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换牙阶段常见牙齿问题介绍

宝宝换牙阶段常见牙齿问题介绍

人身上的各种组织器官都只有一副,而且生下来以后不会更换。只有牙齿与众不同,一生中有两副,在6~12岁时要进行一次“交接班”,即替牙期。恒牙完全萌出这6年左右的时间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阶段。在乳恒牙交接班的阶段常见的牙齿问题有:

第一是牙齿拥挤

恒前牙比乳前牙大很多,因此在恒前牙萌出后很多孩子都会表现为前牙区的拥挤,而替换乳磨牙的双尖牙一般要比乳磨牙小一些,因此在乳磨牙替换完成后前牙区的拥挤能得到消除或缓解。对家长来说,没有必要因为孩子前牙替换后单纯的拥挤不齐而着急。即使对那些的确是牙齿排列不齐拥挤的患者,一般也要到12岁乳牙完全替换完成后再进行正畸治疗。

第二是两个正中门牙有间隙

很多孩子的两个上门牙在萌出后都有间隙,到尖牙(虎牙)替换后,这个间隙就消失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需要排除多生牙和上颌唇系带附着过低的情况。多生牙是指两个门牙之间的牙槽骨内,可能有肉眼看不到的多余牙齿,必须通过拍片才能看到。上颌唇系带是指嘴唇和牙龈之间的一条系带,正常情况下会随着牙齿的萌出而退缩,如果没有退缩,就会致使两个正中门牙靠不拢。不及时纠正,还会影响到其他牙齿的正常萌出,造成牙列不齐。

第三是乳牙滞留

有些孩子的乳牙在恒牙萌出后还不掉,这种现象为乳牙滞留。家长可以检查一下孩子的乳牙是否松动,如果已经松动可以待其自行脱落,如果丝毫不动,就需要到医院将乳牙拔除。

另外,替牙期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6岁左右萌出六龄齿,这是儿童生长的第1颗恒磨牙,即第一恒磨牙(俗称大牙)。每个人上下左右各1个共4个。一般情况下此牙在6岁左右萌出,故俗称为“六龄齿”。六龄齿是承担咀嚼功能最主要的牙齿,由于萌出早,如果不注意保护,很容易患龋病(虫牙),所以是窝沟封闭的主要对象。7~8岁六龄齿完全萌出,是进行窝沟封闭的最佳年龄。窝沟封闭是一种能有效增强牙齿抗龋能力的技术,就像给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使被封闭部位的牙齿组织免受食物和细菌的侵蚀,从而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特别提醒的是,在孩子换牙完成后,家长应该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宝宝换牙期护理

定期检查,好好刷牙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家长就应该养成带孩子定期做牙科检查的好习惯。一两岁小儿就开始烂牙的并不少见,更别说大一点的孩子。况且换牙前后又非常关键,所以处于换牙期的孩子,应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可让医生采取窝沟封闭的方法以预防龋齿。发现龋齿要及时进行充填或做根管治疗。

此外,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好好刷牙。每天要早晚刷牙两次,孩子自己刷完后,家长还可帮孩子再仔细刷一遍。6岁以上的孩子应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但要注意牙刷的选择,包括:刷头圆钝且小,长度不能超过四颗门牙的宽度;刷毛软,前面的刷毛比较长;刷柄是防滑设计。含氟牙膏等孩子上幼儿园中班或大班时就可以开始用了,但一次只能用绿豆大小的量,还要保证孩子能漱干净口,家长必须在一边监督,确保孩子把刷牙后的漱口水吐出来。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一般在六个月之后开始长牙。不过,有些妈妈认为自家的宝宝长得快,不到六个月已经长牙了。有的妈妈却说自家的宝宝八个月了,还是没有长牙。在这个问题上,是和宝宝的体质有联系的。

当孩子的发育比较快,营养的补充比较充足,那么会比其他的宝宝更早长牙。孩子的乳牙全部长齐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宝宝出生的两年时间里,宝宝的乳牙一般都会长齐了。

有些宝宝在刚刚长了乳牙之后,就出现了龋齿的问题。这种龋齿的问题,一方面可能和宝宝的自身疾病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和孩子的饮食习惯有关,当爸爸妈妈没有及时为宝宝做好牙齿的护理,就易出现该情况。

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的牙齿发育也是存在规律的,为了保证牙齿的美观性,一般都是对称生长的。在宝宝六个月的时候,一般先长中切牙,再长出侧切牙。当宝宝16个月左右,一般会长出犬牙以及上颌。

爸爸妈妈们了解了牙齿的生长顺序,这样能够更好的观测孩子的牙齿发育是否正常。牙齿生长对称,对于宝宝的脸型也是有影响的。有些宝宝长乳牙的时间比较晚,爸爸妈妈们也不必过于着急,长牙的时间有些许偏差,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在了解宝宝长牙的时期之后,爸爸妈妈们可以准备足够的饮食营养,为宝宝长牙助力。

宝宝长牙症状

对于新手爸爸妈妈来说,还不熟悉孩子的长牙周期,也不了解孩子的长牙症状,就容易让宝宝受苦。那么,接下来,就请爸爸妈妈们来详细了解宝宝的长牙症状吧。

1.疼痛和牙龈肿胀。孩子在刚刚要长牙阶段,宝宝的牙齿受到了挤压,宝宝会感受到一些痛苦。孩子的牙龈也会有变化,甚至会有一些肿胀的问题。

2.脸发红。孩子长牙阶段,小脸蛋会比较容易发红。有些宝宝的体质比较弱,还出现了红色斑点的问题。

3.流口水。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宝宝长牙之后,会一直流口水。这是由于孩子长牙阶段,唾液的分泌量会比较多。此时,爸爸妈妈们要随时为宝宝准备手巾,及时擦拭宝宝的口水。

4.爱咬东西。宝宝长乳牙阶段,宝宝的牙床除了会有疼痛感,还会有痒的感觉。因此,宝宝还是会比较喜欢咬东西。孩子牙床不舒服,晚上的睡眠质量也会比较差一些,容易被惊醒。宝宝睡眠时间不够,脾气也会变得比较差,比较容易烦躁。

5.体温高一些。孩子在长乳牙阶段,身体的温度会略微高一些。不过只要温度还是处于正常值,就不会对于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宝宝换牙期间的几种常见问题

1、牙齿迟迟不掉

牙齿从牙根开始松动到真正掉下来,通常会持续几个月,而且是在不注意的时候自己掉下来,比如吃东西的时候。但也有的牙就像有一条线拴着,总也不掉,此时可能就会影响咀嚼,或者让孩子觉得不愉快。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试着转转它,如果牙根完全脱离了,轻微的旋转就会让它掉下来,切不可勉强,更不能猛拉,因为如果牙根只有一半脱离,强拉的后果很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

2、换牙时有一点疼

牙齿松动脱落的过程一般不疼,但伴随着乳牙开始脱落,孩子们的“六龄齿”也就长出来了,这时可能会造成牙龈肿胀,使孩子抱怨牙痛。如果孩子疼痛得比较严重,需要去看牙医,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消炎止痛等。

换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其间,孩子可能会抱怨没法嚼东西,但即使他吃饭不香,也要保证合理均衡的饮食,这时父母可以做一些蔬菜汤、肉汤等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所需,同时,鼓励他坚持刷牙,清洁口腔。

怎么怎么安全度过换牙期方法

宝宝从6个月到6岁左右这段期间为乳牙列期,6岁左右开始第一个恒牙萌出就进入了替牙期(俗称换牙期),在乳牙列期我们关注最多的是乳牙龋齿,在换牙期除了继续关注龋齿外,还需要关注牙齿的替换情况。下面就换牙期间常常让家长们感到困惑的一些常见的情况作一介绍。

“下前门牙怎么变两排了”

有许多家长发现有一天宝宝的下前门牙后面又长了1~2颗牙齿,看起来像是两排牙,很是着急,以为宝宝的牙齿发生了什么问题。其实,这说明宝宝开始换牙了。这种情况我们称为“乳牙滞留”。“乳牙滞留”指的是恒牙已经萌出,而相应应该被替换掉的乳牙还未脱落的情况。最常见的下颌乳切牙,看起来像两排牙齿,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帮助滞留的乳牙脱落,即拔除滞留的乳牙。如果不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会阻挡下方恒牙的正常萌出,容易引起下方恒牙萌出方向和位置的异常。

“换好的牙齿边缘像锯齿,不平整”

有家长发现宝宝新换的前牙边缘不够平整,有像锯齿状的起伏,以为宝宝缺钙或有其他营养问题。其实,恒前牙在刚萌出时边缘都是不平整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需要担心。其原因是牙胚在发育形成一个牙齿时,是由几部分最终融合而成的,每一个部分我们称为生长叶,生长叶的顶端会比较高,与生长叶融合的部分就会比较低,形成锯齿状起伏的外形。随着宝宝的生长,牙齿使用时不断磨耗,锯齿状边缘就慢慢变平。

“六龄牙变黑了”

“六龄牙”是宝宝六岁左右在乳磨牙的后方萌出的一颗大牙齿。因该牙齿一般在宝宝六岁左右萌出,所以被称为“六龄牙”。该牙刚萌出时表面有很多比较深的窝沟,食物残渣很容易残留,再加上大多数儿童刷牙不够认真,所以六龄牙很容易龋坏。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六龄牙龋齿最有效的方法是窝沟封闭,就是把六龄牙表面的窝沟清理干净后,用一种流动性的封闭剂渗入其中,硬固后会将窝沟封闭起来,使食物残渣不易残留,而且封闭后表面很光滑,小朋友很容易刷干净,降低龋齿发生的风险性。

“换好的前牙排列不整齐”

小朋友前门牙替换好后,经常排列不是很整齐,家长很着急,询问是不是需要矫正,其实,前门牙刚刚换好后有一些拥挤是正常生理现象。其原因是小朋友骨骼发育比较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大,而换好门牙的大小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有变化,萌出时就与成年后的牙齿一样大,所以会有暂时性的拥挤,而且由于相邻牙齿萌出时对门牙的挤压,常引起门牙的歪斜,扭转,该段时期前牙区牙齿看上去不那么整齐,顺眼,儿童口腔医学的学者称该段时期为“丑小鸭期”。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和颅骨的发育,大部分排列不齐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宝宝的牙齿是地包天”

有一部分孩子在上下咬合时上颌前门牙在下前门牙的里面。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地包天”。其形成原因有多种,如遗传因素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是与不良习惯有关的。比如奶瓶不良的喂养姿势,咬上嘴唇、咬指甲等的不良习惯,还有乳上中切牙的滞留等。“地包天”会影响小朋友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对小朋友的面形造成不良影响,形成所谓的“瘪嘴巴”,需要早期矫正解除,家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前门牙的牙缝这么大”

在小朋友七八岁的时候,上颌前门牙开始替换,有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孩子换好后的两颗前门牙之间有较大的缝隙,很是担心,害怕孩子长大后也会一直有条大的缝隙,看上去比较难看。另外有迷信说法认为前门牙牙缝大会漏财,所以还是很在意。其实,在门牙替换初期,门牙间有一定的缝隙是正常的,其主要原因是侧切牙萌出时挤压中切牙牙根而引起,一般情况下,随着侧切牙的完全萌出,中切牙之间的间隙会自然闭合。但也有一部分情况是例外的,比如前门牙之间有多生牙,上唇系带附着过低,或者间隙超过一定的限度等情况,常引起前门牙间的间隙无法自行关闭。

总之,儿童在乳恒牙替换时,牙齿会有暂时性的异常表现,其中,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对面型和牙列的发育不会有很大影响。但也有一部分异常情况是需要早期进行预防和干预的,对于家长来说,判别正常和异常的牙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最好的方法是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口腔诊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刷牙 一、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刷牙?

第一个阶段:长牙前后

6-9个月左右,宝宝会萌出第一颗乳牙,这时可以用儿童牙刷给宝宝刷牙,而在此之前,可以用指套式硅胶牙刷帮TA按摩牙龈。这个阶段,比清洁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宝宝接受口腔清洁的动作,所以,如果宝宝表示抗拒,就马上停止,以免产生厌恶,导致以后配合难度增加。

第二个阶段:2岁后

2 岁左右,牙齿开始陆续长出,可用较软的儿童牙刷给宝宝在睡前、餐后刷牙。这个阶段牙刷外,还要加上牙线。因为牙刷无法伸入牙缝间,许多蛀牙都从牙缝开始,牙线便于清除牙缝间的牙菌斑。

另外,宝宝在出牙期间可能会有如下情况。

经常流口水:勤替宝宝抹嘴巴和勤换口水肩,保持卫生。

牙肉肿胀:如果发现宝宝的牙肉肿胀,而肿胀的部位坚实,这是宝宝出牙的征状。

情绪不安:宝宝出牙时容易烦躁不安,宝妈宜加以安抚,多陪他玩耍,让宝宝专注于游戏中,以减轻不安。

3、宝宝应该用什么样的牙膏?

在宝宝1.5~2岁左右学会吐水前,可以不用牙膏,或者使用无氟牙膏。在可以自如吐水以后,开始使用含氟量500pm的低氟牙膏,每次只需米粒大小,仔细清洁每个牙齿的各个牙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宝宝自己动手,当然,TA的精细动作仍有待提高,妈妈需要做最后的把关。

很多妈妈会说,为了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可以用洗净的纱布给宝宝涂抹口腔,在这里,是不建议妈妈们这样做的,因为这个时候,宝宝还没长牙,这个时候给宝宝做纱布涂抹,反而会给宝宝造成不好的口腔记忆。

问:如宝宝不愿意张开口,怎样才能替他抹口腔?

当宝妈的手指放到宝宝的嘴边时,宝宝多半以为有奶喝,就会自然地张开口,宝妈只要耐心地尝试就可成功。

问:抹口腔时,宝宝咬着宝妈的手指怎么办?

宝妈把手指放进宝宝口腔内,宝宝咬着宝妈的手指是一种自然反应,并不代表宝宝不愿意抹口腔。 宝妈只需继续替宝宝抹口腔,他就会再次张开口。

问:抹不到宝宝口腔后部的牙肉,怎么办?

宝妈可尝试把手指从宝宝嘴角伸进他的口腔,接着沿他的面颊内侧伸到口腔最后的位置,然后把手指轻轻放在宝宝的上下颌牙列末端的位置,就能使宝宝张开口,这样就可以抹到宝宝口腔后部的牙肉了。

问:最适合在什么时候替孩子抹口腔?

由于初生宝宝的作息模式还没固定,宝妈很难界定哪次是当天最后一餐奶。 其实,宝妈只需选择一个固定的晚间时间为宝宝抹口腔就可以。 待宝宝长大至6个月以上,并建立了固定的饮食模式时,就可以在宝宝吃完睡前的一餐奶后替他抹口腔。

在孩子两岁至6岁期间,可以使用儿童牙刷,让他于每天起床及晚上睡前学习自己刷牙。 如孩子会吐水,可让他用一颗青豆大小的含氟化物儿童牙膏刷牙。

这个阶段的宝宝由于手部小肌肉还在发育中,以致未能完全掌握刷牙的技巧,为确保孩子的牙齿干净,宝妈须每晚替他补刷牙齿一次。

最后一点需要说的是,要预防奶瓶龋齿,当含有天然或添加糖成分的饮料,如牛奶, 果汁,婴儿配方奶,汽水等,附着在宝宝的牙齿上,它们便开始侵蚀牙齿的珐琅质。宝宝含着装有这些液体的奶瓶睡觉,可引起蛀牙或最终令到牙齿脱落。牙齿太早脱落,会导致语言和喂食的问题。 此外也会导致他们的成年牙齿长得不好。

良好的口腔卫生护理应该从幼年时便开始良好的口腔卫生护理应该从幼年时便开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减少长大后的口腔牙齿健康问题大有帮助,最起码,现在你就在TA省下很多钱……

宝宝刷牙常见问题

1、两三岁的孩子使用牙膏

护齿的重要性相信父母都知道,所以有些家长会早早给孩子用牙膏刷牙。不过也有人质疑,宝宝过早使用牙膏对牙齿并不有利。原因很简单,一般的牙膏含有氟化物,3岁前的宝宝刷牙技术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不能很好地通过漱口来清洁口腔,容易把牙膏残留在牙缝中,或者把漱口水、牙膏吞进肚子里。

所以,对不到3岁的宝宝,无需使用牙膏,家长可以用指套牙刷蘸温开水或淡盐水给宝宝刷牙即可;1-3岁的孩子可以食用无氟可吞咽的婴幼儿专用牙膏;宝宝3岁后,可以给他食用儿童含氟牙膏。

2、用成人牙膏

很多父母求方便,一个家庭用一支牙膏,连宝贝也用上成人牙膏。这样真的好吗?NO! 据了解,目前出售的成人牙膏基本都含氟,且含氟量比儿童牙膏高。而儿童用牙刷往往不够熟练,刷牙时敷衍了事,使得牙缝中残留的牙膏刷不干净,导致氟摄入量增加。长此以往,体内摄氟量会增加,甚至可导致氟牙症,俗称“黄斑牙”。

所以,宝宝刷牙要使用儿童专用牙膏,一般的儿童牙膏含氟量较少,可以防止蛀牙。而且,小编再啰嗦一句,挤牙膏时量要少,黄豆大小即可。

3、水果味的牙膏宝贝最喜欢了

有些宝妈深信一点,就是水果味或者味道香香的牙膏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小编真心跟你说,没有的事。相反,水果味的牙膏容易导致宝宝吃下肚子。再者,有些家庭会买药物牙膏刷牙的,这样也不好,因为药物牙膏中的生物碱和刺激性物质会损害口腔内的娇嫩粘膜,使牙龈、口腔、舌头、口唇、咽喉等处发炎,幼儿尤其不宜使用。

所以,选购牙膏尽量挑无特殊香味、非药物牙膏。

儿童牙齿黄怎么回事呢

儿童牙齿黄怎么回事呢

钙摄入量会影响牙釉质结构,而缺钙很容易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缺少了牙釉质的保护,一些常见的细菌,如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就会乘虚而入。这些细菌会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形成牙菌斑或菌斑。正是这些菌斑造成孩子的牙齿发黄发黑,极大地影响孩子牙齿的美观。不仅如此,这些菌斑还易大量产生酸性物质,造成菌斑下面的牙釉质表面出现脱钙、溶解现象,破坏牙本质!久而久之,在牙齿上形成小洞,出现虫牙。

由此可见,预防儿童出现牙黄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补充钙质,从而让孩子的牙釉质具备良好的防护功能。从这点来讲,补钙的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预防牙齿黄

1、用温水刷牙:刷牙前用35℃左右的温水浸泡挤上牙膏的刷头1~3分钟,这样可以使刷毛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可以减少刷毛对牙龈的刺激损伤。

2、每隔一个月换一款牙膏:牙膏最好不要长期使用同一款,因为同一种品牌、种类的牙膏的含菌量是固定的,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口腔内的细菌不但不会被杀死,还会产生抵抗。而且长期使用,牙膏接触细菌的机会就更高,所以买牙膏最好选一个月用量的。

3、多吃维生素C类护齿的食物:缺少维生素C,就可能出现牙周病,所以每天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护齿食物,如蔬菜、橘子、柠檬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C。

上面就是对儿童牙齿黄怎么回事呢的介绍,在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看宝宝是否有缺钙的现象,并且平时一点要注意保证宝宝饮食上营养的均衡,并且要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

可以代替磨牙棒的磨牙器具

磨牙棒饼干的作用就是帮助宝宝乳牙萌出,改正咬奶头的现象,而同时也及时地训练了婴儿的口腔咀嚼功能,除了磨牙饼干,下面介绍的磨牙器具也有同样的功效哦。

工具类:牙胶

又称磨牙棒、固齿器、练齿器,由安全无毒的软塑料(9755-5。00-0。05%)胶制成,在缓解长牙不适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宝宝锻炼嚼、咬的动作,有助于牙齿的健康成长。购买时注意以下几点:

a、最好在知名的婴童用品专卖店购买,或者购买品牌牙胶,从质量上保证安全。

b、最好多准备几个牙胶,方便更换。用后注意清洗消毒。

c、牙胶也是宝宝的玩具,在色彩、形状等方面的选择上,要适合宝宝的把玩。

食物类:营养蔬果

a、营养蔬果条

把新鲜的苹果、梨子、胡萝卜等蔬果切成手指粗细的小长条,清凉又脆甜,不仅可以让宝宝磨牙,同时也是尝试新食物的好办法。还可用刻花工具或者动物模子,把胡萝卜、黄瓜等刻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宝宝既能咬又能玩,还能学到很多新知识呢!

小编推荐胡萝卜磨牙棒。新鲜的胡萝卜洗净,刨去那层薄薄的外皮,切成妈妈食指大小,适合宝宝手抓。什么调料都不用放,隔水蒸,硬度视宝宝的需要而定。最好煮成外软内硬的程度,即让宝宝可以吃到些胡萝卜又不至于被消灭得太快,是不错的磨牙物。

b、别样蔬果皮

一些蔬果的皮,比如柚子皮,质地都比较韧,可以撕成小块让宝宝来磨磨牙,虽然味道不好,但还是很管用的,而且这些果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比如柚子皮就有理气化痰的效果,只要保证果皮的清洁,就可以放心地让宝宝去咬。

c、乳牙刷磨牙棒

买来的三阶段乳牙刷中,第一阶段那把长得像狼牙棒似的东西,给宝宝当磨牙棒正合适。特别是在宝宝要出乳磨牙的时候,他很喜欢这个可以深入到口腔内的棒棒,比一般的饼状牙胶好用!

d、啃咬巾

宝宝出牙的时候最喜欢咬两样东西,一是人肉,专找我们屁股、大腿、手臂这样肉厚的地方下口,这个坚决抵制之。二是纺织品,她会坐在小凳上把衣服啦、毛巾啦放在面前,然后像吃大餐般啃上半天不挪地方。对于后者我比较鼓励,就给她提供消过毒的全棉小手巾,这样连同那大量的口水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关于宝宝换牙有哪些注意事项

注意宝宝牙齿松动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换牙早的宝宝会在四岁时换乳牙,晚的宝宝会在七岁时换乳牙。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妈妈们仔细留意一下宝宝的牙齿,或者是宝宝告诉你牙齿有松动时,也要多关注并关注宝宝的牙齿松动的时间。如果松动时间过长,对后面长恒牙是不利的,所以要想办法把松动时间较长的牙齿拔掉。

注意宝宝恒牙的生长状态

有些家长不关心宝宝的恒牙生长的状态,随便牙齿如何长,都不管。实际上,也是不对的。对于宝宝来讲,因为在长牙的时候,会用舌头去舔,所以,会导致牙齿长歪。家长要做的就是时刻注意宝宝的恒牙成长过程,如果有长歪的情况下,就得到医院进行矫正了。

注意宝宝恒牙的生长速度

有一些宝宝的骨骼本身就会有问题,这种问题也会体现在宝宝的牙齿生长上。所以,有些宝宝的牙齿长出来后,长得较快,而有些宝宝却一直不长,只露个头。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宝宝有口腔问题,导致了宝宝的牙齿不生长。最好是带宝宝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宝宝换牙时看其他的牙齿

宝宝换牙时家长的注意力不要只是放在要换的那颗牙齿上,实际上,也要看一下换牙的旁边的几颗牙齿的情况。有时候,换的牙齿没有问题,可是旁边的牙却出现问题了。而旁边牙出现问题后,就会影响换的这颗牙的成长或者是质量。

注意宝宝换牙时候的习惯

在宝宝换牙的时候,有些宝宝的习惯会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宝宝喜欢用舌头去舔自己的牙床。这是不对的。或者是宝宝吃饭后不刷牙,吃甜食不清洁口腔等。这种的坏习惯,都会导致宝宝在长牙的时候,出现牙齿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些牙齿的问题是不可逆的。

宝宝换牙阶段常见牙齿问题介绍

第一是牙齿拥挤

恒前牙比乳前牙大很多,因此在恒前牙萌出后很多孩子都会表现为前牙区的拥挤,而替换乳磨牙的双尖牙一般要比乳磨牙小一些,因此在乳磨牙替换完成后前牙区的拥挤能得到消除或缓解。对家长来说,没有必要因为孩子前牙替换后单纯的拥挤不齐而着急。即使对那些的确是牙齿排列不齐拥挤的患者,一般也要到12岁乳牙完全替换完成后再进行正畸治疗。

第二是两个正中门牙有间隙

很多孩子的两个上门牙在萌出后都有间隙,到尖牙(虎牙)替换后,这个间隙就消失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需要排除多生牙和上颌唇系带附着过低的情况。多生牙是指两个门牙之间的牙槽骨内,可能有肉眼看不到的多余牙齿,必须通过拍片才能看到。上颌唇系带是指嘴唇和牙龈之间的一条系带,正常情况下会随着牙齿的萌出而退缩,如果没有退缩,就会致使两个正中门牙靠不拢。不及时纠正,还会影响到其他牙齿的正常萌出,造成牙列不齐。

宝宝吃磨牙饼干好吗 磨牙饼干的好处

宝宝在乳牙萌出和更换恒牙的阶段,都需要进行磨牙锻炼。在乳牙萌出阶段,借助磨牙饼干可以缓解牙齿萌出的不适感,促进牙齿萌出和颌骨发育。而在乳牙恒牙更替阶段,也可以通过适当磨牙锻炼,促进恒牙萌出和整齐排列。

相关推荐

宝宝乳牙门牙有个大缝怎么回事

据牙科专家介绍,儿童替牙期间,新生的门牙之间有1?2mm的距离,通常这是正常的。多半是由于上颌骨发育跟不上牙的生长所致。门牙牙根是锥形,在小小的牙槽骨内,门牙根拥挤在一块,使门牙外头呈现“扇形”排列,牙冠间隙自然存在了。在发育的过程中,缝隙通常会自行缩小。 此外,也有少数儿童因为两牙齿之间有多生牙埋伏,只要去医院拍片就能发现。当然,有部分的孩子,因为唇系带粗而低,使中切牙难以靠拢,这就需要做手术来矫正了。 因此,专家建议,对宝宝牙齿期间的监护,家长需要倍加小心。可带宝宝到医院定期口腔检查,发现牙齿问题,及

了解这些 让孩子顺利换牙

换牙小常识 宝宝换乳牙的顺序基本上是和乳牙长出来的顺序一样,但是尖牙的换牙顺序会靠后一些。正常来说,孩子的换乳牙时期一直从6周岁持续到12周岁,这时候乳牙才被恒牙全部换掉。相比起乳牙来说,恒牙更加坚固,数量也更多。乳牙大概有20颗,在孩子12周岁左右全部的乳牙就会掉落,替换成恒牙。但因为每个孩子的营养状况不一样,所以乳牙的更换也不相同。有些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就长了牙齿,而有些孩子长的马牙被误诊为牙齿,这些都是正常情况,家长无须过多担心,这些牙齿过段时间就会自然脱落。家长在发现孩子长有牙齿时,可以咨询医生,

宝宝睡觉磨牙

宝宝睡觉磨牙是什么?磨牙是一种咬合障碍,这种咬合障碍破坏了咀嚼器官的协调关系,于是机体就以增加牙齿的磨动来去除咬合障碍,结果就会不由自主地磨牙。磨牙可以是阶段性出现,也可以每夜发生。夜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一般分为3型:磨牙型、紧咬型和混合型。 在6岁-13岁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因此,宝宝睡觉磨牙也可能和换牙有关系,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磨牙是否一直存

儿童什么时候矫正牙齿好呢

因为牙齿矫正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特别是牙齿矫正初期,医生先要了解孩子牙齿存在的问题,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治疗程序,从最初决定治疗到装上矫治器需要比较充裕的时间。另外,孩子在暑假戴牙套,有一个心理适应过程,能帮助他们度过牙齿矫正适应期。 儿童牙齿矫正要打“持久战” 每个孩子牙齿矫正的周期是1年左右,这是相对于较为顺利的情况,而特殊情况下,都需要一年半甚至于两年才能最后完成牙齿正畸。孩子的牙齿正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他需要根据孩子牙齿的成长周期来不断调整,从而达到儿童正畸的目的,恢复牙

如何预防儿童牙痛

对于妈妈们来说,你们在生活中要照顾好宝宝的发育,你们就要知道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是如何预防,比如儿童牙痛这种疾病,你们应该要控制宝宝每天的吃糖量和帮助宝宝清洗牙齿等。 牙疼的预防方法: 1、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看看小孩的牙齿表面有没有黑点或小洞。每半年要带儿童去医院检查牙齿的生长和健康情况。 2、如果小孩说牙痛,家长除了可以直接观察儿童是否有龋齿,还可以用小勺子轻轻叩击小孩的牙齿,找到哪个牙齿发生了问题。 3、小孩出生后6个月左右乳牙一旦萌出,在哺乳或进食后,家长应把纱布套于食指,帮助清洁牙面,3岁前后教会濑

宝宝吸手指咬下唇小心龅牙地包天

手对宝宝有一种魔力,很多宝宝都喜欢吸允手指,婴儿时期宝宝吸允手指是一种探索,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2岁了孩子吸允手指的话,就要注意预防龅牙、地包天等口腔问题了。 医生提醒:如果正处于牙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小孩常常咬下嘴唇,或者吸手指,可能就会变成难看的龅牙哦。 “龅牙妹”原来竟是因为爱吸手指 6岁女孩茜茜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茜茜的妈妈对医生说,茜茜小时候牙齿长得挺好的,结果年龄越大就觉得她的牙齿越来越有“龅牙”的倾向,于是带着茜茜来医院矫正牙齿。 就诊时经过交谈,儿童医院口腔科李副主任得知,

换牙期间要怎么护理

儿童换牙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般要持续6到7年,而在这期间的牙齿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护理,儿童的牙齿就可能长得歪七扭八,严重的还会出现龋齿等问题。那么,在换牙期间要如何正确护理呢? 1.重视乳牙龋齿 五岁之前,儿童的龋齿经常出现在牙齿咬合面,而在换牙期间,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清洁,牙齿缝隙间会有不少污渍,这就容易导致牙齿之间出现龋齿问题。不过很多家长觉得乳牙会换成恒牙,所以对于乳牙龋齿不怎么重视,但是要知道,这种龋齿也会影响到恒牙的生长,不少儿童就是因此出现恒牙排列不整齐的问题,所以一定

正确护理宝宝牙齿有方法

●即使宝宝牙齿还没有长出来,都要开始认真清洁宝宝的口腔。在每次喂哺宝宝之后用温湿的毛巾或者纱布包裹着手指,然后轻轻地擦拭宝宝的口腔和牙龈处。你也可以购买市面上的一些软胶小工具,这些小工具能够切合你的食指的大小,而且能够很好地清洁宝宝口腔中多余的食物。 ●一旦宝宝牙齿长出来以后,就要立刻进行牙齿的护理工作。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这些牙齿不重要,因为它们最终会脱落替换成固齿。但实际上这些牙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能够为固齿预留出位置,同时还有助于宝宝咀嚼和说话。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护理的话,可能会出现蛀齿和牙龈炎

宝宝换牙要刷牙吗

宝宝换牙了,这个阶段牙齿应该是较为脆弱的,还要刷牙吗?宝宝换牙更加要刷牙,因为不刷牙事物会残留在牙缝里,会容易导致龋齿,小宝宝还会牙痛,这个时候就只能拔牙了。换牙期如果不认真清洁口腔,会容易得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 爸妈要耐心的教导小宝宝养成每日刷牙的习惯。正确的刷牙方法:将黄豆粒大小的牙膏挤到牙刷上,顺牙缝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竖刷。上下、内外都是顺着牙根向牙尖刷,牙合面可以横刷。每次刷牙保持3分钟左右,每个面要刷15~20次。刷完后用清水将牙膏全部漱出。

如何训练孩子刷牙

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训练孩子刷牙: * 第一阶段——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从5、6个月时,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刷牙”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父母用干净的湿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帮助宝宝清洁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 * 第二阶段——到宝宝18个月时,就可以帮助孩子用牙刷刷牙(选择牙刷时必须头小,刷毛必须软而圆,不会伤及牙齿及牙床),每日早晚两次。让孩子站在洗脸盆前的小凳子上,你站在他后面一侧。抱住他的头,让他的头向后,这样,当你为他刷牙时可看清好的口腔。让他自己用水漱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