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3个月婴儿拉稀该怎么办呢

3个月婴儿拉稀该怎么办呢

每个婴幼儿由于排便习惯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数也会不同。临床上,出生6个月内的宝宝,每天排便在6、7次之内,6-12个月的宝宝,每天排便约2、3次,都属于正常现象。另外,宝宝会因遗传、个性、体质和进食内容不同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状,但只要每天能维持固定的排便习惯,且没有特别异常的现象,就可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宝宝排便次数增多、便便的颜色以及性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妈妈们就要加以注意了。根据临床表现,宝宝的腹泻可分为轻度腹泻和重度腹泻。

轻度腹泻:

宝宝大便每天约3~10次,黄色或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尔有恶心、呕吐。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轻度下降,体温大多正常,偶有低热,无明显脱水症状。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因为进食不当、消化不良或者着凉所导致的非细菌感染性的腹泻。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也不完善,人工喂养的宝宝添加辅食过快,改变了饮食的种类或者转奶等突然的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也可能是气候的变化或者护理不当引起的。

中重度腹泻: 除了与细菌感染有关外,可能是轻度腹泻加重所致。如果宝宝排便频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数十次。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黄或黄绿色,有腥臭味。换尿布不及时者,常腐蚀臀部皮肤,表皮剥脱而发红。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上述这些情况都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所致。

应速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可以自行用药。治疗掌握四原则:让胃肠适当休息、控制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良好的护理。

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提供婴儿必须的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奶粉分段有哪些

奶粉分段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进行划分。无论是国内国家,还是品牌之间对奶粉分段都有不一样的标准。介绍几款比较常见的奶粉分段标准。

1、正统分法:一段0-6个月(婴儿配方),二段6-12个月(较大婴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CAC分:一段0-12个月(婴儿),二段12-36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没有三段。

3、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8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4、其它分法:一段0-3个月(婴儿),二段3-6个月(婴儿),三段6-12个月(较大婴儿),四段(12个月以上)。

八个月婴儿拉稀饮食原则是什么

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腹泻1周后没有好转,或者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可疑临床表现,建议暂时转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持续到腹泻症状缓1-2周后,再回复到原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婴儿应调整饮食,小于6个月婴儿改用无乳糖婴儿配方粉喂养,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大于6个月的婴儿奶类食物建议以无

乳糖婴儿配方粉替代,其他食物可继续喂养患儿平时已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鱼末、肉末、新鲜果汁等),但应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且不应添加新的辅食。

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应采用去乳糖饮食,可采用无乳糖婴儿配方粉。腹泻期间,宝宝肠粘膜受损至乳糖酶分泌量减少,使消化乳糖的能力降低甚至丧失,此时若摄入大量含乳糖的食物,可能使腹泻加重。而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大量乳糖,所以不适合腹泻宝宝的喂养。可以使用采用麦芽糊精替代乳糖供能的奶粉。

哺乳期婴儿拉稀该怎么办呢

1、饮食调理帮助宝宝

宝宝一旦腹泻,一些妈咪会控制饮食,生怕加重病情。其实恰恰相反,腹泻宝宝更需要营养丰富的食物,以防腹泻后营养不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仍可给予平常的喂养方式,“该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也不落下。需要妈妈注意的是,宝宝此时的肠胃功能尚处在恢复期,因此,进食应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

2、注意观察记录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宝宝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水样便次数频繁,口渴明显,双眼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腹部保暖切莫忘

腹泻的宝宝往往因肠道痉挛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缓解肠道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宝宝睡觉时应盖好腹部,防止受凉;环境温度过低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但应掌握温度避免烫伤宝宝;喝些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宝宝的腹部。

以上是哺乳期婴儿拉稀的一些办法,不过妈妈的饮食也是需要改变一下哦,尽量使用一些温补的食物,这样宝宝的身体情况才会好转的更快。注意护理宝宝的时候更要细心,切不可粗心大意,这样对宝宝的病情没有好处,反而有可能造成让人更头疼的问题。

三个月婴儿拉稀怎么办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三个月婴儿拉稀怎么办

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湿热型腹泻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

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脾虚型腹泻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次。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

婴儿四个月拉稀怎么办呢

1.调整及控制饮食:给予消化道适当休息,减轻其负担。可以暂停添加辅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少哺乳量及哺乳次数或延长两次哺乳之间的时间。

2.母乳喂养的母亲在婴儿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饮用温开水一碗,切勿轻易断母乳。在喂奶时尽量让婴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

四个月婴儿拉稀是怎么回事

宝宝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有非感染性原因和感染性原因。

非感染性原因:

1、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发生腹泻;

2、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喂食后可发生腹泻;

3、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感染性原因:

1、病毒感染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2、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引发腹泻。

相关推荐

4天婴儿拉稀怎么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个月婴儿发育特点

和刚出生时有所不同,三个月的宝宝能分辨气和味,开始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宝宝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就会吐奶,表示拒绝。那宝宝还会有什么举动呢?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个月宝宝的发育特点: 此时,宝宝的嗅觉已经开始起作用了,能对有气味的物体作为各种反应,比如面部表情丰富,不规则深呼吸,脉搏加强,打喷嚏,把头躲开,四肢和全身不安宁等。 这个阶段,宝宝能分辨不同的气味,会让妈妈措手不及。例如,吃惯了母乳的宝宝,突然喂给奶粉,宝宝会拒绝,因为气味已经发生改变,即使同样装在奶瓶里也一样。 此外,三个月的宝宝对不同味觉的刺激

应对六个月婴儿拉肚子的方法

1、如果不能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和清洗臀部,还可能引起红臀,甚至局部感染,因此,尿布只要湿了就得换同,每次给宝宝换尿布时,还应先清洗臀部,必要是抹护臀霜,以保护局部皮肤。 2、腹泻时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添加。家长要了解宝宝的食用量,不可一次性喂宝宝太多食物,尤其是肉食。 3、不要因宝宝腹泻就不让他吃东西,而是要给宝宝吃易消化的软食,如面条汤、米粥等。 4、让宝宝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失水厉害的要进行输液治疗。

婴儿上火拉稀怎么

⑴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宝宝常食有益。 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顺气、清热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 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 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⑵吃些水果,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润肺系,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

婴儿奶粉用量

如果不了解婴儿奶粉用量,就极易造成婴儿喂养错误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家长,总害怕婴儿吃不饱,总是给婴儿奶粉的量很高,像这种情况也容易造成婴儿的喂养不当,就会影响到婴儿消化功能。下面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婴儿奶粉用量。 婴儿的胃肠不能完全吸收的高浓度的奶液,尤其是蛋白质不能吸收,反而增加了婴儿的胃肠负担,造成腹胀、腹泻,给营养吸收造成障碍。所以,婴儿的奶粉喂食量,一定要与婴儿的月龄相宜。 婴儿奶粉用量,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需要,严格遵循奶粉罐上标准的冲调比例进行冲调。婴儿每日需要使用的奶量大致如下(仅供参考): 初生

四个月婴儿拉肚子怎么

四个月的宝宝,不知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如果是母乳喂养,出现宝宝拉肚子,那妈妈的饮食一定要注意了,以清淡为主,油腻,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奶粉喂养的,不要冲泡过浓,在拉肚子起见可以适当冲淡些。 拉肚子次数较多,大便较稀,要及时补充水分,给宝宝喝点白开水,避免引起脱水现象。要是宝宝拉的是蛋黄样便(水样便),建议取少许大便去医院化验,看下是否有细菌感染。另外四个月的宝宝,也要考虑是不是添加辅食后引起的,辅食添加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每添加一样就要观察消化情况,一切正常再继续

3个月婴儿发育情况

两只小手能在胸前中线处相遇。吃饱睡足后,大部分时间在眼前玩弄双手。 这时候两手不再握成拳状,而是经常张开。扶成坐的姿势时,头可直立一小会儿。趴着时头能竖起(面部与床面达45~90度);有声音时,能朝声音方向转头,当大人对他说话时,能发出“啊、啊”声。每晚可连续睡10小时。 3个月宝宝喂养主要还是以母乳或奶粉为主。母乳喂养的你,现在体力已恢复到差不多了,但仍然要注意饮食。有一些食物最好不吃或少吃。例如有回奶作用的大麦芽、麦乳精、麦芽糖等。

婴儿拉稀怎么

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很常见,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宝宝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请注意,如果宝宝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会失去很多水分。 细菌感染: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

婴儿打屁拉稀怎么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过少、过热、过凉,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引起,也可由于食物过敏、气候变化、肠道内双糖酶缺乏引起。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以轮状病毒为最多)、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肠道后引起。 起病可缓可急,轻症仅有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重者大便次数要达一天十余次,甚至几十次,大便可呈水样、糊状、粘液状,有的可解脓血便,同时可出现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烦躁、精神萎糜等)。 在护理上建议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避

春季治小儿拉稀的食疗妙方

宝宝拉稀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四岁以内的婴幼儿,自身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如果家长不能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特别是饮食方面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小儿拉稀。小儿拉稀进食量过多或食物品种有改变,就会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拉稀。夏季拉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非感染因素:比如喂养不当(喂食过多、不易消化的东西、变质的东西),还有腹部受凉也能引起小儿拉稀。其次就是内在因素,比如发育快,需营养物质多,消化能力差等等。 小儿拉稀主要从饮食方面进行调节和控制,特别是应用中医膳食疗法,效果最佳。 控制感染:细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