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可选择快走防治糖尿病
糖友可选择快走防治糖尿病
合理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良药
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经常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并能减少各种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引起死亡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通常选择的运动如散步、骑车、散步/骑车交替运动、健身操、跑步、游泳、太极拳等,都有很好的降糖效果。无论性别、年龄,也不管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如何,如果能保持每周至少运动3~4小时,对于降低血糖,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死亡危险都是有益的。专家推测,运动的好处在于使血压降低,体重减轻,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因而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坚持治疗、合理膳食、调整心理状态的同时,应该把医疗体育运动当作是治疗的一部分。
糖友可适当快走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运动都适合糖尿病患者,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身体条件可以,所有的运动都是可以尝试的。但是每一个糖尿病病人的身体状况差太多,所以这个运动的选择,可能就不完全相同。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什么运动。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偏大、关节不是太好的那些人群,建议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走平路,快走。快走,那到底是要快到什么程度呢?其实这个速度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掌控。如果可以,最好可以有竞走那样的速度。可是,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走那么快,可以慢一点,那慢又慢到多少?如果说像有些人出去那种遛狗式的慢走,太慢了,起不到运动的效果。所以太慢也不行,当然越快越好。但是每个人对快的承受程度,或者是身体它快这个节奏不一样,所以应该自己选择。
至于快走的时间,有一个基本的规定:最低每周五天,当然最好是每一天都坚持运动,每一天至少持续地、不间断地快走半小时以上就可以了。但是你走走停停,或者五分钟再歇一会儿,半小时,半小时以后再走五分钟,这种效果就不好。连续的运动半小时以上,这是最低要求。那再往上走,也有很多糖尿病人还去踢足球,还去游泳。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但是一个最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天不能低于30分钟。
运动后别马上洗澡
糖友的新陈代谢不同于正常人。运动后体能消耗快,血糖也会降得很低,如果此时立即洗热水澡,可能使血糖进一步降低,加之洗澡也是一种体力活动,消耗热量,在运动后空腹状态下更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另外,运动会引起血流的再分配,使得肌肉、皮肤等处血液较多,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晕眼花,重者虚脱,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因低血糖昏迷出现致命风险。
所以,糖友运动后一定要休息半小时、适当补充水和食物,必要时测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后,确定无低血糖的情况下再洗澡。洗澡首选淋浴,也宜半坐浴盆(或浴池)方式,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水温40℃左右,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傍晚或晚上洗澡为佳,同时避免用力搓洗。
此外,糖友们应注意运动后还有一些事不能急着做,比如蹲坐休息、立即吃饭等,也都会因为血流分配的改变,而造成诸如低血糖或低血压等不必要伤害。
糖尿病吃豆制品好吗 豆制品不宜多吃
糖尿病肾病1期的糖友,可以吃限量吃豆制品,量按照上面推荐的减半即可。而糖尿病肾病2期及以上的朋友,就不要再吃豆制品了。有痛风、尿酸高的糖友,每天可以吃不超过20克豆制品的量,不要喝浓豆浆。
快走的好处 防治糖尿病
中老年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多半是因为她们容易饮食过量又运动不足,再加上精神压力较大造成。如果能够限制他们的饮食量、减少积蓄在身体糖分的摄入,再加上运动把存在肌肉里面的葡萄糖大量消耗,自然就能降低血糖的含量。前面我们也知道,快走的前20分钟主要消耗的就是糖分。
全身痒有时针刺一样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高血糖,尿糖多,排尿时经常刺激外阴,引起刺痒。此外,由于会阴部潮湿,糖分较多,为细菌、霉菌、滴虫感染创造条件,当合并感染时刺痒加重。但这种刺痒多发生在外阴部,少数发生身体其它部位。
血糖和食物是孪生兄弟,吃得越多,流淌在你血液里的血糖越高,满足了口福,血管里就有了甜蜜的负担。
所以,糖友要注意食物的选择,而且不要过量。
血糖和运动是欢喜冤家,欢喜冤家相生相克,你弱我强,我强则你弱,所以,糖友需要迈开腿,多多运动。
不同的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而且运动时间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而言,糖友可以选择轻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保证5~7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时间。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是否需要用药、用药的剂量都需要医生的评估。糖友们应该做的是,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随意更改剂量或者停药。
好睡眠是降糖良药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OSAHS患病率在23%~75%;经北京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研究发现,我国住院2型糖友中OSAHS的患病率接近70%,另有半数以上糖友有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和早醒等。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睡不好严重有害糖友的健康。第一,睡眠障碍导致有效睡眠时间缩短,这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并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第二,睡眠障碍会影响正常的激素昼夜节律,如夜间升高血糖的激素(皮质醇等)浓度升高会导致晨起时胰岛素抵抗加剧,生长激素分泌时间的延长也会引起机体血糖水平升高。第三,睡眠障碍会改变机体的食欲调节激素分泌,使人吃得过多,同时白天由于嗜睡、疲倦而活动量下降。这易导致肥胖的发生,并加重胰岛素抵抗。
糖友如何才能睡得更好呢?首先,糖友应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在白天睡觉。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糖友不应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或工作。另外,在准备入睡前6小时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啡、酒精、浓茶或大量吸烟等。睡前不进行剧烈运动,不听摇滚类等刺激性音乐,可以伸个懒腰放松,也可反复计数放松心情。入睡时可选择舒适的姿势如右侧卧等,尽量避免声光刺激,心平气和、排除杂念、放松心境。最后,如果经上述调节后仍出现失眠等症状,要及时就医,经医生评估后对症治疗。如出现打鼾等症状,要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治疗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或加重的OSAHS。若OSAHS是由于黏膜组织肥厚等引起的,也可选择手术矫正治疗。同时注意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减肥。
此外,糖友也需注意睡眠安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可能出现夜间低血糖。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发生夜间低血糖风险更高,并且使用胰岛素和促胰岛素分泌剂会进一步提高这种风险。夜间入眠后是低血糖的高发时段,怀疑发生低血糖的糖友应当进行夜间血糖监测,必要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加以明确,但不必整夜检测,以免影响睡眠。夜间低血糖的表现因人而异,有些糖友表现为易被唤醒,醒后感到头晕、心慌、胸部发紧、身上出汗等;有些则反复做恶梦,夜间惊醒。这类人群还要注意睡前不要进行大量运动,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后在睡前加餐。
还需注意,2型糖友有可能出现夜间血糖过高,原因是使用降糖药物剂量不足、晚餐吃得过多、餐后运动量过少等,长此以往将出现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如果血糖骤然升高还可能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夜间高血糖易出现多尿、口渴,导致糖友如厕和饮水增加,影响睡眠。糖友可遵医嘱改进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控制血糖以利安眠。
饭后运动能够降血糖吗
糖尿病人的运动还是大有学问的,对于运动时机的选择需要谨慎,饭后马上运动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我们吃进去的东西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然后与帮助消化吸收的胃液混合。再慢慢的从胃里排出,进到十二指肠里面。
饭后后马上运动会给胃增添众多紧张因素,破坏了原本正常的步骤。糖尿病人想要运动的话,时间应该选择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这时血糖比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对于选择的运动方式也是有学问的,糖尿病人适宜选择低、中度的运动,不适宜做剧烈的高强度运动。
糖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年纪和爱好,选择散步、慢跑、广播操、太极拳、爬楼梯、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坚持20分钟到40分钟最好了,这样才可以让运动治疗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时间太短或是太长了都不好。
并且,糖尿病人的运动要注意调整好节奏,在运动前先做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慢慢加大运动量,让心肺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还有在运动快完时,要有5分钟的时间慢慢来减速,不要骤然就停止。
以上就是对“饭后马上运动可以降血糖吗?”的介绍,糖尿病人要积极学习运用运动、饮食、药物、血糖监测等多方面综合医治糖尿病,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饭后运动能降血糖吗?实际上是可以的,只要我们积极地掌握学会,运动方法,掌握好一是药物,定期测量血糖等方面,便可以预防糖尿病和血糖高的发生,并且要在饮食方面注意不吃过甜的食物,以免引起糖分不能排泄引发血糖高。
糖尿病人这样吃零食更安全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终生事业”,“管住嘴”是饮食控糖的第一步,但不少糖友走了极端,这也不吃,那也不沾。其实,糖尿病人只要保证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超标,是可以吃零食的,有时随身携带的小零食或许还能起到防止低血糖的作用。
糖友可以吃哪些零食?
虽然糖友可以吃零食,但在零食的选择上还是有一定限制的。总的来说,低糖低脂的零食、不会使血糖明显升高的零食是首选。
1. 糖分低的水果。水果既天然,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友们感觉到饿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当然,要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桃子、柚子、猕猴桃、菠萝、橙子等,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2. 低脂坚果。《时代》杂志曾将坚果评为“十大最健康食物”之一。坚果的加工较少,又低糖,可谓是糖友们的首选零食,但一些坚果含油脂较高,应尽量避免。可以每天吃一点花生或腰果,不仅可以解馋,还能起到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3. 无糖食品。一些饼干、蛋糕常常打着“无糖”、“低糖”的标签,但这些零食对糖友们来说还是不宜多吃。尽管含糖量少,但它们的盐、油含量可不低,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人尤其要慎吃。
糖友怎么吃零食?
知道了可以吃什么,糖友们还要知道怎么吃才能使自己的血糖相对稳定。
1. 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取。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零食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上的,就是每日总热量的摄取不能超标,在此基础上来保证营养的均衡。
2. 零食应在两餐之间吃。如果要加餐的话,时间应选择在两餐之间血糖较稳定时,最好是早上9:00-10:00和下午3:00-4:00,糖友切忌在餐后吃水果。
3. 吃零食注意限量。零食的种类不同,对摄入量的要求也不一样。蔬果类可以不用过多的控制,热量比较高的水果可以分多次食用;而含有油脂的坚果最好一天不要超过1两。
糖尿病人预防老烂腿讲究多
1、糖尿病患者的脚容易有老茧,脚部皮肤干燥,平时可以用一些软化油软化角质。每天用温肥皂水洗脚,洗净后及时擦干,然后涂抹保湿霜等护肤品。如果发现足部皮肤有破损、大疱、水痘、脓疱疮及烧烫伤情况,切勿洗脚。修脚时也要格外注意,趾甲不要有尖角,否则容易刺伤周围皮肤,导致嵌甲,一旦有破口很容易感染。
2、脚部潮湿容易滋生真菌,引起感染。建议糖友时刻保持脚部干燥,爱出汗的糖友可在洗脚水中加入少量醋,以阻止真菌生长,预防脚气。
3、糖友买鞋时,建议选择鞋头空间大、透气好、里料光滑、鞋底柔软、粘扣的布鞋或休闲鞋,切勿穿露脚趾的鞋子,更不要光脚走路。糖友穿鞋前一定要养成“倒一倒”的好习惯,仔细检查鞋子里是否有沙子、石子等异物,以免磨损双脚。
4、糖友每天都应该仔细检查一下双脚,看脚掌是否出现红肿、瘀青、水疱或皮肤破损等问题。
5、糖尿病人由于感觉减退或缺失,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糖尿病足。热水瓶、取暖器或壁炉等高温处容易导致糖友脚部浮肿或灼伤,而在太冷的环境下,糖友应穿好保暖靴和保暖袜,防止冻疮。
糖尿病人吃醋可以降血糖吗
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很多的,有的人病情很轻微可以通过日常的控制饮食来调理,也有的患者糖尿病发展到了三级,如果不好好的控制治疗的话,对糖尿病的健康是得不到保证的,有的人说糖尿病吃醋可以更好的降血糖。
1、吃醋能降血糖吗?
大部分人都知道:少油能减少热量摄入;多盐会促进食欲、增加维生素的损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醋可以延缓餐后的血糖反应。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和吃不含醋食物的糖尿病人相比,吃浸醋面包者,餐后30分钟的血糖明显降低,而且不容易感到饥饿。
最新研究发现,餐前5分钟喝30ml醋酸含量为6%的醋,不仅能降低血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还能够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上臂肌肉的葡萄糖摄取速度。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肌肉的葡萄糖摄取速度变慢。而肌肉是消耗葡萄糖潜力最大的组织,如果肌肉不能高效率地摄取葡萄糖,即便吃了很多食物,身体仍然软弱无力,同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却无法充分得到利用。
2、醋蛋能根治糖尿病?
有人说醋蛋能根治糖尿病,这是真的吗?事实上,糖尿病是种慢性病,只能控制,无法根治。一般的糖尿病患者,少吃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就能控制血糖平稳。吃醋蛋跟治疗糖尿病没什么关系,相反由于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反而会增加患者进食的总热量。
另外,不要因为味道酸爽再额外多吃半碗饭,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无糖苹果醋,某些商家打着苹果醋可以降糖、恢复胰岛功能、根治糖尿病等旗号来误导消费者,这些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糖尿病患者要谨慎。
3、糖友怎么吃醋,更健康?
一口喝掉30ml老陈醋似乎有点难,但如果把醋用在调味当中,加起来吃掉30ml就不难了。比如醋蘸饺子、醋拌凉菜、酸辣汤、胡辣汤、酸汤面、酸汤饺子之类,都是很传统的美食。或者味道淡的菜直接蘸着醋吃,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胃酸过少、胃胀胃堵的胖人和糖尿病患者。总之,糖友吃醋有讲究:
所喝的醋至少要含6%的醋酸才有效;
糖尿病患者不宜摄入过量糖分,因此饮用苹果醋不能过量,一次饮用10~20毫升为宜,尽量选择无糖的果醋;患有消化性溃疡,或正在服碳酸氢钠、胃舒平等碱性药的糖友不宜食醋;对醋过敏及患低血压的糖友应忌用,后者吃醋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全身乏力等低血压表现,切记醋不是药,充其量只能算辅助治疗的保健食品,不能替代正规降糖药。
其实喝醋能够很好的降血糖的,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疾病,要注意喝醋的有效作用,糖尿病危害很大,饮食上对糖尿病的调理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也有的报道说呢,喝醋也只能是有效的控制,但是根治还需要通过治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