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肺脓肿的治疗与保养

肺脓肿的治疗与保养

1.内科治疗

(1)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 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 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根据脓的多少,每天体位排脓数次,每次15~30min,根据病变所在部位采取适当的体 位,也可进行纤支镜检查明确脓的来源。体位引流可与雾化吸入疗法结合进行,大咯血者暂不宜体位引流,因有导致再咯血的危险。

(3)对症及支持疗法:应用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等,增加营养,必要时输血,特别在有明显贫血及准备手术前。

经过内科治疗后大部分急性病人可以痊愈,2~3个月后不愈者转为慢性后考虑手术治疗。

2.外科治疗

肺脓肿的外科治疗是行肺切除。肺脓肿的肺切除术前需要精心准备,才能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

①术前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痰量最好能减少至50ml 左右(实际上不少病人做不到),由脓性变为稀白痰。术前除急症手术外,最好治至中毒症状消失,体温、脉搏稳定。

②对贫血、血浆蛋白低的间断输血,给高蛋 白、富维生素饮食。

③体位排痰。

④准备足够的血源,一般需2000~3000ml。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①药物治疗2~3个月后仍痰多、咯血、反复急性感染。胸部X线检查见有不可逆病变,如>2cm的厚壁空洞、大块炎症、纤维 化、广泛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狭窄所致的肺不张及张力性空洞等。

②并发脓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瘘,或有反复气胸。

③不能除外肺癌。

④大咯血或中毒症状无 法控制,但对年老体弱或危险性大的病人,目前在药物控制下,不一定要冒险手术。

⑤术前准备:包括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间断输血,全身用抗生素,体位排痰,局部喷雾,气管内滴药等。经住院3~6周准备,痰量减少至每天 50ml以下;痰由黄脓稠变为白粘稀薄;食欲、体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体温脉搏趋于平稳,则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肺脓肿的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病变往往跨叶,手术范围不宜太保守,尽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叶切除,而多数是超过肺叶范围,甚至需要全肺切 除。

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失血性休克,支气管瘘及脓胸、吸入性肺炎、食管瘘等。

3.肺脓肿的肺切除特点

(1)肺切除范围多为叶或全肺切除,一般很难行肺段切除。主要是肺脓肿为多叶侵犯,肺门各叶、段的动静脉及支气管相连很紧,肺裂间也多有粘连及病变诊 断,无法分开。

(2)脓痰很多,术前控制排痰每天<50ml时才考虑手术,但是麻醉诱导后及术间仍可能涌出大量分泌物,因此麻醉要双腔气管插管,对无法进行双 腔插管(如气管较细的小儿及女性),术间麻醉师勤吸痰避免痰液进入对侧,术间头稍向下垂,使分泌物易自然排出。开胸后尽量少挤压肺组织,可先夹住支气管, 术毕仰卧位下再仔细吸痰。

(3)尽量减少出血:肺脓肿肺切除在常见疾病同类手术中是出血最多的,除一般止血方法外,如有可能左肺出血,则在肺动脉总干放一结扎带,便于意外出血 时止血。双侧也均可在肺门上放好止血带。肺脓肿因肺门紧密粘连,解剖构造常有改变,但支气管变位的很少,且易通过扪诊查出,必要时可行非规范性切除,先切 断支气管,则其深处的肺血管就更易暴露。如在肺门处无法分离,就打开心包,行心包内结扎。支气管动脉常增粗增多,如有可能,先在左主动脉支气管动脉刚发出 处或右总支气管后方总干处先予结扎,可减少出血。胸膜粘连中常有较粗的血管,要仔细处理,否则断后缩进胸壁不好止血。

(4)避免意外损伤周围器官及组织:因胸膜严重粘连,牵拉周围器官,分离时要特别注意。前方如过分解剖可深入至对侧胸腔,后方要看清食管及迷走神经, 膈神经也容易损伤,胸腔顶行胸膜外分离时可能伤及锁骨下动静脉。下叶内后基底段的肿块可能是隔离肺,仔细解剖下肺韧带,探查有无异常的体循环血管。右下的 肺脓肿可能有食管支气管瘘存在,如未发现撕断又未加处理,术后即出现食管瘘。

(5)防止胸腔污染:污染来源:脓腔剥破;分离肺裂切开病灶;肺脓肿周围多有炎症,肺有裂口即可能污染胸腔。预防及处理:不勉强行肺段或单叶切除; 必 要时胸膜外剥离,免脓腔破开,一旦破开,尽快吸尽脓液,反复冲洗胸腔[用甲硝唑、氯己定(洗必太)等药物[;用纱布保护好术野;肺切除后更换敷料、手套 等。彻底止血是避免术后血胸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后引流管多放一些时间,全肺切除开始1~2天的胸腔积液全部排出,必要时从胸内注入药物。

肺脓肿手术治疗

肺脓肿病期在三个月以内者,应采用全身及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全身应用及体位引流,局部滴药、喷雾及气管镜吸痰等。经上述治疗无效则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1.病期在三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病变未见明显吸收,而且持续或反复发作有较多症状者。

2.慢性肺脓肿有突然大咯血致死的威胁,或大咯血经积极药物治疗仍不停止者,应及时手术抢救。

3.慢性肺脓肿如因支气管高度阻塞而感染难以控制者,应在适当准备后进行肺切除。

4.慢性肺脓肿与其他病灶并存,或不能完全鉴别,如结核、肺癌、肺霉菌感染等,也需要肺切除治疗。

术前准备:包括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间断输血,全身用抗生素,体位排痰,局部喷雾,气管内滴药等。经住院3~6周准备,痰量减少至每天50ml以下;痰由黄脓稠变为白粘稀薄;食欲、体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体温脉搏趋于平稳,则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肺脓肿的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病变往往跨叶,手术范围不宜太保守,尽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叶切除,而多数是超过肺叶范围,甚至需要全肺切除。

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失血性休克,支气管瘘及脓胸、吸入性肺炎、食管瘘等。

其预后,大多数慢性肺脓肿经外科治疗疗效满意,症状消失,并恢复正常工作。

肺脓肿的治疗

肺脓肿西医治疗

治疗肺脓肿病期在三个月以内者,应采用全身及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全身应用及体位引流,局部滴药、喷雾及气管镜吸痰等。经上述治疗无效则考虑外科手术 治疗。

1、内科治疗

(1)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 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 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根据脓的多少,每天体位排脓数次,每次15~30min,根据病变所在部位采取适当的体 位,也可进行纤支镜检查明确脓的来源。体位引流可与雾化吸入疗法结合进行,大咯血者暂不宜体位引流,因有导致再咯血的危险。

(3)对症及支持疗法:应用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等,增加营养,必要时输血,特别在有明显贫血及准备手术前。

经过内科治疗后大部分急性病人可以痊愈,2~3个月后不愈者转为慢性后考虑手术治疗。

2、外科治疗

肺脓肿的外科治疗是行肺切除。肺脓肿的肺切除术前需要精心准备,才能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

(1)术前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痰量最好能减少至50ml 左右(实际上不少病人做不到),由脓性变为稀白痰。术前除急症手术外,最好治至中毒症状消失,体温、脉搏稳定。

(2)对贫血、血浆蛋白低的间断输血,给高蛋 白、富维生素饮食。

(3)体位排痰。

(4)准备足够的血源,一般需2000~3000ml。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1)药物治疗2~3个月后仍痰多、咯血、反复急性感染。胸部X线检查见有不可逆病变,如>2cm的厚壁空洞、大块炎症、纤维 化、广泛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狭窄所致的肺不张及张力性空洞等。

(2)并发脓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瘘,或有反复气胸。

(3)不能除外肺癌。

(4)大咯血或中毒症状无 法控制,但对年老体弱或危险性大的病人,目前在药物控制下,不一定要冒险手术。

(5)术前准备:包括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间断输血,全身用抗生素,体位排痰,局部喷雾,气管内滴药等。经住院3~6周准备,痰量减少至每天 50ml以下;痰由黄脓稠变为白粘稀薄;食欲、体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体温脉搏趋于平稳,则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肺脓肿的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病变往往跨叶,手术范围不宜太保守,尽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叶切除,而多数是超过肺叶范围,甚至需要全肺切 除。

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失血性休克,支气管瘘及脓胸、吸入性肺炎、食管瘘等。

3、肺脓肿的肺切除特点

(1)肺切除范围多为叶或全肺切除,一般很难行肺段切除。主要是肺脓肿为多叶侵犯,肺门各叶、段的动静脉及支气管相连很紧,肺裂间也多有粘连及病变诊 断,无法分开。

(2)脓痰很多,术前控制排痰每天<50ml时才考虑手术,但是麻醉诱导后及术间仍可能涌出大量分泌物,因此麻醉要双腔气管插管,对无法进行双 腔插管(如气管较细的小儿及女性),术间麻醉师勤吸痰避免痰液进入对侧,术间头稍向下垂,使分泌物易自然排出。开胸后尽量少挤压肺组织,可先夹住支气管, 术毕仰卧位下再仔细吸痰。

(3)尽量减少出血:肺脓肿肺切除在常见疾病同类手术中是出血最多的,除一般止血方法外,如有可能左肺出血,则在肺动脉总干放一结扎带,便于意外出血 时止血。双侧也均可在肺门上放好止血带。肺脓肿因肺门紧密粘连,解剖构造常有改变,但支气管变位的很少,且易通过扪诊查出,必要时可行非规范性切除,先切 断支气管,则其深处的肺血管就更易暴露。如在肺门处无法分离,就打开心包,行心包内结扎。支气管动脉常增粗增多,如有可能,先在左主动脉支气管动脉刚发出处或右总支气管后方总干处先予结扎,可减少出血。胸膜粘连中常有较粗的血管,要仔细处理,否则断后缩进胸壁不好止血。

(4)避免意外损伤周围器官及组织:因胸膜严重粘连,牵拉周围器官,分离时要特别注意。前方如过分解剖可深入至对侧胸腔,后方要看清食管及迷走神经, 膈神经也容易损伤,胸腔顶行胸膜外分离时可能伤及锁骨下动静脉。下叶内后基底段的肿块可能是隔离肺,仔细解剖下肺韧带,探查有无异常的体循环血管。右下的肺脓肿可能有食管支气管瘘存在,如未发现撕断又未加处理,术后即出现食管瘘。

(5)防止胸腔污染:污染来源:脓腔剥破;分离肺裂切开病灶;肺脓肿周围多有炎症,肺有裂口即可能污染胸腔。预防及处理:不勉强行肺段或单叶切除;必要时胸膜外剥离,免脓腔破开,一旦破开,尽快吸尽脓液,反复冲洗胸腔[用甲硝唑、氯己定(洗必太)等药物;用纱布保护好术野;肺切除后更换敷料、手套等。彻底止血是避免术后血胸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后引流管多放一些时间,全肺切除开始1~2天的胸腔积液全部排出,必要时从胸内注入药物。

肺脓肿中医治疗

1、初期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则痛甚,胸闷气短,痰白而粘,痰量日渐增多,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5~30g,薄荷、荆芥、桔梗、杏仁、牛蒡子、竹叶各10g,芦茅根各30g,甘草5g。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用量宜大;薄荷、荆芥,辛凉解表;桔 梗、杏仁、甘草、牛蒡子,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竹叶、芦茅根,清热除烦,润肺生津。若热势较重者,加黄芩、鱼腥草,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伴头痛,加菊花、白芷,清利头目;咳痰量多,加瓜蒌、贝母,化痰止咳;胸痛甚者,加郁金、桃仁,化瘀通络止痛。

2、成痈期

【症状】壮热不退,咳嗽气急,咳吐黄稠脓痰且气味腥臭,胸胁疼痛,难以转侧,烦躁难安,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瘀消痈,清热解毒。

【方药】千金苇茎汤加味。芦茅根、薏苡仁各30g,冬瓜子、银花、连翘各15~30g,桃杏仁、桔梗、黄芩、黄连各10g。方中芦根、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利湿,化痰排脓;桔梗、杏仁,宣肺止咳化痰;银花、连翘、茅根、黄芩、黄连,清热解毒凉血;桃仁,化瘀散结消痈。若热毒内盛,高热不退者,如鱼腥草、公英、败酱草、栀子,清热凉血解毒;热毒瘀结,痰味腥臭者,加犀黄丸,清热化痰,凉血消瘀:胸闷喘满,咳痰量多者,加瓜蒌、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化痰:便秘者,加大黄、枳实,清热通腑;胸痛甚者,加枳壳、郁金、元胡、丹参,化瘀止痛;伴咯血者,去桃仁,加丹皮、三七粉,凉血止血。

3、溃脓期

【症状】咳吐大量脓痰,或痰液粘稠,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胸闷疼痛,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排脓。

【方药】桔梗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桔梗、葶苈子各15g,贝母、陈皮、白芨、桃仁各10g,芦茅根、薏苡仁、冬瓜仁、银花各20~30s,甘草5g。方中桔梗、芦茅根,消痈排脓,清热宣肺;贝母、陈皮、薏苡仁、冬瓜仁、甘草,清肺化痰止咳;银花,清热解毒;白芨,止血消肿;桃仁,化瘀止咳。若咳痰脓出不畅者,加皂角刺、竹沥水,化痰排脓;胸闷气短,无力咳痰者,加生黄芪,益气扶正,托脓排出;咳血量多者,选加藕节、丹皮、生地、侧柏叶,凉血止血;便秘者,加生大黄,泄热通腑。

4、恢复期

【症状】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渐减少,或有胸胁隐痛,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细沉数。

【治法】清热养阴,益气补肺。

【方药】沙参清肺汤加减。沙参、麦冬各10~15g,生黄芪、薏苡仁、冬瓜仁各20~30g,白芨、桔梗各10g,甘草5g。方中黄芪、沙参、麦冬、白芨,益气养阴,补虚生肌;薏苡仁、冬瓜仁、桔梗、甘草,清热宣肺,利湿化痰。若气虚明显者,加太子参、重用黄芪,补气生肌;血虚者,加当归,养血和络;阴虚重者,加玉竹,养阴润肺;食少、便溏者,加白术、山药、服苓,健脾燥湿;脓毒不尽、咳吐脓血未愈,加鱼腥草,败酱草、银花、连翘,解毒排脓,扶正祛邪。超声雾化用桔梗、川贝、黄芩、瓜蒌皮、甘草各15~20g,鱼腥草30~50g,加水400ml,浓煎成100ml滤出,每次20ml,兑入蒸馏水20ml,作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次,配合体位引流排脓祛痰效果更好。

肺脓肿治疗偏方

偏方1

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肺脓肿初期。

偏方2

金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连翘、葛根各12克,前胡、桔梗、荆芥、枳壳、杏仁、贝母、薄荷各9克,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肺脓肿初期。

偏方3

生白茅根30克,藕节、生地炭各60克,阿胶15克。

【制用法】水煎过滤,加红糖30克饮服。

【适应证】肺脓肿大咯血。

偏方4

芦根30克、薏苡仁、冬瓜子各12克,桃仁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肺脓肿咳腥臭脓血。

肺脓肿的治疗

1.内科治疗

(1)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

(3)对症及支持疗法:应用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等,增加营养,必要时输血,特别在有明显贫血及准备手术前。

2.外科治疗

肺脓肿的外科治疗是行肺切除。肺脓肿的肺切除术前需要精心准备,才能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

①术前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痰量最好能减少至50ml左右(实际上不少病人做不到),由脓性变为稀白痰。术前除急症手术外,最好治至中毒症状消失,体温、脉搏稳定。

②对贫血、血浆蛋白低的间断输血,给高蛋白、富维生素饮食。③体位排痰。④准备足够的血源,一般需2000~3000ml。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①药物治疗2~3个月后仍痰多、咯血、反复急性感染。胸部x线检查见有不可逆病变,如>2cm的厚壁空洞、大块炎症、纤维化、广泛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狭窄所致的肺不张及张力性空洞等。②并发脓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瘘,或有反复气胸。③不能除外肺癌。④大咯血或中毒症状无法控制,但对年老体弱或危险性大的病人,目前在药物控制下,不一定要冒险手术。

术前准备:包括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间断输血,全身用抗生素,体位排痰,局部喷雾,气管内滴药等。经住院3~6周准备,痰量减少至每天50ml以下;痰由黄脓稠变为白粘稀薄;食欲、体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体温脉搏趋于平稳,则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肺脓肿的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病变往往跨叶,手术范围不宜太保守,尽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叶切除,而多数是超过肺叶范围,甚至需要全肺切除。

急性肺脓肿抗菌治疗

急性肺脓肿的概述,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而形成脓肿。

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为一般上呼吸道、口腔的常存菌。常为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球菌与杆菌。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梭形菌和螺旋体等。厌氧菌对肺部化脓性感染的重要性,由于培养技术的改进,近年来才被重视。

较重要的厌氧菌有胨链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杆菌、类杆菌属、瓦容球菌、螺旋体等。除上述厌氧菌外,还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存在。近年国外报道嗜肺军团杆菌所致肺炎,约有25%形成脓肿。

急性起病常有呕吐误吸、手术或劳累等诱因。主要表现为:

1、畏寒高热 体温达39~40℃,伴精神萎靡、疲乏、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性症状。

2、咳嗽咳痰 痰液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如未及时控制,病后10~14天,突然咳出大量脓臭痰和坏死组织,每日痰量多达300~500ml,随之体温速降,中毒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可咳血痰。

3、肺部体征 早期多无明显异常,病变范围较大时有局部肺实变征。

4、白细胞总数 高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0,常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5、X线检查 早期为大片浓密浸润阴影,边缘模糊,咳出脓痰后,炎性阴影中出现圆形透亮区和液平面。痰、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病因诊断和选择抗菌药物。

治疗急性肺脓肿治疗原则是抗菌和痰液引流。

1、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大剂量(1 000万~2 000万U/d)分次静滴,常联合甲硝唑以增强疗效。体温下降后青霉素减量或改为肌注。抗菌治疗有效应连续用药8~12周,以空洞和炎症消失为停药指征。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或氧氟沙星与庆大霉素联合。

2、痰液引流与抗菌治疗 相辅相成,一般情况良好采取体位引流排脓,使脓位于高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脓液黏稠加用祛痰剂或吸入气雾剂,同时鼓励患者咳嗽以促进排痰。

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急性肺脓肿的概述,您是不是有一定的了解了呢。能认识这些,有助于您更好的预防和护理,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积极的治疗合理的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肺脓肿的治疗

上呼吸道、口腔的感染灶必须加以根治。口腔手术时,应将分泌物尽量吸出。昏迷或全身麻醉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早期和彻底治疗是根治肺脓肿的关键。

治疗原则为抗炎和引流。

1.抗生素治疗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包括绝大多数的厌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疗效较佳,故最常用。剂量根据病情,一般急性肺脓肿经青霉素治疗均可获痊愈。脆性类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可用林可霉素肌内注射;病情严重者可用静脉滴注。或氯林可霉素口服。或甲硝唑口服。嗜肺军团杆菌所致的肺脓肿,红霉素治疗有良效。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治疗,如环甲膜穿刺、鼻导管气管内或纤维支气管镜滴药,常用青霉素,滴药后按脓肿部位采取适当体位,静卧1小时。

血源性肺脓肿为脓毒血症的并发症,应按脓毒血症治疗。

2.痰液引流祛痰药口服,可使痰液易咳出。痰浓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以利痰液的引流。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发热不高者,体位引流可助脓液的排出。使脓肿部位处于高位,在患部轻拍,有明显痰液阻塞征象,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并吸引。

3.外科治疗支气管阻塞疑为支气管癌者;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3个月,脓腔仍不缩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并发支气管扩张、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有危及生命之虞时,需作外科治疗。

肺脓肿怎么治疗

肺脓肿治疗方法一,患者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肺脓肿首先需要规律使用抗生素,疗程和剂量要足,一般在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否则容易复发。这种疾病多发生于男性。

肺脓肿治疗方法二,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但是必须要早期治疗,而且要足疗程,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早期使用广谱的第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加用奥硝唑等抗厌氧菌药进行治疗。

肺脓肿治疗方法三,如果患者病情严重的话,对于脓肿,穿刺抽液是必要的治疗,如果不抽尽脓液,病灶是非常难吸收干净的,所以每次抽液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例如有痰不易咳出者,可以加用沐舒坦化痰。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患者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戒烟,还要预防感冒,患者可以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肺脓肿对身体消耗非常大,治疗期间要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中医治疗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多数伴有厌氧菌感染。本病好发于壮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吸入性、血源性和继发性。其中以急性吸入性肺脓肿多见。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咳嗽,咳粘液脓性痰,1-2周后咳大量黄脓痰,多带腥臭味;随大量脓痰排出毒血症状常有好转,体温下降。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均显著增高。胸片显示在大片浓密炎性阴影中有圆形透光区及液平,多发生于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和后基底段。治疗以选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痰液引流为主。本病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良好,治疗不当可形成慢性肺脓肿。

处方1

紫皮大蒜50g 醋100g

【用法】蒜去皮捣烂,用醋煎约10分钟,饭后服,每日2次。

【说明】本方用治肺脓肿症,具有消炎,杀菌,排脓的作用。

处方2

大蒜、陈醋适量

【用法】用上等老陈醋浸泡大蒜瓣。用这种浸过蒜头多年的陈醋,每天佐餐或早晚饭用1盅。

【说明】我国民间农历腊月初八有用蒜泡“腊八蒜”之习俗,用治肺脓肿,具有宣窍通闭、解毒消炎的作用。

处方3

大蒜500g 白蔹30g 白及30g

【用法】将上药同时放入壶内,加水3000ml,用武火煮沸后继用文火煎之,然后取1条2-3尺长的硬橡皮管,一头紧接在壶嘴上,另一头对着患者的口,缓慢吮吸其蒸气。每日或隔日1剂,每次治疗1-2小时,吸吮后去渣,吃大蒜。

肺脓肿怎样治疗

一、治疗

治疗肺脓肿病期在三个月以内者,应采用全身及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全身应用及体位引流,局部滴药、喷雾及气管镜吸痰等。经上述治疗无效则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1)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根据脓的多少,每天体位排脓数次,每次15~30min,根据病变所在部位采取适当的体位,也可进行纤支镜检查明确脓的来源。体位引流可与雾化吸入疗法结合进行,大咯血者暂不宜体位引流,因有导致再咯血的危险。

(3)对症及支持疗法:应用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等,增加营养,必要时输血,特别在有明显贫血及准备手术前。

经过内科治疗后大部分急性病人可以痊愈,2~3个月后不愈者转为慢性后考虑手术治疗。

2.外科治疗 肺脓肿的外科治疗是行肺切除。肺脓肿的肺切除术前需要精心准备,才能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①术前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痰量最好能减少至50ml左右(实际上不少病人做不到),由脓性变为稀白痰。术前除急症手术外,最好治至中毒症状消失,体温、脉搏稳定。②对贫血、血浆蛋白低的间断输血,给高蛋白、富维生素饮食。③体位排痰。④准备足够的血源,一般需2000~3000ml。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①药物治疗2~3个月后仍痰多、咯血、反复急性感染。胸部X线检查见有不可逆病变,如>2cm的厚壁空洞、大块炎症、纤维化、广泛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狭窄所致的肺不张及张力性空洞等。②并发脓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瘘,或有反复气胸。③不能除外肺癌。④大咯血或中毒症状无法控制,但对年老体弱或危险性大的病人,目前在药物控制下,不一定要冒险手术。

术前准备:包括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间断输血,全身用抗生素,体位排痰,局部喷雾,气管内滴药等。经住院3~6周准备,痰量减少至每天50ml以下;痰由黄脓稠变为白粘稀薄;食欲、体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体温脉搏趋于平稳,则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肺脓肿的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病变往往跨叶,手术范围不宜太保守,尽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叶切除,而多数是超过肺叶范围,甚至需要全肺切除。

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失血性休克,支气管瘘及脓胸、吸入性肺炎、食管瘘等。

3.肺脓肿的肺切除特点

(1)肺切除范围多为叶或全肺切除,一般很难行肺段切除。主要是肺脓肿为多叶侵犯,肺门各叶、段的动静脉及支气管相连很紧,肺裂间也多有粘连及病变诊断,无法分开。

(2)脓痰很多,术前控制排痰每天<50ml时才考虑手术,但是麻醉诱导后及术间仍可能涌出大量分泌物,因此麻醉要双腔气管插管,对无法进行双腔插管(如气管较细的小儿及女性),术间麻醉师勤吸痰避免痰液进入对侧,术间头稍向下垂,使分泌物易自然排出。开胸后尽量少挤压肺组织,可先夹住支气管,术毕仰卧位下再仔细吸痰。

(3)尽量减少出血:肺脓肿肺切除在常见疾病同类手术中是出血最多的,除一般止血方法外,如有可能左肺出血,则在肺动脉总干放一结扎带,便于意外出血时止血。双侧也均可在肺门上放好止血带。肺脓肿因肺门紧密粘连,解剖构造常有改变,但支气管变位的很少,且易通过扪诊查出,必要时可行非规范性切除,先切断支气管,则其深处的肺血管就更易暴露。如在肺门处无法分离,就打开心包,行心包内结扎。支气管动脉常增粗增多,如有可能,先在左主动脉支气管动脉刚发出处或右总支气管后方总干处先予结扎,可减少出血。胸膜粘连中常有较粗的血管,要仔细处理,否则断后缩进胸壁不好止血。

(4)避免意外损伤周围器官及组织:因胸膜严重粘连,牵拉周围器官,分离时要特别注意。前方如过分解剖可深入至对侧胸腔,后方要看清食管及迷走神经,膈神经也容易损伤,胸腔顶行胸膜外分离时可能伤及锁骨下动静脉。下叶内后基底段的肿块可能是隔离肺,仔细解剖下肺韧带,探查有无异常的体循环血管。右下的肺脓肿可能有食管支气管瘘存在,如未发现撕断又未加处理,术后即出现食管瘘。

(5)防止胸腔污染:污染来源:脓腔剥破;分离肺裂切开病灶;肺脓肿周围多有炎症,肺有裂口即可能污染胸腔。预防及处理:不勉强行肺段或单叶切除;必要时胸膜外剥离,免脓腔破开,一旦破开,尽快吸尽脓液,反复冲洗胸腔[用甲硝唑、氯己定(洗必太)等药物[;用纱布保护好术野;肺切除后更换敷料、手套等。彻底止血是避免术后血胸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后引流管多放一些时间,全肺切除开始1~2天的胸腔积液全部排出,必要时从胸内注入药物。

二、预后

近年来由于高效抗生素广泛应用,内科治疗多能痊愈,手术与其他一些肺部疾病的手术比较,其并发症率仍较高,主要是脓胸、血胸及支气管胸膜瘘。

1.中医疗法:

本病的治疗大法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基本原则。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疾病的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的证候表现,分别配合解表、化瘀、排脓及益气养阴等治法。临证分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及后期四期论治。

辨证分型治疗

(1)初期: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5~30g,薄荷、荆芥、桔梗、杏仁、牛蒡子、竹叶各10g,芦茅根各30g,甘草5g。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用量宜大;薄荷、荆芥,辛凉解表;桔 梗、杏仁、甘草、牛蒡子,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竹叶、芦茅根,清热除烦,润肺生津。若热势较重者,加黄芩、鱼腥草,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伴头痛,加菊花、白芷,清利头目;咳痰量多,加瓜蒌、贝母,化痰止咳;胸痛甚者,加郁金、桃仁,化瘀通络止痛。

(2)成痈期:治法:化瘀消痈,清热解毒。

方药:千金苇茎汤加味。芦茅根、薏苡仁各30g,冬瓜子、银花、连翘各15~30g,桃杏仁、桔梗、黄芩、黄连各10g。方中芦根、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利湿,化痰排脓;桔梗、杏仁,宣肺止咳化痰;银花、连翘、茅根、黄芩、黄连,清热解毒凉血;桃仁,化瘀散结消痈。若热毒内盛,高热不退者,如鱼腥草、公英、败酱草、栀子,清热凉血解毒;热毒瘀结,痰味腥臭者,加犀黄丸,清热化痰,凉血消瘀:胸闷喘满,咳痰量多者,加瓜蒌、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化痰:便秘者,加大黄、枳实,清热通腑;胸痛甚者,加枳壳、郁金、元胡、丹参,化瘀止痛;伴咯血者,去桃仁,加丹皮、三七粉,凉血止血。

(3)溃脓期: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排脓。

方药:桔梗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桔梗、葶苈子各15g,贝母、陈皮、白芨、桃仁各10g,芦茅根、薏苡仁、冬瓜仁、银花各20~30s,甘草5g。方中桔梗、芦茅根,消痈排脓,清热宣肺;贝母、陈皮、薏苡仁、冬瓜仁、甘草,清肺化痰止咳;银花,清热解毒;白芨,止血消肿;桃仁,化瘀止咳。若咳痰脓出不畅者,加皂角刺、竹沥水,化痰排脓;胸闷气短,无力咳痰者,加生黄芪,益气扶正,托脓排出;咳血量多者,选加藕节、丹皮、生地、侧柏叶,凉血止血;便秘者,加生大黄,泄热通腑。

(4)恢复期:治法:清热养阴,益气补肺。

方药:沙参清肺汤加减。沙参、麦冬各10~15g,生黄芪、薏苡仁、冬瓜仁各20~30g,白芨、桔梗各10g,甘草5g。方中黄芪、沙参、麦冬、白芨,益气养阴,补虚生肌;薏苡仁、冬瓜仁、桔梗、甘草,清热宣肺,利湿化痰。若气虚明显者,加太子参、重用黄芪,补气生肌;血虚者,加当归,养血和络;阴虚重者,加玉竹,养阴润肺;食少、便溏者,加白术、山药、服苓,健脾燥湿; 脓毒不尽、咳吐脓血未愈,加鱼腥草,败酱草、银花、连翘,解毒排脓,扶正祛邪。超声雾化用桔梗、川贝、黄芩、瓜蒌皮、甘草各15~20g,鱼腥草 30~50g,加水400ml,浓煎成100ml滤出,每次20ml,兑入蒸馏水20ml,作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次,配合体位引流排脓祛痰效果更好。

针灸:

(1)初期选用大椎、合谷、曲池、外关、尺泽、鱼际穴,用泻法,透邪清热。

(2)成痈期、溃脓期选用合谷、尺泽、肺俞、大椎、期门、膻中、内关穴,用泻法,祛邪泄热。

(3)恢复期选用肺俞、尺泽、气海、太溪、天门、复溜穴,用平补平泻法,扶正祛邪。

肺脓肿治疗药物

1.治疗应首选青霉素静脉滴注,同时可加用链霉素肌肉注射,也可加用氨S青霉素。当炎症病源基本吸收,脓腔明显缩小,体温恢复正常时,均可用肌注。疗程不少于8周,过早停药会留下支气管扩张并发症或导致慢性肺脓肿,应予注意。

2.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林可霉素静滴。疗程8-2周。

3.灭滴灵对厌氧菌有较好的疗效,故常与有效抗生素联合使用。

4.血源性肺脓肿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先选用苯唑青霉素及头孢菌素。

5.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亦可局部给药,如庆大酶素8万u,经环甲膜穿刺,鼻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滴入气管,宜取适当体位。

6.解热、止咳、祛痰等。痰浓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此外,需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

肺脓肿治疗

肺脓肿的治疗原则:

(一)抗生素治疗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包括绝大多数的厌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疗效较佳,故最常用。剂量根据病情,严重者静脉滴注240万~1000万u/d,一般可用160万~240万u,每日分2~3次肌内注射。

(二)痰液引流,祛痰药如氯化铵0.3g、沐舒痰30mg、化痰片500mg、祛痰药10ml,每日3次口服,可使痰液易咳出。痰浓稠者,可用气道湿化如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以利痰液的引流。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发热不高者,体位引流可助脓液的排出。使脓肿部位处于高位,在患部轻拍,2~3次/d,每次10~15分钟。有明显痰液阻塞征象,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并吸引。

(三)外科治疗支气管阻塞疑为支气管癌者;慢性肺脓肿经内科治疗3个月,脓腔仍不缩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并发支气管扩张、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有危及生命之虞时,需作外科治疗。

综上所述,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炎和引流,专家指出治病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疾病的治疗,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肺脓肿。

肺脓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治疗肺脓肿病期在三个月以内者,应采用全身及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全身应用及体位引流,局部滴药、喷雾及气管镜吸痰等。经上述治疗无效则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1 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根据脓的多少,每天体位排脓数次,每次15~30min,根据病变所在部位采取适当的体位,也可进行纤支镜检查明确脓的来源。体位引流可与雾化吸入疗法结合进行,大咯血者暂不宜体位引流,因有导致再咯血的危险。

3对症及支持疗法:应用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等,增加营养,必要时输血,特别在有明显贫血及准备手术前。

经过内科治疗后大部分急性病人可以痊愈,2~3个月后不愈者转为慢性后考虑手术治疗。

2. 外科治疗 肺脓肿的外科治疗是行肺切除。肺脓肿的肺切除术前需要精心准备,才能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①术前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痰量最好能减少至50ml左右实际上不少病人做不到,由脓性变为稀白痰。术前除急症手术外,最好治至中毒症状消失,体温、脉搏稳定。②对贫血、血浆蛋白低的间断输血,给高蛋白、富维生素饮食。③体位排痰。④准备足够的血源,一般需2000~3000ml。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①药物治疗2~3个月后仍痰多、咯血、反复急性感染。胸部X线检查见有不可逆病变,如2cm的厚壁空洞、大块炎症、纤维化、广泛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狭窄所致的肺不张及张力性空洞等。② 并发脓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瘘,或有反复气胸。③不能除外肺癌。④大咯血或中毒症状无法控制,但对年老体弱或危险性大的病人,目前在药物控制下,不一定要冒险手术。

术前准备:包括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间断输血,全身用抗生素,体位排痰,局部喷雾,气管内滴药等。经住院3~6周准备,痰量减少至每天50ml以下;痰由黄脓稠变为白粘稀薄;食欲、体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体温脉搏趋于平稳,则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肺脓肿的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病变往往跨叶,手术范围不宜太保守,尽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叶切除,而多数是超过肺叶范围,甚至需要全肺切除。

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失血性休克,支气管瘘及脓胸、吸入性肺炎、食管瘘等。

3.肺脓肿的肺切除特点

1肺切除范围多为叶或全肺切除,一般很难行肺段切除。主要是肺脓肿为多叶侵犯,肺门各叶、段的动静脉及支气管相连很紧,肺裂间也多有粘连及病变诊断,无法分开。

2脓痰很多,术前控制排痰每天

治疗肺脓肿多少钱

不同类型的肺脓肿各有各的发病原因,这就造成治疗难度的差异性,自然难度越大治疗时间越久,费用也就越多。另外,不同的时期,治疗费用也有差异性。肺脓肿的治疗费用也是因人而异的,在此提醒广大患者朋友,肺脓肿治疗需要选择正规医院,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盲目相信虚假广告不仅会浪费钱,还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肺脓肿一般由于细菌引起,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等,西医治疗肺脓肿主要以抗生素消炎为主,如果痰液过多,可进行引流,用纤维支气管镜冲洗,达到清痰液的目的。一旦出现血源性肺脓肿应按脓毒血症治疗。如果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应采用手术治疗。

高热,体温达到39℃~40℃,咳嗽, 咳黏液性痰或黏液脓性痰,甚至出现尖锐的胸痛,这是肺脓肿的典型特点。部分患者伴有咳血,胸痛,乏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应当积极地给予治疗。

治疗肺脓肿的方法主要有:

1.卧床休息,准备一个痰盂,以便吐痰。

2.使用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400万单位,以0.9%的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每日2次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其他抗生素。

3.可用中药桔梗场和干金苇茎汤加减:桔梗15g,苇根10g,竹叶6g,鱼腥草15g,半枝莲15g,紫草10g,野养麦根30g,虎杖10g,桃仁40g,冬瓜子15g,意米30g,连翘10g,水煎服。

4.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羹、龙须面等。

5.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肺脓肿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中医以清热解毒,去咳化痰为主,西医以抗生素消炎为主,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医学上还是以西医疗法为主,因为西医治疗肺脓肿见效快,治愈时间短,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推荐

怎么预防肺脓肿

抗生素对预防肺脓肿有什么作用,如何预防肺脓肿,抗生素对肺脓肿的影响,以下是对预防肺脓肿的相关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肺脓肿的护理常识是什么样的?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肺脓肿,是由多种化脓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肺实质化脓性炎症。含病原菌的口、鼻、咽腔分泌物吸入肺内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积极去除和治疗口腔、鼻、咽腔的慢性

肺脓肿怎样治疗

对于肺脓肿这种常见的疾病,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治疗肺脓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细心阅读,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1.内科治疗 1 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 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 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

肺脓肿手术并发症

肺部疾病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肺脓肿这种肺部疾病。如果在不幸患病后不能够及时的接受治疗那么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是不堪设想。只有知道了患肺脓肿后会出现的一些症状才能够及早的发现这种疾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患肺脓肿后会出现的症状。 一、发病急骤,发病初期,肺脓肿患者畏寒、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多汗,无食欲、精神萎靡,浑身无力,全身虚弱。 二、咳嗽、咳痰是肺脓肿的常见症状,患者在发病初期咳出白色粘沫痰,1—2周后咳嗽更加严重,咳出大量脓痰,并伴有咯血,痰带有腥臭味,痰咳出后,体温下降,症状随之

肺脓肿中医药治疗

(1)初期(温邪袭肺):发热傲恶寒,咳嗽,胸痛,咯吐白色黏痰,口干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治法:疏风清热,宜肺化痰。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20克、牛蒡子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苏子叶各10克、瓜萎30克、鱼腥草30克、淡竹叶10克、薄荷10克。 中成药:羚羊清肺丸。 (2)成痈期(热邪壅肺):高热不退,咳嗽气急,咳痰量增多,咯吐黄稠脓痰,气味腥臭,胸痛,口干咽燥,烦躁不安,舌虹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淤消痈。 方药: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冬瓜子

肺脓肿传染吗

专家介绍,结核菌引起的结核性肺脓肿会传染,其他情况的肺脓肿是不会传染的。如果患上了肺脓肿也不要怕,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看你的患病原因是否是结核菌。一般情况下的肺脓肿是不会出现传染的。 肺脓肿很多是由于病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病变,致病菌有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胨链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杆菌等。这些病菌理论上是不会有传染性的,不过为了他人的健康,肺脓肿患者还是不要随地吐痰。身体好的患者身体会自动的清理进入呼吸道的致病菌,也有的患者身体较差或者

肺脓肿治疗方法

上呼吸道、口腔的感染灶必须加以根治。口腔手术时,应将分泌物尽量吸出。昏迷或全身麻醉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早期和彻底治疗是根治肺脓肿的关键。治疗原则为抗炎和引流。 1、内科治疗 (1)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

肺脓肿预防常识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肺脓肿,是由多种化脓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肺实质化脓性炎症。含病原菌的口、鼻、咽腔分泌物吸入肺内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积极去除和治疗口腔、鼻、咽腔的慢性感染源,如龋齿,扁桃体炎,鼻旁窦炎,齿槽溢脓等。尤其是高度重视幼年时期的麻疹、百口咳、支气管肺炎、肺脓肿以及肺结核等的防治,对预防肺脓肿的发生具有重要意

肺脓肿治疗方案

按时用药 一定要记得按时给病宝宝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高烧时,可按医生要求服用退烧药,如体温在38.5℃以上,每4—6小时服一次,服退烧药后要给病儿多喝水,以助出汗退热。 还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可用温水擦浴降温,或中药清热,如小儿牛黄散、紫雪散等。 慎用镇咳剂 有些家长看到宝宝咳嗽,有痰,就自行给宝宝喂食一些镇咳剂,事实上,抑制咳嗽反而不利于排痰。为避免痰液阻塞支气管,可选用祛痰剂如10%氯化胺溶液、氨溴索溶液等。痰液粘稠者还可用n-糜蛋白酶5mg加生理

肺脓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肺脓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肺部的健康往往是被人们忽略的,肺脓肿出现的话就会在肺部积聚一些脓液,这样对健康威胁是很大的。很多人忽视了这种疾病,那么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些中医的治疗方式。 肺脓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的治疗肺脓肿处方1 紫皮大蒜50g 醋100g 【用法】蒜去皮捣烂,用醋煎约10分钟,饭后服,每日2次。 【说明】本方用治肺脓肿症,具有消炎,杀菌,排脓的作用。 中医的治疗肺脓肿处方2 大蒜、陈醋适量 【用法】用上等老陈醋浸泡大蒜瓣。用这种浸过蒜头多年的陈醋,每天佐餐或早晚饭用1盅。 【说明】我

肺脓肿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肺脓肿是一种可以影响到患者肺部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我们都知道肺脓肿的患者都会有咳嗽和咳痰的现象发生,如果这种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的换在临床上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扁桃体和口腔,为此我们一旦患有肺脓肿患者一定要到呼吸道就诊,但是具体的治疗我们还得看自己的疾病状态。 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畏寒、高热、体温高达39℃。独到慢性肺脓肿可有不规则发热。常见咳嗽,咳痰,早期少量脓痰,脓肿破入支气管后可咳许多大量有臭味的脓痰,有时可带血,典型肺脓肿痰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粘液及泡沫,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块及坏死组织。 炎症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