禁
取穴:关元、气海、太溪、阴陵泉。
针灸方法:关元、气海施以毫针补法,可加灸,太溪宜用补法。阴陵泉宜用泻法。尿潴留可参照本组穴,加取中极,但诸穴均不宜针刺过深,防止损伤膨胀之膀胱。
针灸治病禁忌人群
很多人认为中医的特色疗法温和,没有伤害性,所以常常用于保健或者治疗时都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否适合。针灸治疗也是如此,只知道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确没有深入去考究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否适合自己。本期我们请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特色疗法科室的赵铭锋医生来为我解答一下,哪些人群不适合针灸,出现了一些针灸意外的时候,又应该如何处理。
针灸不是人人适合,针灸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1.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6、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怎样利用针灸技术治疗尿潴留疾病
本病致病多由于以下三种原因:①下尿路梗阻:见于尿石、异物、血块、肿瘤,附近器官、前列腺肥大所压迫或炎性水肿、结核、包茎、尿道外口闭锁等病。②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见于脑脊髓病变、精神创伤、药物反应等所致的神经支配障碍性尿潴留。③反射性痉挛:指盆腔、直肠、会阴等部位,由于炎症、创伤或手术时的疼痛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所形成的尿潴留,本病应注意与无尿鉴别。
对于尿失禁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是毫针疗法,处方:多取与膀胱气化相关的经穴;主穴:气海、三阴交;配穴:关元、中极、水道、肾俞、膀胱俞、次髎、阴陵泉、委中等,小腹胀痛加中封;操作:每取3~4穴,先针四肢穴,膀胱过度充盈时,下腹部穴位宜浅刺、斜刺,忌深刺、直刺。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要求针感传到会阴部。手法多用泻法和强刺激,但年老体虚者多用平补平泻或补法。留针20~4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日可针1—2次。
在使用针灸技术治疗尿潴留时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知道的是针灸对非阻塞性原因者疗效很好,对阻塞性原因者多不能取效。对脊髓病变引起者疗效与病变程度、部位等有关。
针灸后1小时左右不能排尿,膀胱过度充盈者,可先导尿。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先针灸观察几次再拔尿管。本症还可采用利尿逐水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方法治疗,也可取得良效。
跳绳尿失禁怎么办呢
这情况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建议平时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每日3次。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就是烤电、针灸的方法,艾灸关元穴,或针刺中极、关元、足 。
考虑是膀胱壁松弛引起的,建议找中医大夫用中药、针灸治疗。平时注意不要过多憋尿。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功能。
尿失禁的诊断明确后采取对症治疗,大部分可以得到控制。如炎症可采取抗炎治疗;经膀胱尿道造影检查,膀胱尿道异常者可行手术治疗。但有少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妇女,针对病因的治疗常无效,成为难治性尿失禁。所以已经诊断建议及时进行治
产后跳绳时发现尿失禁怎么办
朋友产后锻炼要一步一步来,不能一下就跳很多个,因用腹压可使膀胱有尿流出。这是正常现象,慢慢来以后就没事的。因分娩不会引起膀胱功能失调。
现在大家看到小编上述介绍的关于治疗跳绳尿失禁的方法后,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如果出现尿失禁的情况,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在,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的时间,还有就是要多保持乐观的治疗的态度。
尿急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疗法:干燥西瓜皮30克、鲜白茅根60克煎水服用,可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老头草治尿频尿急先将采集的老头草(数量不限)洗净,放入白铁锅内,添上适量的凉水煮沸以后,打进一个红皮鸡蛋,待鸡蛋煮熟之后,将老头草捞出。先吃鸡蛋后喝汤。日喝三次,一般一周内即可治好尿频尿急症。
膀胱训练疗法,增强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降低膀胱的敏感性,扭转异常的排尿习惯。配合药物治疗,例如:采用消炎解痉、止痛、镇静、碱化尿液和利尿等。局部用药,用2%硝酸银涂抹尿道和膀胱颈。封闭疗法,在近端尿痛和膀胱三角处作封闭治疗。适当服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也显良效。
到药店买点桂附地黄丸来服用。平时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要经常熬夜和过度劳累。只要自己保养的好,您还是可以很快恢复的。前列舒乐片适用于各种疾病导致的遗尿、尿床、尿失禁.尿滴沥、尿等待、尿不尽、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加快治疗的进程,缩短治疗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是遗尿、尿失禁患者在治疗和预防期间的最佳伴侣。,不但见效快,而且使用十分方便,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尤其适用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西药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遗尿、尿失禁患者。
跳绳时为什么会有尿失禁
1.估计是压力性的尿失禁的表现,压力性尿失禁是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关膀胱机能的神经、膀胱尿道口的括约肌的受伤以致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无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来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怀孕时或生产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常会受伤,以致这些肌肉松懈时,或神经受伤指挥传达路径发生问题时,常有这一种尿失禁。
2.人体储存尿液的地方位于膀胱,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排尿时膀胱壁的肌肉收缩,将尿液“挤”出膀胱,进入尿道,同时尿道括约肌放松,让尿液能够顺利排出体外,所以当控制排尿的神经开小差、膀胱肌肉突然收缩或是尿道括约肌的“把门”时不给力的话,就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3.最常见的是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大笑、喷嚏等,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随意逸出。女性多见,主要因雌激素减少引起尿道粘膜萎缩、生育及肥胖等,使盆底肌肉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所致。压力性尿失禁治疗:1、加强盆底部肌肉及会阴部肌肉训练,以增加尿道肌肉张力。方法为收缩肛门及尿道括约肌,每日3回,每回15~30次,至少半年。2、针灸疗法:可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日1次,10次一疗程。3、药物治疗:解痉药如颠茄、普鲁本辛等,可减轻尿路刺激症状。乙烯雌酚2mg日3次口服(对绝经期及年老患者更适用——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跳绳为什么会尿失禁呢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然每个人出现的症状也是不完全一样的,需要我们根据自己出现的不同的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可以去医院咨询有关医师,对自己进行指导性治疗,会更有利于我们疾病的恢复。
产后尿失禁该怎么办
1.对症治疗
当产妇出现尿失禁时,应马上找泌尿科专科医师,做初步的问诊、身体检查、骨盆腔内诊等基本检查,由医师为你评估病情。一般而言,症状轻微的产妇可以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病情严重,做普通的家事、日常活动,也会有漏尿的情形,在服用药物仍旧无改善现象时,则必须考虑手术治疗;以矫正尿道膀胱间的角度,增强其肌膜、韧带的张力。
2.产后尿失禁锻炼方法
产后做盆底肌肉运动,即做收缩肛门、阴道、尿道的骨盆体操,不仅可以治疗2/3的尿失禁病人,更可以加强产妇的骨盆底肌肉,增加阴道力量,提高性爱质量。每天做3次,每次15-30分钟,6-8周为1个疗程。
憋尿练习
这是一种利用解一点点小便,然后把小便憋住的一种练习方法。产妇如果能够在解小便时憋得住尿,就代表收缩了膀胱肌肉。如此经由反复地练习解尿、憋尿即可学习控制骨盆底肌肉的收缩。
收缩盆底肌肉练习
产妇仰卧在床上,双腿屈膝,收紧肛门、会阴及尿道5秒钟,然后放松5秒钟后再重复做,每次做10次左右。然后屈腿,抬高臀部以离开床面,保持片刻然后放下,每次做10次左右。
腹肌运动
产妇仰卧屈膝,深深吸一口气,呼出时收缩腹部肌肉,将头及肩提起,维持5秒钟后放松。然后,双腿放平,利用腹肌收缩的力量使身体慢慢坐起来,如此反复多次。这组锻炼可促进子宫收缩及复旧,改善产后尿失禁。
3.针灸改善
产后尿失禁,也可以通过针灸改善。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灸关元、气海等穴也可提升产妇骨盆底肌肉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的功能,治疗尿失禁。
4.饮食改善
在饮食上,山茱萸、花生、银杏、栗子、草莓、干贝、韭菜、核桃等食品,有减轻尿失禁的作用,产妇不妨酌情食用。
黄实淮山粥
黄实粉、山药粉各30g,核桃仁20g,大枣8枚(去核),同煮粥食用。黄实、山药、核桃仁有补气健脾、固肾益精的作用,加上大枣更有补脾补胃的功效。
党参核桃煎
党参18g,核桃仁15g,加水适量浓煎,饮汁食核桃仁。党参有补中、益气、生精的功效,辅以核桃仁补气固肾,多吃可以防止尿失禁。
龙眼枣仁饮
龙眼肉15g,炒枣仁12g,黄实10g,用水煎好后当茶喝。龙眼肉益心脾、补气血,枣仁养肝、宁心,配以黄实可补脾固肾,能起到养血安神、益肾、固精、缩尿的功效。
咳嗽憋不住尿怎么办呢
山药甲鱼汤
原料:山药15克,枸杞10克,甲鱼一只,生姜、盐、黄酒适量。
制法:甲鱼宰杀清洗干净后与山药、枸杞一同炖煮,熟后加入生姜、盐、黄酒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阴虚体弱的尿失禁患者。
羊肉粳米粥
原料:羊肉50克,豌豆100克,粳米200克,盐、味精、胡椒适量。
制法: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加豌豆、粳米及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煮至熟烂,放入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有预防及治疗中气虚弱的尿失禁。
尿失禁的分类
尿失禁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四类:1、真性尿失禁 2、假性尿失禁 3、应力性尿失禁 4、 先天性尿失禁
艾灸治疗尿失禁
针灸疗法治疗尿失禁效果不错。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认识,以健脾益肾、固摄升提为原则,以膀胱经、肾经、脾经和胃经穴位为主,这些穴位大多位于腹部、腰骶部和下肢,采用针刺、电针和灸疗等方法,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鼓舞脏腑之气,调动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恢复膀胱和尿道对尿液的控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良好的心态
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败、压力和烦恼,学会自己调节心境和情绪。
防止尿道感染
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阴。若性交后发生尿痛、尿频,可服抗尿路感染药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愈。
有规律的性生活
研究证明,更年期绝经后的妇女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时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该类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寝平卧后,各做45~100次紧缩肛门和上提肛门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
当尿裤子缠上新妈咪
尿裤子似乎只是小孩子的专利,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会被尿失禁缠上,尤其是新妈妈,产后尿失禁成为其令其烦恼的重大问题。那如何对付产后尿失禁呢?
36岁的靓妈齐女士丰腴漂亮,是某外企营销总监,有一个6岁的可爱女儿。某个周日,她带女儿去逛超市,在收银处付款时,女儿在她身后大声叫:“妈妈,你尿裤子啦!”顿时引来周围一片好奇的目光,令齐女士不知所措,好不尴尬。
这事得从6年前说起。当年齐女士分娩时,因生产困难,用了产钳引产,从那以后,她便总有些控制不住尿的感觉。逐渐地,咳嗽、大笑、打喷嚏,甚至上街行走时,尿液都会不由自主地溢出,运动时更加厉害。一年前齐女士做了一次人流.从此之后情况愈来愈严重。由于“尿裤子”,她不敢参加应酬和室外活动,连见外籍老板时也提心吊胆。这导致齐女士开朗的性格发生变化,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后来,几经辗转,齐女士终于在一家医院得出诊断结果:压力性尿失禁。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尿失禁的一种病型,多发于产妇。表现为行走时,一般体力劳动时或大笑、打喷嚏时,即有尿液不自主地漏出,患者常常为了避免漏尿,而采取预先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
压力性尿失禁可分为三种程度:
1.轻度:即一般活动情况下无尿失禁,夜间无尿失禁,只有在腹压骤然增加时偶尔发生尿失禁,不需使用尿布垫;
2.中度:在立起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使用尿布垫;
3.重度:无论是在起立活动时还是在卧位体位变化时,都有尿失禁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交。
为什么产后容易会出现尿失禁?
在女性人群中,尿失禁其实是一种很常见、高发的疾病。尿失禁的发生主要与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关。
在怀孕期间,由于膀胱受到子宫重量的压迫,肌肉神经一直处于绷紧状态;而在分娩时,为了让宝宝从产道正常产出,骨盆底的肌肉神经又会被过度地拉伸,甚至会被从根部扯断。这样也就使得调节膀胱工作的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的损伤。因此,刚分娩完的妈妈,一般都会感觉不到尿意。除了无法排尿之外,尿失禁等各种各样的排尿问题都会在这一时期出现。
经历难产的妈妈尿失禁症状可能较为严重,且较难恢复。
同时,随着年龄增大,女性雌激素逐渐减少,盆底肌肉组织松弛,或者过于肥胖,也会造成尿失禁。所以多胎生育、多次流产、年龄较大或体形偏胖的,发病率较高。
哪些女性容易被缠上产后尿失禁?
并非所有新妈妈都会患上产后尿失禁,但是当你符合以下之一个条件时,你就要小心自己会患上产后尿失禁了:
1.在孕期频繁尿失禁的孕妈妈
2.经常会由于便秘而导致排便时间较长的女性
3.在分娩过程中,自子宫口打开直到宝宝出生的时间长达5小时以上的妈妈
4.35岁以上的初产妇
5.由于慢性鼻炎引起的易打喷嚏、易咳喘的女性
6.分娩过后一周,子宫仍压迫膀胱的妈妈
如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运动疗法适用于70%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过强化盆底肌肉张力锻炼,促使漏尿症状减轻或消失。方法有3种:
缩肛运动,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50~100遍,每遍3~5秒。做法是:做忍大便的动作,使肛门处于收缩状态,坚持从1数到10 后,由嘴缓缓吐气,放松,重复同样的动作。
仰卧起坐,平躺于床上进行,每次做10分钟,每天2次。
双腿运动,平卧于床上,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每次10分钟,每天3次。
针灸疗法可提升盆底肌肉的张力,改善膀胱功能而收效。取穴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中、重度尿失禁患者,以及上述疗法无效者,应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不少新的手术方法相继诞生,如尿道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较之传统的手术方式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如何预防产后尿失禁?
与其他疾病一样,预防尿失禁始终是第一位的。预防要点有:
首先,适时做会阴肌肉运动、会阴按摩及盆底肌运动,加快会阴肌肉复原;养成规律大小便的习惯,切忌憋便,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喝水,防止便秘;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尿路感染;合理休息,不要过度负重,避免劳累;用正确姿势提拿重物,避免腹部用力不当而导致膀胱与尿道正常位置发生改变;有产伤要及时治疗,力求早日修复。
其二,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研究证明,绝经后的妇女若能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几率,同时可防止其他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其三,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如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因为这些疾病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
其四,加强体育锻炼,尤其要进行适当的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早晨醒来与晚上就寝后,各做50~100遍缩肛运动。
最后一招是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阴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时有块状物突出外阴,阴道分泌物有异味或带血,排尿困难、不顺畅,尿频或失禁,腰酸、腹坠等症状时,及时向医生求助
产后尿失禁锻炼方法 针灸改善
产后尿失禁,也可以通过针灸改善。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灸关元、气海等穴也可提升产妇骨盆底肌肉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的功能,治疗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