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前期怎么逆转正常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糖尿病前期怎么逆转正常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三高通常会一起出现,因此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如果同时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必须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减轻这类疾病对糖尿病的影响,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逆转正常糖尿病有帮助。

葡萄糖耐量受损有危险吗

一般认为,葡萄糖耐量受损不是糖尿病,只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大多将它看成是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耐量受损人群患糖尿病的危险比血糖正常的 人高100倍,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每年将有10%左右的葡萄糖耐量受损 者转变为糖尿病。不过,如果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使葡萄糖耐量受损发展成 糖尿病的危险下降达50%,且糖代谢也可以恢复正常。因此,葡萄糖耐量受 损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发展成糖尿病的高风险,又有逆转到正常的 可能。古语说得好,“自助者天助”,如果自己还不珍惜,不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挽回,那就唯有和糖尿病“结伴同行”了。

哪些人易进入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症状隐匿,不易察觉。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经典症状,也没有糖尿病特有的眼、肾和神经等并发症,但可伴有血压增高、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

其实,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与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一样的。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糖尿病,尤其是伴有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病、高血脂、痛风等疾病的糖尿病人,这些人的后代容易得糖尿病。40岁以上的人,不管有没有遗传背景,得糖尿病的几率都比年轻人高。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现在虽然血糖不高,但是有高血压,如果加上肥胖,再加上年龄高,就更容易得糖尿病。血脂高或者生过巨大儿(8斤以上的孩子)的妈妈及巨大儿也容易得糖尿病。平常根本不爱运动而且身体发胖,这些人都容易进入糖尿病前期和患糖尿病。以往曾有一次或多次出现空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前期经复查葡萄糖耐量正常者。这些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糖尿病有关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血糖升高或葡萄糖耐量异常,尽早采取措施,防止及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轻度脂肪肝的自然疗法都有什么

1、适当锻炼。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运动,以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这对促进疾病的康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合理饮食。脂肪肝患者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瘦肉、牛奶、豆制品等,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以及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药物治疗。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积极进行有效的治疗,完全是可以得到有效逆转的,且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4、对症治疗。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积极戒酒。肥胖者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减轻至正常。合并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病情稳定。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注意增加营养,尤其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糖尿病前期怎么逆转正常 坚持健康饮食

糖尿病前期通过健康饮食,对稳定血糖、使糖尿病逆转正常是具有一定的帮助的,并且长期的健康饮食习惯,对于自身其他疾病也是有辅助治疗的意义。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食肥肉、汽水、薯条等高热量的饮料和食物,减少米饭、馒头等主食摄入量,多食青菜、水果和粗粮,保证食物中纤维的含量,纤维素可以防治血糖快速升高。

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安排好每日总热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后,制定好适合自己的食谱。

糖尿病前期怎么逆转正常 定期检测血糖、尿糖

定期检测血糖、尿糖可以随时掌控血糖情况,预防危险发生,要想使糖尿病逆转正常,这个过程不能少。

市场上有专门的血糖仪出售,通过学习后患者可以自己在家进行测血糖,非常方便。

如何预防富贵病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富贵病人群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约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约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约12%的人患有肥胖症。因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这些疾病也被称为“富贵病”。

倾听“富贵病”的前奏

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紧密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因此,把握这些疾病的前期状态,把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尤为重要。

一、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

众所周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不过,低于这个标准并非就是正常血压。最新的血压标准为:低于120/80毫米汞柱为正常血压,而120/80毫米汞柱~139/89毫米汞柱统称为正常高值,或称高血压前期。

行动计划

对于高血压前期,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可通过减肥、运动、限制食盐摄入等方式积极干预,纠正可逆性危险因素,就可能避免或延缓发生高血压。不 过,对于已经发生较严重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疾病或脑卒中)的高血压前期患者,即便患者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亦应给予必要的药物干预, 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二、糖尿病前期:从“6.1”开始

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水平为3.9~6.1毫摩尔/升,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升,及/或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

就是说,当空腹血糖介于“6.1~7.0”,或餐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时,既不算正常血糖,又够不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就是糖尿病前期。

行动计划

糖尿病前期已经属于糖尿病的第一阶段。此阶段非常重要,只要对此阶段认真防治,就可以阻断糖尿病的病程,使其不再向糖尿病发展。

此时最有效、最廉价的干预措施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如严格控制饮食、适量增加体育运动、积极控制体重、严格限制饮酒等。具体而言,应做到主食减少2~3两/日,运动增加150分钟/周,体重减少5%~7%。

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使许多患者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在合理的生活方式下生活一段时间,其餐后两小时血糖仍不能降到7.8毫摩尔/升以下,应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三、冠心病前期:“三高”

所谓“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现已改称血脂异常)和高血糖。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冠心病一般都以“心肌梗死”、“心绞痛”等首发,并没有显著的前期表现。然而实际上,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前,已经发出了很多“信号”,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

行动计划

在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中,大多数是可以逆转或有效控制的。尽快纠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使大部分患者免于罹患冠心病。这里向大家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口诀,随时提醒自己:迈开腿,管好嘴,不吸烟,好心态。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疾病之间本身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可相互诱发,互为危险因素。因此,上述几种疾病前期的行动计划也是通用的。

肥胖人群应定期检查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内常见的两种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俗称“坏胆固醇”。

糖尿病前期是否要用药

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餐后血糖偏高,而空腹血糖正常)。糖尿病前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如果放任自流,不进行干预,早晚会进展为糖尿病。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

国内外研究显示,在糖尿病前期,尽管患者的血糖水平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其中不少患者已经出现大血管(主要指心血管)病变,提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经出现。因此,对糖尿病的干预也应提前——从糖尿病前期开始,以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两种。

以往,人们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即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等。有研究表明,体重减轻1公斤,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就能减少16%。

生活方式干预对IGT的防治效果非常显着,然而,但具体实施过程往往困难重重,真正能够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并非易事,故药物干预也应受到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基础上,尽早采用药物干预能更有效对付糖尿病前期。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改善糖耐量低减者,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的生活方式,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以及具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肥胖、吸烟、50岁以上等)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药物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二是,能够显着降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三是,大大减少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一点恰恰也是最重要的。

用作糖尿病前期干预治疗的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能改善糖耐量,不引起低血糖;最好能减低血浆胰岛素水平,至少不升高;不刺激胰岛β细胞,不增加其负担,避免其功能提早衰退;能改善血脂异常;不增加体重;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已经过预初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IGT干预试验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阿卡波糖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肠道α-糖苷酶的活性,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此外,它还可以缓解餐后高胰岛素血症及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不增加体重,而且对肝肾几乎没有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心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阿卡波糖已被批准用于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并被正式写入《糖尿病防治指南》。对于IGT,尤其是同时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药物干预首选阿卡波糖。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排气增加,合并消化道疾病(如疝气、腹泻、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等)患者忌用。

前面提到的这位王大爷,由于喜爱美食,腿脚又不太好,很难坚持长期规律进食和运动,因此,有必要采取药物干预。考虑到王大爷主要是“糖耐量异常”,而且本人不胖,因此,宜选择阿卡波糖作为干预药物。

2、二甲双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减少肠道糖的吸收。此药可使血糖减低,同时胰岛素亦下降,且不增加体重,对血脂异常也有一定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异常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二甲双胍应作为首选。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在选择治疗对象时还应注意避免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

在此提醒广大糖尿病前期患者,尤其是改变生活方式较为困难者,最好接受药物治疗,不要认为没什么症状就听之任之。早期干预对避免糖尿病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的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曲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均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降低血糖、甘油三酯水平,不增加体重,具有预防高危人群进展至2型糖尿病的效果。但由于这两种药具有肝毒性和心血管病潜在危险,已先后被打入“冷宫”。吡格列酮这方面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患糖尿病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糖尿病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引起肾透析。它可以导致多种疾病,所以需要检查,大量的研究表明,血糖长期上升将严重损害毛细血管和大血管,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导致不可逆的失明;导致冠心病、中风和心脑血管病;导致肾脏疾病,甚至尿毒症。积极为肾脏疾病筛查,以便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早期病变逆转。

得了糖尿病肾病该做哪些检查?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除了例行检查外,还应该做一些必要的专业检查,以确定分期付款(糖尿病肾病分1 ~ 5期)。

1、尿蛋白和尿蛋白测定:测定尿蛋白和尿白蛋白的意思,尿蛋白可以通过临床常规尿分析并得到结果,但是一旦发现积极的结果已经进入临床肾脏疾病的阶段,不容易扭转。和尿白蛋白的崛起为早期肾病的征兆,早期治疗可以逆转或延迟开发的肾脏疾病。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应注意尿白蛋白检查,一般来说,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而不管它是肾脏疾病的并发症,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2、肾脏功能测试:肾功能下降一般发生在后期阶段,一旦发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下降,许多药物应调整,如二甲双胍应该开始或停止损失。所以测定肾脏功能也很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肌酐和尿素氮测定肾的功能,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要精确测量肾脏,肌酐清除率的最佳测量或做肾动态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但有些瘦身体的患者肌酐和尿素氮往往不能正确地反映肾脏功能,需要确定肌酐清除率和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病人怎么控糖

1、甩掉孤独

单身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是已婚、有孩子者的2.5倍。

2、少吃快餐

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体重至少长了6公斤。

3、睡够觉

研究发现每晚睡不够6小时的人,血糖控制得最差。睡够8小时,则风险减半。

4、每天一杯茶

茶、咖啡等饮品含咖啡因,它能提高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帮助细胞吸收糖分。

5、每周运动4小时

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6、定期体检

糖尿病前期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但血糖略有升高。定期体检能帮忙尽早发现异常,积极应对。45岁以下,有超重、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的人,要尽早检查。

7、减点肥

有研究显示,超重者若能减掉体重的5%,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70%。对于一名79公斤的男性而言,大约为4公斤。采用热量计算器,了解每日饮食的热量,能明显提升减肥效果。

8、吃饭先吃菜

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轻度脂肪肝的自然疗法都有什么

轻度脂肪肝的自然疗法:

1、适当锻炼。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运动,以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这对促进疾病的康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合理饮食。脂肪肝患者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瘦肉、牛奶、豆制品等,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以及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药物治疗。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积极进行有效的治疗,完全是可以得到有效逆转的,且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4、对症治疗。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积极戒酒。肥胖者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减轻至正常。合并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病情稳定。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注意增加营养,尤其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在对轻度脂肪肝的自然疗法认识后,治疗轻度脂肪肝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轻度脂肪肝治疗过程中,对一些脂肪多的食物要少吃,同时患者要多加进行运动,这样在缓解身体疾病上,才会有很好帮助的。

糖尿病前期如何逆转正常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患者的胰岛功能是在缓慢衰减的。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是能够可以完全逆转,不发展为糖尿病,而成为正常人的。合理的饮食主要是要控制每天的主食的摄入量,第二营养要均衡,进餐时间、数目应该维持一定的稳定性,要进行严格的糖尿病饮食控制,配合合理的运动就可以逆转。

轻微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保持良好心态

糖尿病前期要想逆转正常,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因为确诊了糖尿病而整天愁眉苦脸,因为糖尿病病理生理研究证明,在疲劳、焦虑、失望或者激动时,机体因应激状态导致血糖上升,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新桃也很重要。

了解什么是血糖高

1.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去除这些因素血糖有可能恢复正常。而疾病(如糖尿病)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糖尿病的诊断需要除外一些应激性因素的干扰,在单纯血糖增高的基础上需要重复测定或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才能诊断。

2.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情况。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7.0mmol/L,这两个数值之间有个差距。同样,正常人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11.1mmol/L,两者之间也有个差距。如果一个人的血糖正好在这两个差距内,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间,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mmol/L~11.1mmol/L之间,这时的血糖既不正常,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就称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怎么逆转正常 戒烟酒

酒性辛热,可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想逆转正常,必须戒烟酒。

相关推荐

怎样才知道孩子处于糖尿病前期

如果想知道孩子是否处于糖尿病前期,必须去医院做检查才能明确,检 查前一天必须吃晚餐,检查当天早上不吃饭,不能有发热、感冒等疾病。先查 空腹血糖,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葡萄糖水或淀粉食物,两小时后再测血糖, 即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有一项达到糖尿病前期 的范围,就要复查,倘若结果相同,就可以确诊是糖尿病前期

如何避免患上肾衰竭

各种病因的慢性肾脏疾患,往往呈现不可逆性进行性肾脏损害,直至发展成终末期肾衰。因此慢性肾衰的早期预防显的相当重要,所谓早期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是指在慢性肾衰发生前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性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或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2)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素应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严重感染、脱水、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肥大症)、创伤等因素,往往可使原有肾脏疾病加重,肾功能恶化,促使

如何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不仅是一个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如能早期发现,针对病因及时综合治疗,肝内病变在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转,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 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 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 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 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祛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 去除病因 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获得性疾病

肝硬化早期能治好吗

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就目前来看,能够针对病因及时治疗,最大限度的逆转肝硬化的程度,对早期肝硬化的有效治疗及预后都是很关键的,因此说早期肝硬化及时、有效、正规的治疗,其逆转率及临床治疗效果都是很理想的。 早期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是各种肝损伤共同的终末阶段,其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肝硬化早早期肝硬化能治好么期经过积极防治后可以逆转或不再进展,而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治疗脂肪肝,先要找出病因。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 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适度加大运动量。 最后,药物辅助治疗,脂肪肝并不可怕,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

经常低血糖也要警惕糖尿病

经常低血糖更要留神糖尿病 “嘿,怎么又饿了?”老高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明明早饭吃得挺饱,可是上午还不到10点,就觉得又饿了。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老高去医院检查,被医生的话吓了一跳。“糖尿病前期?都说糖尿病人吃多、喝多、尿多和变瘦,我没有啊!而且身体还发胖了呢,怎么就……” “‘三多一少’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和较晚期的表现。”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告诉记者,“而在糖尿病的早期,患者的症状可能是反应性低血糖,就像老高这样。” 其实,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正常状况下

血糖控不好会折寿

获得与普通人群相同的寿命,是广大糖友的愿望。然而遗憾的是,和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平均早逝10年。这个结论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及其研究团队得出的。 这项研究结论是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中日医院的潘孝仁教授(已故)所开创的“大庆糖尿病研究”的延续。大庆糖尿病研究在全球都鼎鼎有名,在世界糖尿病研究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国际上誉为糖尿病预防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研究。大庆研究得出结论,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6年的生活方式 干预(主要包括控制饮食和加

脂肪肝好治吗

1.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脂肪肝不仅是一个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如能早期发现,针对病因及时综合治疗,肝内病变在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转,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 (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 (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 (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 (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祛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 2.去除病

糖友别忽视餐后血糖

糖尿病的警戒线:餐后血糖7.8mmol/L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在一天中随着就餐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人类每日三餐,餐前血糖较低,餐后血糖较高。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并且在下一次进餐前使血糖回到餐前的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1mmol/L,表明已经步入糖尿病。若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介于7.8和11.1mmol/L之间,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IGT),属于糖尿病前期。所以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与监测空腹血糖同等重要。 专

脂肪肝怎么办

脂肪肝不仅是一个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如能早期发现,针对病因及时综合治疗,肝内病变在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转。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 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 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 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 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祛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 脂肪肝的患者到底应该接受疾病什么样的检查和护理,虽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