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拔牙的人群
禁忌拔牙的人群
1、孕妇忌拔牙:怀孕3个月的孕妇拔牙可引起流产,8个月孕妇拔牙可引起早产。
2、习惯性流产者禁止拔牙。
3、血液病患者忌拔牙: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如拔牙,因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间碍,可引起严重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4、糖尿病病人忌拔牙:因其对病菌抵抗力普遍降低,拔牙后易导致各种感染,使病情加重。
5、月经期忌拔牙:月经期拔牙会引起经血过多,造成非生理性失血。
6、心脏病病人忌拔牙:因病人对拔牙有恐惧感,拔时心情紧张,加上拔牙时的牵动及疼痛刺激,病人可能随时发生心血管意外而猝死。
7、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病人忌拔牙:这些人多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可能造成出血不止。
8、急性传染病期间忌拔牙:急性肝炎、肺结核活动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以及各种急性炎症期等。拔牙,很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和炎症扩散,故病未愈之前忌拔牙。
拔牙的禁忌有哪些
1、心血管疾病患者禁忌拔牙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出血性疾病患者禁忌拔牙
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故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而白血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创口也可成为一个感染灶,从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难以控制。因此,这些病员患牙病时,应作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3、月经、妊娠、哺乳期禁忌拔牙
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有人认为妊娠期间一律不可拔牙,因为可能导致流产。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在这个期间拔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肌内注射黄体酮10毫克。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肾上腺素。麻醉必须完全,止痛效果要好。对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哺乳期完全可以拔牙,有人说这个时期拔牙,会使乳汁分泌中断或减少。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临床实践表明,对乳汁分泌没有影响。
4、肝、肾功能疾病患者禁忌拔牙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因此,给这类病人拔牙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以补充纤维蛋白原的不足,才能避免发生意外。
5、甲亢病人禁忌拔牙
此类病人可因感染,手术,焦虑一起甲状腺危象,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故不宜冒然拔牙。如必须拔牙时应做详细检查,使其基础新陈代谢在+20%以下,脉搏每分钟100次以下,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类血管收缩剂,手术前后应服用抗生素。
女性在月经期间能不能拔牙
经期不要拔牙,因为在月经期,女性体专家内的血小板数目减少,血液凝固性比平时降低,如果此时进行创伤性手术,包括拔牙处理,都可能难以止血,导致出血较平时手术更多、出血时间更长。据研究发现,月经期间女性的痛觉神经也比平时敏感,而且全身抵抗力较弱,所以月经期拔牙还会感觉疼痛加倍,且感染率大增。
妇女手术或拔牙应避过月经期,尤其对于阻生齿等较大牙齿的拔牙术,更应缓期进行。据临床观察,妇女如能在月经过后的5天~10天左右(即两次月经之间的一段时间)拔牙,不仅安全、出血少,而且感染及其它并发症也少。
除了女性在月经期间不能拔牙外,下面的人群也是不可以拔牙的:
怀孕头三个月拔牙易流产:
此外,怀孕的妇女虽不存在月经的影响,但因怀孕头三个月内的妇女常有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且易在拔牙时发生流产,而怀孕最后三个月的妇女在拔牙的刺激下则易出现早产,故也不宜拔牙,只有在怀孕的第4、5、6个月时拔牙较为安全。
心脏病病人忌拔牙:
因病人对拔牙有恐惧感,拔时心情紧张,加上拔牙时的牵动及疼痛刺激,病人可能随时发生心血管意外而猝死。
哪些人不能拔牙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牙科诊所的牌子上有一个词是“拔牙”。牙痛我们就要拔牙,但是有些人不是和拔牙,不能拔牙的原因是什么呢?
1.甲亢患者应控制疾病方可拔牙。静息脉搏在100次每分钟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
2.肾脏疾病患者应先控制
3.肝炎急性期及肝硬化非代偿期
4.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
5.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3-5年才能拔牙
6.精神疾患不能合作者
7.恶性淋巴瘤患者禁忌拔牙
8.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mmHg应先控制后再拔牙。
9.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应控制相应疾病方可拔牙。如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白血病。
10.出血性疾病患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以上是对不能进行拔牙的人群的介绍,在拔牙时要注意以上的病症的介绍,如果患有以上病状则不能进行拔牙手术。
什么情况不能拔牙 急性传染病期间拔牙
急性肝炎、肺结核活动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以及各种急性炎症期等。拔牙,很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和炎症扩散,故病未愈之前忌拔牙。
拔罐的禁忌人群
是不是人人都能拔罐?每天都能拔罐?
林少贞主任表示不是人人都能拔罐,拔罐也有禁忌人群,还有一些部位是不宜拔罐的,如心尖区、大血管分布部位、体表大动脉搏动处,五官及肛门等孔窍部;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拔罐法的禁忌人群:
(1)、急性严重疾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2)、皮肤高度过敏、受术部位皮肤破损、溃烂,急性外伤性骨折部位,静脉曲张处,或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以及肿瘤(肿块)部位、皮肤丧失弹性者。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患者。
(4)、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5)、全身高度浮肿者。
(6)、疝气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拔罐法虽然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无论是那种治疗方法,一般主张必要时才应用,也就是说,如果身体健康,年轻力壮者,不主张有事没事都经常拔罐。拔罐法具有帮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促使疾病好转的作用。换言之,你的身体功能各方面都正常,也没什么毛病,就不需要经常拔罐,身体不适时做就可以了。如果用于保健,一般用于劳累后肌肉酸痛或身体疲劳时帮助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最好一周不要超过3次。
为什么孕妇不能拔牙
为什么孕妇不能拔牙
拔牙,听到这样的字眼,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手术,拔牙对一般人(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病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孕妇就应特别注意。
因孕妇拔牙时的精神紧张及疼痛刺激易诱发子宫收缩,可能会引起流产和早产。据临床资料表明: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拔牙可诱发流产;妊娠8个月后拔牙可诱发早产;在妊娠4—7个月时拔牙会相对安全。另外,妊娠妇女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拔牙时易出血过多,因此妊娠期除必须拔牙外应尽量避免拔牙。总之,妊娠期拔牙弊端较多,如必须拔牙时,也应在妊娠中期(4—7个月)进行。在拔牙前应充分休息、睡眠、做好口腔护理,并精神放松,拔牙时充分麻醉,避免子宫受刺激产生子宫收缩而诱发流产与早产。孕妇若有习惯性流产及习惯早产史应禁忌拔牙。
怀孕期间不能拔牙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牙科诊所的牌子上有一个词是“拔牙”。牙痛我们就要拔牙,但是有些人不是和拔牙,不能拔牙的原因是什么呢?
1.感染急性期期不能拔牙:根据感染的部位和范围,病程的发展阶段,细菌的种类和毒力,拔牙创的大小等综合考虑。一般如有牙龈肿痛,智齿发炎时如有间隙感染,张口受限,应该先消炎再拔牙,否则会造成炎症扩散。当造成急性骨髓炎的高度松动牙,立即拔除有利于引流及炎症消除的可在抗生素控制下立即拔除。
2.月经期不能拔牙。月经期拔牙可能造成代偿性出血,应暂缓。
3.怀孕期间不能拔牙。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禁忌拔牙,否则容易造成流产以及早产。4到6个月相对安全,可综合病情考虑。
怀孕期间不能拔牙
4.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者应暂停药物一个星期方可考虑拔牙,且应与相关内科医生综合考虑
5.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才能拔牙,否则容易造成难以控制的感染。拔牙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88mmol/L.最好在早餐后1到2小时进行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甲亢患者应控制疾病方可拔牙。静息脉搏在100次每分钟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
7.有以下情况心脏病患者禁忌拔牙:(1)有近期心机梗死病史者。(2)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3)心功能3-4级或有端坐呼吸,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症状(4)有三度或二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阿斯综合征史者
拔牙的禁忌症
拔牙是口腔门诊的小手术,不少人都尝过拔牙的滋味。拔牙手术虽小,如若不加注意,会惹出很大的麻烦,甚至有生命危险。故了解拔牙禁忌较为重要。
①孕妇忌拔牙:怀孕3个月的孕妇拔牙可引起流产,8个月孕妇拔牙可引起早产
③血液病患者忌拔牙: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如拔牙,可能会因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严重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④糖尿病病人忌拔牙:因糖尿病病人对病菌抵抗力普遍降低,拔牙后易导致各种感染,使病情加重。
⑤心脏病病人忌拔牙:如果心脏病病人对拔牙有恐惧感,拔时心情紧张,加上拔牙时的牵动及疼痛刺激,病人可能随时发生心血管意外而猝死。
⑥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病人忌拔牙:这些患者多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可能造成出血不止。
⑦急性传染病期间忌拔牙:急性肝炎、肺结核活动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以及各种急性炎症期拔牙,很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和炎症扩散的情况,故病未愈之前忌拔牙。
⑧月经期忌拔牙:月经期拔牙会引起经血过多,造成非生理性失血。
怀孕初期拔牙危害大
一: 孕妇可以拔牙吗
1: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在妊娠最初的两个月内拔牙可能引起流产;妊娠8个月以后拔牙可能引起早产;只有妊娠3—7个月时拔牙,才相对安全一些。因此。妊娠期除非遇到必须拔牙的情况,一般不可拔牙。
2:妇女在妊娠期间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口腔常常出现个别牙或全口牙的牙龈充血、水肿以及牙龈乳头明显增生.如果拔牙很容易出血。另外,妊娠期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即使轻微的不良刺激也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有习惯性流产、早产的孕妇更要禁忌拔牙。
对于妊娠期间必须拔牙的孕妇,拔牙时间要选择在妊娠3个月以后,7个月以前。并要在拔牙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可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克,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入肾上腺寨;麻醉要完全,以防止因疼痛而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二: 必须在怀孕期间拔牙怎么办
1: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拔牙可诱发流产;妊娠8个月后拔牙可诱发早产;在妊娠47个月时拔牙会相对安全。这是因为,拔牙时的精神紧张及疼痛刺激易诱发子宫收缩,可能会引起流产和早产。
另外,妊娠妇女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拔牙时易出血过多,因此妊娠期除必须拔牙外应尽量避免拔牙。
如必须在孕期拔牙,也应在妊娠中期(47个月)进行。在拔牙前应充分休息、睡眠、做好口腔护理,并精神放松,拔牙时充分麻醉,避免子宫受刺激产生子宫收缩而诱发流产与早产。孕妇若有习惯性流产及习惯早产史应禁忌拔牙。
三: 拔牙,听到这样的字眼
,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手术,拔牙对一般人(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病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孕妇就应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