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
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
1.一般护理: ①按骨科术后护理常规。②卧位:取平卧位,持续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可过早活动。③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2. 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高热患者及时予以降温处理。②伤口情况:保持局部冲洗及引流通畅,防止引流液逆流。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严格交班。冲洗输入管口应保持60~70cm高度,并保持引流管负压状态。及时更换冲洗液,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③肢体情况:观察肢体疼痛情况,及时进行止痛处理,以免引起血管痉挛。④活动情况: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在急性炎症消退、体温正常后2周,即可以鼓励患者进行关节伸屈功能练习,同时辅以理疗,并始终保持患肢关节功能位,防止非功能性挛缩或强直。
用药护理:按医嘱应用抗痉挛及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并注意观察使用抗生素后反应。
4. 基础护理:注意无菌操作,予以皮肤护理,发热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预防压疮。
5. 心理护理: 加强沟通,使其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主动锻炼。
健康教育
1.经常与患者谈心,安慰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满足其生理需要。
2. 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3.按摩肢体,制动肢体应练习肌肉的等长收缩;未固定的肢体关节应主动活动,作引体向上,抬臀和深呼吸等活动。
骨髓炎会对身体带来哪些影响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生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少数骨髓炎患者由于低毒性细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脓肿等,一开始就是慢性发病,急性症状多不明显。如急性骨髓炎其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这是属于骨髓炎的危害表现之一。
2、骨髓炎的危害会使得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骨髓炎的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骨髓炎患者的患肢反而稍长。有时骨髓炎的危害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3、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这也是由于骨髓炎的危害所致。
骨髓炎的病因
1、硬化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表现为一段骨干或整个骨干的进行性、广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变。因炎性反应的刺激,导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有窦道形成等。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灶进入血流传播并定位于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它的病理特点是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80%以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般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而发生的结果。它有典型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死骨、死腔、窦道的形成。
4、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常继发于开发性骨折,随着现在的交通事故和大型建筑的工伤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属高能量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其特点是,感染的病灶始终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向两端发展蔓延,同时多在骨折部位形成死腔。而在其骨与软组织形成脓肿,常反复破溃,成为长期不愈的窦道。这也是慢性骨髓炎开始的标志。
5、医源性骨髓炎:医源性骨髓炎大多发生于手术中,由于医务人员过分依赖抗生素而放松无菌操作,使患者的抵抗能力低下,招致了细菌的侵犯。复杂大手术的实施,使患部有机会接触细菌,而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所造成的骨内感染,就是医源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因各种感染因素造成的骨髓炎症。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一)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包括充分休息与良好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血,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2、药物治疗: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以后再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整。如经治疗后体温不退,或已形成脓肿,则药物应用需与手术治疗配合进行。
3、局部治疗:用适当夹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动,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减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如脓肿不明显,症状严重,药物在24~48小时内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显压痛,应及早切开引流,以免脓液自行扩散,造成广泛骨质破坏。
(二)火器伤化脓性骨髓炎的防治。
火器伤使软组织和骨质受到损伤和污染,感染可能性很大。因此,外伤后,要及时进行清创预防感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开放性骨折变为闭合性骨折。伤口换药,保持引流,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对炸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必须彻底清创,不缝合伤口,以利引流。
对非火器伤骨折,如能及时进行清创,应缝合伤口,放置引流条48小时,争取伤口一期愈合,使骨折转为闭合性。若感染已发生,应尽早扩大伤口,以利引流,并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感染治疗。
骨髓炎的原因
1、硬化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表现为一段骨干或整个骨干的进行性、广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变。因炎性反应的刺激,导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有窦道形成等。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灶进入血流传播并定位于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它的病理特点是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80%以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般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而发生的结果。它有典型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死骨、死腔、窦道的形成。
骨髓炎的分类
骨髓炎的分类有多种形式,根据其感染途径可分为:①血源性骨髓炎:由身体其他部分的化脓性病灶经血液循坏传播至骨内。②外伤性骨髓炎:由外伤创口感染引起,如开放性骨折继发的骨髓炎。③感染性骨髓炎:由附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而成,如脓性指头炎引起的骨髓炎。
骨髓炎根据病情发展可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从急性骨髓炎到慢性炎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变化的过程,不能机械地按时间划分。急性炎症消退后,若有死骨、有窦道、有死腔即为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包括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急性髂骨性骨髓炎和急性脊椎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包括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局限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和结核性骨髓炎。
骨髓炎根据发病部位及病理改变的不同还可分为颅骨化脓性骨髓炎、颌骨化脓性骨髓炎和指(趾)骨化脓性骨髓炎等。全身有两个以上部位发病的称全身我发性骨髓炎。
临床上骨髓炎的分类命名,是根据其发病部位、病程、感染途径、临床表现综合命名的。中医则在骨髓炎分类的基础上辩证分型施治,如急性血源怀骨髓炎非化脓期属余毒湿热型型的,则以解表祛邪、透邪外出为治则。
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及原因
感染途径:1、血源性: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2、外伤性:系直接感染,由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即为外伤性骨髓炎。骨与关节手主时,无菌操作不严,也可引起化脓性感染。3、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如脓性指头炎,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指骨骨髓炎。
疾病分类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因各种感染因素造成的骨髓炎症。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发病病因
1、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乙型链球菌占第二位。
2、一般致病菌由位于皮肤或粘膜处的感染灶,在原发灶处理不当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进入血循环。而菌拴受阻于长骨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在此沉积,引起感染。3、局部外伤可能是诱因。
骨髓炎属于什么病 骨髓炎挂什么科
骨髓炎应该是挂骨科。
因为骨髓炎的定义就是被强烈的致病细菌造成的骨髓、骨质和骨膜的一种化脓性的感染,这个定义的理解,首先来说是因为细菌入侵造成的骨髓炎。 第二,受感染的部位可以是骨髓,也可以是骨质,还可以是骨膜。第三点,骨髓炎是一种化脓性感染。它的传播途径第一点是血液传播,这个又叫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这个主要就是说身体抵抗力减弱了,然后有一大群致病力比较强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之后运送到骨骼的某一个部位,在这地方安营扎寨、生儿育女,然后造成局部的骨质破坏。第二就是说开放性骨疝造成的,原来叫开放性骨折、开放性关节损伤。细菌直接入侵,然后引起了局部的感染。 第三个就是邻近感染灶扩散,这个就是说骨髓炎发生的这段部位的骨质周围有其他的感染,像疖子、痈。 最典型的就是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指头炎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不及时切开的话,就会造成指骨的骨髓炎。所以骨髓炎是一种化脓性感染疾病,是隶属于骨科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疾病,应该挂骨科。
最全骨髓炎知识大全
什么是骨髓炎?
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胞侵入骨组织所引起的一种骨感染性疾病,往往反复发作多年不愈,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又是会因并发症而致终生残疾,历代医家一直视为难治之症,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术治疗骨髓炎,取得了较高的治愈率
骨髓炎的分类和分型
以根据感染途径分:
1、血源性骨髓炎:由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经血行传播至骨内2、创伤性骨髓炎:由外伤创口感染引起,如开放性骨折后发生的骨髓炎
3、蔓延性骨髓炎:由附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而成,如脓性指头炎引起的骨髓炎
血源性感染时主要的感染来源,且最为严重而常见。
根据病情发展可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常伴有骨质破坏,病程发展为慢性时,则出现骨质硬化
急性骨髓炎的表现
骨髓炎会带赖哪些危害
(一)化脓性关节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患肢反而稍长。有时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四)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化脓性骨髓炎的危害
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炎性反应,即为化脓性骨髓炎。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另外,慢性骨髓炎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骨髓炎病的患发对于身体所造成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上述骨髓炎的危害性是骨病专家进行的相关介绍,而避免骨髓炎病发对身体带来严重危害的办法就是需要在疾病患发早期阶段抓紧时间进行骨髓炎的科学性医治,只有及早治病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骨髓炎病发对身体所带来的严重性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