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点颈臂穴可以治疗手麻
拇指点颈臂穴可以治疗手麻
1、点按法
医生站在病人对面,病人取坐位。如右手麻,则医生把左手放在病人的右肩头,以拇指按患侧的“颈臂穴”,并轻轻向深部作点按,逐渐加重,稍加滑动,直到病人有酸或麻电感通至手指尖为止。
2、指拨法
医生站在病人背后,病人取坐位。如右手麻,则医生把右手放在病人的右肩头,以食指按于患侧的“颈臂穴”,轻轻用扣力作向下、向外方向拨动,直到病人有酸或麻电感通至手指尖为止。
只要不是颈椎病或骨质增生引起的手臂麻木,用大拇指点压颈臂穴均有疗效。坚持治一周左右,就可以看到疗效哦。
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颈椎病的穴位,对这五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颈椎病症,经常低头工作的人要时常动动脖子。
脖子落枕按摩那个部位 肩井穴
肩井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规律,是治疗肩背痹痛,上肢不遂,落枕,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中风,瘰疬等症的有效穴。
腧穴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腹垂直用力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至有酸麻胀痛感为宜,每次按压5分钟。
颈椎病引发的手麻该如何治疗与缓解
自我运动治疗: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①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②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③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④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⑤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⑥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⑦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⑧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⑨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其实颈椎病引发的手麻症状相比较晕眩、恶心等症状更加容易治疗,患者朋友们只要按照文章中介绍到的运动方法来活动自己的上肢就能达到治疗缓解的效果。刚开始由于手麻的原因会在运动的时候产生很强烈的不适感,这就需要患者克服与坚持下来。
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颈椎病的穴位,对这五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颈椎病症,经常低头工作的人要时常动动脖子。
肩周炎按摩手法图解
按揉肩井穴位置:后劲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
按摩手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感为佳。
功效:可以治疗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上举者按摩此处有效。
按揉肩贞穴位置: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腋后问头上一大拇指宽处。
按摩手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站于被按摩者肩膀疼痛一侧,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肩贞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觉到酸胀为佳。
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肩部肌肉萎缩等。
按揉肩髃穴位置:上臂外展90度,在肩部最高点处前下缘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站于被按摩者肩膀疼痛一侧,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肩髃穴约2分钟,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肩部肌肉萎缩等。
按揉曲池穴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手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可以用来治疗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不适。
按揉肩髎穴位置:上臂外展90度时,在肩部最高点的后下缘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站于被按摩者肩膀疼痛一侧,先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肩髎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治疗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肩部肌肉萎缩等不适。
揉捏条口穴位置:小腿外侧上,从膝关节前下方小骨突起到外踝连线的中点。
按摩手法:按摩者用拇指或者食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条口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感为佳。
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肩周炎、肩膀疼痛等不适。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小儿咽喉炎方法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二指指腹按揉喉结旁1寸处,自上向下反复操作1~3分钟。
(2)以拇指掐揉廉泉穴1分钟,同时嘱患儿做吞咽动作。
(3)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一手扶其前额,用另一手拇、食指点揉风池穴1分钟,然后,以拇、食、中三指挤捏大椎穴处,以局部红紫为度。
(4)点按少商、尺泽穴10~15秒。
穴位定位及功效图解:
廉泉穴
取穴方法:廉泉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疾病: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风池穴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疾病:风池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大椎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少商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鼻出血,发热,昏迷,癫狂。
尺泽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穴”。
主治疾病:
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手指发麻或是颈椎病 教你如何按摩缓解
常见的引起手指麻木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一、颈椎病:颈椎病是常见的引起的手麻的原因,颈椎病引起手麻的表现主要是:从手指到手臂出现麻木或阵发性疼痛。同时伴有头晕、颈肩部酸痛等症状。低头或抬头症状加重或减轻。颈椎MRI可以确诊。
二、脑中风或脑梗塞:脑中风或脑梗塞也会引起手指麻木,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觉得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不灵活,且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应警惕脑中风或脑梗塞的可能。脑中风通常在运动后发病,脑梗塞常在休息时发病,只要突然感到手指无力,说话不清,应立即去神经科就诊。头颅CT可以确诊。
三、腕管综合征:这种疾病主要导致拇指、食指、中指麻木、肿胀、僵硬、疼痛,手指动作不灵活。腕部有压痛,握掌时症状加重。要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四、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无名指、小指的麻木疼痛,手部乏力、握力减退、手部活动笨拙、抓不紧东西等症状,严重者伴有肌萎缩,无名指、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响精细动作。常常在屈肘关节活动时症状加重。肘关节有明显的外伤史。
手指发麻的按摩方法
一、捏压捻揉内外劳宫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手心劳宫(在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便是此穴),右食指按压左手背外劳宫(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右手拇食指齐用力,一捏压捻揉一松2~3分钟;再换用左手捏压捻揉内外劳宫2-3分钟。
二、捏压十宣
十宣(在十指尖端,去爪甲一分,双手共10穴)。两手交换,一手母食指岔开,一指一指挨着捏压两侧,10指共捏2—3分钟。
三、叉击八邪
八邪(在十指第一至第五指缝端,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两手共8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内,两手同时用力互击手丫,一撞击一拨开,连续不断反复击2—3分钟。
四、捏压按揉内外关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腕内关(在腕横纹正中上2寸),右食指按压左腕背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右手拇食指齐用力,一捏压按揉一松1—2分钟,再换左手捏压按揉右手内外关l-2分钟。
五、捏压扣揉“曲池”、“少海”、“小海”、“天井”穴
光膀或留内衣,先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肘曲池(屈肘或直角,在肘横外侧端,肘窝横纹头凹陷中),右无名指托按肘底少海(屈肘或直角,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处),右中指扣按左肘小海(屈肘或直角,在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右食指扣按左肘天井穴(屈肘或直角,在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中)。右手拇、食、中、无名四指齐用力同时捏按扣揉2-3分钟;再换左手捏按扣揉右肘曲池、少海、小海、天井穴2—3分钟。
六、捏拿“肩髃”、“肩髎”穴
光膀或留内衣,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肩内侧肩髃穴(在肩端的肱骨与肩峰之间),右食指按压肩后肩髑穴(在肩端外侧凹陷中,距肩髃穴后约寸许)。同时用两手臂交叉,左拇指按压右肩髑穴;左食指按压右肩髑穴。两手两拇食四指齐用力,一捏拿一松3-5分钟。
七、两掌交换抹擦手臂
光膀或留内衣,先用右手掌来回抹擦左手臂内外侧各1-2分钟,再换左手掌来回抹擦右手臂内外侧各1-2分钟。
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选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2、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
按摩是缓解手指发麻,以及活动养生的方式之一。如果手指发麻、发痛,请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
教你小儿咽喉炎的按摩疗法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二指指腹按揉喉结旁1寸处,自上向下反复操作1~3分钟。
(2)以拇指掐揉廉泉穴1分钟,同时嘱患儿做吞咽动作。
(3)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一手扶其前额,用另一手拇、食指点揉风池穴1分钟,然后,以拇、食、中三指挤捏大椎穴处,以局部红紫为度。
(4)点按少商、尺泽穴10~15秒。
2、穴位定位及功效:
(1)廉泉穴
取穴方法:廉泉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疾病: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2)风池穴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疾病:风池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3)大椎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4)少商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鼻出血,发热,昏迷,癫狂。
(5)尺泽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穴”。
主治疾病:
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咽炎的穴位按摩疗法
中医按摩治疗咽炎方法一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二指指腹按揉喉结旁1寸处,自上向下反复操作1~3分钟。
2.以拇指掐揉廉泉穴1分钟,同时嘱患儿做吞咽动作。
3.点按少商、尺泽穴10~15秒。
廉泉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喉痹,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尺泽穴: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穴”。主治喉咙疼痛、感冒、哮喘、手臂疼痛、心悸等。
少商穴:该穴位于人体的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鼻出血,发热,昏迷,癫狂。
按摩治疗的同时,可配用中成药如珠黄散、冰硼散等外用。较大儿童,也可配合针刺放血疗法。
中医按摩治疗咽炎方法二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挤捏天突穴30~50次,然后,以拇指指腹轻轻按揉1分钟。
2.按揉合谷穴1分钟。
天突穴: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主治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
合谷穴: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主治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按什么穴位治落枕
后溪穴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为治疗头项痛的有效穴,主治落枕,头项强痛,肘臂痉挛疼痛,腰部急性扭伤,癫痫等症。
腧穴定位: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掐按患侧后溪穴3分钟,力度不宜过重,以有酸痛感为宜。
肩井穴
肩井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规律,是治疗肩背痹痛,上肢不遂,落枕,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中风,瘰疬等症的有效穴。
腧穴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腹垂直用力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至有酸麻胀痛感为宜,每次按压5分钟。
腕骨穴
腕骨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位于手腕,经常按摩该穴,可调气活血,舒筋散寒,通络止痛,主治落枕,耳鸣,目翳,黄疸,消渴,热病,疟疾,腕痛。
腧穴定位:在腕区,在第5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 指腹按揉穴位,力度适中,每次3分钟。
拇指点颈臂穴可以治疗手麻
手臂麻木,30岁以上妇女为多见。原因多半是在育产期喂育婴儿时脱钙、缺钙或者是产妇身虚体弱,手臂感受了外界风、寒、湿之邪堵塞经络所致。
手臂麻木,时而有针刺样痛,时而有胳膊僵硬、运动不灵活的症状,但手的捏握力均不减退。一般为两侧同病,亦有轻重之分,遇水着凉或劳动后麻木加剧,夜里比白天重,以致影响睡眠和工作。采用拇指点“颈臂穴”来治疗本病,疗效很好。
“颈臂穴”位于锁骨上凹,在锁骨内1/3与外2/3交界处向上一寸为颈臂穴,前胸缺盆穴的外上方。点按颈臂穴治疗手麻操作方法如下:
1、点按法
医生站在病人对面,病人取坐位。如右手麻,则医生把左手放在病人的右肩头,以拇指按患侧的“颈臂穴”,并轻轻向深部作点按,逐渐加重,稍加滑动,直到病人有酸或麻电感通至手指尖为止。
2、指拨法
医生站在病人背后,病人取坐位。如右手麻,则医生把右手放在病人的右肩头,以食指按于患侧的“颈臂穴”,轻轻用扣力作向下、向外方向拨动,直到病人有酸或麻电感通至手指尖为止。
只要不是颈椎病或骨质增生引起的手臂麻木,用大拇指点压颈臂穴均有疗效。坚持治一周左右,就可以看到疗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