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识别肢端肥大症
怎样才能识别肢端肥大症
上面说到肢端肥大症有很多异常表现,尤其是其特有的面容和粗大的四肢末端,似乎看一眼便知是什么病了,其实不然。这些变化是在多年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开始时,病人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往往不被病人自己、亲属、经常见面的好友和同事所觉察到。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也使大家熟视无睹,有的病程长达数十年而未发觉。有些病人被医生偶然碰到而确诊,有的因其它疾病就医时发现,有的被多年末见的亲戚、朋友提示面容变化太大而去就诊。
要做到早期诊断,在出现上述某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也有助于早期发现。一旦怀疑有肢端肥大症,到医院一查便可确诊。
肢端肥大症的偏方
偏方一
种类:芦荟丸药、芦荟生汁、芦荟湿敷,疗效颇佳。 用法:芦荟丸药是取芦荟叶,捣为末,和蜜为丸剂,1日3次,1次服3克。芦荟生汁是,每次1小杯,每天3次,饭前服之。湿敷是将芦荟叶竖切,切面朝里,敷满关节处,干则换敷。
偏方二
用法:电源接通,把2根炭素棒尖端接触后稍拉开时,便发射出强烈的光线。用此光线照射与患处有关的指压穴位3~5分钟,有效。
功效:有效减慢关节生长速度
偏方三、
材料:蚂蚁30克,如代维斯、拟黑多刺蚁(在树上做巢的大黑蚁)及俗称的红胖、黄惊蚁等,
制法:烘干粉碎,和蜜为丸,成人每日3次,每次5克。3个月为1个疗程,有一定疗效。
避免肢端肥大症要注意时常观察自己身体发育情况,及时制止或者治疗,治疗肢端肥大症费时会比较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以上所讲的偏方大都属于食疗,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避免、改善、治疗肢端肥大症,但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生长激素瘤的鉴别诊断
1.畸形性骨炎此病可有脊柱弯曲,颅骨增大,长骨增厚等。但软组织不增生,面部极少受影响,没有肢端肥大表现等可资鉴别。
2.骨性狮面症(leontiasisossium)又名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主要为头部改变而肢端正常,无内分泌症状,故鉴别不难。
3.异位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综合征(ectopicgrowthhormonereleasingfactorsyndrome)某些垂体外肿瘤(如下丘脑神经节细胞瘤、类癌、胰岛内分泌瘤)可异位分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作用于垂体前叶细胞,使之增生及分泌过多的GH,产生肢端肥大症,这些肿瘤又称生长释放瘤(Somatolibrinoma),引起的肢端肥大症称异位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综合征。①下丘脑神经节细胞瘤合并肢端肥大症称下丘脑肢端肥大综合征(Asa等),多见于40~60岁,除有肢端肥大改变外,尚有头痛、视力视野障碍、糖尿病、闭经、溢乳、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②类癌合并肢端肥大症:称类癌肢端肥大综合征(carcinoidacromegalysyndromeAltmann等),多见于肠道、肺类癌病例,女性多见,临床除肢端肥大外,约半数有类癌症状:如面红、出汗、腹泻、咳嗽、咯血、反复性肺炎、高血压等。检查可发现腹部肿块或肺内块影,50%病人尿中5-羟吲哚色胺酸(HIAA)增高。③胰岛内分泌瘤(胰岛素瘤或类癌):临床表现除肢端肥大症外,有餐后低血糖、糖尿病、闭经、溢乳、腹部肿块等。
异位肿瘤的体积多较小,故大多无肿瘤本身的症状,临床诊断测定GH、生长介素C、免疫反应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IR-GRF)均增高,GH不被葡萄糖所抑制。肿瘤切除后,GH及生长介素C均可恢复正常。肢端肥大症状可获缓解或消失。
4.肠癌、肺癌、胃癌少数患者可伴有肢端肥大、类肢端肥大或肥大性骨关节病症状。发病机制尚不了解,可能是癌肿中有异位GH分泌所致,或因肢端肥大症病例的生长介素C增加,或其他未确定的生长因子激化,或长期刺激引起细胞的转化率及有丝分裂活性增加,导致产生癌肿。其中以肠癌较多见,多见于50岁以上,除肢端肥大等改变外,尚有肠道症状(便血、腹泻、梗阻),大多数病人尚有多发性皮损(颈、眼睑处有软垂疣)。
一般认为GH基值>10ng/ml者即有诊断价值,有时本症GH基值可达1000ng/ml以上,不被高糖所抑制。GH腺瘤作动态试验中,兴奋试验有L-多巴,TRH等,抑制试验有葡萄糖抑制试验,后者最常应用且对诊断有特异性。
血糖升高的原因 特定疾病
特定的某些疾病也会导致升血糖激素增加,使血糖增高。如胰升糖素(胰岛α细胞瘤)、生长激素肢端肥大症)、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素(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素(甲亢)等。
肢端肥大症为什么会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这种病是很难被发现的,所以这种病及早的发现是很重要的,所以多加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患者是非常有利的,这对患者的治疗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肢端肥大症为什么会引起糖尿病吗?下面让专家来给我们讲解一下。
不过这种糖尿病与普通的糖尿病不一样,属继发性糖尿病,是生长激素过多引起的,生长激素一降低,糖尿病也就随之消失。因此,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可反映肢端肥大症的轻重。
肢端肥大症发病初期患者可在相当长时间内感觉乏力、容易疲劳,之后面容逐渐变丑,手脚长大,皮肤粗糙,有皱折,尤其在额部,唇厚突出,舌大,体毛增粗,皮肤色泽变深。一些患者随病情发展影响骨骼系统可以表现为牙齿疏松、桶状胸、驼背等。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加强血糖的检测,控制血糖,同时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生长激素过多怎么会引起糖尿病呢?这还得从生长激素的作用说起。正常情况下?生长激素能使血糖升高,但这种作用很快被胰岛素分泌而拮抗,血糖不会高于正常。得了垂体生长激素瘤,生长激素过度分泌,肝脏产生葡萄糖增加,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并拮抗胰岛素对血糖的作用,血糖就增高。轻者表现为糖耐量减低,作糖耐量试验时可发现。重者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及尿糖阳性等糖尿病典型表现。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专家对糖尿病知识的简单介绍,相信专家的讲解能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患者及早的发现病情,祝您早日康复。
肢端肥大症症状
1.特殊外貌 由于生长激素对骨,皮肤,软组织的促生长作用,本病患者可有特殊面容:眼眶上嵴,颧骨,下颌骨增大而致眉弓外突,下颌突出,牙齿分开,咬合错位,枕部外隆凸出,头皮过度生长而下垂呈回状深褶,眼睑肥厚,鼻增大变宽,唇厚舌肥,由于扁桃体,悬雍垂,软腭增厚及鼻软组织增生,患者可出现声音低沉,鼻阻,嗅觉减退,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胸腔胸骨突出,肋骨延长,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椎体增大,有明显后弯及轻侧弯畸形,骨盆增宽,四肢长骨变粗,手足增大,手指及足趾增粗,平足,患者鞋帽手套尺寸不断增大,由于汗腺肥大,患者常多汗,由于毛囊扩大女性可有多毛。
2.糖代谢紊乱 由于生长激素拮抗胰岛素使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糖代谢紊乱,本病约有一半患者有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
3.高血压 发病率可高达30%~63%,由于心脏肥大,心肌重量增加,心室肥厚,可发展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本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早,发生率高。
4.压迫症状 由于垂体肿瘤压迫蝶鞍附近的视交叉,肿,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颅内压升高,胖,睡眠障碍,尿崩症等。
5.肌肉骨骼表现血管及其他结构,可引起头痛,视乳头水肿,如肿瘤压迫下丘脑,可出现食欲亢进,肥胖。
(1)后背及腰疼:50%的患者有此主诉,并有胸段脊柱痛性驼背,这可能由于椎间孔四周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所致,也可由于骨质疏松,硕大的体重对负重关节的压迫所致,肢端肥大症的骨质疏松并不是生长激素直接作用,而是由于本病时低性激素水平所致,由于生长激素长期的过度刺激骨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软骨细胞增生,早期骨关节间隙增大,骨质增生,骨刺骨赘发生,可多处发生骨性关节炎,晚期石灰质钙盐在关节内韧带处沉积增多。
(2)肌肉:由于生长激素作用,本病患者肌肉容量增加,但对运动耐力却下降,患者常有肌无力主诉,肌痛罕见,40%的患者可有明显肌病表现,表现为近端肌萎缩无力,肌电图的表现与肌病相似,但无激惹现象,肌酶正常,肌肉活检可见Ⅰ型肌纤维增生,Ⅱ型肌纤维萎缩等多种变化,但无炎症及破坏。
(3)关节:由于关节周围纤维母细胞增殖导致韧带松弛,滑囊增厚,关节韧带周围钙盐沉积,关节囊钙化造成关节内部结构紊乱,半月板撕裂,并可呈假痛风样关节疼发作,生长激素对软骨促生长作用可引起软骨弥漫性增殖,软骨过度生长易发生裂纹,在主要负重的股骨内踝处可发生溃疡出血,晚期软骨消失,关节腔变窄或消失,关节僵硬,运动受限,这些改变多发生在负重关节如脊柱,髋,膝,踝,肩关节等处。
(4)神经:本病可见到以下2种神经病变:
①压迫性神经病变;由于生长激素过度刺激,使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结缔组织及骨增生均可压迫腘神经,正中神经,脊髓马尾等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如手指桡侧麻痛,下肢麻木无力,尿潴留,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②缺血性神经病变:主要继发于神经内与神经周围组织增生。
(5)皮肤:由于生长激素对胶原组织促生长作用引起皮肤增厚,比较典型的表现是足跟脂肪厚度增加
脑垂体瘤的早期症状
1、晨起头痛
一般多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头痛严重,有的患者描述好像是在睡眠中被头痛叫醒。一般在起床后或者轻度运动后,这种头痛情况会有所缓解。有的也表现出白天头痛的进行性加重,这是由于不断升高的颅内压造成的。一般的头痛通过睡眠都可以恢复的,由于垂体瘤造成的头痛就算是睡眠也不会有所缓解,还会头痛的更为严重。
2、喷射呕吐
这种情况的呕吐多为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呕吐。这种情况下在头痛之后出现,呈现喷射状呕吐。
3、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垂体瘤压迫造成的,在没有完全生长成形的小儿患者患上垂体瘤会出现巨人症,多由于垂体瘤导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若已经成人,就会造成肢端肥大症,也是因垂体瘤导致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紊乱造成的,呈现大下巴、大鼻子、手足异常粗大等等的末梢肢端肥大。
男人睡觉打呼噜是什么原因 全身性疾病引起打呼
全身性疾病也是引起男人打呼的一个关键原因,常见的肢端肥大症引起舌体增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粘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咽峡炎,肥胖症均能引起男性睡觉打呼。
打呼噜是什么原因 全身性疾病
有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打呼噜,比如,肢端肥大症引起社体增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黏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咽峡炎、女性绝经后内分泌紊乱、肥胖症等。
肢端肥大症是什么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系因腺脑垂体嗜酸性细胞腺瘤嫌色细胞瘤或增生而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所致。儿童时期与青春期患病时GH 分泌增多,可导致骨骺闭合延迟,长骨生长加速而发生巨人症(gigantism)。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两性发病无显着差异。本病较少见,一般起病较缓,青、中年男性多见,病程较长,可达30 余年。肢端肥大症时面容粗陋,头痛乏力,多汗,腰酸背痛,手足增宽增大,帽号与鞋号不断增加,还可出现糖尿病与甲亢的症状体征。
肢端肥大症
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而后逐渐出现面增长变阔,眉及双颧隆突,巨鼻大耳,唇舌肥厚,下颌渐突出,牙齿稀疏,鼻翼与喉头增大,语言钝浊,容貌趋丑陋。指趾粗短、掌跖肥厚,全身皮肤粗厚、多汗、多脂。少数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增高,甲状腺功能少数亢进。内脏普遍肥大,胸廓增大。男子性欲亢进,女子多数月经紊乱、闭经、不育。半数伴糖耐量损害,多饮多尿,伴高催乳素血症者可乳溢。
晚期可有头痛、视野缺损和高血压,也可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萎缩和性功能减退症,骨质疏松,脊柱活动受限等。垂体性巨人症表现为儿童期过度生长,身材高大,四肢生长尤速。食欲亢进,臂力过人。晚期(衰退期)体力日渐衰弱。
肢端肥大症患者多数未获诊治
如果你近几年鞋号越来越大,脸型发生改变,声音越来越低,手指变粗,但自己和家人没有感觉,往往是很少见面的朋友一眼发现了这种变化。那么你很有可能患了肢端肥大症,如果错过早期治疗时机,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这是昨天在沪召开的“首个肢端肥大症诊疗日”活动专家座谈会上传出的信息。
肢端肥大症是垂体生长激素分泌型腺瘤所引起的一种隐袭性疾病。发病主要表现为手脚增大、颧骨突出、额头变宽、皮肤增厚、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则、头痛、手足麻木和刺痛感,严重时出现糖尿病、心脏疾病、视觉干扰、性欲减退和舌增大造成言语障碍等。
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1)内分泌疾病:诊断糖尿病(原发性)时,应除外下述内分泌疾病:①肢端肥大症。因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作用引起糖代谢紊乱,可出现垂体性糖尿病症状,故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糖耐量减低,或并发糖尿病。应与原发性糖尿病鉴别,典型肢端肥大症症状常有助于诊断。因为肢端肥大症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所以糖代谢恢复正常的机会亦较少。②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过多使肝糖原分解增加,加速新陈代谢。此外,甲状腺素能提高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机体代谢亢进,葡萄糖的利用和氧化增加,肠道对糖类的吸收加速,加重了胰岛的负担而诱发糖尿病。
(2)肝脏疾病:肝病患者糖代谢异常较多见,空腹血糖降低或正常,但葡萄糖耐量减低。这是因为肝脏储备糖原能力减弱,糖异生及胰岛功能降低。肝炎病毒累及胰岛β-细胞而诱发的糖尿病,大都是可逆的。本病有肝炎病史,同时作血磷检查,可以鉴别肝病或糖尿病所致的糖耐量减低。
(3)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后期及尿毒症与一般消耗性疾病相似,可有轻度糖耐量减低。可能与本病引起电解质紊乱,细胞内缺钾,影响胰岛素释放,而致糖耐量异常。也可因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功能障碍,而致肾性糖尿黄色小说。
(4)肥胖症:肥胖者因体内肥大的脂肪细胞,使单位面积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和不敏感,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久之,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而致糖耐量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