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风寒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风寒感冒概述
风寒感冒(anemofrigidcold)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为特征,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中暑能喝藿香正气水吗
藿香正气水不能治疗西医所说的“中暑”
夏季暑湿容易侵犯人体脾胃,影响脾胃消化运转功能,人们常常感到头痛胸闷、浑身酸沉、胃口不好,甚至上吐下泻。
而藿香正气水的主要作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适宜于“阴暑”、“湿暑”等病症。但不适宜于“阳暑”的辨证治疗。
所以藿香正气水并不适用于西医所说的中暑,对于中医辨证的“阴暑”、“湿暑”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感冒的病因以及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感冒?
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天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烧。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
感冒的病因有哪些?
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感冒一般分为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常由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因凉而起感冒,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都发生在,都因感受暑气而生。但两证的病因和病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夹湿,病因的有所区别决定了两证的病位有差异和临床表现特点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
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区别的,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如果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
感冒都有什么症状?
感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偶尔怕风,汗出口干,喉咙疼,流稠涕,咳浓痰,舌苔较薄,脉象主要为浮脉或数脉。我国南方地区湿气较重,特别在夏天,感冒如果夹杂湿气,就会形成暑湿感冒。湿度越重的地方,人体越易受外邪而患感冒的可能性就大。暑湿感冒与一般感冒不尽相同,它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每日午后热度明显增高,出汗后热度仍然不减,头昏脑涨,身重倦怠,心烦口干,胸闷欲呕,舌苔黄腻,尿量少且呈黄色。
感冒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孩子,虽然是小病,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因为此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上述内容已经为大家讲解了感冒的病因以及症状,如果孩子感冒了,我们一定要早知道感冒的症状,就可以在早期发现疾病。
孩子感冒发烧尝试中医治疗
引起儿童感冒的病原体大多是病毒。小孩感冒发烧,中医认为是人体“邪正相争”的结果,本身会有一个自行恢复的过程,大人不应只求孩子康复的速度快,而忽略了人类自身的抗病能力。
当孩子感冒发烧,家长可以尝试中医治疗。感冒早期,家长可选用抗病毒药,如病毒灵、病毒唑、板蓝根冲剂、小儿速效感冒冲剂等。还可选用中西药物制剂,如桑菊感冒片、维C银翘片等。
若采用以上措施后仍不能退热,说明细菌乘虚而入,此时方可加用抗生素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中医将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强调辨证治疗,儿童感冒多数为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特点: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舌苔薄白而润。治疗用辛温解表法。属于辛温解表以治疗风寒感冒的非处方药有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荆防冲剂、参苏丸、午时茶颗粒等。
风热感冒的特点: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咳嗽吐黏痰,舌边尖红,苔薄黄。治疗用辛凉解表法。属于辛凉解表以治疗风热感冒的非处方药有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银柴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风热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方
风热感冒,系风热外袭,肺卫失调,正邪相争,正盛邪实之证。必用辛凉使其透达,才能由外而解。故风热初起,热势明显的,要放胆应用辛凉发汗剂。若高热不解,表卫郁闭,腠理被阻,容易发生内热。在这种内外热邪交迫情况下,病势易于恶化,故对内热骤起的证候,要早用清热养阴之品。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热感冒吃什么药?
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在用药期间,应忌食温热性的食物,如狗肉、羊肉、带鱼、鲫鱼、虾、桂圆、荔枝、胡桃、橘子、韭菜、香菜、辣椒、姜、葱、酒类等。
感冒重在预防
专家建议,每天早起喝一杯白开水,对人体补水、通便、排毒很有益处。多吃蔬菜、清淡饮食。春夏之交,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少食肉类、鱼、虾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中医还特别建议风热感冒患者,除了多吃苹果、草莓外,还可以适量生吃些杨桃、梨、核桃。杨桃对风热感冒兼咳嗽喉痛者有效。梨、核桃都有很好的通便、败火之效。此外,还可以多吃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洋葱、山楂等红颜色的食品,其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可防治感冒;每天喝杯酸奶、喝碗鸡汤也能有效预防感冒。还可适量摄入维他命C,以用于提高免疫力。
当然,还要加强自身保健,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活动,同时注意衣服增减要适度,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中医辨证帮你治疗各型感冒
临床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和暑热型感冒3种,冬天的感冒多是因外感风寒之气所引起,但由于人的平素体质、饮食、起居、劳逸等多方面的差异,虽然同样是感受风寒,其所出现的症状也有不同之处,所以在治疗上方法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从中医角度来了解治疗感冒的方法,大家一定要认真了解。
感冒了不用怕 中医辨证帮你治疗各型感冒:
一、辨证治疗各型感冒:
1、风寒型感冒属于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的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羚翘解毒丸、参苏丸(胶囊、片)、午时茶颗粒(茶)可以选用。居家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2、风热型感冒属于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或板蓝根、桑菊感冒片(冲剂、感冒丸)、银翘解毒颗粒(片、丸、冲剂、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柴颗粒。
3、暑热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颗粒、胶囊、合剂、浓缩丸)、六合定中丸、十滴水,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薄荷锭。
二、中成药治疗感冒:
1、风寒型感冒: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涕如清水、打喷嚏、咽喉不疼、不发热或发低热(38℃以下),或有咳嗽、痰白稀,或见周身酸痛等症。可服用感冒软胶囊,一次2-4粒,一日三次。喝热粥或热挂面汤,多喝点热开水,得汗后(不仅头部有汗,全身都要有汗出),卧床盖被休息,避免再受风寒;如果风寒感冒咳嗽较重,气促声浊,鼻流清涕,怕冷无汗,发热不重,四肢酸懒的,可服用通宣理肺丸,每服1-2丸,日服二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下。咳嗽较重,痰多的,可用梨汤或白萝卜汤送下。在风寒感冒型中,如果患者肺胃有热,证兼有咽喉干疼而发热,少有汗出的,可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有无糖型)、板兰根冲剂各一袋,开水冲服,一日三次。
2、风热型感冒:并非感受风热之邪,而是因体质等多因素的个性差异,在感受风寒之后,旋即出现发热,发热在38.5℃以下)、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咽喉疼痛,或见咳嗽、痰稠或黄,周身酸懒的,可服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片),每次1-2丸(或4-8片),日服三次;如发热不重,咳嗽较多,口干咽痛的,可服用桑菊感冒片,一次4-8片,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口干咽痛重的,加服板兰根冲剂一袋,开水冲服。在风热感冒型中,如患者肺胃热盛,咳嗽较重,痰多黄稠,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可用羚羊清肺丸,每服二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以上就是“感冒了不用怕 中医辨证帮你治疗各型感冒”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生活中如果发现了有感冒的症状及时治疗的同时还要多喝水,多喝水对感冒患者是非常有帮助的。
感冒鼻塞喝姜水有用吗
中医辨证认为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生姜具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可以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胃寒、头痛、肢体酸软等症状。
因此,姜水只纸盒风寒感冒的患者,如果是风热感冒喝生姜水,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大家一定好注意区分好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