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补钙
如何科学补钙
1、适用人群要分清
并不是所有骨关节疾病都需要补钙。关节炎是引起老年人腿脚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通过控制炎症和针对病因治疗缓解症状,一般不建议补钙,但防治骨质疏松等疾病才需要补钙。
2、服用时间要正确
夜间是人体排出旧骨骼组织的高峰时段,此时体内的血钙浓度较低,补钙吸收效果最好。一般建议晚饭后1小时内和/或睡前2小时左右服钙片。
3、服用钙应忌口
补钙产品需要经过消化道吸收。菠菜、香菜等食物含草酸较多,各种粗粮和芹菜等纤维丰富,都会影响钙的吸收。茶也是阻碍钙吸收的因素。建议在服钙片前后2小时避免吃这些食物。
4、适当晒太阳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而阳光能促进体内合成维生素D。建议补钙人群在上午10点前、下午2点后晒太阳。如果不能保证晒太阳的时间,可适当多吃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获取维生素D。
5、补钙应结合锻炼
骨骼在负重状态下,钙的吸收效果更好。因此,建议在补钙期间规律运动,可选择快走、打太极拳、慢跑等。
补钙是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但是补钙却不能盲目的补,也不能长期过量的补,否则就容易导致肾结石、高钙血症等情况产生,还会影响到心脏功能。因此说,补钙一定要做到科学的合理的补钙,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孕期补钙要分阶段科学补钙
每个孕妇都需要补钙。因为胎儿骨骼形成所需要的钙完全来源于母体,准妈妈消耗的钙量要远远大于普通人,光靠饮食中的钙是不够的。因此就要求准妈妈在孕期要多补充钙剂。如果孕期摄钙不足发生轻度缺钙时,可调动母体骨骼中的钙盐,以保持血钙的正常浓度。如果母体缺钙严重,可造成肌肉痉挛,引起小腿抽筋以及手足抽搐,还可导致孕妇骨质疏松,引起骨软化症。
由于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不同,孕妇对钙的需要也不同,所以,孕妇补钙一定要分阶段讲究科学补钙,才能更好地保证胎儿和孕妇对钙的需求。
孕早期补钙
孕妇在孕早期钙的适宜摄入量是每天800毫克。由于孕早期胚胎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孕妇在孕早期的钙推荐摄入量和孕前一样。如果你膳食均衡,只要注意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及其制品,虾皮、豆制品,芝麻酱,海带,深绿色蔬菜等)即可,同时,适当运动,常晒太阳,让体内自身合成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营养门诊负责人李光辉医生指出,如果膳食合理,孕早期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即吃钙片)。
孕中期补钙
从孕中期开始,你要更加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适当增加乳类及其他富含钙质的食品与维生素D的摄入量,同时,适当进行外源性补充(即吃钙片)。孕妇在孕中期每天的钙适宜摄入量是1000毫克。通常而言,你应该从怀孕4月(即孕中期)开始考虑补钙的问题,因为胎儿这个时候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骨骼和牙齿等发育都需要钙的支持,为了保证胎儿身长的正常增长,必须保证脊柱、四肢、头颅骨及牙齿的正常钙化(或骨化),这就需要有足够的钙盐。
孕晚期补钙
从妊娠7个月,进入孕晚期后,胎儿骨骼的钙化速度就骤然加快,这时候胎儿需要大量钙质,你需要摄入1200毫克钙。胎儿每1千克体重每月需要100~150毫克钙,才能保证骨骼的正常钙化。在整个胎儿发育过程中,胎儿体内的钙储备中有80%是在孕晚期积累的,以怀孕38~39周时最高。此外,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孕晚期补钙效果更佳。
不过,虽然胎儿在孕晚期需要更多的钙,但孕晚期补钙的方式和其他时期没有不同,还是要本着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喝足量的水,同时,注意在饮食上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不要过分依赖外源性补充。
在孕晚期缺钙的主要表现可能包括腰背酸痛、四肢麻木、肌肉痉挛等,如果症状严重,你的补钙量就要适当增加,同时,还要注意在饮食上增加奶制品、豆制品、小虾皮、深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食品的摄入。当然,没有上述缺钙症状也不意味着不缺钙,因此最好能学会计算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争取有的放矢地进行补充。即使是选择吃钙片,也一定要注意适量,不能过分依赖。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的情况,一定要请专门的医生或营养师帮你分析。
预防便秘小窍门:针对于普遍存在的“便秘”现象,美国补钙专家迪巧提出,不易便秘才是孕妈妈挑选补钙产品的首要条件。因为对于准妈妈来说,不易便秘的才是最适合的补钙产品。
宝宝科学补钙的方法
1、食物补钙。在宝宝补钙方法中,食补是最好的,主要是不像药物有副作用。如果宝宝缺钙不是很严重,可以在平常的饮食中注意添加虾皮、豆类、鱼类等食物。少吃蔬菜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2、吃补钙剂。有时宝宝光靠吃饭补钙往往跟不上,宝宝缺钙比较严重了,就需要适当的给宝宝服用钙剂。在服用钙剂时,要注意不同的钙剂吸收量不同,钙含量也不同。
3、补钙不要与吃饭混在一起。混在一起吃,会影响钙的吸收,特别是草酸摄入过多,会大大影响钙的吸收。比如洋葱、苋菜等。
4、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鱼肝油。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能促进宝宝对钙的消化吸收,也是很重要的。鱼肝油每天吃1--2个即可。
科学补钙很重要
孕妇如何补钙?
孕妈妈从知道自己已经在孕育一个宝宝开始就分外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多吃核桃仁、虾仁之类的食物。她们也格外注意情绪对宝宝的影响,随时随地心情愉悦舒朗,免得宝宝会受到不好心情的不好影响。即便是这样,孕妈妈在孕期也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与其费劲心思选择合适的补钙产品,不如多吃一些具有钙元素的食物,以饮食进行补钙。
1、准妈妈补钙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越早补钙越好:这是因为在怀孕的初期人体每天对于 钙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和正常人的需求是差不多的,大约是在八百毫克,所以孕妈妈不需要在 怀孕的早期就补钙,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孕妈妈出现了腿脚抽筋的现象,或者是牙齿很松动 的现象,那么最好是在咨询过医生以后再进行科学的补钙。
2、孕妇补钙最好的时期应该是在孕中期。医学认为孕中期是宝宝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这 个时候需要一些钙的支持,这个时候准妈妈就要补钙了,补钙可以从食物中摄取,例如每天坚 持喝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当然还可以选择吃一些优质的钙剂,这个时候每天补钙的剂 量为一千到两千毫克。
3、很多孕妈妈盲目的认为补钙越多越好,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补钙过多,就会引起胎盘的老 化,或者钙化,这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宝宝对于其他营养物质 的吸收,补钙过多会影响到铁的吸收,还会影响到镁的吸收,因此专家强调准妈妈要科学合理 的补钙。
认识到孕期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很多孕妈妈在知道孕育宝宝之后,无论是否需要,都在想尽办法补充各种传闻会缺少的元素。如果缺少,应该补充。如果盲目的补充,反而会损害宝宝的发育,都知道鱼肝油是好东西,吃多了它,会导致小宝宝甚至过快。无论补充什么元素,建议在产检的基础上,听从医生的建议。
孕妇补钙几个月开始 孕妇补钙到几个月停止
孕妇补钙到什么时候主要取决于孕妇自身身体状况,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一般补到36周就不需要补了,以免发生胎儿头盖骨过早钙化,导致胎宝宝头颅过硬,在自然分娩时会使产程延长,导致宝宝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孕妇要科学补钙,不能过于盲目补钙。
宝宝如何科学补钙
【宝宝钙需要量是多少?】
中国营养学2000年修订版婴幼儿每日所需钙质:0-6个月需要300mg/日, 6-12个月需要400mg/日,1-3岁则需要600mg/日。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缺钙?】
宝宝补钙一直是爸爸妈妈们所关注的问题,许多妈妈们都不知道怎样判断宝宝缺钙,应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判断:
轻微缺钙:
1、枕秃圈:缺钙的宝宝入睡后头部易出现没有原因的出汗而发痒,宝宝会不断磨擦枕头,久而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2、夜哭:缺钙的宝宝精神烦燥,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如果宝宝出现轻度缺钙要及时补钙。
严重缺钙:
1、出牙晚:1岁以后的宝宝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宝宝1岁半时仍未出牙;
2、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3、下肢弯曲:宝宝缺钙严重时,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并且容易发生骨折。有的还会表现为X形腿、O形腿。
4、有的宝宝还会表现鸡胸。甚至会造成抽搐。
如有上述严重缺钙的症状,需要立即接受专业医师治疗。
【怎么样给宝宝科学补钙?】
1、最适合0-3岁婴幼儿补钙的是母乳、配方奶、牛奶。尤其是母乳中的钙、磷比例最适宜(2比1),这样的钙磷比例最适合宝宝肠道对钙的吸收。
2、宝宝吃的奶制品的含钙量是:母乳约:34mg/100ml 配方奶约:50mg/100ml 牛奶约:100mg/100ml
3、适合宝宝的钙制剂:复合钙冲剂:每日2-3包(每包含钙100mg)、活性钙冲剂:每日4-6包(每片含钙50mg)
【给宝宝补钙的正确方法】
1、应在餐后或奶后2小时补钙。
2、少量多次比一次大量补钙更佳。
3、睡前补钙更容易吸收。
4、钙剂最好不要同时与铁或锌剂一起服。
5、选择任何一种钙剂均可。
【宝宝补钙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儿童保健常规,服用钙制剂补钙补到孩子2岁时就可以了。2岁以后最好通过食物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质,才是正确的补钙方法。
【补钙是越多越好吗?】
补钙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补钙量如果大大超过所需量的标准,可能会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真正缺钙的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
真正缺钙的宝宝很少,很多宝宝真正缺的应该是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让钙从肠道充分吸收,同时保证体内的钙不会从尿里流失。如果维生素D量不够,就会表现为“缺钙”。补钙同时,也要注意维生素D的摄取,维生素D每日摄取量为400单位,不宜超过800单位。量太多了,又会产生维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钙化等表现。所以,要注意维生素d的用量。
【运动和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常让宝宝适度运动,促进钙沉积在骨骼上,帮助宝宝的骨骼发育。平时多晒太阳帮助宝宝产生维生素D,进而促进钙质的吸收,但要注意不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让宝宝曝晒在强烈的阳光底下,并且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日晒时间。晒太阳可使宝宝补充维生素D,注意不要隔着玻璃和暴晒过度的问题。
补钙的方法有哪些呢有用吗
科学补钙法一 补钙最根本的方法来自饮食,主要要做到两条,一是注意喝牛奶,即早上一袋250毫升的鲜牛奶,晚上一袋250毫升鲜牛奶,中午可以喝一袋120毫升的酸奶,然后再加上每天20—30分钟接受太阳的照射,就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除了钙的补充吸收之外,每天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对高血压病人,显得尤其重要。 每天新鲜的蔬菜要吃到500克以上。没有糖尿病的朋友,每天吃一些水果;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吃水果的,但是量要小一些,吃一些低糖的水果,比如像西瓜、苹果、草毒、猕猴桃,每次量不超过300克,作为加餐来进食,这样,既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又利于血压的控制。 科学补钙法二 科学合理地补钙,对保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人每天摄入的钙量约为800毫克,老年人可以适当地增加到1000毫克左右。
老人如何科学补钙
要科学的补钙,让摄入的钙能够达到该到的地点、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年纪大了,人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几乎是百分之百无法逃避的事实。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老化,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被打破,呈负平衡,骨量逐渐减少了,打个比方来说,相当于一座房子的砖不断被偷走,而没有新的砖填补上去。
老年人通常比较关心怎么补钙,其实,补钙仅仅是整个治疗骨质疏松的办法中的一部分。我们把骨质疏松的疾病状态用大白话来描述就是:“钙补得不够了”、“吃了东西肠子不吸收钙了”、“血液里的钙不能停留在骨头上”、“骨头上的钙在溶解流失”、“体内的钙排出体外增加了”这几个因素共同的结果。因此,单纯补钙,而对后面几个环节没有干预,不仅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差,而且浪费大量的金钱,得不偿失。
要点1、了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全身疼痛、变矮驼背以及容易骨折。它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流行病,发展缓慢,所以不太容易引起重视,然而代价却是昂贵的。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早认识、早预防、早获益。
在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里,有些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家族史(父母以前也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性别(女性更多见,尤其是绝经后)、种族、年龄(肯定是年纪越大骨质疏松越严重)等。但很多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钙摄入不足、运动量不足和抽烟、饮酒。
要点2、维持足量适当的运动
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改善有多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对于老年人来讲,运动虽然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可以减少受力部位骨量流失的速度。对年轻人来说,在年轻时期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并可以有效避免年老后的骨量丢失速度。
其次,研究发现,对于健身和运动后的老人,可以检测出雌/雄激素均有升高,这些激素是维持骨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强度的运动反而会降低激素水平,因此老人比较适合轻中度的运动。
第三,经常的运动让老人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作用特别大。
要点3、科学使用抗骨松药物而不单是补钙
骨质疏松是几个因素共同的结果。单纯补钙就是针对“钙补得不够了”这个环节,至于其他几个环节,吃钙片是没有任何干预和治疗作用的。
“吃了东西肠子不吸收钙了”要依靠维生素D的作用,尤其是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来促进钙的肠道吸收。平时我们吃的鱼肝油里只是普通的维生素D,老年人还需要经常晒太阳、让紫外线照射皮肤,才能让普通的维生素D变成活性维生素D。
“血液里的钙不能停留在骨头上”、“骨头上的钙在溶解流失”、“体内的钙排出体外增加了”主要是体内有关钙、磷代谢平衡的失调,跟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这几个激素有关系,是个内分泌的问题。市面上常见的药物都是有关的激素类药物。所以,规范的抗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骨科大夫在评估老人骨密度的基础,进行药物的联合治疗。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老人科学补钙的几个要点,补钙是很重要,但是老人们不能为了补钙而大量的吃钙片,钙片毕竟也是药物,需要合理的服用。
孕妇补钙要补到什么时候 孕妇补钙过量会怎么样
孕妇过度补钙,会使钙质沉淀在胎盘血管壁中,引起胎盘老化、钙化,分泌的羊水减少,胎宝宝头颅过硬,使宝宝无法得到母体提供的充分营养和氧气,过硬的头颅也会使产程延长,宝宝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孕妇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钙。
老年人需要补钙吗 老年人需要补钙
人在1~35岁是钙的吸收和增长期,一般在36岁时便开始慢慢的盖子流失了,所以补钙应该冲中老年开始,但是补钙得科学补钙,不科学的补钙变便会使人长期处于一种缺钙的状态,长期如此在老年时期便会表现出很多病症,如骨质疏松、关节痛、驼背等,所以补钙因从中老年人开始,而老年人即便是食用含钙较高的食物也需要额外的钙剂补充,因为老年人的胃肠道的吸收功能下降,食物中的钙不足以满足其机体的需求。
如何科学补钙
1、适用人群要分清
并不是所有骨关节疾病都需要补钙。关节炎是引起老年人腿脚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通过控制炎症和针对病因治疗缓解症状,一般不建议补钙,但防治骨质疏松等疾病才需要补钙。
2、服用时间要正确
夜间是人体排出旧骨骼组织的高峰时段,此时体内的血钙浓度较低,补钙吸收效果好。一般建议晚饭后1小时内和/或睡前2小时左右服钙片。
3、服用钙应忌口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补钙产品,补钙产品需要经过消化道吸收。菠菜、香菜等食物含草酸较多,各种粗粮和芹菜等纤维丰富,都会影响钙的吸收。茶也是阻碍钙吸收的因素。建议在服钙片前后2小时避免吃这些食物。
4、适当晒太阳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而阳光能促进体内合成维生素D。建议补钙人群在上午10点前、下午2点后晒太阳。如果不能保证晒太阳的时间,可适当多吃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获取维生素D。
孕妇补钙到几个月停止
孕妇在怀孕初期,钙的需求量与正常人大致相同,因此不需要特别补钙,而到怀孕4个月后,胎儿骨骼、牙齿发育加速,孕妇每天钙的需求量逐渐增长为1000-1200毫克,每天的饮食所含的钙量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若孕妇没有补充足够的钙,自身骨骼中的钙就会大量流失来满足胎儿的需要,会引起孕妇抽筋、骨质疏松、腰疼、腿疼等症状,所以孕妇在怀孕四个月左右就要开始适量补钙了。
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特别是钙质的补充,才能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那么孕妇补钙到几个月停止呢?孕妇补钙最多补到36周就不需要补了,以免发生胎儿头盖骨过早钙化,导致胎宝宝头颅过硬,在自然分娩时会使产程延长,导致宝宝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孕妇要科学补钙,不能过于盲目补钙。
以上就是介绍有关孕妇补钙到几个月停止的相关内容了。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虽然孕妇补钙很重要,但是也不可以过量补钙,过量补钙同样宝宝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孕妇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钙。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胎盘成熟度和补钙有关系吗 孕妇补钙过度可能会导致胎盘老化
孕妇若过度补钙,会使钙质沉淀在胎盘血管壁中,出现胎盘老化、钙化的问题,此外,会导致分泌的羊水减少,胎宝宝头颅过硬,使宝宝无法得到母体提供的充分营养和氧气,而过硬的头颅也会使产程延长,宝宝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孕妇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钙。
婴幼儿如何科学补钙
婴幼儿如何科学补钙
全民补钙在当代中国是一大营养奇观,如果宝宝吃母乳或奶粉时令其服钙剂,就不是奇观,而是隐患。
天天补钙,不一定钙很好的吸收利用了。一定要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并且很好的晒太阳。维生素D不够,晒太阳很少,虽然补了钙,没有很好的利用,所以还会出现缺钙的现象,所谓真正的缺钙。家长也不要一味寄希望于钙品,户外运动、晒太阳、营养均衡才是重要。
婴幼儿如何科学补钙
最适合0~3岁婴幼儿补钙的是母乳,其次是配方奶和牛奶。
奶制品的含钙量如何
母乳约:34mg/100ml配方奶约:50mg/100ml牛奶约:100mg/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