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养生秘诀 荤与素=1:5
长寿养生秘诀 荤与素=1:5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二两肉”,这是民谚中经常会提到的饮食原则。
其中,一把蔬菜多指1斤,肉类大约2两,因此,蔬菜与肉的摄入比例大约为5:1。
在肉类选择上,应尽量避免过多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禽肉和鱼肉,肌纤维相对较短,容易消化,脂肪含量也低,能保护心脏,比较适合老人。
吃肉时,最好保持“意犹未尽”的感觉,等觉得有些腻了可能就过量了。
年纪越大,消耗越少,但老人仍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豆类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老人饮食中不可或缺,建议此类食物以豆腐为主。
长寿之乡的养生秘诀
1、心态平和
在我们接触的多位长寿老人中,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心态平和、积极乐观的人。不管家庭条件好还是坏,也不管生活水平低还是高,他们始终都能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
2、保持适当的体力劳动
我们所拜访的每一个长寿老人,几乎都没有完全脱离体力劳动。一生都在劳作当中,虽然辛苦,但是身体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身体机能没有因为年龄变大而迅速地衰退,这是他们能够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不正印证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吗?所以说,现在的城里人,运动太少,劳动更少,要想长寿,就应该在这方面有所注意才是。
3、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与长寿也有密切关系,这也不难理解。家庭和睦了,才会不生气,生气不但伤心,而且伤身体,俗话说,百病皆生于气,如果家里天天吵吵闹闹,永无宁日,作为老人,不但很难保持一颗平静而宁和的内心,而且还会因为心情郁结、沉闷,导致疾病的发生。
长寿养生秘诀 寒与暖=0:1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火力远不够壮,腰部、颈部、关节处大多怕冷,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更怕身体受凉导致的血管收缩。
因此,除了炎热夏季,在其他季节,老人都应以保暖为首要原则,“春捂秋冻”需要改为“春捂秋也捂”。
即冬春之交,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夏天最好不要让室温低于26摄氏度,午休也要盖点东西;夏秋交替,可以早些加衣;冬天更要做好保暖工作,保证头、颈、腰、膝不受凉。
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的老人,最好白天戴个腹带,晚上用热水袋暖暖腰腹部,有助于提高抗病能力。
抗寒锻炼有助增强抵抗力,但这主要是针对年轻人而言,老人不能贸然尝试。“若想身体好,三分饥和寒”的说法,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
长寿养生秘诀 粗与细=1:3
粗粮、细粮各有好处,前者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纤维,热量较低;后者中的膳食纤维是可溶的,热量较高,但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也相对高些。
之所以现在提倡多吃粗粮,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细粮摄入过多,并因此导致了便秘、肥胖、三高等问题。
老人由于消化吸收能力减弱,细粮的摄入比重应比年轻人有所增加,建议将粗细粮比例调整为1:2或1:3。
为使粗粮中的营养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吃完粗粮后可以多喝点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充足的水分做后盾,以保证肠道正常工作;老人吃粗粮最好“细作”,比如玉米磨成面粉,做成玉米粥。
小米是健脾和胃的好食物;赤小豆、白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降糖作用;荞麦、燕麦、大豆有助降脂和软化血管。
长寿养生秘诀 动与静=2:1
动则养形,静则养神,老人锻炼应该动静结合,每天分配的时间约为2:1。动指每周5天,每天30~60分钟运动,推荐走路锻炼。
老人运动最重要是把握度,锻炼时感觉不吃力,微微出汗即可。锻炼后,老人应变得精神更好、食欲增加。
静指静养。静坐能放松神经,缓解压力,可以每天早晚进行,每天约10~30分钟,静坐时可放空心思,或听听轻音乐。
此外,看书看报、聊天下棋有健脑作用,也属于静养的一种。需要提醒的是,不论看书,还是下棋,都要控制坐着不动的时间,最好半小时就起来走动一下。
长寿的养生秘诀
清代医家、养生家石密斋提出了饮食“七食养生法”歌诀曰:“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这种“七食养生法”可益寿延年。
第一食养,是按时进餐,每餐不可推迟到很晚,早餐宜七点左右,午餐十二点左右,晚餐下午六点左右,要养成定时用餐的好习惯。
第二食养,是吃饭要细嚼,因为,细嚼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量分别为85%和83%,不细嚼则有72%和71%。一顿饭最好在半小时至45分钟内吃完。
第三食养,是少吃东西,以减缓细胞代谢次数,所以,吃饭不要超过八分饱。
第四食养,是饮食要清淡,不可厚味。不要吃高热量、高脂饮食,以免罹患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
第五食养,是要注意饮食调节,勿“生冷无节”,以温热为宜,不可贪食生冷寒凉食物。
第六食养,是要食用软烂食物,以利消化吸收。
第七食养,是饭后要用茶漱口,以降低口腔的细菌,防治牙周炎等。
中老年人如果能遵循这种饮食“七食养生法”,定会使人体得以调理,身体强健,益寿延年。
教你如何长寿养生秘诀
第一要心态平和、积极乐观的人
不管条件好还是坏,也不管生活水平低还是高,始终都能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
第二适当的运动
运动是健身的良药,现在提倡有氧运动,早9点以后晚饭后半小时是适合运动健身的好时光。“生命在于运动”所以说,现在的城里人,运动太少,劳动更少,要想长寿,就应该在这方面有所注意才是。
第三是饮食
每天要多喝水,尤其清早起床先喝一杯水来补充体内脏腑血液中的水份。饮水喝绿茶好,绿茶中的茶多酚可软化血管使血管增加韧性,使血液中细胞增加活力血流畅通,是预防血拴癌症形成的保健良药。
长寿养生秘诀有哪些
1.喝茶前进行充分搅拌。茶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多酚)有助于人体抵御心脏病、癌症和过早老化。以色列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适量饮茶的人比不经常饮茶的人要活得长。需要记住的是:喝茶之前要充分搅拌茶水,研究显示这种方法能让茶水多释放出15%的抗衰老成分。
2.每天早上单腿轮换站立。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每天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单腿轮换站立会迫使身体保持平衡,增强支撑脊柱的核心肌肉群(后背、骨盆和腹部)力量。理疗医师认为:对于保持身体活跃、预防跌倒和上了年纪后避免骨折来说,这个简单的动作具有显著的长期功效。
3. 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性生活。研究者对威尔士人群进行的大规模长寿调查项目显示:与每周进行两次性生活的人相比,每个月性生活不到一次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会增倍。英国皇家爱丁堡医院进行的研究发现:拥有健康性生活的夫妇看起来会年轻7岁,这或许是因为性生活能减轻压力、满足感更强和睡眠质量更好。
4.每天吃3个核桃。美国斯克兰顿大学近期的研究显示:核桃是最健康的坚果,因为它含有效力最强的能抗疾病和抗衰老的抗氧化剂。每天吃3个就能充分受益。
5. 结交6个可以信赖的好友。澳大利亚学者近期对百岁老人进行的研究发现: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和家庭纽带是长寿健康的秘诀。朋友能够提供情感支持,有助于人们应对压力;感受到被关爱能促进大脑生成多巴胺和后叶催产素,从而有利于大脑生长和延缓衰老。研究者确认每个人结交的最优朋友数量是6个。
6. 每天晒太阳。调查数据显示,英国有50%的人缺乏维生素D(这种营养元素是由阳光对人体皮肤照射后形成的),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人们患上许多潜在致命性疾病的风险。英国肿瘤研究基金会建议,人们应在每天中午前后晒太阳15-30分钟,同时确保自己不会被晒伤,否则健康功效就会前功尽弃。
7.每晚用牙线清洁牙齿。多项研究证实牙龈疾病与人们患上其他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所以,牙科专家建议人们每晚都要清洁牙齿。
8.养个宠物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显示:养宠物有镇静效果,能降低血压和减少人们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另一项研究显示,每天遛狗的人比不养狗的人平均多活7年。
9. 不把水果放在冰箱里。研究显示,经过冷藏的水果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要少于在室温下保存的水果。比如,储存在碗中的番茄和辣椒,要比储存在冰箱里的同类果蔬含有双倍的β胡萝卜素和高达20倍的番茄红素。摄入较高量的这两种抗氧化剂,有利于心脏健康状况,能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率。
晚上生吃洋葱也能长寿
长寿养生之早起习惯
长寿养生应该从早晨就开始做起。
起床后马上喝杯温开水。人体在一夜睡眠中会丢失500毫升水分,起床后需要立刻补充。而且温开水有助提升体温,体温每上升1℃,人体基础代谢也会随之提高10%。
一周至少喝3次蔬果汁。一周至少喝3次蔬菜或水果汁,能把得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75%。
每天晒15分钟太阳。适量多晒太阳能帮助人体制造维生素D,而研究表明维生素D有抗癌作用。
晚上生吃洋葱长寿?
长寿养生之上班习惯
在上班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长寿养生。
公务包里带上几块黑巧克力。吃上几块黑巧克力能为你补充能量,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及时喝水。在工作的同时,及时地补充水分,会让你的身体焕发光彩。
长寿养生之日常生活习惯
尽量避开碳酸饮料、加工食品。可乐等碳酸饮料及快餐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磷,会妨碍人体吸收钙,不利骨骼健康。
爱做饭。有研究表明,喜欢做饭的人不易得认知障碍症,操心一天三餐对大脑就是种良性刺激。
长寿养生之运动习惯
适当出汗。运动量要以出汗为宜,帮助排出体内蓄积的毒素。
设法减重5%。健康活到百岁者的一大共同特征就是不胖,体重只要降低5%,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就会下降。
每天步行30分钟。有研究表明,死亡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平时几乎不走路的人,每天步行3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健康长寿。
长寿养生之晚饭习惯
生吃洋葱。洋葱所含的硫化物能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生吃效果更好,建议切成薄片,做成蔬菜色拉吃。
八九点后不吃东西。脂肪在半夜2点最易蓄积,如果此时处于空腹状态,脂肪就不易蓄积,按照一般消化时间推算,就要在晚八九点后不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